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语文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解析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析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析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解析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虛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述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材料二:

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述。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载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超然客校对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延续了中国的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D.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名为“非虚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B.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C.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D.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周幽王八年,史伯对郑桓公西周弊政的回答是“去和而取同”,独断专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即不同的因素处于和谐的状态,事物就能繁荣发展;如果同质的因素简单相加,则事物就陷于停顿或死亡。春秋晏婴以另外方式说过同样的“和同”关系,且主张治国要行“和政”。

基于史伯、晏婴的“和同之辨”,孔子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礼是用来保持和谐关系的,先王之道以“和”为美,大小之事无不以“和”为原则。孔子还把“和同之辩”用到处理社会关系上,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重要思想。孔子的“和而不同”首先强调以“不同”为前提。只有始终保持彼此间的差异,“和”才具有真正意义。因为“不同”,才需交流、认同;唯有沟通,才能和谐,以善意回应善意。其次,强调“和”不是同一。《礼记·中庸》倡导“和而不流”,就是强调与人相和而不随波逐流,盲目附和。最后,强调以“中庸”求“和”。孔子说做事须“允执其中”。“中”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中庸”可以防止冲突与激化,可以促成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使各方达到协调与均衡,即达到“和”。《中庸》首章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天下的本根,“和”是天下的归属。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中华民族多次迁徙、融合,既保持了民族多样性,又结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华民族这种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正是“和而不同”精神的典型体现。伴随民族融合过程的是中华文化的创造。春秋时代,地理、政治因素导致多元文化的格局。秦汉统一后,华夏文化加速吸收、融合、同化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成果,最后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汉唐以后,随着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文化又以宽容的文化心态对待各种外来文化,进一步推动了自身文化的发展。

材料二:

不同的文化可以沟通,不一定那样对立,这是中国文化一向的主张。宋代思想家张载《正蒙·太和篇》中有四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这四句话讲的是哲学,是一种宇宙观。这个世界上,有无穷无尽的生命个体,可以称作“象”。这些“象”,有动物的,有植物的,每个“象”都不同。“有象斯有对”,说的就是各个“象”的不同,即使是美丽的女性,也有不同的美。古人有一种说法,叫做“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西方也讲,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个体。

“对必反其为”,是说一个一个的“象”,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由于不同,其运行、流动的方向也不相同,甚至有时候运行的方向会相反,所以会出现“有反斯有仇”,发生互相间的纠结。这个“仇”字,古代的写法是“雠”,左边一个“隹”,右边一个“住”,中间是个言论的“言”。住是一种尾巴很短的鸟,“雠”字的本义是两只短尾巴鸟在叽叽喳喳的讨论、辩论。这个“雠”字,也就是“校雠”的“雠”。校书是很难的事,很难一个字都不错。古人的“校雠”,更是一件大事。你拿这个本子,我拿那个本子,一点一点地校,互相讨论,争论得面红耳赤。“雠”字形象地反映出校对中发生的讨论、辩驭。但两只短尾巴鸟互相讨论、辩驳的结果,并不是彼此打得头破血流,更不是这只鸟把那只鸟吃掉,而是达成共识,或达成妥协,或求同存异,总之是走向了“仇必和而解”。

这个世界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你死我活的冲突,而是可以“和而解”的。用这个思想来看待世界,不是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吗?当然,不是一方的问题,而是彼此双方乃至多方的问题,所以需要沟通对话,需要多边商量。“有反斯有仇”,就是沟通、对话,互相校正的过程。

而对话需要智慧,需要异量之美。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晚年也有过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费老讲的是文化问题。“各美其美”,是指首先要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不自卑,不失重,不妄自菲薄。“美人之美”,是说还要看别人文化的长处。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有其长处,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能否看到并且承认其长处。各种文化的优长,彼此互赏,相互吸收,众美和合,就是“美美与共”。如此的结果,“世界大同”并非不可以期待。

这个世界能走向和解吗?20世纪是纷争的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21世纪人类还要被这些灾难吞噬吗?人类不可以用自己的理智和智慧,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些吗?中国文化里面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是要你正确认识这个世界的生存状态,正确认识人类自己,以寻找危机的解决之道。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方哲学都认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个体,因此西方文化也会认为不同的文化可以沟通,不会彼此对立。

B.“校”字是“木”与“交”的联合,表示“棍棒交错”。这个字与“雠”字合成“校雠”一词,彼此的含义是相反的。

C.双方如果尊重各自的差异,那么即使发生了争论、辩驳,也不一定就发展为你死我活的冲突,相反可以走向“和而解”。

D.用中华文化里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作指导可以避免各种全球性危机、地区性冲突的产生,让世界变得和平美好。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做法不符合“和而不同”思想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

B.我国对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C.中共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中国企业在芯片研发领域加大投入。

6.论述中华文化“和而不同”这一思想,两则材料有互补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这种互补关系。(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迷路

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爷爷家不是太远,我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了那么十几二十几分钟,就到了。但这天,我一个人走了好久好久,也没到那个叫夏村的地方。

到后来,我迷路了,眼前的路一点也不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记得以前我跟在大人后面,大人总让我快走,说不跟上会迷路。没想到今天真的迷路了,我吓坏了,坐在路边呜呜地哭起来。

这时三个老人走过来,问我:“你坐在这里哭什么?”我说:“我迷路了。”

他们说:“你要去哪里?”我说:“我要去爷爷家,夏村。”

三个老人笑了:“我们也去夏村,你跟我们走吧。”我不哭了,站起来跟着他们走。

三个老人年纪都很大,走得很慢。走了大概半个小时,还没到。我问他们:“爷爷,怎么还没到呢?”他们说:“快到了。”我不问了,跟着他们。

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忽然发现只有两个老人了,有一个不见了。我问两个老人说:“还有一个爷爷呢?”一个老人回答我说:“走了。”

我说:“走了,去哪儿了?”一个老人说:“去另一个世界了。”

我知道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意思,很惊讶:“好好的,那爷爷怎么就走了?”另一个老人说:“年纪这么大,随时都有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我不问了,跟着他们。

又走了很久,还没到,倒是又少了一个老人。我看着他问:“那个爷爷,是不是也走了?”老人点点头说:“是。”

我说:“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老人又点头说:“是。”我不再做声,跟着他。

又走了好久好久,还没到,倒是一不留神,那老人也不在跟前了。我有些害怕,到处看着,还喊:“爷爷,爷爷,你在哪?”没人回答我。

我应该想到,这个老人也走了。

剩下我一个人了,我记得我要去爷爷家,他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但现在,几个认识路的老人都不在了,没人带我去了,我又迷路了。但这回我没哭,我继续往前走,左顾右盼。

正张望时,一个孩子看见我,走过来对我说:“爷爷,你要去哪儿呀?”我说:“你喊谁爷爷?”孩子说:“喊你呀!”

我吓坏了,我不是要去找我爷爷的吗?怎么我也变成爷爷了?

迷路

领导小时候住在乡下的一幢老屋里,这幢老屋五幢直进,有八、九十间房子。老屋左右相连,也是这种五幢直进的大屋子,互相之间有耳门相通。有生人走进来,半天出不去。

领导小时候当然还不是领导,他只是个孩子,老屋里的人喊他小勇。小勇有一天和几个孩子在老屋里捉迷藏,这间屋子蹿到那间屋子。忽然,小勇看见一个小女孩蹲在一个耳门里哭,小勇便过去问她说:“你在这里哭什么呀?”

小女孩说:“我迷路了,怎么也出不去。”

小勇就笑了,小勇说:“这还哭呀,我带你出去。”

说着,小勇就带着小女孩穿过几个耳门,出去了。

还有一次,一个大人也迷路了。这大人见了小勇,问:“我怎么走来走去,就是出不去呢?”

小勇又笑,小勇说:“大人也会迷路呀,我带你出去。”

也是穿过几个耳门,小勇把那个大人带了出去。

小勇大了后,就离开了老屋。再后来,小勇就当领导了。

当了领导后,再没人喊他小勇了,都喊他领导。

领导现在又到老屋来了,不是衣锦还乡,是仓皇逃来的。几个亲信都出事了,领导知道自己早晚要出事,生出逃走的想法来。老屋安全,领导于是关了手机,逃到这儿来了。

但进了老屋,领导发现老屋已今非昔比了。以前单是一幢老屋里,便住了几十户人家,老屋里到处人声鼎沸,热热闹闹。但现在,老屋衰败了,到处是倒篱烂壁。领导在老屋里走了好久,也没看到一个人。

后来,领导就看见了一个孩子。

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迷路了呀?”

领导说:“我没迷路,我怎么会迷路呢?”

孩子说:“迷路了也不要紧,一个人总有迷路的时候。以前有一个小女孩,迷路了,我带他出去了。还有一个大人也迷路了,也是我带他出去的。叔叔迷路了,我同样可以带你出去。”

领导看着孩子说:“你这孩子真有意思,你是住在这里吗?”

孩子说:“是。”

领导又说:“你叫什么?”

孩子说:“小勇。”

领导有些诧异,领导说:“你叫小勇?”

领导说着时,仍走着。孩子见了,说:“我看叔叔真是迷路了,你跟着我,让我带你出去。”

领导这回竟听从了孩子,跟着他走出了老屋。

没人知道领导的这次潜逃,悄无声息地,领导回去了。几天后,领导又一次来到了老屋。他想再看一看那个叫小勇的的孩子,然后去自首。领导找了好久,穿过一个又一个耳门,也没见到那个小勇。

领导出来时,看见一个老妪在门外晒太阳,便问她说:“请问婆婆,老屋里住了个叫小勇的孩子吗?”

老妪摇头:“这老屋有二十年没住人了。”

领导就怏怏而去,但后面,老妪忽然又告诉他说:“二十多年前,老屋倒有个孩子叫小勇,听说已当了大官了,你是不是找他呀?”

领导回头看了看老妪,点点头。

7.下列对两个文本共有的艺术特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情节简单而构思精巧,人物数量少且关系比较单纯,围绕单一的线索展开故事。

B.人物形象大都没有姓名,但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塑造得个性鲜明。

C.借助较大篇幅的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使行文节奏张弛有度。

D.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意蕴,使它们就像生活化的哲理寓言,耐人寻味。

8.两个文本的标题同为“迷路”,其内涵有何异同?(6分)

9.两个文本都包含一些违背生活常理的“荒诞”因素,请各举一例并探究其表述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会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B.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D.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闾里,即乡里。闾指里巷的门,代指里巷、邻里。

B.蔬食,即粗食。文中指以草菜为食。

C.遗像,即遗制。像是法式的意思。

D.奴婢,即女婢,丧失自由、受人奴役的女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山子出身世代功勋之家,却折节苦读,想以此驰骋当世,终不得意;晚年放弃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苏轼是方山子的老朋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与昔日的方山子判若两人,在强烈的对比中,自然地勾起了对方山子昔日的回忆。

C.描写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塑造方山子一身豪气的形象,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士,随时预备驰骋于当世。

D.文中对方山子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述了对方山子特立独行的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同时写方山子未尝不是悲己之不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15-16题。

遣闷

杨万里

江树深春色,村鸡薄晚声。

雨添青笠重,人减画船轻。

遣闷惟须睡,哦诗只强成。

独判连日雨,却惜半朝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是在暮春傍唤时分树茂萌浓、鸡鸣阵阵的乡村。

B.颔联巧用对比手法:“添与减”“重与轻”形成两组极大的反差,耐人寻味。

C.诗人认为睡觉是排遣愁闷的唯一方法,现在的情形之下是不能写出诗句的。

D.尾联两句呼应颔联,诗人期望着雨过天晴、哪怕只有半日也非常值得珍惜。

15.诗歌题目为“遣闷”、请简要分析诗人“闷”产生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6分)

(1),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是以日退也。

(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_______________。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行有常,,不为桀亡。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____________。但是,()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也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节选自《人民日报》)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涣然冰释置身事外相提并论俯拾即是

B.迎刃而解置身事外相得益彰俯拾即是

C.迎刃而解置之度外相提并论数见不鲜

D.涣然冰释置之度外相得益彰数见不鲜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行不行"的探寻,更需要"该不该"、"能不能"的判断。

B.中国的进步,与其说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毋宁说更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

C.中国的进步,虽然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但也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

D.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行不行"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复杂的矛盾会因批判自然避形,社会的正义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B.复杂的矛盾也许会因批判自然通形,社会的正义也许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C.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通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D.难道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通形,社会的正义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20.请用对偶句写出这句提醒语。要求: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符合情境;字数不超过20字。(6分)

如今,大多数餐饮场所免费提供wifi服务方便顾客就餐期间上网。然而,浙江安吉一家面馆的墙壁却贴有醒目的告示:此店无Wifi。下有一句提醒语:_________,________。

这句提醒语让面馆多了些许人际温暖,顾客不再掏出手机,各自为战,而是互相低声交流,和谐亲密。

21.你参加市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获得了一等奖,语文老师在班上宣布了这一喜人成绩,对你表示祝贺,并给予鼓励。请你发表获奖感言,要求感情真挚,语言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5分)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

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7页共8页◎第8页共8页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语文解析

1.C

(A.假设推导错误。“《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并不一定导致“‘非虚构’写作对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的消解”。B.因果关系错误,是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决定了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与之相反,使报告文学底气不足。D.“内涵相同”错)

2.B

(文章以此证明“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的观点)

3.C

(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报告文学在当代仍是伟大、不凡的,能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力图构建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C项超然客校对整理符合这个观点。A项说的是现代主义的特点。B项说的是作家如何艺术创作。D项说的是报告文学要关注个人的故事性、传奇性)

4.C

A.“西方文化也会认为不同的文化可以沟通,不会彼此对立”没有依据。原文只说“西方也讲,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个体”,并没有说西方文化也会认为不同的文化可以沟通,不会彼此对立。

B.“彼此的含义是相反的”错,应为“彼此的含义是相近的”。“校”字表示“棍棒交错”,暗含彼此争斗。

D.“避免各种全球性危机、地区性冲突的产生”错,“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帮助解决“危机”“冲突”,但不能避免其产生。

5.D

A.“‘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符合材料二第一段“不同的文化可以沟通,不一定那样对立,这是中国文化一向的主张”,符合“和而不同”思想。

B.“我国对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尊重了香港、澳门的体制差异,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不同的文化可以沟通,不一定那样对立,这是中国文化一向的主张”材料一第二段“孔子的‘和而不同’首先强调以‘不同’为前提。只有始终保持彼此间的差异,‘和’才具有真正意义。因为‘不同’,才需交流、认同;唯有沟通,才能和谐,以善意回应善意”可知符合“和而不同”思想,是我国对待香港、澳门问题上的创举。

C.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孔子的‘和而不同’首先强调以‘不同’为前提。只有始终保持彼此间的差异,‘和’才具有真正意义。因为‘不同’,才需交流、认同;唯有沟通,才能和谐,以善意回应善意”,中共和民主党主张不同,我们承认差异,长期共存,我们互相沟通、互相监督,所以“中共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也符合“和而不同”的思想。

D.“中国企业在芯片研发领域加大投入”是因为我们受美国制裁后,意识到要有自己的芯片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与“和而不同”的思想无关。

6.①时间互补。材料一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材料二是宋代至当代,合则构成了“和而不同”思想史。

②内容互补。先秦众人侧重政治,张载侧重哲学,费孝通侧重文化。

③意义互补。材料一讲“和而不同”侧重对中华民族自身的意义,而材料二侧重对整个人类世界的意义。

7.B.“个性鲜明”错误。小说中都是符号化的人物,个性特征并不鲜明。故选B。

8.相同之处:

文本一说到: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跟大人去过,而这次是“我”自己去,走着走着,“我”迷路了,所以本文的“迷路”是指生活中行走时在路径、方向上的迷失。

文本二说到:领导小时候住在乡下的一幢老屋里,这幢老屋五幢直进,有八、九十间房子。老屋左右相连,也是这种五幢直进的大屋子,互相之间有耳门相通。有生人走进来,半天出不去,领导小时候为迷路的小女孩以及一个大人领过路。领导长大后,仓皇逃到老屋,一个叫小勇的人认为领导迷了路,给他领路。所以本文的“迷路”是指生活中行走时在路径、方向上的迷失。

不同之处:

文本一说到“我”在去爷爷家的路上迷路了,然后遇到了三个爷爷,于是四个人同行去夏村,走着走着,老爷爷们分别离开了,去了“另一个地方”。“我”自己走着走着,又迷路了,正在“我”左顾右盼的时候,有个小女孩喊‘我’爷爷,“我”也变成了爷爷,所以文本中的“迷路”就有了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生在迷茫困惑中不知不觉地度过。

文本二是说小勇长大之后离开了老屋,当上了领导,他的几个亲信都出事了,领导感到自己早晚要出事,生出逃走的想法来,觉得老屋安全,于是来到了老屋,这时有个叫小勇的孩子认为领导迷路了,要给领导引路,所以文本二的“迷路”也具有象征意义,象征因迷失人生方向,而丧失初心误入迷途。

9.文本一:

文章开篇说到“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爷爷家。爷爷住在一个叫夏村的地方,以前我去过,跟大人去的”,可见,“我”本来是一个孩子。而文章的结尾说到“正张望时,一个孩子看见我,走过来对我说:‘爷爷,你要去哪儿呀?’我说:‘你喊谁爷爷?’孩子说:‘喊你呀!’”,可见,这时“我”已变成了老人,所以文章中“我”本来是一个孩子,走着走着就变成了老人,这是“荒诞”的。文中写到“我”在去爷爷家的路上迷路了,然后遇到了三个爷爷,于是四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