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重点总结-临床医学_第1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重点总结-临床医学_第2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重点总结-临床医学_第3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重点总结-临床医学_第4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重点总结-临床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点

【耳部解剖】四炎一聋:中耳炎、鼻炎及鼻窦炎、咽炎及扁桃体炎、喉炎、耳聋

一、颗骨解剖

题骨位于颅骨两侧,镶嵌在顶骨、蝶骨、额骨和枕骨之间,参与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的侧壁

和底壁。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包含其中。分为五部分:鳞部、鼓部、乳突部、

岩部、茎突。

翼点蝶骨大翼、顶骨、额骨及颗鳞部结合处,深面有脑膜中动脉额支经过。

1、鳞部位于题部前上部,分内外两面,外面有颗肌附着,并有颗中动脉沟

①顶切迹:颗骨鳞部上缘后方与乳突部上缘相接处。

②颗线:额突间向后延伸至顶切迹,形成一条略微隆起的弧线。

2、鼓部又称鼓骨,呈“U”型骨板,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壁及部分后壁

鼓沟:鼓部内端小沟槽,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嵌于沟内,形成鼓膜紧张部,上部切口称鼓

切迹(Rivinus切迹),鼓膜直接附于颗骨鳞部,形成鼓膜松弛部。

3、乳突部位于题骨的后下部,外观呈锥形,外面粗糙,为耳后肌、枕肌、胸锁乳突肌,

头肌和头最长肌附着处。

①乳突孔:乳突部后缘中点处骨孔,乳突导血管通过此孔使耳后静脉或枕静脉与乙状窦相通

②茎乳孔:是面神经出颗骨的孔道,婴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茎乳孔位置甚浅,施耳后切口

时,不宜过于向下延伸,以免损伤面神经

③外耳道上棘:又名Henle棘。为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有一小棘状突起。

④外耳道上三角:又名筛区,在乳突外侧面,道上棘后方,外耳道后壁向上延伸与题线相交

所成的三角区域。乳突手术时指示鼓窦位置的标志。

⑤乳突部内面有乙状沟,乙状窦位于其中,有些乙状窦变异前移,手术时要注意防止损伤。

⑥乳突气房:乳突内有含气空腔,称乳突气房,根据发育程度,分为四种:气化型、硬化型、

板障型、混合型

4、岩部形似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于蝶骨和枕骨之间,内藏听觉和平衡器官。

①岩部:基底朝外,岩尖朝向前、内,略向上,与蝶骨大翼和枕骨基底共同围成破裂孔,因

此距鼻咽部的咽隐窝约1cm,岩尖前下方有颈动脉管内口。

②岩部前面:构成颅中窝后部,由内向外重要标志:三叉神经压迹(半月神经节);岩浅大

神经沟,岩浅小神经沟;弓状隆起,上半规管位于其下方。

③岩部后面:构成颅中窝前界,有岩上、下窦和乙状窦。中点偏内:内耳门,后外约1cm

有前庭导水管外口

④岩部下面:粗糙不平,构成颅底的一部分,最前方有腭帆提肌附着,其后有颈动脉管外口,

后外有颈静脉窝

⑤内耳道:位于岩部内的骨性管道,有面神经、听神经、中间神经及迷路动静脉通过,平均

长约10mm,垂直径平均5.9mm,与岩部长轴几成直角,其外端以一垂直而有筛状小孔的

骨板所封闭,即为内耳道底。

5、茎突茎突位于题骨鼓膜的后下部,平均长约2.5cm(0.2~5.2cm),超过3cm可认

为是茎突过长。

二、听骨链听骨为人体中最小的一组小骨,由锤骨、砧骨和镣骨连接而成听骨链。

三、鼓室六壁鼓室是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颗骨内最大的含气腔,由颗骨岩部、鳞部、

鼓部及鼓膜所围成

1、外侧壁:鼓膜壁,分为膜部和骨部。2、内侧壁:迷路壁。鼓岬、前庭窗、蜗窗、面神

经管凸、外半规管凸、匙突。3、前壁:颈动脉壁。4、后壁:乳突壁。鼓室窦和面神经隐

窝。5、上壁:鼓室盖壁。6、下壁:颈静脉壁。

四、鼓膜袋状内陷学说后天胆脂瘤的形成机制

1、由于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中耳长期处于负压状态;或咽鼓管功能虽然正常,但中耳长

期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

2、位于中、上鼓室间的鼓室隔处的黏膜、黏膜皱裳、韧带等组织出现肿胀、增厚,粘连,

鼓前峡和鼓后峡因此而完全或部分闭锁,上鼓室、鼓窦及乳突腔与中、下鼓室、咽鼓管之间

因而形成两个互不相通或不完全相通的系统。

3、受上鼓室长期高负压的影响,鼓膜松弛部向鼓室内陷入,该处逐渐形成内陷囊袋。因囊

袋的内壁系由鼓膜的表皮层组成,此表层上皮及角化物质可不断脱落;加之外耳道上皮因慢

性炎症的影响而丧失其自洁能力,囊内角化物和上皮屑不能排出,随着这些上皮屑在囊内堆

积数量的增加,囊腔的体积也逐渐扩大,最终形成胆脂瘤。这种胆脂瘤早期大多沿锤骨头、

颈,砧骨之外侧发展。

五、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出颅后弯曲行走于题骨中,是人体中穿过骨管最长的脑神经,含运动纤维、感觉纤维

和副交感纤维。

1、面神经分段全程分为9段

运动神经核上段T运动神经核段->小脑脑桥角段T内耳道段T迷路段T鼓室段一锥段T乳

突段一颗骨外段

2、面神经分支

①岩浅大神经:分布到泪腺,鼻腔腺体。②镣骨肌神经③鼓索神经:舌前2/3味觉,

舌下腺及颌下腺分泌。

④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发出分支⑤面部分支:题支、额支、颊支、上颌缘支、颈支。

六、咽鼓管沟通鼓室和鼻咽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mm。成人的咽鼓管与水平面约成40。,

与矢状面约成45。。

■※为何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

婴幼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故婴幼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

室。

咽鼓管主要功能:

1、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的功能由咽鼓管完成;

2、引流中耳分泌物鼓室粘膜及咽鼓管粘膜之杯状细胞与粘液腺;

3、防止逆行性感染软骨部粘膜表面皱裳,具有活瓣作用;

4、阻声和消声咽鼓管的闭合状态阻隔说话、呼吸、心搏等自体声响的声波;

七、维持平衡功能的三个信息系统

身体平衡的维持由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三者传入信息与平衡整合中枢相互协

调来完成的。就维持平衡功能而言,以前庭系统最为重要。

1、前庭感受器:感受头的运动及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信号。半规管壶腹靖感受头的旋转

运动,即感受头部角加速度运动刺激;而耳石器感受头部直线加速度运动刺激。

2、视觉感受器提供头部相对于环境物体的位置的变化以及头部相对周围物体运动的信息。

3、体感系统:通过位于肌腱、关节内脏的本体感受器感受身体的位置和运动,以及身体各

部位的相对位置和运动。【中耳炎】

第一节分泌性中耳炎

本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成人也可发病。

定义: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漏

出液/渗出液/粘液。

一、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

关。

1、咽鼓管功能障碍一般认为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⑴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

部堵塞等。

⑵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

2、感染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特别是迁延为慢性的过程中可能

起一定的作用。

3、免疫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发病率较

高的原因之一。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粘膜的损害(III变态反应)可能是慢性分泌性中耳

炎的致病原因之一。

二、症状

1、听力减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前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进行性下降,自听增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匿。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

小儿常因对声音反映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

2、耳痛,耳内闭塞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本病有耳闭塞感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擦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三、检查

1、鼓膜①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向上移

位,锤骨短突明显外突。②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色或琥珀色。③若

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时,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④慢性者可呈灰蓝或乳白色,紧

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

2、听力检查①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程度不一。一般

以低频为主,积液排出后听力即改善。②声导抗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型)为分

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高负压型(C型)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

四、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听力检查结果,既可诊断。必要时可于无菌操作下

行诊断性鼓膜穿刺术。

五、※鉴别诊断

1、鼻咽肿瘤本病可为鼻咽癌患者的首诊症状。对于一侧分泌性中耳炎成年病人,应常

规行鼻咽部检查。

2、脑脊液耳漏根据外伤史,鼓室液体检查及颗骨CT相鉴别。

3、外淋巴痿(漏)错骨手术后,或有气压损伤史。

4、胆固醇肉芽肿听力图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鼓室导抗图为B型。鼓膜呈蓝色

或蓝黑色。

六、治疗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①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麻黄素滴鼻液,每日3~4次。

②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每日或隔日1次,共3~6次。

③鼓膜穿刺;成人局麻、无菌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亦可注入类固醇激素类

药物。

④鼓膜切开术;鼓膜穿刺无效时,可行鼓膜切开。⑤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

可考虑置管。

2、病因治疗①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腺样体切除术,鼻息肉摘除术,下鼻甲手术

等。

②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③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可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口服,短期

治疗。

第二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好发于儿童。临床以耳痛,鼓

膜充血、穿孔、耳漏为主要特点。致病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等。

一、感染途径

1、咽鼓管途径

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一咽鼓管一中耳感染,婴幼时咽鼓管呈水平、短、内径宽,鼻咽

部病原体易侵入中耳。

②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经咽鼓管到达中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为上述传染病的局部表现。此型病变常深达中耳骨质,造成严重的坏

死性病变

③跳水、游泳、咽鼓管吹张、擦鼻、鼻腔治疗—细菌—咽鼓管一中耳感染

2、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性穿孔、不正规的鼓膜穿刺中耳感染、鼓膜置管

3、血行感染极少见,如败血症

二、症状

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倦怠,儿童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哭

闹不安。一旦鼓膜穿孔,鼓室脓液外溢,压力下降后全身症状很快减轻

2、耳痛:耳深部跳痛或刺痛,向患侧头部或牙放射,鼓膜穿孔后耳痛顿减

3、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为耳内闷胀,渐至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极少有眩晕,穿孔后

听力反而有所恢复

4、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血水样,粘液脓或脓性

三、检查

1、耳镜检查:鼓膜穿孔前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

继而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辩识。穿孔一般较小,电耳镜下可见

鼓膜有搏动亮点,或见脓液从该处涌出。

2、耳周检查:乳突部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3、听力检查:传导性聋

4、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核白细胞增加,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四、鉴别诊断

1、外耳道炎、疗肿:耳内疼痛,压耳屏或牵拉耳廓疼痛,外耳道或耳道内肿胀,局限性红

肿隆起

2、大疱性鼓膜炎:多发生于流感及耳带状疱疹,耳痛剧烈,无耳流脓,听力一般不下降,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有局限性大疱形成。

五、预防1、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2、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3、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膜置管禁止游泳及预防进水

六、治疗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及病因治疗

1、全身治疗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首选青霉

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如已穿孔取脓液培养加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

鼻部减充血剂;全身症状重者给予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2%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全身及局部症状重,鼓膜明显膨出,经一般治

疗无明显减轻,或鼓膜穿孔太小,引流不畅,或有并发症可疑,但无需立即行乳突手术时,

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

鼓膜穿孔后

(1)3%双氧水洗净外耳道脓性分泌物或用吸引器吸净外耳道及鼓室脓性分泌物

(2)局部滴抗生素水溶液,不宜用粉剂,影响引流

(3)脓液逐渐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2.5%氯霉素甘油,4%硼酸酒精

(4)感染已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穿孔多可自行愈合,长期不愈合的干性穿孔可行鼓

膜修补术

(5)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第三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不仅位于鼓室,还经常侵犯鼓窦,乳突

和咽鼓管。本病很常见。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为特点;

可以引起颅内、外并发症,重者危及生命。

一、病因

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恰当而彻底的治疗,或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质。急性炎症

病程迁延长达8周以上者,即为慢性。②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全身慢性疾

病等。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患急性中耳炎时较易演变为慢性。③鼻、咽部存在慢性疾病,

咽鼓管长期阻塞或功能不良。

常见致病菌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革兰氏G-杆菌较多,可有两种以上细菌

混和感染。

二、病理病变可局限于中耳鼓室粘膜,病变超出粘膜组织,听小骨、鼓沟、鼓窦及乳突

骨质可发生慢性骨疡;粘膜上皮破坏后,局部有肉芽或息肉生成。

三、临床表现

(1)症状L耳溢液耳间歇性/持续性流脓,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流脓

发作或脓量增多;脓液呈粘液性或粘脓性,如有肉芽或息肉出血,则脓内混有血丝或耳内出

血。2、听力下降3、耳鸣

(2)检查1、鼓膜穿孔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多呈中央性穿孔,大小不一。如穿孔

的边缘有一部分已达鼓沟,该处无残余鼓膜,则为边缘性穿孔。通过穿孔可见鼓室内有肉芽

或息肉;长蒂息肉从穿孔脱出,可堵塞于外耳道内,防碍引流。2、听力检查传导性

或混合性聋。少数可为重度感音性听力损失。3、颗骨CT扫描上鼓室、鼓窦及乳突内有

软组织阴影。

四、鉴别诊断

1、慢性鼓膜炎2、结核性中耳乳突炎耳分泌物细菌学检查及肉芽组织活检可确诊

3、中耳癌肉芽组织活检可确诊

五、治疗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清除病灶,恢复听力,消除病因。

1、药物治疗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急性发作,全身应用抗生素(药敏)

2、手术治疗单纯鼓室成形术(鼓膜修补)、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中耳胆脂瘤鉴别诊断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肉芽或息肉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

耳内流脓多为间歇性持续性持续性;如穿孔被痂皮所堵则表现为间歇性,原发性胆

脂瘤早期无耳流脓史

分泌物性质粘液脓性,不臭脓性或粘液脓性,间混血丝,或出血,臭脓性或粘液

脓性,可含“豆渣样物”,奇臭

听力一般为轻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听力损失较重,为传导性,或为混合性听力损

失可轻可重,为传导性或混合性

鼓膜及鼓室紧张部中央性穿孔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松弛部穿孔或紧张部后上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灰白色鳞片状或无定形物质

颗骨CT正常鼓室鼓窦和乳突内有软组织影骨质破坏,边缘浓密,整齐

并发症一般无可有常有

【鼻部】

一、窦口鼻道复合体(OMC)

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的区域解剖结构的异常和病理改变与鼻窦炎发病最为密切,这

一区域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它是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

中鼻道、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二、鼻的症状学1、鼻塞;2、鼻溢;3、喷嚏;4、鼻出血;5、鼻源性头痛;6、嗅觉

障碍;7、共鸣障碍

三、鼻出血的处理方式

1)一般处理安慰使其镇静,询问病史,了解出血情况(出血量多少、左或右侧鼻腔出血

的先后、判断出血原因及全身状况)

2)寻找出血点最好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实施止血治疗

3)鼻腔止血法1、指压法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2、烧灼法

射频或激光;3、填塞法灭菌的凡士林纱条;4、鼻内镜下止血;5、血管结扎法对于经反

复前后鼻孔填塞及内科治疗无法止血者;6、血管栓塞法适用于顽固性鼻出血;7、全身治

疗出血较多者,镇静、降血压、抗休克治疗、止血药、中医

四、鼻源性头痛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1、感染性鼻源性头痛往往伴有鼻及鼻窦的急性感染,且疼痛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

2、非感染性鼻源性头痛见于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及鼻窦肿瘤等。

诊断鼻源性头痛:疼痛部位、发生的时间、鼻部症状及必要的鼻科检查

五、鼻骨骨折

鼻骨位于梨状孔的上方,与周围诸骨连接,受暴力作用易发生骨折,多累及下部。临床可见

单纯鼻骨骨折,或合并其它颌面骨和颅底骨的骨折,如鼻根内眦部受伤使鼻骨、筛骨、眶壁

骨折,出现所谓“鼻额筛眶复合体骨折”。

1、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及鼻骨周围畸形(鼻梁变宽、鞍鼻)等属

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依所受暴力的方向、强度等不同,可有不同表现。如皮下气肿、鼻中隔

偏曲、脱位等

2、诊断结合病史、临床检查多可作出诊断。鼻骨正侧位X光片或CT有助于判断。

3、治疗①鼻骨骨折应在外伤后的2-3小时内处理;如肿胀明显可暂缓,但鼻骨复位术

宜在10天内进行,以免发生畸形愈合。②骨折无错位可不复位。闭合错位骨折可在表面麻

醉后行鼻内或鼻外法复位。③鼻内器械复位不能超过两内眦的连线。④开放性骨折应争取一

期清创缝合与骨折复位及固定。

六、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或变薄处流入

鼻腔。

1、病因与部位

①外伤:筛骨筛板和额窦后壁较易发生鼻漏(颅前窝);颅中窝骨折损伤蝶窦上壁;中耳乳

突天盖或咽鼓管骨部骨折造成脑脊液耳鼻漏。②医源性损伤;③肿瘤,先天性病变

2、临床表现①有或没有骨折线和缺损;②鼻窦积液;③MRI水成像T2WI在鼻窦内

发现液体

3、诊断

①确定是否脑脊液鼻漏无色液体干燥不结痂,葡萄糖定量1.7mmol/L(30mg%)以上。

②疼孔定位鼻内镜检查筛顶前部、后部、蝶筛隐窝、中鼻道、咽鼓管咽口5个部位

4、治疗大多脑脊液鼻漏通过降低颅内压和预防感染等保守治疗而愈。观察4-6周长期

不愈需手术修补:颅内法和颅外法(鼻内、鼻外法)

七、鼻中隔偏曲

指鼻中隔偏曲,并引起鼻腔通气障碍或产生症状者。1、病因先天、外伤、病变压迫

2、临床表现鼻塞、鼻出血、头痛、邻近器官症状3、治疗手术矫正

八、变应性鼻炎新的分类法

1、间歇性症状发生的天数<4天/周,或病程<4周。

2、持续性症状发生的天数>4天/周,和病程>4周。

轻度:睡眠正常,日常活动、体育和娱乐活动正常,工作学习正常

中度~重度(下列一项或多项):不能正常睡眠、工作或学习,日常活动、体育和娱乐受影响,

有令人烦恼的症状。

【鼻腔炎性疾病】

一、急性鼻炎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

1、病因①病毒感染(鼻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上呼吸道病毒),

继发细菌感染。②人体处于某种不利的因素(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2、临床表现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及闭塞性鼻音,全身症状。鼻腔检查:粘膜充血、

肿胀,鼻道分泌物。潜伏期l~3d,病程7~10d。

3、并发症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肺炎、鼻

前庭炎。

4、治疗支持和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二、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

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或反复发作为特征。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

1、病因①局部因素;②职业及环境因素;③全身因素;④其他因素(烟酒、疲劳、免疫

功能障碍、变应性鼻炎)

2、检查

①单纯性鼻炎:下鼻甲表面光滑湿润,粘膜柔软而富有弹性。鼻粘膜对血管收缩剂敏感

②肥厚性鼻炎:鼻粘膜增生肥厚,下鼻甲肿大,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意状。鼻粘膜对血管

收缩剂反应差。

3、治疗

①保守治疗减充血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

②手术治疗下鼻甲粘膜下硬化剂注射;激光、冷冻、微波、等离子射频消融等;

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三、萎缩性鼻炎鼻腔粘膜萎缩或退行性病变为其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

1、病因原发性:可能与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遗传因素;

继发性:由局部因素引起:慢性鼻炎、鼻腔肿瘤等术切除过多;慢性鼻窦炎脓液长期刺激;

局部长期受有害粉尘、气体的刺激;特殊传染病;局部放疗后。

2、症状体征①鼻及鼻咽干燥感由于鼻黏膜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和长期张口呼吸所致;

②鼻塞鼻腔内脓痂阻塞;③鼻出血一般出血不多;④头痛、头昏因鼻腔黏膜萎缩,过

度宽大,鼻腔的调温保湿功能减退;⑤嗅觉障碍;⑥恶臭呼气带特殊的腐烂臭味,是由于

臭鼻杆菌所致空鼻综合症

3、治疗

①局部非手术疗法:鼻腔灌洗;鼻腔局部可用药滴鼻、下鼻甲表面涂布;理疗

②药物治疗:维生素治疗(A,B2);抗生素治疗(链霉素);中药治疗

③手术疗法:鼻腔缩窄手术;腮腺管移植术等

【鼻一鼻窦炎]

鼻窦的解剖特点:①窦口小;②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③各窦口彼此毗邻;回各窦自

身特点及窦口的位置,•窦口引流和通气障碍是引起鼻窦炎的最重要机制。1鼻中隔偏曲,2中

甲异常,3下甲异常,4钩突异常,5额隐窝病变。

一、急性鼻-鼻窦炎性质:急性卡他性炎和化脓性炎症

1、病因①细菌感染;②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③外界感染:直接感染;鼻腔填塞物时

间过长;鼻窦气压骤变。

2、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多见,杆菌及厌氧菌其次。多数为混合感染

肺炎链球菌多引起卡他性炎症,不易化脓;葡萄球菌引起的鼻窦炎多引起化脓性炎症,治疗

比较困难。

3、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烦躁不适、畏寒、发热、头痛

(2)局部症状鼻塞、多脓涕;头痛或局部疼痛(各窦引起的疼痛各有特点);嗅觉障

碍。

(3)体征鼻甲肿胀;脓性鼻涕(与感冒不同,持续两周以上);局部压痛叩痛

4、治疗抗炎;通畅引流

(1)药物治疗抗生素一2周左右;局部糖皮质激素一12周以内;黏液促排剂一12周

以内

(2)其它治疗负压置换;鼻窦穿刺;鼻腔冲洗

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迁延而致。超过12周为慢性,单双侧

均可发作。

1、病因①感染因素;②多因素导致非感染黏膜炎症(变态反应、真菌、细菌超抗原、

细菌生物膜);③鼻腔鼻窦解剖异常(鼻中隔偏曲、中甲异常、下甲、钩突、额隐窝);④其

它因素

2、诊断

①持续超过12周的四种症状(主要:鼻塞、脓涕、次要:嗅觉减退、头痛)至少有两种;

主要的必具其一。

②体征内镜检查;③CT检查筛窦和上颌窦密度增高阴影;粘膜增厚,•上颌窦积液;

未见骨质破坏。

3、治疗

总体原则:双途径抗感染一激素、小剂量大环内酯;药物手术改善鼻腔鼻窦通畅引流;息

肉、解剖异常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局部激素3-6月以上;小剂量大环内酯3月以上;粘液促排剂3月以

(2)手术治疗传统手术、鼻内镜鼻窦手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

【咽部解剖】

一、与咽鼓管相关的解剖部位

1、咽鼓管咽口两侧下鼻甲后端向后l~1.5cm处各有一个开口,略呈三角形或喇叭形,

即为咽鼓管咽口。

2、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后上方有一唇状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它是寻找咽鼓管咽口的

标志。

3、咽隐窝为咽鼓管圆枕后上方的凹陷。其上方紧邻颅底破裂孔,此处是鼻咽癌的好

发部位。

二、咽的筋膜间隙

1、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和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膈,相当于第1、2胸

椎平面,两侧仅以薄层筋膜与咽旁间隙相隔。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2、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上颌间隙。位于咽后隙的两侧,左右各一,形如锥体,

锥底向上至颅底,锥体向下达舌骨。咽旁隙向前下与下颌下隙相通,向内、后与咽后隙相通,

向外与咬肌间隙相通。咽旁隙的炎症可循上述通道向其他筋膜间隙扩散。

三、咽淋巴环

咽部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由咽扁桃

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其淋巴

流向颈部深淋巴结。这些淋巴结之间又相互交通,自成一环,称为‘‘外环",主要由咽后淋

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须下淋巴结等组成。

四、咽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言语形成~、防御保护~、调节中耳气压~、扁桃体的免

疫~、吞咽~

【扁桃体炎】

一、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粘膜和淋巴组织炎症,

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生。

1、病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某些病原体在咽部和扁桃体隐窝潜

伏感染。

2、分类

①按病理一般分3类: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病变较轻,炎症局限于黏膜表面,表现为扁桃体表面黏膜充血,无明

显渗出物,扁桃体实质无明显炎症改变。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炎症侵及扁桃体实质内的淋巴滤泡

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隐窝内有渗出物。

②临床分2类: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即包括滤泡性和隐窝性)

3、临床表现并非所有的扁桃体炎都有扁桃体肿大。

①全身症状: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

②局部症状:剧烈咽痛,疼痛多放射至耳部。部分病例出现下颌角淋巴结肿大触痛。

4、急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咽白喉、猩红热、樊尚咽峡炎、单核C增多症性咽峡炎、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白血病性咽

峡炎、扁桃体角化症。

5、并发症

①局部并发症:扁桃体周脓肿、咽旁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

②全身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心内膜炎

6、治疗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及多饮水;抗生素应用以抗菌消炎(主要治疗原则)。

二、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

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也可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

1、病因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

2、病理

①增生型:多见于儿童,扁桃体淋巴组织增生,结缔组织增生,整个扁桃体肥大。

②纤维型:多见于成年人,扁桃体淋巴组织和滤泡变性萎缩,间质内纤维瘢痕组织增生,扁

桃体小而硬,常与颗弓及周围组织粘连。

③隐窝型:扁桃体隐窝深处有干酪样物,隐窝口受阻于瘢痕粘连,内容物不能排出。

3、临床表现常有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发作时咽痛明显,发作间隙期可有咽

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小儿患者可出现呼吸不畅,吞咽障碍。

4、检查颗舌弓呈暗红色(慢性出血),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溢出。

5、鉴别诊断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无反复发作病史)、扁桃体角化症(白色尖形砂粒样物)、

扁桃体肿瘤

6、并发症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

7、治疗非手术疗法:局部涂药;手术疗法(扁桃体切除一对于不可逆性炎症性病

变才考虑)

三、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周脓肿的区别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颗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扁桃体周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

化脓性炎症。

扁桃体周脓肿多继发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脓肿形成前可按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处理。

[OSAH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

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

症征,并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II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呼

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停止》10秒。

【鼻咽癌】我国高发的肿瘤之一

1、病因①遗传因素;②EB病毒;③环境因素(进食腌制食品的习惯);④缺乏维生素

和性激素失调

2、病理好发部位在咽隐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