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素养目标素养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2.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赏析论证方法,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3.梳理作者概括的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理解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方向的作用。重重点难点1.积累词语,品味自然科学论著严谨的语言特点。2.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3.初步了解文中的论述方法和思辨力量。课堂环节课堂环节情景导入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呢?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科学家都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思考,展现了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到19世纪中叶,达尔文同样也在思索这些问题。后来,他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由此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的新纪元,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物种起源》中的一篇论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跟随达尔文一起去探索科学的奥秘!环节一:知人论世,初入文本了解作者—达尔文(1809—1882)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6岁时便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达尔文无意于学医,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28年父亲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但是他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达尔文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被安葬在牛顿墓旁。2.创作背景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3.作品简介《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题目解说《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等影响巨大的观点,并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物种起源》第15章《综述和结论》,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使这理论获得进一步支撑。环节二:初读感悟1.阅读指导“深文浅读”是针对有一定难度作品的阅读策略。“深文”是指专业性、逻辑性较强的论著,包括科学与文化类论著和学术类论著等;“浅读”,是指能把握论著的基本观点,初步了解其论述的方法或特色。“深文浅读”就是通过把握论著中所列举的事实及结论,抓住核心概念和关键句,从而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2.整体感知,逐段阅读,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详见课件)段落重要概念段意概括第1段自然选择、变异在自然条件下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第2段第3段物种、变种、特创论第4段第5段自然选择、变异第6段自然选择、适应第7段自然选择第8段第9段本能、自然选择第10段第11段第12段遗传变异学说、变异第13段变异、特创论第14段3.划分课文层次第一部分: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第12段)。第二部分:阐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具体事实和观点(第314段)。第一层:论述自然选择下有变异发生(第37段)。第二层: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811段)。第三层: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第1214段)。环节三:深入研读,仔细品味理解基本概念1、根据课文有关内容,说一说你对以下概念的理解。自然选择:《物种起源》的核心概念,指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地发生变异,有利于生存的变异逐代地累积加强,不利于生存的变异逐渐被淘汰,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亚种:生物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指同一种内由于地域、生态或季节上的隔离而形成的个体群。变种:指种内的个体变异,与种内其他变种有共同的分布区,其分布范围比亚种小。地理种:同一种生物因地区不同所产生的形态差异,称之为地理种。神创论:基督教信奉上帝,并断言上帝全善全智全能。上帝是生命的创造者。2、达尔文基于哪些事实证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①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②同种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③资源是有限的。④物种内的个体数量能保持稳定。⑤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3、从选文来看,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①自然选择保存了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使同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②使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产生新的优势类型,规模更趋增大,打败较不占优势的类型,导致大量物种绝灭;③使物种逐步缓慢变异,努力适应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④使物种具有千姿百态的美的形态或属性;⑤使物种间因为竞争都得到适应与改良;⑥使物种的本能缓慢改变,性状、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器官也更为特化以适应不同的功能。4、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①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体现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法则。②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证明物种是不断进化的。③一切绝灭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④现生生物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这些情况都体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①事实论证。作者一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更多的是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②道理论证。(第2段)③对比论证。作者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巩固。④因果论证。(第3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4段“由于……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8段“既然……所以某一地区的物种……”等。)环节四:鉴赏艺术特色①采用总分结构。前两段为总论,第314段为分论。总论部分论证了自然选择法则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分论部分为具体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法则下的不断进化奠定基础。结构条理清晰。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充分论证了观点的可信度,说服力极强。③语言严密。运用很多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和长句,如“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有什么表达效果?“每个物种”强调“所有”,“变异了”强调不是所有的后代,“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强调占据的手段。这些限制词分别从范围、类别和手段方面展示了自然选择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措辞的精当和表达的周密。环节五:思维拓展6、“自然界中没有飞跃”,你认同达尔文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事实谈谈你的观点。观点一:我赞同这个观点。生物个体在长时间的演化中,经过自然选择,其微小的变异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于是形成新的物种或新的亚种,一般不会产生巨大的突变。观点二:我不同意。生物的进化是渐变与跃进交替的进化模式,是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绝造成新物种出现的过程。地球在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内,曾出现过生物大量整体突然灭绝,从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以来,这种明显的生物突然大灭绝就发生过5次,因此生物界不但有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