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综合复习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明朝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朝贡贸易,将西域各个经济体与明朝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长期共享和平。由此可知,这种形式的朝贡贸易(

)A.开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新局势 B.加强了明朝对西域政治经济的影响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势 D.冲击了“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宋代时,由广州开往西洋的船舶统称“蕃船”,其制作时特别注重增强船舶的纵向强度,底部以从头到尾的龙骨为主干;船壳由多层板料叠加而成,采用榫合钉接法,将构件坚实地衔接起来;精工巧作的捻缝工艺保证了船舱的水密性;运用升降舵、均衡舵和披水板提升了船舶的操纵性。这种“蕃船”有利于当时(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海路贸易的繁荣C.民营手工业的经营 D.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3.下图所示为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它可以用来印证(

)A.中西方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B.中国和西方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往来C.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广泛流通D.北魏与拜占庭帝国贸易往来频繁4.下图为公元2世纪亚非欧的主要商路图。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亚欧商业活动以直接联系为主 B.陆上商路和海上商路并重C.亚非欧地区统一市场逐渐形成 D.亚欧非文明在联系中发展5.到目前为止,《马可·波罗行纪》是外文文献中对蒙元帝国记载最为详尽的历史文献,虽然,有不少地方有夸大之词,记载有不实之处,但它的绝大多数的记载都可在中国历史文献中得到证实。行纪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研究蒙元史的一手文献,也为当时的欧洲展现了蒙古帝国的真实画卷。”对材料中的“它”表述正确的是(

)A.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蒙元帝国的历史 B.记述了古罗马旅行家在东方的经历C.最先向欧洲人介绍了指南针技术 D.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6.1854-1856年间,英国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丹麦的乳制品、帝国领地和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斯堪的纳维亚的木材,等等。这表明(

)A.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D.殖民掠夺稳固了英国的地位7.16世纪中期钟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数量已经很多。一些高官将进口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A.传统等级观念已经消亡 B.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C.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 D.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8.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是一条深藏于高山密林间的全球化贸易、文化通衢。这条丝绸之路向外途经(

)①伊朗

②印度

③缅甸

④越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下图是分别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乌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埃及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公元1世纪)大月氏王陵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公元30年)洛阳东汉墓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公元2世纪)A.大月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 B.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C.罗马搅胎玻璃瓶技术沿丝绸之路东传 D.东汉与罗马帝国建立了官方直接往来10.如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进口货物占总货物的价值比(%)1664—16701731—1740年胡椒20.14.3茶叶0.029.26咖啡0.635.35棉纺织品62.5965.35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11.吴仁敬等在《中国陶瓷史》中写道:“明人对于瓷业,无论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术均渐臻至完成之顶点。而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之艺术相融合,对瓷业上,更发生一种异样之精彩。”由此可知,当时A.朝贡贸易获得快速发展 B.中外文明交流较为活跃C.西学东渐之风颇为兴盛 D.中国陶瓷技术领先世界12.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它们以黄金、象牙和奴隶交换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输入的瓷器、纺织品等手工业品。这主要是因为A.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B.伊斯兰教的传入C.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D.全球航路的开辟13.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历朝历代前往印度求法的僧人络绎不绝,他们不但为订正中华佛学的谬误而翻译经典,也留下了丝绸之路及有关印度历史、地理知识的不朽文献。法显、玄奘便是他们的代表。这些事迹彰显了中华文化的(

)①本土性

②包容性

③开放性

④连续性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有学者指出,任何商品都会随同它而带来一种实用哲学和一种人生学说。中原内地出产的丝绸织物随着丝绸之路逐渐向西方传播(下图),围绕丝绸的跨国传播,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一整套思想、审美,以及有关世界与人类的一整套哲学都随之传播。这说明汉代丝绸之路A.丝绸文化传播是一个激进的过程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C.丝绸织物是中国实用哲学的表现 D.丝绸贸易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方式15.有学者指出,地理大发现之后,国际贸易和交流面临着货币体系、信用体系、制度标准、跨境壁垒、宗教文化等差异带来的风险,行为准则影响商品流动的地理范围,商业规则影响商品流动的自由度和便利性。由此可见,全球化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A.合理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 B.规范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C.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世界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西欧人还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并在当地传播了基督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英轮陆续进入中国内河航运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此后:随着开埠通商逐渐扩大与外贸需求、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也由于俄、日、英、德对在华利益的争夺与瓜分,缺少水运条件和拥有政治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率先在建筑港口的同时修筑了京汉、津浦、胶济、北宁、陇海、南满、中东等诸铁路。这些铁路线路不仅与港口连通,形成原料、农产品出口与工业品进口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腹地,强化了区域间的经贸往来,也成为清末民初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通道和国防运输线,构成了今天中国铁路网络的基本格局。以铁路、港口为骨干,公路、水路、驿运互为关联而形成的这一现代交通体系,对于近代中国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区域城市成长、工矿化生产与相关产业生长、农业产业化种植等,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推动作用。——摘编自江沛《关于开展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若干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新式交通发展的影响。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古代丝绸之路,指出陆上、海上、草原、西南丝路的线路。材料二:阅读汉代和唐代丝绸之路,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指出陆上、海上、草原、西南丝路的线路(2)阅读汉代和唐代丝绸之路,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的论述(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材料二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更多种类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来自东方的产品一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在荷兰,茶饮逐步被当作日常饮料,各大城镇相继出现许多茶叶店铺,为了更好地宣传茶叶,茶商在包装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售茶广告。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摘编自《经济与社会生活》及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世界贸易格局,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种格局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92年以后的玉米、马铃薯传播示意图——据(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材料二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推广到北美。——据《经济与社会生活》材料三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是昆明市的“母亲湖”,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滇池治理的力度。1982~1995年,由巴西引入水葫芦,净化了滇池水质,增加了水面绿色植被,但也抑制了湖内其他植物生长。1997年后,从墨西哥引入小龙虾,有效治理了绿藻、红藻污染,滇池水质明显改善,但小龙虾繁殖过盛,影响了本土鱼类生长。——据李玲玲、刘秋琳《从启动治滇到精准治滇,细数滇池治理历程及转变》(1)有学者认为,材料一中的现象引发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变动,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咖啡为例,说明全球性物种交流的重大意义。(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物种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明政府通过朝贡贸易将西域各个经济体与明朝紧密联系在一起”可得出,朝贡贸易加强了明朝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的联系以及明朝对西域政治经济的影响,创造了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局面,B项正确;朝贡贸易在明朝之前就有,故开创“新局势”说法错误,并且明朝朝贡贸易加强了明朝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不能表述为中西方之间的联系,排除A项;明朝时期,西域不属于明朝疆域范围内,故明朝、西域间的朝贡贸易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关系不大,排除C项;朝贡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的,不会冲击“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题干中重点描述了“蕃船”制作技艺的高超,这有利于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的顺利进行,故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题干涉及时间是宋代,没有明确交代是南宋还是北宋,此外题干信息“开往西洋的船舶”说明涉及对外交往,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表明造船者是民营手工业者,排除C项;新型生产关系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3.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了拜占庭帝国的金币,说明当时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存在贸易往来,A项正确;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与西方开始往来,排除B项;C项中的“广泛流通”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北魏与拜占庭帝国贸易往来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4.D【详解】结合材料时间,公园2世纪,欧洲处于古典时期,中国处于汉朝时间,此时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与欧洲和非洲建立了联系,并有了贸易上的往来,说明亚欧非文明在联系中发展,D项正确;从地图上看亚欧并没有实现直接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陆上商路和海上商路的比较,不能得出两种交流方式并重,排除B项;亚非欧虽有贸易联系,但此时期统一的市场并未形成,伴随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才开始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5.D【详解】根据“行纪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研究蒙元史的一手文献,也为当时的欧洲展现了蒙古帝国的真实画卷”可知“它”为当时中西方的交流提供了素材,起到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全面真实”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马可·波罗不是古罗马的旅行家,排除B项;“最先”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6.B【详解】由材料中“英国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的结论,排除A项;由材料无法得出“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的结论,“殖民掠夺稳固了英国的地位”的结论,排除CD项。故选B项。7.B【详解】钟表的出现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体现,B项正确;等级观念至今仍然存在,排除A项;“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无法解释材料中的变化,排除C项;1860年中国民族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故制造能力非常欠缺,排除D项。故选B项。8.C【详解】依据材料西南丝绸之路是一条深藏于高山密林间的全球化贸易、文化通衢,结合所学可知,②③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南丝绸之路,排除ABD项。故选C项。9.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工匠制作的搅胎玻璃瓶流传到埃及、阿富汗和中国等地,可用于佐证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大月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排除A项;这些搅胎玻璃瓶是罗马工匠制作的,是器物而不是技术东传,排除C项;无法体现“官方直接往来”,也可能是民间往来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10.C【详解】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7-18世纪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胡椒明显减少,茶叶,咖啡的数量在增长,棉纺织品稍有减少,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茶叶,咖啡的增多,表明民众的消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C项正确;依据材料时间,这一时期仍属于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方式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时间不符,排除B项;此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排除D项。故选C项。11.B【详解】根据材料“而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之艺术相融合,对瓷业上,更发生一种异样之精彩”可知,明朝时期,随着中外文明交流的活跃,中国制瓷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景象,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朝贡贸易,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外文明交流较为活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得出中国陶瓷技术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根据材料“东非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达”“它们以黄金、象牙和奴隶交换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输入的瓷器、纺织品等手工业品”可知,这一时期东非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因为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而非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东非沿海地区和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的贸易往来,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3.B【详解】根据材料“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历朝历代前往印度求法的僧人络绎不绝,他们不但为订正中华佛学的谬误而翻译经典,也留下了丝绸之路及有关印度历史、地理知识的不朽文献。法显、玄奘便是他们的代表。”可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断地丰富发展中华文化,②③正确,B项正确;本土性是指本土精神与意识,与材料不符,①错误;连续性是指不间断,与材料不符,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14.B【详解】丝绸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往中,不同的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等,对其加以丰富,甚至是再创造,从而扩大了丝绸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丝绸逐渐向西方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A项,排除;C、D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故选B项。15.C【详解】据题意可知,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差异、行为准则和商业规则等都会影响贸易的稳定性,所以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国际政治秩序是否稳定,C项正确;国际分工、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都是影响全球化的因素,但都是某一方面,不够全面,不能准确体现题意的主旨,排除ABD项。故选C项。16.(1)目的:对金银财富的渴求;开拓海外新市场的意愿;寻找通往东方的贸易新航线;传播基督教的热情。(2)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对国家治理和国防带来积极影响;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任答四点即可)消极方面:便利了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详解】(1)目的:从社会根源分析,得出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世界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得出开拓海外新市场的意愿;寻找通往东方的贸易新航线;依据材料“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并在当地传播了基督教”,得出传播基督教的热情。(2)积极影响: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分析,得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从国家治理分析,得出对国家治理和国防带来积极影响;从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分析,得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从与世界的联系分析,得出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中国近代化分析,得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消极影响: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分析,得出便利了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17.(1)(2)同:都水路并进;都以长安为起点;都有水陆到印度路线;异:唐海路、陆路连接为一体;唐新疆形成交通网;唐西南丝路(茶马古道)开通;唐海上开通直达日本的航线;唐陆上丝绸之路达地中海沿岸;唐陆上丝路与内地交通连为一体,延伸到东北、东南;【解析】(1)路线: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陆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从长安出发,经新疆、中亚(南亚)到达南亚;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沿海出发经东南亚、印度然后到达非洲、红海沿岸;草原丝绸之路经过漠北、咸海里海北,到达欧洲;西南丝绸之路从关中出发,经过成都平原、横断山,然后到达缅甸和印度;汉志商路主要是在阿拉伯半岛西部沿海。(2)同: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交往方式、起止点、路线等角度进行分析;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海路、陆路连接为一体;唐新疆形成交通网;唐西南丝路(茶马古道)开通;唐海上开通直达日本的航线;唐陆上丝绸之路达地中海沿岸;唐陆上丝路与内地交通连为一体,延伸到东北、东南。18.(1)格局: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因素:英国率先机器大工业生产(或英国率先工业革命);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需要;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建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或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2)变化: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影响:丰富了生活物品;冲击了等级观念;充实了文化生活;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详解】(1)格局:根据材料“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可分析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因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英国率先机器大工业生产(或英国率先工业革命);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可分析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需要;根据材料“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