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阳市高中2022级第三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考试生物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本试卷满分100分,75分钟完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类似于组织液。关于脑脊液及其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可为脑部细胞提供能量B.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含量决定C.脑室中CO2浓度比脑细胞低D脑脊液中pH值处于恒定状态【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激素属于信息分子,不提供能量,A错误;B、脑脊液和血液、组织液、淋巴液等都属于内环境,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蛋白质和无机盐决定的,B错误;C、脑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脑细胞中CO2的浓度高于脑室中,C正确;D、脑脊液中pH值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进化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适应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和完全性,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是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组成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促进种群的发展,也能增加物种多样性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A【解析】【分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详解】A、适应具有普遍性、相对性和局限性,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前者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后者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B正确;C、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故选A。3.某研究小组先对大鼠进行48小时的限制饮水,每次播放音乐时给大鼠供水,多次训练后大鼠听到音乐会做出饮水动作,建立了大鼠饮水奖赏条件反射。该实验研究中音乐对于实验前大鼠和实验后大鼠来说分别是()A.无关刺激和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C.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 D.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参与。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和过目不忘都属于条件反射。【详解】此题为大鼠的“音乐-饮水反射”实例。给大鼠供水会引起饮水,这是非条件反射;供水是非条件刺激。给大鼠听音乐不会引起饮水反射,音乐与饮水反射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大鼠供水之前,先给听音乐,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音乐一出现,大鼠就有饮水反射。这时,音乐已成为供水(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音乐)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饮水反射,称为饮水条件反射。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类型,关键是知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以及特点。4.当土壤氮、磷轻度缺乏时,植物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来诱导主根和侧根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觅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色氨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B.“觅食反应”是植物体发生反射的结果C.氮元素可以用于合成光敏色素和生长素D.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在植物体内含量多【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的。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详解】A、生长素不是蛋白质或多肽,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A错误;B、植物体无神经系统不能发生反射,B错误;C、光敏色素和生长素都含有氮元素,所以氮元素可以用于合成光敏色素和生长素,C正确;D、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都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D错误。故选C。5.有关动物激素的研究及其叙述中,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的发现中使用盐酸的主要作用是杀菌B.摘除和再移植睾丸分别用到了减法和加法原理C.促胰液素是胰腺分泌的,能促进胰液大量分泌D.胰腺中提取的混合物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1、加法原理是给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某一变量会产生什么结果,即知道自变量,不知道因变量。2、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具体而言,结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详解】A、促胰液素的发现中使用盐酸的作用是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A错误;B、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实验能证明睾丸影响了公鸡的雄性特征,该实验中用到了减法和加法原理,B正确;C、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能促进胰液大量分泌,C错误;D、胰腺中提取的混合物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胰腺分泌的胰液将胰岛素分解的缘故,D错误。故选B。6.川西平原盛产油菜,科技人员非常注重油菜品种的选育。下图表示油菜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B.改变了控制产油的这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C.改变了油菜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D.人工选择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变化,油菜的含油量逐渐升高,说明通过选择作用,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保留含油量高的个体,种群中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详解】A、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是定向诱导的结果,A错误;B、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为1,是不变的,B错误;CD、新物种出现的标志为产生生殖隔离,从每一代的变异个体中选育出含油量高的油菜品种进行繁殖培育,必然淘汰许多产油量低的类型,进而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改变了油菜的基因库,但不一定与原油菜品牌之间出现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错误,D正确。故选D。7.下图表示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形成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1个体间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B.品系1、2中有些基因不同,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C.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利用的资源相同和占有的生态位相同D.a是地理隔离,是形成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的标志【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3、隔离是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详解】A、一个种群中不同个体表型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A正确;B、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型,B错误;C、据图可知,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物种,它们生活的区域环境已不同,因此,它们利用的资源和占有的生态位也不相同,C错误;D、据图可知,a是地理隔离,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两个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A。8.下侧的生物学概念图中,a、b、c、d、e、f依次所代表的概念正确的是()A.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液、血红蛋白B.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脑、脊髓、言语区C.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和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辅助性T细胞D.生态系统结构、营养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群落、生产者【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的概念图为a包含b和c,b包含d和e,e包含f,据此分析各选项中的包含关系。【详解】A、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组成,图示b只包含d和e,因此不能表示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液、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A错误;B、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若e是脊髓,脊髓中没有言语区,B错误;C、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等,淋巴细胞又包括B细胞、T细胞,T细胞又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符合图示,C正确;D、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营养结构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不符合图示,D错误。故选C。9.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在微重力或失重状态下,血液会更多地流入头部,机体误认为身体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此外,机体的蛋白质和钙质流失也增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机体中的血浆蛋白质流失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B.微重力引起脱水的原因之一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钙质流失影响内环境成分,不影响内环境的渗透压D.机体脱水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产生渴觉【答案】B【解析】【分析】1、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详解】A、血浆蛋白流失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从而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题意显示,在微重力或失重状态下,血液会更多地流入头部,机体误认为身体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可见微重力引起脱水的原因之一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正确;C、钙质也是内环境成分,其流失会影响内环境的渗透压,若钙太少会引起抽搐,C错误;D、机体脱水后,大脑皮层兴奋并产生渴觉,D错误。故选B。10.踢毽子时,需要运动系统各部位协调配合才能做到灵活地踢、接毽子,当然也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表述,错误的是()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一类不受意识支配的传出神经C.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它能够维持踢毽子时的身体平衡D.支配躯体和内脏器官活动的传出神经共同构成外周神经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人体内起主导控制作用,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详解】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正确;B、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类不受意识支配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正确;C、小脑能维持身体的平衡,C正确;D、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为传出神经,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D错误。故选D。11.下列关于人体体温、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肾上腺髓质会分泌醛固酮激素B.安静时,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在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就能实现D.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K-重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醛固酮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进行钠离子及水分的重吸收。【详解】A、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维持血钠的平衡,A错误;B、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B正确;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激素调节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C错误;D、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维持血钠的平衡,D错误;故选B。12.正常人体中的T细胞可分为以下几种: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抑制性T细胞——抑制免疫反应;记忆T细胞——记忆特异性抗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疫苗的作用原理与记忆T细胞的功能有密切联系B.某人四种T细胞中的核DNA相同,RNA不完全相同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D.为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应减少抑制性T细胞的数量【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T细胞的功能相关知识,需要考生由题干信息区分四种T细胞的功能差异,综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明确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免疫排斥反应,而免疫排斥是由T细胞引起,然后根据选项内容进行判断。【详解】A、疫苗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所以其功能与记忆T细胞密切相关,A正确;B、某人体内的四种T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四种T细胞中的核DNA相同,RNA不完全相同,B正确;C、在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刺激,C正确;D、为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应增加抑制性T细胞的数量,抑制免疫反应,D错误。故选D。13.在海马神经突触中,轴突末梢兴奋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兴奋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促使突触后膜释放NO,再反作用于突触前膜,以调节该突触兴奋传递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抑制突触后神经元NOS的活性可增强反馈作用B.突触前膜和后膜分别释放谷氨酸和NO都是胞吐C.突触后神经元有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转换D.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信息交流都是单方向的【答案】C【解析】【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若抑制突触后神经元NOS的活性,突触后神经元NO的释放受阻,从而降低NO的反馈作用,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的方式是胞吐,突触后膜释放NO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C、当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突触后膜后,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兴奋再激活NOS,使突触后神经元释放NO,再作用突触前神经元,该过程包含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转换,C正确;D、依题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突触后膜通过释放NO反作用于前膜,说明神经元之间信息交流可以是双向的,D错误。故选C。14.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能量流动。下图表示某亚热带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初级生产量的变化。其中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推测,8月份不放牧草地物质循环速率通常快于放牧草地B.5-8月最适放牧强度为G2,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的是6月C.8-10月不放牧草地净初级生产量较低的原因可能是枝叶过多相互遮光D.为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草地要合理利用,控制载畜量【答案】A【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5~10月份都是放牧量为G2时草地净光合产量最大,且在6月份G2牧草净光合产量最高,因此G2为最适放牧强度,4月份G0时草地净光合产量最大,此时不宜放牧。【详解】A、据图推测,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初级生产量,物质循环速率通常慢于放牧草地,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5∼10月份都是放牧量为G2时草地净光合产量最大,因此G2是最适放牧强度。6月份G2牧草净光合产量最高,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B正确;C、8∼10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初级生产量较低的原因有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植株衰老组织较多、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C正确;D、由图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的净初级生产量的积累,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所以草地要进行合理利用,控制载畜量,D正确。故选A。15.2023年11月,我国南方流行的流感病毒以H3N2为主,H3N2侵入人体后()A.产生多种可存活多年的特异性抗体,提高对H3N2二次免疫能力B.APC细胞摄取、加工处理H3N2,并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D.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免疫过程:(1)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解】A、抗体在人体的存活时间有限,二次免疫主要依赖记忆细胞,A错误;B、病毒侵入人体,抗原呈递细胞会识别、摄取和处理病毒,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正确;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而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C错误;D、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D错误。故选B。16.下边是我国2020年开展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一些内容,其中有助于获得种群人口数量特征相关的信息有()①姓名②性别③身份证号码④年龄⑤民族⑥教育程度⑦住房情况⑧职业⑨迁移流动⑩婚姻生育A.3项 B.4项 C.5项 D.6项【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详解】①姓名与数量特征无关,①不符合题意;②性别与性别比例相关,②符合题意;③身份证号码与数量特征无关,③不符合题意;④年龄与年龄结构相关,④符合题意;⑤民族与数量特征无关,⑤不符合题意;⑥教育程度与数量特征无关,⑥不符合题意;⑦住房情况与数量特征无关,⑦不符合题意;⑧职业与数量特征无关,⑧不符合题意;⑨迁移流动与迁入率、迁出率相关,⑨符合题意;⑩婚姻生育与出生率相关,⑩符合题意;综合以上分析,②④⑨⑩四项符合题意,ACD错误,B正确。故选B。17.研究发现,某些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对种群数量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利氏规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过小可能是由于受到气温和干旱等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B.种群密度过小时,资源和空间充裕,种群数量增加,符合阿利氏规律C.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竞争加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符合阿利氏规律D.种群密度过小时,t年后的种群数量为Nt=N0λ(λ>1),符合阿利氏规律【答案】C【解析】【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2、出现阿利氏规律的现象,种群密度过小时,可能是因为性别比例不均衡,遗传多样性降低导致疾病出现抑制现象;而种群密度过高时,可能是因为因资源和空间有限而出现种内斗争加剧的现象导致种群增长率受到抑制。【详解】A、气温和干旱对等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是作用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B、种群密度过小时,资源和空间充裕,种群数量增加,未对种群数量增长产生抑制,不符合阿利氏规律,B错误;C、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斗争加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符合阿利氏规律,C正确;D、种群密度过小时,种群的数量会减少,t年后的种群数量为Nt=N0λt,λ<1,不符合阿利氏规律,D错误。故选C。18.许多谚语、诗词体现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初生演替的过程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与乙烯的作用相关C.“凡耕之本…务粪泽”,施粪肥有利于农作物吸收水和有机物,促进农作物生长D.“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表达的是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答案】D【解析】【分析】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生态系统中信息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柳树通过枝条繁殖的强大的繁殖能力,枝条属于营养器官,该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主要与生长素有关,因其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错误;C、施粪肥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促进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不能吸收有机物,C错误;D、“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其中燕子飞翔属于行为信息,燕子鸣叫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故选D。19.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甲表示生产者B.图2中,A表示兔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在该生态系统中,草、兔和狼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存在循环因果的关系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且乔木多,能抵抗干旱【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据图可知,图1中甲乙之间双箭头连接,指向甲的箭头多,因此,甲代表无机环境,乙代表生产者。丙有箭头指向丁,因此,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据此可知,①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③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④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为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图2:据图可知,图2中A表示兔同化的能量,B表示兔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C表示兔的上一营养级和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详解】A、据图可知,图1中甲乙之间双箭头连接,指向甲的箭头多,因此,甲代表无机环境,乙代表生产者。丙有箭头指向丁,因此,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据此可知,①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③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④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为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因此,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甲代表无机环境,A错误;B、据图可知,图2中A表示兔同化的能量,B表示兔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兔的上一营养级和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C、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捕食,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草和兔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关系。草、兔和狼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存在循环因果的关系,C正确;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且乔木非常少见,能抵抗干旱,D错误。故选C。20.2022年10月12日开讲的“天宫课堂”第三课上航天员陈冬向大家展示了拟南芥开花期样品的采集过程。研究表明拟南芥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激素等共同调控下才能开花(如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低温处理后,补充长时蓝光可以促进拟南芥提前开花B.低温处理和长时的远红光照射均可促进AGL20的表达C.自然状态下,CO蛋白的积累量随季节呈现周期性波动D.长时远红光促进开花是因为植物能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2)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3)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4)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详解】A、由图可知,低温处理可以促进春化作用春化作用会抑制开花阻抑物基因(FLC)表达,这个基因表达会抑制AGL20表达,所以低温会促进AGL20表达,而补充长时蓝光,会促进CO蛋白积累,促进AGL20表达,从而可以促进拟南芥提前开花,A正确;B、长时的远红光照射促进光敏色素A合成,从而促进生物钟基因表达,促进CO蛋白积累,促进AGL20表达,B正确;C、由题图可知,CO蛋白的积累量与光照有关,自然状态下不同季节光照强度、光照时长会发生变化,故CO蛋白的积累量随季节呈现周期性波动,C正确;D、据图可知,光照16小时以上的远红光照射会促进CO蛋白积累,CO蛋白积累会促进AGL20表达,促进开花,长时远红光促进开花是因为植物能获得更充足的能量而是给植物开花提供了信号,D错误。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下图1表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和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模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中________兴奋,图1中激素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增加产热量。(2)血糖降低,一方面可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________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图2中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模式降低另一种激素的分泌,维持血糖稳定,此时的胰岛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3)人在剧烈运动时,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以适应人体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在此过程中,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血糖浓度,该过程表明神经调节和体液的调节的关系是______,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答案】(1)①.冷觉感受器②.B和C(2)①.胰高血糖素②.丙③.效应器(3)①.交感②.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能作用于肝脏和肌肉,应为胰岛素;分析图2: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其中甲激素的调节属于下丘脑→垂体→靶腺的分级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乙激素为下丘脑分泌,但由垂体释放,应该为抗利尿激素;丙激素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分泌腺分泌的。【小问1详解】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刺激下丘脑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合成分泌A(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合成分泌B(甲状腺激素),同时肾上腺合成分泌C(肾上腺素),B、C都能使细胞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小问2详解】血糖浓度降低,一方面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图2中的丙模式),降低血糖,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此时胰岛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效应器;【小问3详解】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以适应人体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这表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2.苏炳添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以9秒95的成绩夺冠。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但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秒内起跑视为抢跑。请分析回答:(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迅速起跑属于______反射,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和传递的信号形式有_____。(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短跑比赛规则中关于“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______。(3)比赛时,运动员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______散失,其散热方式主要有_____和蒸发。(4)少数运动员违规服用兴奋剂(人工合成的睾酮衍生物)来提高成绩。男性运动员如果长期服用该类物质会导致雄激素分泌下降甚至不育,原因是_______。【答案】(1)①.条件②.电信号和化学信号(2)在该反射弧中,信号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的时间至少需要0.1秒(3)①.皮肤②.辐射、传导、对流(4)睾酮衍生物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进而使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减少精子生成减少甚至不育【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小问1详解】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迅速起跑,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在该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是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小问2详解】人类从听到声音到做出反应起跑需要经过反射弧的各个结构,完成这一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1秒,所以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秒内起跑视为抢跑;【小问3详解】比赛时,运动员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皮肤散失,其散热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小问4详解】睾酮衍生物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进而使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减少,精子生成减少甚至不育。23.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我国科学家揭示了疟原虫免疫逃逸的机制(如图所示)。疟原虫进入红细胞进行增殖时会表达RIFIN蛋白整合到红细胞表面,RIFIN蛋白也可以与T细胞表面LAIR1受体结合,向免疫细胞传递抑制性信号,帮助疟原虫逃避人体的免疫监视。分析回答:(1)图中X细胞是_______,在形成X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来自于______,第二个信号来自于______细胞。(2)研究发现:疟疾患者体内X细胞产生“含LAIR1Ab的抗体”,可以有效避免疟原虫的免疫逃逸,据图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减少了抑制信号的传递。(3)X细胞产生的抗体可能附着在某些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细胞会释放________等物质,引发_________反应,许多该反应有明显的_________(答出2点)。(4)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出一种研发新型抗疟疾药物的思路:_____。【答案】(1)①.浆细胞②.抗原或病原体③.辅助性T(2)“含LAIR1Ab的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RIFIN蛋白结合,减少了RIFIN蛋白与T细胞结合的机会(3)①.组胺②.过敏③.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4)研发抑制RIFIN蛋白合成的药物;阻断RIFIN蛋白与LAIR1受体结合的药物;促进含LAIR1Ab抗体合成的药物【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小问1详解】图中X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说明X细胞是浆细胞,该细胞可以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在形成X细胞,甲即浆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来自于抗原或病原体,第二个信号来自于辅助性T细胞表面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的特定分子的变化。【小问2详解】研究发现疟疾患者体内X细胞产生含LAIR1Ab片段的抗体,“含LAIR1Ab的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RIFIN蛋白结合,减少了RIFIN蛋白与T细胞结合的机会,从而避免向免疫细胞传递抑制性信号,减少了疟原虫的逃逸。这种基于RIFIN-LAIR1的博弈机制是人体与疟原虫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小问3详解】X细胞产生的抗体可能附着在某些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抗原与细胞表面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刺激该细胞会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一般不会造成组织损伤。【小问4详解】根据题目介绍的研究成果显示,疟原虫逃避人体的免疫监视的机理是由于表达RIFIN等多种蛋白质整合到红细胞表面引起的,因此为了避免疟原虫的逃避,需要设法避免RIFIN蛋白的合成,或抑制该蛋白质与免疫细胞表面的LAIR1结合。据此可知研发抑制RIFIN蛋白合成的药物、阻断RIFIN蛋白与LAIR1受体结合的药物,均可达到上述目的。24.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这种现象称为避阴反应,而阴生植物通常无此反应。分析回答:(1)光合色素主要吸收自然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比例将_______,引起植物的避阴反应。光可以作为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主要还有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2)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例如,_________可以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此外,决定器官生长和发育的往往是不同激素的_________。(3)研究发现,光敏色素能使植物感知其他植物的遮阴。现有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变型(缺乏有功能的光敏色素)拟南芥植株若干,利用这两种拟南芥验证:“光敏色素能使植物具有避阴反应”。请补充表格中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条件/结果/类型正常光下(不遮阴)遮阴①③茎明显伸长(避阴反应)②茎伸长不明显(避阴反应)④请填出以下内容: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4)由以上分析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环境因素调节、激素调节和_______共同完成的。【答案】24.①.下降②.温度和重力25.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②.相对含量26.①.光敏色素突变型②.茎伸长不明显③.茎伸长不明显27.基因表达调控【解析】【分析】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完全孤立的发挥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