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净担而立释:放下。
B.但微期之颔:点头。
C.以我g油知之酌:斟酌;考虑。
D.笑而填之遣:打发。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
B.有卖油翁释担顾立顶钱不湿
C.与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与
D.尝射于家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3.下面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自矜骄横,卖油翁谦虚沉着。
C.《卖油翁》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陈尧咨善射,是扬;后通过卖油翁对陈尧咨射
技的轻蔑并用倒油的事实,让陈尧咨恍然大悟,心悦诚服,是抑。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剪裁精当,主
题鲜明。
4.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口翁日:“以我酌油知之。”
口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
“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布•族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善射B.公/亦/以此自矜
C.有/卖油翁/释担而立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睨之久而不去B.以我酌油知之
C.康肃笑而遣3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下列说法有亥的一项是()
A.本文用记叙卖油翁对答陈尧咨的对话和酌油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睨之”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蔑视。
C.“微颔”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
D.课文对卖油翁酌油记叙详细,对陈尧咨射箭写得简略,这样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对句中加点实词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权谓吕蒙日谓:告诉;对……说
B.蒙群以军中多务辞:告别
C.但当涉簟涉猎:粗略地阅读
D.如往事耳见:了解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虚词用法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蒙乃始学乃:于是、就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D.结友助别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1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说吕蒙作为当权掌事的人要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拒绝了。
B.孙权告诉吕蒙,多读书既能成为学者,又能知道过去的事情,对他有好处。
C.鲁肃与学习后的吕蒙议论,认为吕蒙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
D.吕蒙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鲁肃敬拜吕蒙的母亲,与他结成好友后分别。
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目:“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但当涉簟
□叫往事耳
(3)翻译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用原文回答)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
别三日,即更舌U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尊送的一项是()
A.蒙殍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单独,孤单)
C.但当涉簟(涉猎:粗略地阅读)
D.即里刮目相待(更:另,另外)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押网的一项是()
A.而:结友画别钱自孔入,小钱不湿
B.以:蒙辞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但:但当涉猎无他,但手熟尔
D.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我酌油知之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孙权用双重否定句指出学的必要性,语气委婉含蓄,温和中带有殷切期望,表
现出孙权对吕蒙的关怀、爱护之心。
B.本文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
的重要性。
C.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这样既节
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
D.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他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明鲁
肃敬才、爱才。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群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单独,孤单)
C.但当涉承(涉猎:粗略地阅读)
D.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
1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加目的一项是()
A.而:结友W别钱自孔入,地钱不湿
B.以:蒙辞多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但:但当涉猎无他,但手熟尔
D.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我酌油知之
18.下列说法有速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孙权用双重否定句指出学的必要性,语气委婉含蓄,温和中带有殷切期望,表
现出孙权对吕蒙的关怀、爱护之心。
B.本文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
的重要性。
C.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这样既节
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
D.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他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明鲁
肃敬才、爱才。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目:“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
(2)但当涉猎但
(3)冬鲁肃过寻阳及
(4)肃修拜蒙母遂
21.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3.文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吕蒙的学习成果?请联系相关内容做简要分析。
24.读了短文,你学到了怎样的读书方法?请简要概括两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目:“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5.下列各组两句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
A.但当涉猎但微颔之
B.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
C.及鲁肃迎寻阳寺中不至,太丘舍去
D.孤岂欲卿治经为根才邪懵士学位
26.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B.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并且学有所成的故事。
B.本文内容可以分为孙权劝学——吕蒙始学——鲁肃赞学三个层次。
C.文末鲁肃与吕蒙的结友而别,表明鲁肃欣赏吕蒙的才学,从侧面烘托了吕蒙的长进。
D.文中孙权对吕蒙寄予厚望,他希望吕蒙任掌管经学传授的官,告诉吕蒙读书有好处。
28.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I)卿今当途掌事当涂
(2)治经为雄土邪博士:
(3)及鲁肃过寻阳过:
(4)即更刮目相待更:
3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1.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32.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你分别概括出鲁肃、吕
蒙的性格特点。
33.读了本文后,你从吕蒙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甲】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J'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日:”在军中常
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
史②、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
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④亦自谓老而好学,
卿何不自勉勖⑤邪?“蒙始就学,骂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⑥不胜。权常叹曰:“人长而进
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有删改)
【注】匚省:指边读边思考。口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
□光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孟德:曹操,字孟德。口勉勖(xu):勉励帮助。口旧儒:
年老的读书人。
34.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隹事耳(历史)B.何?事之晚乎(发现事物)
C.手不将卷(放下)D.笃志不傕(疲倦)
3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蒙辞多军中多务哒钱覆其口
B.业鲁肃过寻阳权谓蒙及蒋钦曰
C.结友内别卖油翁释担画立
D.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36.用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
3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不自勉勖邪?
38.【甲】文写鲁肃“拜蒙母”并与蒙“结友”的原因是;【乙】
文结尾“权常叹曰",从侧面表明。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傅永宇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
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
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目:“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
期耳。”
《北史•傅永传》
【注释】□让:责备;口露布:公开的文告。
3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必为大有所益B.结友W别有友人与之书W不能答
C.蒙乃始就学永々发愤读书D.但当涉猎卿今当涂掌事
4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41.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先交代孙权劝学的起因,接着写吕蒙如何好学,最后写吕蒙学成的结果。
B.乙文末尾引用皇帝的话,侧面表现傅永发愤读书的效果,突出读书能使人增长才干。
C.甲乙两文都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只要刻苦勤读、努力学习,
就一定能有收获。
D.甲文吕蒙是在孙权劝说下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乃始就学乙文傅永是遭叔父拒绝和
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乃发愤读书
4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
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
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日:“甚矣,农夫之情也!数息而后一锄,
此田竟③月不成!”农夫日:“予④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⑤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
仆⑥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
农夫日:“非耕难,乃子之术谬⑦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选自《浑然子》)
注:口息:呼吸。□哂(sh6n):讥笑。口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口予:我。后文中“子”
是"你''的意思。□术:方法。口仆:向前扑倒,泛指倒下。口谬:错误。
4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以我酌油知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B.以钱覆其口
C.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D.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4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
45.下面对【甲】【乙】文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开篇第一句,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B.【甲】文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大道理,化解了冲突。
C.【乙】文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地里,主要为了表现行者劳动非常卖力。
D.【乙】文“行者服而去”中“服”,表明行者认识到了当初自己对农夫耕田的看法是错误的。
46.【甲】【乙】两个文段都以事说理,他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
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卷一)
三上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一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
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扶
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目:“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
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47.下列选项中对划波浪线句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A.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卜说上厕则阅〃J、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B.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C.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D.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4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49.《三上》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2.D3.D4.□卖油老头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口我也
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解析】I.C.句意: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酌:舀取,这里指倒入;并不
是“斟酌;考虑”的意思;
故选C。
2.A.介词,凭借/介词,用;
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去U、但是:
C.代词,你/助词,同“耳”,罢了;
D.都是介词,都译为“在”;
故选D。
3.D.根据第一段“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第二段“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
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知,文章略写陈尧咨的射技,通过一些列的动词,详细的
描述了卖油翁“钱孔沥油''的过程;本项混淆了详写略写的内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时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重点词有:
(1)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2)亦:也;惟:只、仅仅;尔:同“耳”,罢了。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
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
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
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
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
我射箭(的本领〉呢?“卖油老头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
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
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
5.D6.D7.B8.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
此而自夸。
【分析】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D.有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卖油的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因此停顿应为: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故选D。
6.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
A.代词,代指陈尧咨射箭;
B.代词,代指这个道理;
C.代词,代指卖油翁;
D.这么;
故选D。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有误。“睨之”,体现卖汕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的态度;
故选B。
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要找出关
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
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善射:擅长射箭。以:凭借。自矜:自
夸。
【点睛】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
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
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
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
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
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
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
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9.B10.D11.B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辨析。
B.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托。
故选B0
1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辨析。
D.句意:(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而:连词,表顺承,就。
故选D。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根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可知,孙权告诉吕蒙:他不想吕蒙成为学者,但读书大有好处,能了解历史。
故选B0
【点睛】参考译文: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
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
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
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
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
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
(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12.(1)宋司马光
(2)粗略地阅读;了解。
(3)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
提高自己的见识;学习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解析】⑴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根据积累,文章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的《资治通鉴》。
(2)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
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
见的实词。
□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
□句意:了解历史罢了0见:了解。
(3)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
结合。
重点词有:士,读书人;三日,几天;更,另、另外。
(4)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知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这篇文章虽短,但是告诉我们的道理却很多。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
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启示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
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可见不能因为
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努力学习,在与鲁肃交谈时
展现其渊博的学识,引得鲁肃大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启发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
的意见,只有不断地学习,增长学识,充实自身,才能有所作为。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
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
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
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
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
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13.B14.C15.A
【解析】13.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
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B.句意: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孤:古代帝王的自称;
故选B。
14.这道题考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A.表承接,然后、就/表转折,但是、去U;
B.介词,用/介词,认为;
C.两个“但“都是表转折,意思是“只是”;
D.结构助词,无实际意义/代词,指这个道理;
故选Co
1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有误。“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此选项中“语气委
婉含蓄”说法错误;
故选Ao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
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
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
(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
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
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
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16.B17.C18.A19.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
么这么晚呢?”
【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A.“蒙辞以军中多务”的意思是: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意思是: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C.”但当涉猎”的意思是: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
D.“即更刮目相待”的意思是:重新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更:另,另外;
故选B0
17.本题考查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
B.介词,可译为“用”/动词,与“为”连用,可译为“以为,认为“;
C都是“只”的意思;
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代词,指这个道理;
故选C。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有误。“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此选项中“语气委
婉含蓄''说法错误;
故选Ao
19.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
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更,另,另外;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长兄;见事,知晓事情。
【点睛】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
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
“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
拜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20.知晓事情。只,只是。至∣J,等到。于是。21.B22.(1)我难道是想
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官吗?
(2)与读书人分别三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他。23.示例一: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侧面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的变化;以“结友而别”
的行为,侧面表现鲁肃对其才华的折服。
示例二: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示例三: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以吕蒙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正面表现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
快、很大。24.示例:博览群书、了解历史。
【解析】2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口句意: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见事:知晓事情。
1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
口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等到。
□句意: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遂:于是。
21.本题考查对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
A.错误,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C.错误,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应为: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
D.错误,句意: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应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故选B0
2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口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邪,通"耶”,语气词。
□即,就。更,另,另外。舌∣J,擦拭。待,看待。
23.本题考查对文章运用写作手法的理解。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
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等。
口文章采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吕蒙的进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
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
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
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侧面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的变化;“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通过鲁肃与吕蒙相别的一系列举止(拜别蒙母、结为朋友)可以看出鲁肃
从内心是非常尊重、欣赏吕蒙的,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
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口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正面记言,是吕蒙对
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口运用对比手法。“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
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表现吕蒙学习成效显著,
才有了巨大变化。
24.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根据孙权的话“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得出:粗略读书(博览群书),了解历史。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
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
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
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25.A26.C27.D28.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
怎么这么晚呢?
【分析】25.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但:都是“只”的意思;
B.乃:于是,就/才;
C.过:路过/时间过去;
D.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的一个称呼;
故选Ao
26.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
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
句读。语句“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意思是: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
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孰若,表示反诘语气。
其前应断开。“自以为大有所益”省略了主语“孤”,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故选C。
2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是个反问句,意思是:我难道
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据此可知,D项“他希望吕蒙任掌管经学传
授的官”的说法不符合文意。故选D。
28.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
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
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士(指读
书人)、三日(多日)、更(另外)、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的意思,必须翻译出
来。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
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
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
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
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
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29.(1)当道,当权(2)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3)经过(4)另,另外30.(1)吕蒙拿
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031.课文主要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
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32.□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吕蒙:乐于接受劝告,
勤奋好学33.示例一:开卷有益,只要我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
习,最终有所成就。
示例二: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好的建议。
【解析】2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
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I)句译为:你现在当权管事。当涂:当道,当权;
(2)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过:经过;
(4)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另,另外。
30.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还要注意句式变化,倒装句
要在翻译时,把语序调整过来;如果有省略句式,翻译时,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译文要忠
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语句通畅。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辞,推脱、推辞;以,介词、用;务,事务。整句译为:吕蒙拿军中事务
繁多来推托;
(2)重点词语: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语气词,
罢了。整句译为:(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1.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的掌握。文章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
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吕蒙
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这个旁观者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
的事实。又通过写吕蒙和鲁肃论议,侧面烘托出吕蒙的自信,来表现他取得的学习成果。而
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
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32.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仆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现鲁
肃直爽、敬才、爱才。
33.本题考查主题的理解能力。文章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
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人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好的建
议;突出了学习重要性,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好学善学,寻找一
切机会去学习,一定能学有所成;还说明读书给人以光彩,让人钦佩,让人有更多机会结交
更高素养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
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
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
(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
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
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34.B35.B36.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37.□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
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或我又不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
(重点词“孤”“治经”“博士”)口孟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不自我勉励帮
助呢?(意对通顺即可)38.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吕
蒙和蒋钦二人的进步之大
【解析】3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B.何见事之晚乎: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见事:认清事物。
故选B。
3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用;
B.动词,等到/连词,和;
C.连词,表承接;
D.副词,于是;
故选B。
3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
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像你们两个人,天分好,悟性高,学习必然会有收获。
“如卿二人”指对象,"意性朗悟”称赞两人天分,“学必得之”说二人学习收获,故三个句子断
开。
故断句: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
3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
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1)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周易》《诗经》《尚
书》《礼记》《春秋》等书籍。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邪:后写作“耶”,语气
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2)孟德:指曹操。亦:也。自谓:自称。何:为什么。勖:勉励。
38.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结合【甲】”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可知,鲁肃是在发现吕蒙学问大有长进之后才去拜见了其母亲,表达
了敬意,然后和吕蒙结成朋友才离开,所以鲁肃“拜蒙母”并与蒙“结友”的原因是鲁肃被吕蒙
的才略所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2)结合【乙】“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可知,孙权
常常感叹说:“人年龄大了(要通过读书)而有长进,像吕蒙、蒋钦这样,大概(没有几个
人)能赶得上他们的……”孙权通过比较的方式,突出赞扬了吕蒙和蒋钦的进步大;而用其
他人的话来展现中心人物的进步,这是侧面描写,用孙权的话侧面写出吕蒙和蒋钦二人的进
步之大
【点睛】参考译文:
【甲】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
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
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
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
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
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
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当初,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现在都当权管事了,应当通过学习来增加知识提
高自己!”吕蒙说:“在军中常苦恼于事务很多,恐怕不允许再(有时间)来读书。”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
谁有我事务多呢?我少年时读过《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有《易》没读
过。到统领军国大事以来,又熟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纪》
为《三史》)和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好处。像你们两个人,天分好,悟性高,学习必然会
有收获,难道不去学习吗?应该赶快去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光武帝刘秀
在带兵打仗的时候,手里从来没离过书,曹操也说自己到老了都很喜欢学习。你们为什么偏
偏不自己勉励自己呢?“吕蒙于是开始学习,意志坚定不知疲倦,他所看读过的书和发出的
见解,大学者都比不上。孙权常常感叹说:“人年龄大了(要通过读书)而有长进,像吕蒙、
蒋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女子学院《田径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七中学2025年初三下化学试题期中模拟试题含解析
- 张家口市怀来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人类学经典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俄罗斯国情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汽车轻量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吉林农业大学《血液流变学与人体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职业学院《农业企业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Z∕T 0054-2014 定向钻探技术规程(正式版)
-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固定
- 酸枣仁汤的剂型研究
- 19J102-1 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
- 2023年福建泉州交发集团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 有机化学基础 课件(共35张)
- 设备移机方案报告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旅游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与维护
- 基于 Unity3D技术的农场体验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