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知识点一重返联合国1.背景(1)国际力量对比: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美国方面:美国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3)中国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过程(1)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周恩来拒绝。(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2)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法,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资格,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知识点二中美关系解冻1.原因(1)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与苏联争霸处于守势地位。(2)中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过程(1)1971年4月,通过“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了准备。(3)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5)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演变中美关系的演变:敌视对抗、关系断绝→抓住契机、逐渐缓和→关系正常化、正式建交,其原因如下所示:知识点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2)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尽快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为日本取得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3)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积极推动。2.过程(1)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一系列协定,使中日间的交往得到很快发展。3.意义(1)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发展了两国的关系。(2)对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其根本原因。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2.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根本原因。(×)3.在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是尼克松总统访华。(√)4.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双方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5.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只是直接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是根本原因。(√)主题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一:中国必须参加联合国。我们还补充说,如果联合国没有代表六亿人民的中国参加,那么联合国就变成了演滑稽戏的场所……现在不是我们在联合国代表台湾,而是台湾代表我们,这是不妥当的……联合国里只能有一个中国,不能有“两个中国”,而那个中国是我们。——《毛泽东外交文选》材料二: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请分析:(1)材料一中毛泽东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2)材料二中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如何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历史的转折点?答案:(1)在联合国中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无权代表中国,联合国中只能有一个中国,而绝不能搞“两个中国”。(2)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力量的逐渐增强。要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提示:(1)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作用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③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也大力支持中国。④历史原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2)意义①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例1]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说明国际社会上多数国家希望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项错误。赞成中国重返联合国并不等于反对美国,故C项错误。[答案]D主题二中美关系的发展材料一: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二: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毛熟读过的“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阮宗泽《习近平访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2012年2月10日)请分析:(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当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承诺。选择: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因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等。影响:有利于打破中国外交的僵局,有利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3)现状:合作与冲突交织。原因: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需要,两国在国际上应承担的责任,中国台湾问题解决的需要。[助力通关]要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提示:(1)原因①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增长趋缓,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这样,美国就试图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遏制苏联的资本。②从中国方面讲,改善中美关系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解决台湾问题,促进祖国统一。(2)影响①使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②使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③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④推动了中国同美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例2]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给科恩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解析]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以体育交流为契机的,因此,庄则栋的举动是得体的。[答案]C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A)A.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所以不包括A项。B、C、D三项都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2.“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B)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C)A.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B.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C.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 D.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根本原因。国与国的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应以国家利益作为分析出发点。美国是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态势是美国处于劣势,故B项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因素,但不符合“最主要”的题干要求,反而说明中美两国在对苏联问题上有着自身国家安全利益的“共同利益”,C项正确;D项不是根本原因。4.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外交从来都是国家力量的较量,没有哪个国家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还能趾高气扬。国家实力是外交中无形的指挥棒。”下列事件能够佐证尼克松的观点的是(A)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解析: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是中国国家实力增强的结果,也与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有关。A项符合题意。5.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经过双方不懈努力,又会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使两国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A.中美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逐渐消失解析:中美关系出现波折和最终得以改善是由两个国家间的根本利益决定的。B、C、D三项错误。6.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方面表示“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方面则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这说明(A)A.我国对中日关系的原则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B.两国将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日本彻底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D.两国已经完全冰释前嫌解析:日本的反省体现了“以史为鉴”,中国为了两国人民的友好而放弃赔偿体现了“面向未来”,故选A项。7.日本首相安倍扛着一个马蜂窝垂头丧气地走出了白宫,马蜂窝上写着“钓鱼岛争端”。看到他离去,奥巴马松了一口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美国时在钓鱼岛问题上奥巴马只字未提,未能给予安倍支持。下列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和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战争后日本窃取钓鱼岛B.与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政策有关C.当今钓鱼岛的争端已经影响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D.钓鱼岛争端的解决应该主要依靠美国解析:钓鱼岛争端的解决主要依靠中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渠道经理年终总结
- 安徽省宿州市宿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一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小学下学期课件
- 2025年大中型计算机项目构思建设方案
- 2025年金属粉末:铜粉系列项目建设方案
- 2025年发热管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
-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高等环境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贴图绘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巴蜀艺术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招聘中学教师笔试真题
- 《肺性脑病》课件
-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课件
- 2023年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聘医学类专业人才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3单元测试卷
- CB/T 3595-1994不锈钢酸洗钝化膏
- 肝移植手术的麻醉课件
- 工程设计费收费标准
- 锅炉专项应急演练记录
- 研究思路图模板
- 氩气净化机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