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延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延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
(全卷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卷类型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解析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析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解析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解析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4.测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统一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虽然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但诗人的思绪颇值得玩味。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材料二:
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但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可实际说出的却很少。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提出了超越语言的理想,而其思路和实践则与现代心理学息息相通。
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的主张。所谓“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刘勰的一大发现。他认识到“言征实而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语言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困难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所以,从“言不尽意”到“义主文外”,可以说在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如唐代司空图就直接提出了“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重要命题。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见解,他曾对欧阳修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他认为“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但通过景物、形象的真切描写,还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以上所述,是我们的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的思路,即以语言去写景状物,从言外去追寻所要表述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主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语言与感觉、想象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例如,“山”这个字,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它是对各种各样的山的一种抽象,它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另一方面,“山”这个字又是一种“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shān”这个发音,就会立刻在头脑中唤起那高低起伏、苍翠碧绿的峰峦的形象。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那么“山”这个“音响形象”还可能拨动你的心弦。这时候,“山”这个字已属于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想象的心理领域,或者说“山”与我们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了某种同一。这样“山”这个字的表现功能就凸现出来了。一般地说,语言的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但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情和意,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选自童庆炳《文学语言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语言不能传达情绪意旨,既与文字语言本身有关,也与创追求言外之意、无言之美的理念有关。
B.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C.无论是低眉闭目的神像,还是最有趣的瞎了眼睛的西洋爱神雕刻,都是创追求含蓄的刻意之举。
D.“寄意于言外”这种方法,既能克服“言不尽意”的困难,又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表述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文字不能完全传达出情感的道理。
B.刘勰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的主张,为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提供了思路。
C.“shān”这个发音就是“山”“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这个发音就会将其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同一。
D.“言不尽意”不仅是文学语言问题也是现代心理学问题,古代文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观点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C.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D.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4.两则材料都谈到“言”与“意”的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人间词话》第七则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从“言”与“意”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过年的厨房
毕飞宇
①我当然是厨房革命的拥护者,看着今天的厨房,想想十年二十年前,你一下子就明白生活里发生什么了。今天的厨房明亮,整齐,清洁,芬芳,无论是厨具,炊具,餐具,燃具,洁具,对了,还有燃料,都给人以现代和科学的印象。我要说,现在的厨房好,又美观又方便。
②可是,有些话是不能说死了的,一到了过年,我就看出现代厨房的短处来了。它太理性,它的线条和色彩都太规矩,太工业,太工艺,不“闹”,它不适合春节,那种轰轰烈烈,那种热气腾腾,那种水雾迷漫。这么一说我就回忆起“老土”的厨房来了,我要说,“老土”的厨房里,才有“过年”的真景象。
③现在,我就要说乡下了。其实呢,过年本身就是一件很“乡下”的事。
④既然“春节”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乡下人”当然就格外地认真。过去的乡下人用的是灶,烧的是草,他们的厨房就不可能小,它必须大。再穷、再酸的人家也要有一间阔气的、铺张的大厨房。而有些干脆就在正屋。到了大年三十,每一家的烟囱都昂扬着,炊烟款款地冒出来,有了庄重的派头、喜庆的派头,同时也是热火朝天的派头。
⑤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你到厨房里看看吧,灶堂里的火是蓬勃的,那是稻草的火,又大又亮,它随着风箱的“拉风”,有节奏地映红了厨房。锅里头呢?有油,那可是“春雨贵如油”的油,是地道的菜油或者猪油。它们在翻卷,腾起浓烈的烟,呛人的香,还有骄傲的吟唱。这只是“热锅”,却已欢天喜地了。
⑥等菜下了锅,香味就变得和屋子一样大了,还缭绕不散呢。孩子们就馋了,急了,有了不可告人的盼头,很慌地偷嘴。
⑦直觉得过年好。都盼了三百六十四天了。大人们觉得孩子们碍脚,孩子们也觉得大人们碍脚,就在这样的忙乱中,厨房里挤成了一团。厨房里其实是脏的,无序的,不能不说的是,还是匮乏的。可是,在火光、气味、烟雾的包围中,大人和孩子都忙碌着,心甘情愿地做了一回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因为过年,稳当的乡下人失去了稳当,可不是么。“年”在哪里?在厨房!就在厨房里的脏、乱、香、亮。
⑧再看看现在的厨房,显然,它不是为“过年”预备的,它整洁,卫生,却永远失去了召唤力,失去了蛊惑人心的力量。“过年”当然是要吃的,可是,我们的吃少了一环,那就是热情洋溢地犒劳自己。想想吧,大年三十,回到家,拉开灯,走进一尘不染的厨房,拉开冰箱,取出一袋冰冻饺子,来到煤气灶的面前,Turnon,烧好水,把饺子烧熟了,干干净净的,按部就班的。然后呢?饱了。
⑨过年的意义当然不在温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有些怀念旧时的厨房的。可是,我又还是觉得今天的厨房好,就是无趣。
⑩嗨,让我说什么好呢。
(有删改)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口头上又称过年。春节寓意春天的到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文本二:
毕飞宇的散文作品虽数量不大,但依然保持了他鲜明强烈的个人风格,其特征的呈现,较之小说甚至更为典型和酣畅。其中在小说中表现出的幽默特质,在散文创作中更是被放大。毕飞宇散文个人化风格的彰显,与其娴熟自如的幽默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
幽默首先是一种语言,以文字的形式直观地传递给受众。语言是幽默艺术的载体,修辞手法等语言表现技巧的介入,更是丰富了给语言增加幽默性的策略。毕飞宇喜用善用修辞,注重语句的观赏性与字里行间的耐人寻味。
他在散文表述中,还追求语言的新颖奇特,常有奇语。他能够突破传统语言文字的限制,将大量非原来习惯的词语,异端想象,新奇引入,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幽默的踪影。
(节选自周颖《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艺术》,有删改)
文本三: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化,现在的厨房已器具齐全、美观大方,给人以现代和科学的印象。
B.旧式厨房虽然“老土”,但很适合过年时热闹的气氛,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过年”的真光景。
C.过去的乡下人即便穷酸,也要拥有一间阔气、铺张的厨房。过年时,连里边的烟囱都派头十足。
D.认为现在的厨房缺少了“吃”这一环节,便失去了召唤力,过年也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了。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人们熟悉的“厨房”为对象,将旧式厨房与新式厨房做对比,表述了对传统过年方式的怀念。
B.把过年时“老土”厨房中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心理,描写得生动鲜活,有画面感又极具生活气息。
C.文章结尾“让我说什么好呢”,既表述了对新式厨房的依赖,也有对现代科技冲击传统生活的隐忧及批判。
D.怀念旧时的乡村厨房,却将这浓浓的情思,浸润在轻松幽默的语言中,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8.结合文本二,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的?请举例并简要分析。
9.结合文本三,分析文本一第④段画横线句子中“乡下人”过春节格外认真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薛王李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敕紫微、黄门覆按。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上从之。由是贵戚束手。闰月丙子,申王李成义请以其府录事为其府参军,上许之。姚崇、卢怀慎上言,“臣窃以量材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恩,得以官爵为惠,踵,实紊纪纲。”事遂寝。由是请谒不行。或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怨望语,下紫微省按问。姚崇、卢怀慎言于上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重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B.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C.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D.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指敕令,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一种,一般适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事件。
B.丙子,指纪日方法。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按顺序依次搭配一起以纪年、月、日。
C.谢,本文中意思是道歉,与《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的“谢”意义相同。
D.事,本文中意思是政治事务,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事”意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王向皇上请求授予部下官职,姚、卢二人认为量材授官是有关部门的职权,皇上赏赐官爵会扰乱朝廷纲纪。他们的建议被采纳,请托之风遂止。
B.姚、卢二人向皇上进谏,刘幽求等人功劳大,深受恩宠,被安排闲职有所埋怨是人之常情,将其下狱会使天下人震惊。意见最终没有被听取。
C.姚崇因丧子告假期间很多政务被积压,同为宰相的卢怀慎不能裁决。皇上表示天下大事交给姚崇,卢怀慎只需安坐着安抚雅士俗人就可以了。
D.姚崇制定的法度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被更改,虽然比不上管仲、晏子能将制定的法度终身实施,但也称得上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对此也颇为得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
(2)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
14.司马光对姚崇、卢怀慎这对宰相的行止,发表了精彩的评论,指出了同朝为官良好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
宋吴潜
铁瓮①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②。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③尘嚣。
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③举手:分别时的动作;谢:告辞。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有气势雄伟壮阔之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概括陈述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旨在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抒情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
16.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比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其情感差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女子时时盼望恋人的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登高之举,传递着她对男子炽热的思念和爱恋。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九章,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他用61年传奇人生谱写出一曲乐章——它在动荡与炮火中跌宕起伏,在悲欢与离合中百转千回,在复苏与萌芽中摇曳多姿,在奋发与自强中荡气回肠。这首歌,叫作中国科学家的赤子之歌。
1949年11月,中科院成立。赵九章出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使地球物理研究所学科领域和学术水平快速提高,成为新中国大气科学的摇篮。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①。赵九章的血液像黄河一样奔腾起来,他开始写文章,作报告,阐述人造卫星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1965年10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方案论证会召开,“651会议”。经过②,会议用4个方案、15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
接着便是攻坚克难的研制征途,“文革”中,赵九章饱受冲击,内心的孤独与苦楚他③,心里想的只有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呼啸着划破酒泉基地清冷夜空的“长征一号”火箭,带着赵九章毕生的夙愿,一飞冲天,永载史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述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早在2008年6月就开始实行“限塑令”,在此之前,我国城乡居民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一度超过20%。①,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下降到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②,但规模依然庞大。“白色污染”的治理形势因“限塑令”在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的冲击下沦为一种摆设而更加严峻。
实践证明,寻找塑料替代品是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国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倡议并启动“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以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据悉,我国现有竹子500余种,竹林面积超过700万公顷,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可见,③,我国不妨先行一步。
21.文中画横线句子是一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2年4月9日,医护人员李晓突然接到家里电话,“父亲去世了”。为了抗击疫情,李晓同志选择坚守一线,没有在父母跟前尽孝,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没有送父亲最后一程。
材料二:记者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黄九华回答:“对国家尽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有人认为忠孝难两全,有人认为忠孝两全以孝为先,有人认为忠孝两全以忠为先,也有人认为忠孝是可以统一的,还有人认为……
作为当代青年学子,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触?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延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解析解答
(全卷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卷类型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解析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析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解析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解析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4.测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统一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虽然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但诗人的思绪颇值得玩味。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材料二:
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但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可实际说出的却很少。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提出了超越语言的理想,而其思路和实践则与现代心理学息息相通。
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的主张。所谓“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刘勰的一大发现。他认识到“言征实而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语言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困难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所以,从“言不尽意”到“义主文外”,可以说在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如唐代司空图就直接提出了“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重要命题。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见解,他曾对欧阳修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他认为“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但通过景物、形象的真切描写,还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以上所述,是我们的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的思路,即以语言去写景状物,从言外去追寻所要表述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主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语言与感觉、想象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例如,“山”这个字,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它是对各种各样的山的一种抽象,它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另一方面,“山”这个字又是一种“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shān”这个发音,就会立刻在头脑中唤起那高低起伏、苍翠碧绿的峰峦的形象。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那么“山”这个“音响形象”还可能拨动你的心弦。这时候,“山”这个字已属于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想象的心理领域,或者说“山”与我们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了某种同一。这样“山”这个字的表现功能就凸现出来了。一般地说,语言的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但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情和意,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选自童庆炳《文学语言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语言不能传达情绪意旨,既与文字语言本身有关,也与创追求言外之意、无言之美的理念有关。
B.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C.无论是低眉闭目的神像,还是最有趣的瞎了眼睛的西洋爱神雕刻,都是创追求含蓄的刻意之举。
D.“寄意于言外”这种方法,既能克服“言不尽意”的困难,又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表述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文字不能完全传达出情感的道理。
B.刘勰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的主张,为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提供了思路。
C.“shān”这个发音就是“山”的“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这个发音就会将其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同一。
D.“言不尽意”不仅是文学语言问题也是现代心理学问题,古代文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观点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C.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D.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4.两则材料都谈到“言”与“意”的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人间词话》第七则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从“言”与“意”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C2.B3.A
4.①材料一认为“言”不必尽“意”,有尽之言能达成无穷之意;②材料二认为“言”外有“意”,当“言”表现功能被强化后,“言”就可以自由地表现“意”。
5.①文学语言往往言不尽意,但作家强化语言的表现功能则能以言达意(或“使语言突破自身缺陷自由表述无穷之意”)。②诗句要展现的是春天的“境界”,即春意。“闹”字极具表现功能,能勾起读者对春天花团锦簇、蜂鸣蝶舞的美景的想象,引起欣喜愉悦的情感,一个“闹”字,写尽无穷春意。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都是创追求含蓄的刻意之举”错。材料一第四段末尾“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可见并非刻意为之。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没有表述出孔子当时的心境”错,材料一第二段“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没完全描写出”不等于“没有表述出”;
C.“中国人听到这个发音就会将其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同一”以偏概全,材料二第三段“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或者说‘山’与我们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了某种同一”,注意原文有前提条件。
D.“古代文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错,材料二中,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言外之意”得以实现的原因,而不是提出了解决方案。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表面写春天的美景和明月,其实含蓄地表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能够支持题干观点。
B.说的是诗歌炼字;
C.说的是绘画领域的空间处理技巧和布局;
D.说的是诗歌感发人心的几个因素。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说“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结尾一段总结,“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可见材料一认为“言”不必尽“意”,有尽之言能达成无穷之意;
材料二第二段借助刘勰的观点表明“所谓‘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即认为“言”外有“意”;第三段“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主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语言与感觉、想象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但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情和意,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可见材料二认为当“言”表现功能被强化后,“言”就可以自由地表现“意”。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说“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但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可实际说出的却很少。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可见文学语言往往言不尽意;但是“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情和意”,也就是作家强化语言的表现功能则能以言达意。
再看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要表现春意之浓;使用的具有语言表现功能的词语是“闹”,“闹”字不仅诉诸人的视觉,还可以诉诸听觉,让人仿佛不仅看到花团锦簇,还有蜂飞蝶舞的热闹情景,耳边似乎能听到蜜蜂飞舞的嗡嗡声。这样一个“闹”字就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写尽无穷春意。这就是借助语言的表现功能表述无穷之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过年的厨房
毕飞宇
①我当然是厨房革命的拥护者,看着今天的厨房,想想十年二十年前,你一下子就明白生活里发生什么了。今天的厨房明亮,整齐,清洁,芬芳,无论是厨具,炊具,餐具,燃具,洁具,对了,还有燃料,都给人以现代和科学的印象。我要说,现在的厨房好,又美观又方便。
②可是,有些话是不能说死了的,一到了过年,我就看出现代厨房的短处来了。它太理性,它的线条和色彩都太规矩,太工业,太工艺,不“闹”,它不适合春节,那种轰轰烈烈,那种热气腾腾,那种水雾迷漫。这么一说我就回忆起“老土”的厨房来了,我要说,“老土”的厨房里,才有“过年”的真景象。
③现在,我就要说乡下了。其实呢,过年本身就是一件很“乡下”的事。
④既然“春节”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乡下人”当然就格外地认真。过去的乡下人用的是灶,烧的是草,他们的厨房就不可能小,它必须大。再穷、再酸的人家也要有一间阔气的、铺张的大厨房。而有些干脆就在正屋。到了大年三十,每一家的烟囱都昂扬着,炊烟款款地冒出来,有了庄重的派头、喜庆的派头,同时也是热火朝天的派头。
⑤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你到厨房里看看吧,灶堂里的火是蓬勃的,那是稻草的火,又大又亮,它随着风箱的“拉风”,有节奏地映红了厨房。锅里头呢?有油,那可是“春雨贵如油”的油,是地道的菜油或者猪油。它们在翻卷,腾起浓烈的烟,呛人的香,还有骄傲的吟唱。这只是“热锅”,却已欢天喜地了。
⑥等菜下了锅,香味就变得和屋子一样大了,还缭绕不散呢。孩子们就馋了,急了,有了不可告人的盼头,很慌地偷嘴。
⑦直觉得过年好。都盼了三百六十四天了。大人们觉得孩子们碍脚,孩子们也觉得大人们碍脚,就在这样的忙乱中,厨房里挤成了一团。厨房里其实是脏的,无序的,不能不说的是,还是匮乏的。可是,在火光、气味、烟雾的包围中,大人和孩子都忙碌着,心甘情愿地做了一回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因为过年,稳当的乡下人失去了稳当,可不是么。“年”在哪里?在厨房!就在厨房里的脏、乱、香、亮。
⑧再看看现在的厨房,显然,它不是为“过年”预备的,它整洁,卫生,却永远失去了召唤力,失去了蛊惑人心的力量。“过年”当然是要吃的,可是,我们的吃少了一环,那就是热情洋溢地犒劳自己。想想吧,大年三十,回到家,拉开灯,走进一尘不染的厨房,拉开冰箱,取出一袋冰冻饺子,来到煤气灶的面前,Turnon,烧好水,把饺子烧熟了,干干净净的,按部就班的。然后呢?饱了。
⑨过年的意义当然不在温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有些怀念旧时的厨房的。可是,我又还是觉得今天的厨房好,就是无趣。
⑩嗨,让我说什么好呢。
(有删改)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口头上又称过年。春节寓意春天的到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文本二:
毕飞宇的散文作品虽数量不大,但依然保持了他鲜明强烈的个人风格,其特征的呈现,较之小说甚至更为典型和酣畅。其中在小说中表现出的幽默特质,在散文创作中更是被放大。毕飞宇散文个人化风格的彰显,与其娴熟自如的幽默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
幽默首先是一种语言,以文字的形式直观地传递给受众。语言是幽默艺术的载体,修辞手法等语言表现技巧的介入,更是丰富了给语言增加幽默性的策略。毕飞宇喜用善用修辞,注重语句的观赏性与字里行间的耐人寻味。
他在散文表述中,还追求语言的新颖奇特,常有奇语。他能够突破传统语言文字的限制,将大量非原来习惯的词语,异端想象,新奇引入,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幽默的踪影。
(节选自周颖《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艺术》,有删改)
文本三: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化,现在的厨房已器具齐全、美观大方,给人以现代和科学的印象。
B.旧式厨房虽然“老土”,但很适合过年时热闹的气氛,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过年”的真光景。
C.过去的乡下人即便穷酸,也要拥有一间阔气、铺张的厨房。过年时,连里边的烟囱都派头十足。
D.认为现在的厨房缺少了“吃”这一环节,便失去了召唤力,过年也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了。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人们熟悉的“厨房”为对象,将旧式厨房与新式厨房做对比,表述了对传统过年方式的怀念。
B.把过年时“老土”厨房中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心理,描写得生动鲜活,有画面感又极具生活气息。
C.文章结尾“让我说什么好呢”,既表述了对新式厨房的依赖,也有对现代科技冲击传统生活的隐忧及批判。
D.怀念旧时的乡村厨房,却将这浓浓的情思,浸润在轻松幽默的语言中,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8.结合文本二,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的?请举例并简要分析。
9.结合文本三,分析文本一第④段画横线句子中“乡下人”过春节格外认真的原因。
6.D7.C
8.①善用修辞,语言有观赏性,又耐人寻味。拟人:“每一家烟囱都昂扬着”,给高耸的烟囱赋予人的姿态,写出了它们挺拔向上的精气神儿;“它们在翻卷……,还有骄傲的吟唱”,用“吟唱”来写油翻滚的声音,突出了“热锅”的声响带给人的美妙感觉。通感:“香味就变得和屋子一样大了”,由嗅觉到视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味的浓重。排比:“有了庄重的派头”“喜庆的派头”“热火朝天的派头”,增强了语势,突出了乡下人过年时的隆重。夸张:“都盼了三百六十四天了”,突出了人们对过年的期盼。反语:“不可告人”“蛊惑人心”本是贬义词,在这里反话正说,对固定的含义进行改动,写出了旧时厨房的感染力。(反语也可放在②中作答)
②追求语言的新颖奇特,常有奇语“‘春雨贵如油’的油”,“春雨贵如油”是人们熟悉的俗语,原指“春雨”泽润万物、价值贵如油,则借用此句强调“油”的珍贵,新奇幽默;“心甘情愿地做了一回热锅上的蚂蚁”,“热锅上的蚂蚁”是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此处“心甘情愿做”则反其道而行之,脏乱的厨房、忙碌的春节,却让人乐在其中,很有幽默感;“轰轰烈烈”写出了厨房喧闹、热烈的氛围,词义的错位使用给阅读增添新奇感受,增加文章的幽默感。
9.①乡下人重视土地,将它视为最高地位的神,而土地是农业文明形成的基础,春节又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所以,乡下人特别重视春节,敬畏神灵,祈求保佑,过春节时格外认真。
②“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乡下人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春节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习俗,充满了人情味和仪式感,所以乡下人特别重视春节,过春节格外认真。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缺少了‘吃’这一环节”错误。现代厨房里“吃”还是有的,只是缺少了一个环节———“热情洋溢地犒劳自己”。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既表述了对新式厨房的依赖,也有对现代科技冲击传统生活的隐忧”错误。此句表述的是矛盾的心情,既怀念旧式厨房又离不开新式厨房。“依赖”与“隐忧”表述不准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结合“毕飞宇喜用善用修辞,注重语句的观赏性与字里行间的耐人寻味”分析可知,毕飞宇的文章善用修辞,语言有观赏性,又耐人寻味。如运用拟人手法,“到了大年三十,每一家的烟囱都昂扬着,炊烟款款地冒出来,有了庄重的派头、喜庆的派头,同时也是热火朝天的派头”,“昂扬”“款款”“派头”等词,赋予烟囱、炊烟等以人的生命,写出了它们挺拔向上的精气神儿;“它们在翻卷,腾起浓烈的烟,呛人的香,还有骄傲的吟唱”,用“吟唱”来写油翻滚的声音,突出了“热锅”的声响带给人的美妙感觉。如运用通感的手法,“香味就变得和屋子一样大了”,“香味”本为嗅觉,“变得和屋子一样大了”是视觉,此处以视觉写嗅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味的浓重。如运用排比的手法,“有了庄重的派头、喜庆的派头,同时也是热火朝天的派头”,连用三个“……的派头”,构成排比,增强了语势,突出了乡下人过年时的隆重。运用夸张的手法,“直觉得过年好。都盼了三百六十四天了”,突出了人们对过年的期盼。运用反语,“孩子们就馋了,急了,有了不可告人的盼头,很慌地偷嘴”“再看看现在的厨房,显然,它不是为‘过年’预备的,它整洁,卫生,却永远失去了召唤力,失去了蛊惑人心的力量”,“不可告人”“蛊惑人心”本是贬义词,在这里反话正说,对固定的含义进行改动,写出了旧时厨房的感染力。
结合“他在散文表述中,还追求语言的新颖奇特,常有奇语”分析可知,毕飞宇追求语言的新颖奇特,常有奇语。如“有油,那可是‘春雨贵如油’的油,是地道的菜油或者猪油”,“春雨贵如油”是人们熟悉的俗语,原指“春雨”泽润万物、价值贵如油,则借用此句强调“油”的珍贵,新奇幽默;“大人和孩子都忙碌着,心甘情愿地做了一回热锅上的蚂蚁”,“热锅上的蚂蚁”是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此处“心甘情愿做”则反其道而行之,厨房里其实是脏的,无序的,不能不说的是,还是匮乏的,但是正是这样的厨房,却让人乐在其中,“心甘情愿地做了一回热锅上的蚂蚁”很有幽默感;“它太理性,它的线条和色彩都太规矩,太工业,太工艺,不‘闹’,它不适合春节,那种轰轰烈烈,那种热气腾腾,那种水雾迷漫”,用“轰轰烈烈”写出了厨房喧闹、热烈的氛围,词义的错位使用给阅读增添新奇感受,增加文章的幽默感。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结合“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分析可知,乡下人重视土地,将它视为最高地位的神。土地是农业文明形成的基础,“‘春节’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自然“乡下人”当然就格外地认真,重视春节。
结合“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分析可知,“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乡下人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春节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习俗,充满了人情味和仪式感,所以乡下人特别重视春节,过春节格外认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薛王李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敕紫微、黄门覆按。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上从之。由是贵戚束手。闰月丙子,申王李成义请以其府录事为其府参军,上许之。姚崇、卢怀慎上言,“臣窃以量材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恩,得以官爵为惠,踵,实紊纪纲。”事遂寝。由是请谒不行。或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怨望语,下紫微省按问。姚崇、卢怀慎言于上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重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B.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C.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D.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蔽风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指敕令,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一种,一般适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事件。
B.丙子,指纪日方法。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按顺序依次搭配在一起以纪年、月、日。
C.谢,本文中意思是道歉,与《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的“谢”意义相同。
D.事,本文中意思是政治事务,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事”意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王向皇上请求授予部下官职,姚、卢二人认为量材授官是有关部门的职权,皇上赏赐官爵会扰乱朝廷纲纪。他们的建议被采纳,请托之风遂止。
B.姚、卢二人向皇上进谏,刘幽求等人功劳大,深受恩宠,被安排闲职有所埋怨是人之常情,将其下狱会使天下人震惊。意见最终没有被听取。
C.姚崇因丧子告假期间很多政务被积压,同为宰相的卢怀慎不能裁决。皇上表示天下大事交给姚崇,卢怀慎只需安坐着安抚雅士俗人就可以了。
D.姚崇制定的法度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被更改,虽然比不上管仲、晏子能将制定的法度终身实施,但也称得上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对此也颇为得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
(2)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诚罪人也。
14.司马光对姚崇、卢怀慎这对宰相的行止,发表了精彩的评论,指出了同朝为官良好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10.D11.C12.B
13.(1)王仙童的罪状清楚明白,御史对他的弹劾也并无冤枉之处,不能对他放纵宽宥。
(2)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
14.司马光认为同朝为官要了解别人的才能,并且要甘居其下,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好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卢怀慎为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谋求资财产业。虽然作了卿相的高官,但常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能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子也因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
“清谨俭素”都是在说卢怀慎的品德,作“怀慎”的谓语,构成主谓结构,不可断开,所以应在“素”后面断开,排除BC;
“不免饥寒”的主语是“妻子”,所以应在“妻”前面断开,排除A。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词语的能力。
C.“‘谢’意义相同”错误,意义不同。“入谢于上”中“谢”解释为“谢罪”,“阿母谢媒人”中“谢”解释为“推辞、谢绝”。句意:入朝向玄宗谢罪。/兰芝的母亲回绝了媒人。
D.“吾得兄事之”中“事”解释为“侍奉”。句意:如果不贤的人当权。/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理解来侍奉他。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意见最终没有被听取”错误。由原文“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可知,玄宗本来下令将此二人交由紫微省审讯,听了姚、卢二人的进谏后,就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将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说明唐玄宗是听取了姚、卢二人的进谏的。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明白”,清楚明了;“枉”,冤枉;“舍”,宽宥。
(2)“不肖”,不贤的人;“用事”,当权;“爱身”,苟全性命;“诚”,真是。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可知,司马光首先引用了鲍叔、子皮、曹参这些贤相,他们都能了解别人的贤能并且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别人,共同护理好国家。根据原文“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可知,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所以司马光认为同朝为官要了解别人的才能,并且要甘居其下,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好国家。
参考译文:
薛王李业的舅父王仙童,侵夺欺凌百姓,被御史上奏弹劾;李业为他求情,唐玄宗于是让紫微、黄门复审此案。姚崇、卢怀慎等人奏称道:“王仙童的罪状清楚明白,御史对他的弹劾也并无冤枉之处,不能对他放纵宽宥。”唐玄宗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从此皇亲国戚们收敛了一些。闰二月,丙子,申王李成义请求唐玄宗同意将自己的王府录事任命为王府参军,唐玄宗表示同意。姚崇和卢怀慎向玄宗进谏道:“臣认为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是有关部门的职权;倘若由于有亲朋故旧的恩情,就可以以朝廷的官爵相赠,那就是沿袭近代弊政,实际会紊乱朝廷的法纪、秩序。”于是这件事便搁置下来。从此请托之风不再流行。有人告发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不满言论,玄宗下令将此二人交由紫微省审讯。姚崇、卢怀慎对玄宗进谏道:“刘幽求等人都是功臣,现在突然担任没有实权的闲职,心中稍微有点沮丧,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立下的功勋非常显赫,获得的恩宠也深,一旦将他们逮捕下狱,恐怕会使天下人感到震惊。”唐玄宗将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将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只用了一会儿功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道:“我作宰相,可以与历史上那些宰相相比?”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请姚崇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卢怀慎为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谋求资财产业。虽然作了卿相的高官,但常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能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子也因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
臣司马光曰: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因为了解后者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他们,这种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赞赏。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不加任何修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布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
宋吴潜
铁瓮①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②。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③尘嚣。
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③举手:分别时的动作;谢:告辞。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有气势雄伟壮阔之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概括陈述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旨在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抒情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
16.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比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其情感差异。
15.C16.辛词结尾用典,以廉颇自况,表述了不被朝廷信用、才能无法施展的忧虑;吴词写超脱凡尘、飞升成仙的幻想,表述了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旨在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抒情议论”表述错误,下片概括陈述历史事件时没有抒情议论,同时前面的概述也并非其目的。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两句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为: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三句用典,借廉颇自比,表述了不被朝廷信用、才能无法施展的忧虑。
本诗中,结尾两句“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由艳羡鸥鹭更进一步,词人想象自己能与鸥鹭同命,可以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从侧面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壮志难酬的忧闷,表述了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女子时时盼望恋人的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登高之举,传递着她对男子炽热的思念和爱恋。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乘彼垝垣②.以望复关③.冰泉冷涩弦凝绝④.凝绝不通声暂歇⑤.盈虚者如彼⑥.而卒莫消长也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垝”“垣”“涩”“凝”“暂”“盈”“卒”“莫”。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九章,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他用61年传奇人生谱写出一曲乐章——它在动荡与炮火中跌宕起伏,在悲欢与离合中百转千回,在复苏与萌芽中摇曳多姿,在奋发与自强中荡气回肠。这首歌,叫作中国科学家的赤子之歌。
1949年11月,中科院成立。赵九章出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使地球物理研究所学科领域和学术水平快速提高,成为新中国大气科学的摇篮。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①。赵九章的血液像黄河一样奔腾起来,他开始写文章,作报告,阐述人造卫星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1965年10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方案论证会召开,“651会议”。经过②,会议用4个方案、15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
接着便是攻坚克难的研制征途,“文革”中,赵九章饱受冲击,内心的孤独与苦楚他③,心里想的只有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呼啸着划破酒泉基地清冷夜空的“长征一号”火箭,带着赵九章毕生的夙愿,一飞冲天,永载史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述效果。
18.①举世震惊
②集思广益
③只字不提(置之度外)
19.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地球物理研究所学科领域迅速扩展,学术水平快速提高,成为新中国大气科学的摇篮。
20.①运用比喻,把赵九章的一生比作乐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赵九章一生曲折的经历与不同的精神状态,赞颂他的爱国精神。
②运用排比,概括出了赵九章一生的不平凡经历,节奏整齐,增强了表述的气势,突出了赵九章的贡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令世人瞩目震惊的大事,此处可以填“举世震惊”。举世震惊:使全世界的人震惊,谁都知道。
第②处,据前文“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方案论证会召开”和后文“会议用4个方案、15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此处可以填“集思广益”。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第③处,据前文“赵九章饱受冲击,内心的孤独与苦楚”和后文“心里想的只有人造卫星”,此处可以填“只字不提”或“置之度外”。只字不提: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多用来形容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使地球物理研究所……”成分残缺,由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以删去“使”字;
二是“学科领域”与“快速提高”搭配不当。把“学科领域”改为“学科领域迅速扩展”。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是比喻,本体为“赵九章曲折的一生”,喻体为“乐曲”,以乐曲回环往复及拥有不同声调的特点,凸显赵九章一生曲折的经历与不同的精神状态非常形象;从后文“这首歌,叫作中国科学家的赤子之歌”可知,运用比喻赞颂赵九章的爱国精神。
二是排比,用四个结构一致的语句“在……中”写赵九章的一生经历,形成排比,句式整齐,以强烈的语气突出赵九章的贡献。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表述的气势。连“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摇曳多姿”“荡气回肠”等词语,概括出了赵九章一生的不平凡经历,突出了赵九章的贡献。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早在2008年6月就开始实行“限塑令”,在此之前,我国城乡居民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一度超过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2024年熟食制品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造纸完成工段智能装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常年采购协议条款与条件示例
- 2024年度建材销售协议格式
- 2024年专业门窗安装服务协议模板
- 2024公司B栋生产车间租赁协议
- 员工基本行为准则
- 银行外汇便利化政策落实情况总结
- 2024年规范二手公寓房产交易协议书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集及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喵喵老师制作 电子百拼的黑白电路图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高清现行
- 《整改报告》模板
- 送达地址确认书(样本)
- 江苏省历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试题及获奖范文(完整版)资料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乘法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 《民航服务礼仪》项目五 地面服务礼仪
- 营业执照借用免责协议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遭遇陌生人》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