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1页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2页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3页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4页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1工作简况

1)前期研究及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2025年节能目标,配合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乘用车企

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制定和后续实施,在工业和信息

化部装备工业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从

2018年起开始着手进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修订的前期预

研工作。主要包括:

1)全面梳理GB/T32694—2016版本中引用的标准和技术条款的适用性,明确标

准修订思路;

2)密切跟踪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GB18352.6—2016)及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

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19753)相关动态,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2019年3月13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审查会上

审议通过了GB/T3269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的修订。

2)主要工作过程

按照节能工作整体部署,《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修订工作

于2018年正式启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国内外主要乘用车

生产企业、动力电池企业、检测机构等8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研究。

本标准与GB/T19753《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同期启动修

订,标准中涉及的车辆燃料消耗量及续驶里程指标均基于GB/T19753确定。自2018

年启动标准修订工作以来,中汽中心标准所组织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和技术交流并在

工作组内部开展验证工作,同时针对GB/T19753修订后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

总结,为标准起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4月,中汽中心标准所根据前一阶段

研究和验证情况完成了标准修订草案,并在工作组内部开展了多轮意见征集与讨论,

于2019年9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情况如下:

表2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

时间会议活动主要工作

梳理现行标准中引用标准的有效性及技术条款的适用

2018年1~6月

根据工信部确定的下一阶段试验工况应用原则,开展了

2018年7~9月

基于WLTC试验循环的燃料消耗量及续驶里程研究

基于修订后的试验方法,开展全电里程、等效全电里程

2018年9~12月

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2019年1~3月研究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评价方案

就标准主要修订点进行了介绍,重点讨论了引用标准项

2019年3月26~27日第一次会议

目的更新及燃料消耗量、续驶里程等关键内容

根据第一次会议讨论情况,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修订

2019年4~6月

形成第一版工作组草案

重点讨论第一版工作组草案中续驶里程评价方案及车

2019年6月27日标准草案讨论会议

辆燃料消耗量指标

根据标准草案讨论会议情况,结合行业的数据反馈结

2019年6~7月

果,修订形成第二版工作组草案

讨论第二版工作组草案,明确了工况切换后对于燃料消

2019年7月11日第二次会议

耗量和续驶里程的影响

根据第二次会议讨论情况,结合行业数据提出燃料消耗

2019年7~8月量和续驶里程指标确定的可行性方案,形成了第三版工

作组草案

讨论第三版工作组草案,对于标准的核心内容达成一致

2019年8月26日标准草案讨论会议

意见

2019年8~9月根据标准草案讨论会议情况,修订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

1)研究目标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修订应满足政府主管部门的汽车

节能管理需求,保障我国2025年汽车节能目标的实现,同时进一步规范插电式混合

动力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标准修订目标包括:

全面梳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涉及的标准项目,对于核心要求及关键

性指标进行规范性约束;

根据工况切换前后车辆燃料消耗量及续驶里程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相应指

标,保障新车型和在产车型的平稳过渡;

为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中CAFC核算及《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

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修订原则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的修订需考虑主管部门管理和消

费者需求、行业成本、试验方法切换对燃料消耗量和续驶里程的影响等因素。在标准

研究过程中,确定了既要保障行业的平稳过渡,又要规范插电式车型的发展,相关指

标需结合标准修订前后的影响进行适当的调整。

3)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可外接充电的、具有纯电驱动功能的M1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4)标准总体框架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包括一般要求、低速提示音要求、

充电接口及通信要求、燃料消耗量及排放要求、续驶里程要求以及安全要求等相关内

容,安全要求又包括整车安全要求及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5)标准修订主要变化

与GB/T32694—2016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车辆低速提示音的要求。

修改了充电接口及通信的要求。

修改了燃料消耗量及排放的要求。

修改了续驶里程的要求。

修改了安全要求。

删除了2016版本中续驶里程测试方法。

3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标准修订过程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各单位开展了大量验证和

分析工作。

1)OVC-HEV燃料消耗量

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工况切换后一方面燃料消耗量将会显著变化,

另一方面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因此需重新评估

OVC-HEV燃料消耗量水平。标准在修订的过程中充分调研了行业主流车型的燃料消

耗量情况,共收集到14款车型的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

50100

出行链UF

45国六UF90

4080

(%)3570

限值

/3060

2550

2040

燃料消耗量

EAER(km)

1530

1020

OVC-HEV

510

00

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

整车整备质量(kg)

图1OVC-HEV燃料消耗量/限值的结果

图1中出行链UF及国六UF为两种燃料消耗量计算方式,具体将在GB/T19753

修订版中明确选取哪一种,但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选取哪种方式,得到的OVC-HEV

燃料消耗量结果与相应的限值的比值最大不超过42%。考虑到调研的数据量有限,因

此将该指标适当放宽至45%。

2)续驶里程

在前期的研究过程中,根据正在修订的标准GB/T19753中的相关内容,提出了

全电里程及等效全电里程两种续驶里程的评价方法,同时研究了工况切换后对续驶里

程的影响,如图2和图3所示。为保障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市区、市郊下优

先用电的原则,对于等效全电里程的选用提出了相应的速度条件,即在WLTC前三个

速度段发动机不可以起动,否则等效全电里程的计算截至该速度段结束后。

10050

NEDC-AER

90WLTC-AER

83.41

8180

8040

7470

68

7066

6965

6261.85

60606160

605656.530

54.954.16

56.5556.9857.03

515256.1

(%)

(km)49

50524752

505150.2550.150.1

46.5

44

404242.3820

39.139.539.14

降低幅度

续驶里程34.432.74

30

26.8127.73

24.81

23.0822.81

21.4322.50

2019.3919.0010

17.6518.60

16.1316.8416.50

15.0014.75

13.7513.59

11.06

108.64

00

0246810121416182022

车辆编号

图2工况切换前后车辆全电里程的对比

10050

NEDC-AER

90WLTC-EAER97.4

81

8040

78

70

70

66

6261

6059.12

6056.530

565560.1559.8

51515255.9

(%)

(km)53.49

505247

5050.82

48

44

40424320

39.9

降低幅度

续驶里程34.4

30

26.81

23.27

2021.8210

17.65

16.1316.67

13.7314.2914.5714.04

108.368.86

5.33

3.70

00

02468101214

车辆编号

图3工况切换前后车辆全电里程与等效全电里程的对比

图中的最后一列均为多款车型的平均结果,由图2可以看出,对于全电里程,

WLTC较NEDC平均下降19%,即:NEDC下50km在WLTC下仅为40.5km;NEDC

下61.73km在WLTC下才能达到50km。由图3可以看出,WLTC下等效全电里程较

NEDC全电里程下降14.04%,即:NEDC下50km在此条件下仅为42.98km;NEDC

下58.17km在此条件下才能达到50km。

基于以上结果,为降低工况切换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结合行业的建议,最终确定

了等效全电里程的评价方案,并结合新工况的严格程度,将续驶里程下调至43km。

4专利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5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是我国轻型汽车节能标准体系中

一项重要的基础标准。通过标准修订,建立起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综合能耗评

价体系,满足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汽车节能管理需求,为GB27999《乘用车燃料消耗

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19578《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等强制性标准实施、保障

我国2025年乘用车节能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为中国特色的标准,国际上暂无相关标准。

7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

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是我国轻型汽车节能标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标准。本标准与GB/T

19753、GB27999及GB19578等标准相配套。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及相关标准没有冲突或矛盾。

8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无重大分歧。

9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10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配合GB/T19753、GB27999及GB19578等国家标准实施。

由于标准修订后燃料消耗量及续驶里程等技术内容发生重大变化,为了给企业预

留一定的过渡期,建议对于在产车型自2023年起实施,即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至2022

年底,满足GB/T32694—2016标准的在产车型,在2021年和2022年间仍可在乘用

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

理办法》获得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的倍率及积分优惠;对于新认证车型,建议

自2021年起实施。

11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替代GB/T32694—2016,建议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废止GB/T32694—

2016。

12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2019年9月19日

道路车辆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计算方

320120232-T-339GB/T19515-2015

420130552-T-322GB/T33460-2016报废汽车拆解指导手册编制规范

520130117-T-339GB/T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

620130118-T-339GB/T34015-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

72018-1064T-QC制定中汽车用废旧动力单体电池拆解技术规范

820191067-T-339制定中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放电规范

920191068-T-339制定中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产品标识

(二)禁限用物质领域标准制定情况

1020073622-T-303GB/T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112011-0232T-QCQC/T941-2013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

122011-0233T-QCQC/T942-2013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汽车材料中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

132011-0231T-QCQC/T944-2013

(PBDEs)的检测方法

142011-0234T-QC已报批汽车材料中铅镉的检测方法

车内非金属材料及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

15立项中制定中

类物质检测方法

(三)零部件再制造领域标准制定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