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等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白银3-4亿银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了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沙俄也乘机侵占中

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这充分反映出()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具有野蛮性与掠夺性B.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C.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D.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积贫积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危害最大的三大不平等条约。它们

对中国社会最为巨大的影响是()

A.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B.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C.使中国开启了实现近代化的发展历程D.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以下图示直观勾勒了太平天国运动兴盛哀败的基本脉络,图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金田起义北伐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I・]

1855年1856年1856年1864年

运动爆发军事鼎旗ω运动失败

酝酿发动B.公布纲领C.由盛转衰D.政权初建

4.历史图表是重要的材料。下面表格材料直观揭示了19世纪末我国哪一危情形势()

国别租借地或割占地“势力范围”

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

沙俄强租旅顺大连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强租广州湾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强租九龙、威海卫长江流域

日本割占台湾福建

A.列强连续发动侵华战争B.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局面

C.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5.19世纪末期兴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大致经历了揭幕、宣传、实施、落败四个阶段。以

下事件中具有揭幕意义的是()

A.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B.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C.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D.各地纷纷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6.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在《孙逸仙咱序》中写:孙中山是近代中国谈论革命最早的人,

是实行革命的总指导,这一点是所有耳闻目睹的人所共同承认的。该材料表达的核心意

思是()

A.孙中山是章士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B.孙中山早年开展了大量革命活动

C.孙中山是所有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D.孙中山曾经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

7.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这两场斗争的相同目的

是()

A.维护民主与共和B.夺回大总统宝座C.消除军阀割据D.实现南北统一

8.下面漫画直观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初我国某一历史大事的来龙去脉。结合所学指出,

图中编号①代表的历史大事应是()

A.维新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

大罢工

9.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革命实践中成功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开辟印证了()

A.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倚靠的中坚力量B.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制胜法宝

C.国民党反动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D.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

10.每一历史事件都发生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下图所示展示了下列哪一历史大事发

生发展的空间环境()

试卷第2页,共8页

11.史论结合是阐释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西安事变——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D.重庆谈判——国共签署《双十协定》,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12.以下资料引自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统计,从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的最为准确的结论

是()

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

以上。

1938年,日本陆军共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

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团,其中投入侵华战争34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3%。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

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

A.二战期间日本战争资源卜分充足丰富B.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D.日本在中国恶行累累犯下了滔天大罪

13.据不完全统计,淮海战役中,江淮、豫皖苏地区人民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大小车

88万余辆、担架20.6万副、挑子30.5万副、船只8000余艘、牲畜76.7万头,筹集粮

食9.6亿斤,赶做军鞋数百万双,运送弹药300多万吨,转送伤员12万多名,另有10

余万青年参军参战。材料突出反映了()

A.人民群众对淮海战役的巨大支持B.淮海战役作战双方都投入了海量兵力

C.人民解放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D.解放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14.历史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

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判断或评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表述,

属历史结论的是()

A.19世纪后半期,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B.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C.近代中国大都市里,很多时尚女性烫发、穿旗袍,逛公园、饮咖啡。

D.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劝禁女子缠足。

15.伟大的时代催生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激荡伟大的时代。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

年代,鼓舞中国人民坚强抗日意志的优秀音乐作品有()

①《国际歌》②《渔光曲》③《黄河大合唱》④《义勇军进行曲》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二、辨析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国民党……需要新鲜血液,(孙中山)痛感有必要彻底改造国民党”“工人阶级

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

国社会的现状……国民党……是一个革命的党。”……列宁领导的苏俄也派人与孙中山

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些,使得处

试卷第4页,共8页

于因难和孤立境地的孙中山,豁然看到了光明。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

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0世纪30年代,当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之时,……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实

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同仇敌

,汽,都投入到抗战洪流中。

——摘编自《抗日民族统一线的历史根源及理论基础》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

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

应题号后涂“C”。

(1)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

(2)国共两党各自的需求,加之苏俄的推动,国共两党成功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3)1937年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成功实现。

(4)列宁领导的苏俄政权的劝说推动,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5)近代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的《中

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

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

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⑴根据材料一壁苹回答,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二(1935年1月)党中央在紧急关头召开遵义会议,坚决纠正了当务之急的

党在军事上的错误,这就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在党内长达4年的统治,

从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在极其危险的关头,挽救

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从此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摘编自亓阵之萧晟《长征:英雄与信仰的史诗》

⑵根据材料二灯纳,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三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毛泽东向大会作了

《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立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

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强调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下,在发展国家经济、合作经济的

同时,要让那些有利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有发展的便利,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

产。

——摘编自李颖《中共七大胜利召开和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3)根据材料三槌装诩明,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

中对未来中国的前途命运做了怎样的擎画?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

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

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结合学习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邓世昌

(1)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豪言壮语体现出怎样的共同民族精神?请在材料中任

选一位人物,结合所学内容,扼要介绍他践行其豪言壮语的先进事迹。材料二

五四狂澜红船启航

长征之路

抗日烽火

(2)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戮力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激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请

在材料二的四幅图片中任选一幅,结合所学,简要叙述事件的起因、过程、影响等情况,

提炼事件体现的民族精神。

试卷第6页,共8页

材料三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在伟大民族精神的激励下,经过艰

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抗疫壮歌……伟大民族精神

在抗疫斗争中迸发出巨大威力,并得以创新、完善和丰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质。

——摘编自人民网《抗疫斗争淬炼民族精神》

⑶根据材料三概早说明,在抗疫斗争中伟大民族精神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19.中国近代化历程也是近代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请围

绕主题,展开探究,完成任务。

任务一【经济工业化】

材料一在洋务运动中后期,兴起了许多民用工业,大多数企业都采用“官督商办”

形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如著名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此厂的规模设备日益完善,

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销量可观,使洋纱、洋布已不再是人们购买的首选了。

——摘编自刘思含、韩立君《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影响》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民用企业的创办有何积极作用?

任务二【政治民主化】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

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

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摘编自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1年10月IO日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⑵根据材料二燃早指此材料中的“新的救国之道”具体指什么?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

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灯如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任务三【思想西方化】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DemOCraCy音译,意为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

音译,意为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

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

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

——摘引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根据材料四概帮举也,陈独秀根据西方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怎样的救国策略?

(4)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加以论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合理,

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B

6.C

7.A

8.C

9.D

10.B

11.A

12.B

13.A

14.B

15.D

16.(I)A

Q)A

⑶C

(4)B

(5)A

17.(1)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⑵纠正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结束了“左”倾思想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奠定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⑶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发展国家经济、合作经济,建立新民主主义

的社会制度;发展有利于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保护私有财产。

(4)本问具有开放性,只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主题谈认识且正确合理即可给1分。如:中国共

产党是立志建立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政党等。

答案第1页,共3页

18∙(1)共同精神:坚决反抗外来侵略,坚定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成

理即可,1分)

先进事迹:林则徐:面对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危害,他下令将收缴鸦片在虎门海

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邓世昌:黄海海战中,在致远舰舰身严重受损且弹药即将用尽之际,他下令开足马力,冲向

日舰,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舰击中,壮烈殉国。

(2)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

主力的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体现了爱

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中共成立: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1921年7月,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随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这条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

开天辟地的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