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高考解密05 物质结构与性质(讲义)-【高频考点解密】(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高考解密05 物质结构与性质(讲义)-【高频考点解密】(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高考解密05 物质结构与性质(讲义)-【高频考点解密】(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高考解密05 物质结构与性质(讲义)-【高频考点解密】(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高考解密05 物质结构与性质(讲义)-【高频考点解密】(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解密05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热度★★★★★考点1、原子结构的组成、化学用语的使用1.(2023·北京·高考真题)(锶)的、稳定同位素在同一地域土壤中值不变。土壤生物中值与土壤中值有效相关。测定土壤生物中值可进行产地溯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ⅡA族B.可用质谱法区分和C.和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49和48D.同一地域产出的同种土壤生物中值相同【解析】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ⅡA族,故A错误;B.质谱法可以测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可以用质谱法区分,故B正确;C.的中子数为87-38=49,的中子数为86-38=48,故C正确;D.由题意可知,(锶)的、稳定同位素在同一地域土壤中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A。【答案】A考点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2.(2023·浙江·高考真题)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数,分子呈三角锥形,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外电子数之和。M与X同主族,Q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Z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2种B.Z与Q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C.与的晶体类型不同D.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解析】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数,X为H,YX3分子呈三角锥形,Y为N,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外电子数之和,则Z为O,M与X同主族,则M为Na,Q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Q为Cl,综合分析,X为H,Y为N,Z为O,M为Na,Q为Cl。A.由分析可知X为H,Z为O,则其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H2O、OH-、H3O+,A错误;B.由分析可知Z为O,Q为Cl,可形成ClO2,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正确;C.由分析可知Z为O,M为Na,Q为Cl,则M2Z为Na2O,为离子晶体,MQ为NaCl,为离子晶体,晶体类型相同,C错误;D.由分析可知X为H,Y为N,Z为O,这三种元素可以形成NH₃·H₂O,其溶液显碱性,D错误;故选B。【答案】B考点3、微粒间的作用力3.(2023·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B.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C.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答案】C【解析】A.烧碱和纯碱均属于离子化合物,熔化时须克服离子键,A项正确;B.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水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B项正确;C.CO2溶于水发生反应:CO2+H2O⇌H2CO3,这里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C项错误;D.石墨属于层状结构晶体,每层石墨原子间为共价键,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刚石只含有共价键,因而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D项正确。故答案选C。考点4、分子结构与性质4.(2023·江苏·高考真题)N2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NH3不仅可制造化肥,还能通过催化氧化生产HNO3;HNO3能溶解Cu、Ag等金属,也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NO进一步氧化生成NO2。2NO(g)+O2(g)=2NO2(g)

ΔH=-116.4kJ·mol-1。大气中过量的NOx和水体中过量的NH、NO均是污染物。通过催化还原的方法,可将烟气和机动车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也可将水体中的NO3-转化为N2。下列有关NH3、NH、NO的说法正确的是A.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B.N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NH3与NH中的键角相等D.NH3与Ag+形成的[Ag(NH3)2]+中有6个配位键【解析】A.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氨分子是一个极性分子,氮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当氨分子互相靠近时,由于取向力的作用,带有部分正电荷的氢原子与另外一个氨分子中的带有部分负电荷的氮原子发生异性电荷的吸引进一步靠拢,A正确;B.硝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是个标准的正三角形,N在中间,O位于三角形顶点,N和O都是sp2杂化,B错误;C.NH3和NH都是sp3杂化,但NH3中存在一个孤电子对,是三角锥结构,而NH为标准的正四面体,所以键角是不一样的,NH3中每两个N—H键之间夹角为107°18',正四面体为109°28',C错误;D.N-H为σ键,配位键也为σ键,则[Ag(NH3)2]+中含有8个σ键,2个配位键,D错误;答案选A。【答案】A考点5、晶体结构与性质7.(2023·湖北·高考真题)某立方卤化物可用于制作光电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的配位数为6 B.与距离最近的是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D.若换为,则晶胞棱长将改变【解析】A.配位数为与其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F-的个数,如图所示,位于体心,F-位于面心,所以配位数为6,A正确;B.与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与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所以与距离最近的是,B错误;C.位于顶点,所以个数==1,F-位于面心,F-个数==3,位于体心,所以个数=1,综上,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正确;D.与半径不同,替换后晶胞棱长将改变,D正确;故选B。【答案】B1、对点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排布原理及元素的某些性质,能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分子的结构、性质,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晶体模型解释和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常见晶体的晶胞结构及类型,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2、对点命题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纵观近几年各地新课改高考试题,稳定加创新是本专题的基本特点,命题采取结合新科技,新能源等社会热点为背景,命题的形式没有太大的变化,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和主观大题。高考中选择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考查元素的推断。主观大题稳定加创新是本专题的基本特点,命题采取结合新科技,新能源等社会热点为背景,命题的形式没有太大的变化,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和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是命题的三大要点。从大题的构成来看,给出一定的知识背景,然后设置成3—4个小题,每个小题考查一个知识要点是主要的命题模式,内容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如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电离能,电负性,杂化方式以及空间构型等,也可联系有机考查有机物中C原子的杂化,联系数学几何知识考查晶体的计算等,一般利用均摊法考查晶胞中的原子个数,或者考查晶体的化学式的书写、晶体类型的判断等,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核心考点一原子结构与性质1.原子或离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1)对于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4)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2.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3.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3)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即电子尽可能地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量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即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图: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状态相反。如2s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如2p3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或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4)表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四种方法表示方法举例电子排布式Cr:1s22s22p63s23p63d54s1简化表示式Cu:[Ar]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Fe:3d64s2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示式)O:4.明确“4个同”所代表的描述对象(1)同位素——原子,如eq\o\al(1,1)H、eq\o\al(2,1)H;(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3)同系物——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4)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5.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与规律(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2)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H、Li、Na、K;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原子:He、Be、Mg、Ca。(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Be、A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O。(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H、Be、Al;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He、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O。(5)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Si。(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P。(7)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H—、Li+、Be2+。(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S。6.巧记10e-、18e-微粒(1)以Ne为中心记忆10e-微粒:(2)以Ar为中心记忆18e-微粒:核心考点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八副一0”。②从左到右族的分布: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B、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ⅧB族:包括8、9、10三个纵列。③0族:第18纵列,该族元素又称为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序数为He2,Ne10,Ar18,Kr36,Xe54,Rn86。④同周期第ⅡA和第ⅢA原子序数的差值可能为:1、11、25。2.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硼、硅、砷、碲、砹与铝、锗、锑、钋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3.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①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②镧系: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③锕系: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④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轴(U)以后的各种元素。4.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规律(1)三角递变规律相邻的四种元素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原子半径:C>A>B;金属性:C>A>B;非金属性:B>A>C。(2)相似规律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相邻元素性质差别不大。(3)电子排布规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4)原子序数与元素位置的“序数差值”规律1)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序数差值”规律。①除第ⅡA族和第ⅢA族外,其余同周期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②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其原子序数差分别是:第二、三周期相差1,第四、五周期相差11,第六、七周期相差25。2)同族相邻元素的“序数差值”规律。①第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②第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有两种情况:第ⅠA族、ⅡA族相差8,其他族相差18。③第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8。④第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镧系之前的相差18,镧系之后的相差32。⑤第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2。(5)含量或性质特殊的元素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失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⑤若Xn++Y→X+Ym+,则Y比X的金属性强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左边或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非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右边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6.第一电离能、电负性(1)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一般规律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特殊情况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关。通常情况下,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0、d0、f0)、半满(p3、d5、f7)和全满(p6、d10、f14)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如同周期主族元素,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s能级全充满、Ⅴ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p能级半充满,比较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的主族元素(2)电负性大小判断。规律在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方法常常应用化合价及物质类别判断电负性的大小,如O与Cl的电负性比较:①HClO中Cl为+1价、O为-2价,可知O的电负性大于Cl;②Al2O3是离子化合物、AlCl3是共价化合物,可知O的电负性大于Cl7.解答元素推断题的基本方法(1)已知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eq\x(核外电子排布)eq\o(→,\s\up15(推知))eq\x(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eq\o(→,\s\up15(推知))eq\x(周期序数、族序数)eq\o(→,\s\up15(推知))eq\x(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已知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特性)eq\x(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eq\o(→,\s\up15(推知))eq\x(元素名称或符号)eq\o(→,\s\up15(推知))eq\x(原子结构)eq\o(→,\s\up15(推知))eq\x(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3)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4)利用周期表片断推断元素的种类①利用H、He的特殊位置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关系如图:则可以推出X为He,再依次推知Y为F、Z为O、W为P。②利用元素的位置关系与原子序数关系a.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一般比左边元素原子序数大1,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序数小1。b.同主族中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8、关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误区(1)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族序数。但是,F无正价。(2)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但是,HClO、H2SO3是弱酸,忽略了关键词“最高价”。(3)误认为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1。忽视了相差11(第4、5周期)和25(第6、7周期)。(4)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碳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5)误认为得失电子多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一定强。(6)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ⅣA族的某些元素。忽视了第ⅠA族的H的最高正价为+1价,最低负价为-1价。核心考点三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1.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概念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成键实质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经电子得失,形成离子键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形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非金属单质;某些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2)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3)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是离子化合物。(4)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单质。(5)气态氢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如NH3;而金属氢化物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如NaH。(6)可能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除外)、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2O2、C2H6等)、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2O2等)。(7)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8)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共价单质分子中。(9)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10)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为离子化合物。(11)有些物质中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3.σ键与π键的判断方法(1)由轨道重叠方式判断。“头碰头”重叠为σ键,“肩并肩”重叠为π键。(2)由物质的结构式判断。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共价键的种类及数目。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3)由成键轨道类型判断。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是σ键;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为σ键。4.几种典型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和模型:物质HClCl2H2ONH3CH4电子式结构式H—ClCl—ClH—O—H球棍模型比例模型5.三种作用力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作用微粒分子H与N、O、F原子强度比较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影响因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形成氢键元素的电负性原子半径对性质的影响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溶解度增大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核心考点四分子结构与性质1.与分子结构有关的两种理论(1)杂化轨道理论①基本观点:杂化轨道成键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更加牢固。②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杂化轨道类型杂化轨道数目分子立体构型实例sp2直线形CO2、BeCl2、HgCl2sp23平面三角形BF3、BCl3、CH2OV形SO2、SnBr2sp34四面体形CH4、CCl4、CH3Cl三角锥形NH3、PH3、NF3V形H2S、H2O注意:杂化轨道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①基本观点:分子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②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eq\f(1,2)(a-xb)其中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b分别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及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为1,其他原子为“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微粒为阳离子时,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要减去离子所带电荷数;微粒为阴离子时,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要加上离子所带电荷数。如SO2中硫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eq\f(6-2×2,2)=1;H3O+中氧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eq\f(6-1-3×1,2)=1;COeq\o\al(2-,3)中碳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eq\f(4+2-3×2,2)=0。【易错提醒】在计算孤电子对数时,出现0.5或1.5,则把小数进位为整数,即1或2。如NO2的中心原子N的孤电子对数为eq\f(5-2×2,2)=0.5≈1,则价层电子对数为3,故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立体构型为V形。③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示例20CO2、BeCl230BF3、SO3、COeq\o\al(2-,3)31SO240CH4、NHeq\o\al(+,4)、SOeq\o\al(2-,4)、CCl441NH3、PCl3、H3O+42H2O、H2S2、判断杂化轨道类型的一般方法(1)看中心原子有没有形成双键或叁键,如果有1个叁键,则其中有2个π键,是sp杂化;如果有1个双键,则其中有1个π键,是sp2杂化;如果全部是单键,则是sp3杂化。(2)杂化轨道数等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与相连的其他原子个数之和。若和为2,则中心原子sp杂化;若和为3,则中心原子sp2杂化;若和为4,则中心原子sp3杂化。如NH3,N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另外与3个氢原子成键,所以为1+3=4,为sp3杂化;再如CO2,C原子没有孤电子对,与2个氧原子成键,所以为0+2=2,为sp杂化。3、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对ABm型化合物,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n=eq\f(A的价电子数+B提供的电子数×m,2),计算时一般说来,价电子数即为最外层电子数,但B为卤素原子、氢原子时,提供1个价电子,若为氧原子、硫原子时,则不提供电子。4、等电子体的判断方法(1)判断方法:一是同主族变换法,如CO2与CS2、CF4与CCl4是等电子体,二是左右移位法,如N2与CO,COeq\o\al(2-,3)、NOeq\o\al(-,3)与SO3是等电子体。如果是阴离子,价电子应加上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果是阳离子,价电子应减去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NHeq\o\al(+,4)价电子为8,COeq\o\al(2-,3)价电子为24。(2)常见的等电子体微粒通式价电子总数立体构型CH4、NHeq\o\al(+,4)AX48e-正四面体形CO、N2AX10e-直线形CO2、CNS-、NOeq\o\al(+,2)、Neq\o\al(-,3)AX216e-直线形SO2、O3、NOeq\o\al(-,2)AX218e-V形COeq\o\al(2-,3)、NOeq\o\al(-,3)、SO3AX324e-平面三角形POeq\o\al(3-,3)、SOeq\o\al(2-,3)、ClOeq\o\al(-,3)AX326e-三角锥形SOeq\o\al(2-,4)、POeq\o\al(3-,4)AX432e-正四面体形5、分子性质(1)分子极性1)分子构型与分子极性的关系2)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类型实例两个键之间的夹角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X2H2、N2-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型XYHCl、NO-极性键极性分子直线型XY2(X2Y)CO2、CS2180°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型SO2120°极性键极性分子三角形H2O、H2S104.5°极性键极性分子V形XY3BF3120°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平面三角形NH3107.3°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三角锥形XY4CH4、CCl4109.5°极性键非极性分子正四面体(2)溶解性——“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3)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无机含氧酸可写成(HO)mRO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使R—O—H中O的电子向R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如酸性:HClO<HClO2<HClO3<HClO4。6.配合物(1)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称孤电子对。(2)配位键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共价键。②配位键的表示:常用“→”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eq\o\al(+,4)可表示为,在NHeq\o\al(+,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3)配合物。如[Cu(NH3)4]SO4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O、F-、Cl-、CN-等。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7.分子结构性质认识的5个易错易混点(1)误认为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有关,其实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2)误认为组成相似的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其实要看其σ键和孤电子对数是否分别相同。如CO2和SO2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CO2分子中C原子是sp杂化,SO2分子中S原子是sp2杂化。(3)误认为只要含有氢键物质的熔、沸点就高,其实不一定,分子间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而分子内氢键一般会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4)误认为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都一定是极性分子,其实不ー定。如CO2、BF3等是非极性分子。(5)误认为杂化轨道构型和分子构型一致,其实不一定。如H2O中氧原子是sp3杂化,杂化轨道构型为四面体,但由于分子中存在孤对电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H2O的分子构型是V形。核心考点五晶体结构与性质1、晶体类型的判断(1)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如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晶体硼外)、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都是分子晶体。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原子晶体化合物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金属单质(除汞外)与合金是金属晶体。(2)依据组成晶体的晶格质点和质点间的作用判断离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阴、阳离子,质点间的作用是离子键;原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原子,质点间的作用是共价键;分子晶体的晶格质点是分子,质点间的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属晶体的晶格质点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质点间的作用是金属键。(3)晶体的熔点判断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度至一千余度;原子晶体熔点高,常在一千度至几千度;分子晶体熔点低,常在数百度以下至很低温度;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相当低的。(4)依据导电性判断离子晶体水溶液及熔化时能导电;原子晶体一般为非导体,但有些能导电,如晶体硅;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如酸和部分非金属气态氢化物)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离子也能导电;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略硬而脆;原子晶体硬度大;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较低的,且具有延展性。2、均摊法确定晶胞组成(1)方法:晶胞中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原子对这个晶胞的贡献就是eq\f(1,n)。(2)类型①长方体(正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②非长方体(非正方体)晶胞中粒子对晶胞的贡献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对六边形的贡献为eq\f(1,3)。在如图所示的正三棱柱形晶胞中:③熟记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含有的粒子数目。A.NaCl(含4个Na+,4个Cl-)B.干冰(含4个CO2)C.CaF2(含4个Ca2+,8个F-)D.金刚石(含8个C)E.体心立方(含2个原子)F.面心立方(含4个原子)3.金属晶体空间利用率的计算方法Ⅰ.空间利用率的定义及计算步骤①空间利用率:指构成晶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在整个晶体空间中所占有的体积百分比。空间利用率=eq\f(球体积,晶胞体积)×100%②空间利用率的计算步骤:a.计算晶胞中的粒子数;b.计算晶胞的体积。Ⅱ.金属晶体空间利用率分类简析①简单立方堆积(如图1所示)立方体的棱长为2r,球的半球为r过程:V(球)=eq\f(4,3)πr3V(晶胞)=(2r)3=8r3空间利用率=eq\f(V球,V晶胞)×100%=eq\f(\f(4,3)πr3,8r3)×100%≈52%②体心立方堆积(如图2所示)过程:b2=a2+a2(4r)2=a2+b2=3a2,所以:a=eq\f(4,\r(3))r空间利用率=eq\f(2×\f(4,3)πr3,a3)×100%=eq\f(2×\f(4,3)πr3,\b\lc\(\rc\)(\a\vs4\al\co1(\f(4,\r(3))r))3)×100%=eq\f(\r(3)π,8)×100%≈68%③六方最密堆积(如图3所示)过程:S=2r×eq\r(3)r=2eq\r(3)r2h=eq\f(2\r(6),3)rV(球)=2×eq\f(4,3)πr3V(晶胞)=S×2h=2eq\r(3)r2×2×eq\f(2\r(6),3)r=8eq\r(2)r3空间利用率=eq\f(V球,V晶胞)×100%=eq\f(2×\f(4,3)πr3,8\r(2)r3)×100%≈74%④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4所示)过程:a=2eq\r(2)rV(球)=4×eq\f(4,3)πr3V(晶胞)=a3=(2eq\r(2)r)3=16eq\r(2)r3空间利用率=eq\f(V球,V晶胞)×100%=eq\f(4×\f(4,3)πr3,16\r(2)r3)×100%≈74%4.计算晶体密度的方法5.计算晶体中粒子间距离的方法6.原子分数坐标参数1)概念原子分数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2)原子分数坐标的确定方法(1)依据已知原子的坐标确定坐标系取向。(2)一般以坐标轴所在正方体的棱长为1个单位。(3)从原子所在位置分别向x、y、z轴作垂线,所得坐标轴上的截距即为该原子的分数坐标。3)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坐标的确定以金刚石晶胞结构为例,金刚石晶体整体上是正四面体立体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L能层的4个电子采用sp3杂化,形成4个等同的杂化轨道,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σ键。这样每个碳原子与周围4个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每个碳原子都是直接相连的4个碳原子的重心。在一个金刚石晶胞中有8个碳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6个碳原子位于面心,4个碳原子位于晶胞内部。每个晶胞中8个顶点中有4个顶点、6个面心和4个晶胞内部的碳原子形成4个正四面体,每个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分别是一个晶胞顶点和这个顶点所在平面的面心,正四面体中心是晶胞内的1个碳原子。用解析几何知识研究晶体中各个微粒间的位置关系更具体更直接。以底面一个顶点的碳原子(通常取后左下)为原点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原点上的原子坐标为(0,0,0),晶胞边长参数看作1,并据此分析坐标参数。在晶胞进行“无隙并置”时,可以看出,8个顶点的原子都可以作为原点,注意看清楚,与这个原点原子重合的是晶胞上哪一个顶点的碳原子。所以顶点上的8个原子坐标都是(0,0,0),这与纯粹立体几何不同,所以高中阶段我们只标注顶点以外的晶胞内和晶胞上点的坐标;棱心和面心坐标点中数据中不会出现“1”。以下是晶胞中各点碳原子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晶体中坐标的对应关系。(1)6个面心坐标上面心下面心左面心右面心前面心后面心三维坐标晶体中坐标(2)12个棱中心坐标上面四条棱三维坐标晶体中坐标下面四条棱三维坐标晶体中坐标垂直底面四条棱三维坐标晶体中坐标(3)晶胞内部4个碳原子的坐标金刚石晶胞有两种取向,由于金刚石晶胞内部有4个碳原子,在空间分布是不对称的,所以从不同方向观察晶胞时,内部的4个碳原子的位置是不相同的。我们把左边的图叫作取向1,右边的图叫作取向2它们各自绕竖直中心轴旋转90°,就能够变为对方。金刚石晶胞内4个碳原子坐标:取向1:取向2:所以金刚石晶胞的取向不同时,晶胞内部不对称的4个原子的坐标会发生改变。4)常见晶胞的原子坐标(1)金刚石晶胞的原子坐标(a)取向一: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的坐标:8个顶点碳原子的坐标:0,0,0;6个面中心碳原子的坐标:1/2,0,1/2;1/2,1/2,0;0,1/2,1/2;4个内部碳原子的坐标:1/4,1/4,3/4;3/4,1/4,1/4;3/4,3/4,3/4;1/4,3/4,1/4;(b)取向二: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的坐标:8个顶点碳原子的坐标:0,0,0;6个面中心碳原子的坐标:1/2,0,1/2;1/2,1/2,0;0,1/2,1/2;4个内部碳原子的坐标:1/4,1/4,1/4;3/4,3/4,1/4;3/4,1/4,3/4;1/4,3/4,3/4;注:金刚石晶胞的取向不同时,即使都是取前左下的顶点原子作原点,晶胞内部不对称的4个碳原子的坐标,也会发生改变。(2)氟化钙晶体:每个CaF2晶胞有4个Ca2+和8个F-原子分数坐标如下:Ca2+:0,0,01/2,1/2,01/2,0,1/20,1/2,1/2F-:1/4,1/4,1/43/4,1/4,1/41/4,3/4,1/41/4,1/4,3/43/4,3/4,1/43/4,1/4,3/41/4,3/4,3/43/4,3/4,3/4(3)氯化钠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Cl-和4个Na+,它们的原子分数坐标为:Na+:1/2,1/2,1/21/2,0,00,1/2,00,0,1/2Cl-:0,0,01/2,1/2,00,1/2,1/21/2,0,1/2注:碱金属的卤化物、氢化物,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过渡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以及间隙型碳化物、氮化物都属NaCl型结构。考点1、考查原子的表示方法及各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高考解密】本考点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间的关系,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一卷中,只要明确原子中各种微粒间的关系就能正确解答。例1.(2023·上海奉贤·二模)医学上用含放射性元素32P的“纸贴”治疗疤痕,下列有关32P和31P的叙述正确的是A.32P和31P是同一种原子 B.32P的质子数为16C.31P的中子数为16 D.32P的摩尔质量为32【变式训练】(2023·湖南省新化县第一中学模拟预测)我国自主研制的核电技术成果“华电一号”其主要核燃料铀238得到一个中子后经过2次β衰变成为钚239:U+n→U,U→e+Np,Np→Pu+e。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U和U互为同位素 B.Np和Pu化学性质不相同C.U的中子数为145 D.U经过三步化学反应得到Pu考点2、考查物质结构中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高考解密】本考点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中各种化学用语——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使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一卷中,只要记住种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就能正确解答。例2.(2023·北京房山·二模)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是B.乙烷的结构式是C.基态磷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是C【变式训练】(2023·天津·二模)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中的π键: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互为同位素C.原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D.(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的中子数为6考点3、通过元素的推断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高考解密】元素推断题是近几年每年必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及学生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该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所占份值较高。学生需要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掌握它们形成化合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到答案。例3.(2023·广东韶关·模拟预测)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XYZA.原子半径大小:Z>Y>X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D.基态X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变式训练】(2023·浙江温州·模拟预测)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Y和Z的某同位素测定可用于分析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Q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W为第4周期金属元素,基态原子无未成对电子且内层电子全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Z、Y的氢化物稳定性:Z<YB.Q与Y原子形成的分子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型C.Q单质可从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ZD.[W(ZX3)4]2+中σ键数为12考点4、以典型的几种元素为载体综合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相关知识【高考解密】特点是以常见元素及组成的物质为载体直接考查原子、分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热点题型。此类试题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难度试题,考生易得分。近几年高考命题角度主要有:①核外电子,价电子(或外围电子)排布式和排布图的书写;②成对电子或未成对电子的数目判断;③元素性质(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判断与比较;④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判断;⑤分子的性质(极性、溶解性、酸性);⑥配合物;⑦晶胞结构及其微观计算;⑧晶体熔点比较等。例4.(2023·四川绵阳·一模)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碳及其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碳原子的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电子云形状为_______,与碳元素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2)是常见的含碳化合物,其构成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该分子中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3)碳酸盐是构成岩石、土壤等的主要成分,其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已知碳酸镁的热分解温度(402℃)比碳酸钙(900℃)低,试解释原因_______。(4)在碳酸氢盐中,存在阴离子的多聚链状结构(其结构单元如图),连接结构单元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请在下图中前后各链接一个结构单元:该结构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5)一种碳化钨的晶体结构如图,若晶胞的高为b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晶体的密度为,则晶胞底面六边形的边长为_______pm(列出计算式)。【变式训练】(2023·河北·廊坊市第十五中学模拟预测)氮、磷、氯、溴、铁、铜等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农业、科技和国防建设中有着许多独特的用途。LiFePO4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FeCl3、NH4H2PO4、LiC1和苯胺()等原料来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基态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2)NH4H2PO4中,除氢元素外,其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3)苯胺和甲苯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苯胺熔点明显比甲苯的高,原因是_______。(4)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可以得到PCl3和PCl5,其中气态PCl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研究发现固态PCl5和PBr5的结构分别为和,则它们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5)已知NH3分子中H-N-H的键角为107.3°,则配合物[Cu(NH3)4]SO4中H-N-H的键角_______107.3°(填“大于”“小于”“等于”)。(6)铁酸钇是一种典型的单相多铁性材料,其正交相晶胞结构以及各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所示。已知1号O原子空间坐标为(0,0,),2号O原子空间坐标为(,−m,−n),则3号Fe原子的空间坐标为_______,若晶胞参数分别为apm、bpm和c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表达式)。考点5、以新科技成果为背景综合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相关知识【高考解密】特点是以新科技成果为背景,选取与其相关的某些典型单质或化合物展开设问,综合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所选物质可能比较陌生,其实就是把原子、分子结构和性质,晶体结构和性质等知识拼盘成一大题,设置若干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题考查相应的知识,主要考查:书写1~36号元素原子及简单离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或外围电子排布式);电子式或结构式的书写(有的需要找相似的等电子体结构去模仿);σ键或π键的数目;键参数;氢键;范德华力;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判断、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的判断;“等电子体”的寻找和“等电子原理”的应用;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配合物结构示意图的表示,配合物中的各种化学键;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和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特别注意一些元素的反常;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晶体熔、沸点往往受到氢键的影响。例5.(2023·河南·焦作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BP晶体超硬、耐磨,是耐高温飞行器的红外增透的理想材料,其合成途径之一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基态磷原子中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数目相差_______个。(2)①的熔沸点比的熔沸点高的原因为_______。②在分子中,有B的_______杂化轨道与Br的4p轨道形成的_______键(填“σ”或“π”),并且还有B_______(填“杂化”或“未杂化”)的2p空轨道与Br的4p轨道形成4中心6电子的大π键。(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4)BP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B原子在P原子围成的_______空隙中(填“四面体”或“八面体”);若晶胞的棱长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BP晶体的摩尔体积=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变式训练】(2023·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模拟预测)钙钛矿(CaTiO3)型化合物是一类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固体电阻器等的功能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2)Ti的四卤化物熔点如下表所示:化合物TiF4TiCl4TiBr4TiI4熔点/℃377-24.1238.3155TiF4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写出TiF4的电子式_______;TiCl4至TiI4熔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3)CaTiO3的晶胞如图(a)所示,其组成元素钙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区,晶胞中Ti4+的配位数是_______。(4)一种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的组成为Pb2+、I-和有机碱离子CH3NH,其晶胞如图(b)所示。有机碱CH3NH中有配位键,提供空轨道的微粒是_______;图(a)中的Ca2+与图(b)中的_______空间位置相同。若图(b)中晶胞参数(边长)为anm,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高考解密05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热度★★★★★考点1、原子结构的组成、化学用语的使用1.(2023·北京·高考真题)(锶)的、稳定同位素在同一地域土壤中值不变。土壤生物中值与土壤中值有效相关。测定土壤生物中值可进行产地溯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ⅡA族B.可用质谱法区分和C.和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49和48D.同一地域产出的同种土壤生物中值相同【解析】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ⅡA族,故A错误;B.质谱法可以测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可以用质谱法区分,故B正确;C.的中子数为87-38=49,的中子数为86-38=48,故C正确;D.由题意可知,(锶)的、稳定同位素在同一地域土壤中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A。【答案】A考点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2.(2023·浙江·高考真题)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数,分子呈三角锥形,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外电子数之和。M与X同主族,Q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Z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2种B.Z与Q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C.与的晶体类型不同D.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解析】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数,X为H,YX3分子呈三角锥形,Y为N,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外电子数之和,则Z为O,M与X同主族,则M为Na,Q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Q为Cl,综合分析,X为H,Y为N,Z为O,M为Na,Q为Cl。A.由分析可知X为H,Z为O,则其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H2O、OH-、H3O+,A错误;B.由分析可知Z为O,Q为Cl,可形成ClO2,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正确;C.由分析可知Z为O,M为Na,Q为Cl,则M2Z为Na2O,为离子晶体,MQ为NaCl,为离子晶体,晶体类型相同,C错误;D.由分析可知X为H,Y为N,Z为O,这三种元素可以形成NH₃·H₂O,其溶液显碱性,D错误;故选B。【答案】B考点3、微粒间的作用力3.(2023·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B.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C.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答案】C【解析】A.烧碱和纯碱均属于离子化合物,熔化时须克服离子键,A项正确;B.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水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B项正确;C.CO2溶于水发生反应:CO2+H2O⇌H2CO3,这里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C项错误;D.石墨属于层状结构晶体,每层石墨原子间为共价键,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刚石只含有共价键,因而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D项正确。故答案选C。考点4、分子结构与性质4.(2023·江苏·高考真题)N2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NH3不仅可制造化肥,还能通过催化氧化生产HNO3;HNO3能溶解Cu、Ag等金属,也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NO进一步氧化生成NO2。2NO(g)+O2(g)=2NO2(g)

ΔH=-116.4kJ·mol-1。大气中过量的NOx和水体中过量的NH、NO均是污染物。通过催化还原的方法,可将烟气和机动车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也可将水体中的NO3-转化为N2。下列有关NH3、NH、NO的说法正确的是A.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B.N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NH3与NH中的键角相等D.NH3与Ag+形成的[Ag(NH3)2]+中有6个配位键【解析】A.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氨分子是一个极性分子,氮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当氨分子互相靠近时,由于取向力的作用,带有部分正电荷的氢原子与另外一个氨分子中的带有部分负电荷的氮原子发生异性电荷的吸引进一步靠拢,A正确;B.硝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是个标准的正三角形,N在中间,O位于三角形顶点,N和O都是sp2杂化,B错误;C.NH3和NH都是sp3杂化,但NH3中存在一个孤电子对,是三角锥结构,而NH为标准的正四面体,所以键角是不一样的,NH3中每两个N—H键之间夹角为107°18',正四面体为109°28',C错误;D.N-H为σ键,配位键也为σ键,则[Ag(NH3)2]+中含有8个σ键,2个配位键,D错误;答案选A。【答案】A考点5、晶体结构与性质7.(2023·湖北·高考真题)某立方卤化物可用于制作光电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的配位数为6 B.与距离最近的是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D.若换为,则晶胞棱长将改变【解析】A.配位数为与其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F-的个数,如图所示,位于体心,F-位于面心,所以配位数为6,A正确;B.与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与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所以与距离最近的是,B错误;C.位于顶点,所以个数==1,F-位于面心,F-个数==3,位于体心,所以个数=1,综上,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正确;D.与半径不同,替换后晶胞棱长将改变,D正确;故选B。【答案】B1、对点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排布原理及元素的某些性质,能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分子的结构、性质,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晶体模型解释和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常见晶体的晶胞结构及类型,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2、对点命题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纵观近几年各地新课改高考试题,稳定加创新是本专题的基本特点,命题采取结合新科技,新能源等社会热点为背景,命题的形式没有太大的变化,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和主观大题。高考中选择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考查元素的推断。主观大题稳定加创新是本专题的基本特点,命题采取结合新科技,新能源等社会热点为背景,命题的形式没有太大的变化,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和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是命题的三大要点。从大题的构成来看,给出一定的知识背景,然后设置成3—4个小题,每个小题考查一个知识要点是主要的命题模式,内容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如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电离能,电负性,杂化方式以及空间构型等,也可联系有机考查有机物中C原子的杂化,联系数学几何知识考查晶体的计算等,一般利用均摊法考查晶胞中的原子个数,或者考查晶体的化学式的书写、晶体类型的判断等,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核心考点一原子结构与性质1.原子或离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1)对于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4)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2.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3.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3)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即电子尽可能地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量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即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图: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状态相反。如2s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如2p3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或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4)表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四种方法表示方法举例电子排布式Cr:1s22s22p63s23p63d54s1简化表示式Cu:[Ar]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Fe:3d64s2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示式)O:4.明确“4个同”所代表的描述对象(1)同位素——原子,如eq\o\al(1,1)H、eq\o\al(2,1)H;(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3)同系物——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4)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5.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与规律(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2)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H、Li、Na、K;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原子:He、Be、Mg、Ca。(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Be、A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O。(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H、Be、Al;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He、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O。(5)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Si。(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P。(7)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H—、Li+、Be2+。(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S。6.巧记10e-、18e-微粒(1)以Ne为中心记忆10e-微粒:(2)以Ar为中心记忆18e-微粒:核心考点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八副一0”。②从左到右族的分布: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B、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ⅧB族:包括8、9、10三个纵列。③0族:第18纵列,该族元素又称为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序数为He2,Ne10,Ar18,Kr36,Xe54,Rn86。④同周期第ⅡA和第ⅢA原子序数的差值可能为:1、11、25。2.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硼、硅、砷、碲、砹与铝、锗、锑、钋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3.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①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②镧系: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③锕系: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④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轴(U)以后的各种元素。4.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规律(1)三角递变规律相邻的四种元素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原子半径:C>A>B;金属性:C>A>B;非金属性:B>A>C。(2)相似规律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相邻元素性质差别不大。(3)电子排布规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4)原子序数与元素位置的“序数差值”规律1)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序数差值”规律。①除第ⅡA族和第ⅢA族外,其余同周期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②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其原子序数差分别是:第二、三周期相差1,第四、五周期相差11,第六、七周期相差25。2)同族相邻元素的“序数差值”规律。①第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②第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有两种情况:第ⅠA族、ⅡA族相差8,其他族相差18。③第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8。④第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镧系之前的相差18,镧系之后的相差32。⑤第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2。(5)含量或性质特殊的元素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失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⑤若Xn++Y→X+Ym+,则Y比X的金属性强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左边或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非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右边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6.第一电离能、电负性(1)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一般规律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特殊情况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关。通常情况下,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0、d0、f0)、半满(p3、d5、f7)和全满(p6、d10、f14)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如同周期主族元素,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s能级全充满、Ⅴ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p能级半充满,比较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的主族元素(2)电负性大小判断。规律在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方法常常应用化合价及物质类别判断电负性的大小,如O与Cl的电负性比较:①HClO中Cl为+1价、O为-2价,可知O的电负性大于Cl;②Al2O3是离子化合物、AlCl3是共价化合物,可知O的电负性大于Cl7.解答元素推断题的基本方法(1)已知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eq\x(核外电子排布)eq\o(→,\s\up15(推知))eq\x(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eq\o(→,\s\up15(推知))eq\x(周期序数、族序数)eq\o(→,\s\up15(推知))eq\x(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已知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特性)eq\x(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eq\o(→,\s\up15(推知))eq\x(元素名称或符号)eq\o(→,\s\up15(推知))eq\x(原子结构)eq\o(→,\s\up15(推知))eq\x(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3)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4)利用周期表片断推断元素的种类①利用H、He的特殊位置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关系如图:则可以推出X为He,再依次推知Y为F、Z为O、W为P。②利用元素的位置关系与原子序数关系a.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一般比左边元素原子序数大1,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序数小1。b.同主族中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8、关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误区(1)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族序数。但是,F无正价。(2)误认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但是,HClO、H2SO3是弱酸,忽略了关键词“最高价”。(3)误认为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1。忽视了相差11(第4、5周期)和25(第6、7周期)。(4)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碳原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5)误认为得失电子多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一定强。(6)误认为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ⅣA族的某些元素。忽视了第ⅠA族的H的最高正价为+1价,最低负价为-1价。核心考点三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1.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概念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成键实质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经电子得失,形成离子键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形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非金属单质;某些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2)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3)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是离子化合物。(4)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单质。(5)气态氢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如NH3;而金属氢化物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如NaH。(6)可能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除外)、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2O2、C2H6等)、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2O2等)。(7)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8)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共价单质分子中。(9)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10)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为离子化合物。(11)有些物质中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3.σ键与π键的判断方法(1)由轨道重叠方式判断。“头碰头”重叠为σ键,“肩并肩”重叠为π键。(2)由物质的结构式判断。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共价键的种类及数目。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3)由成键轨道类型判断。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是σ键;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为σ键。4.几种典型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和模型:物质HClCl2H2ONH3CH4电子式结构式H—ClCl—ClH—O—H球棍模型比例模型5.三种作用力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作用微粒分子H与N、O、F原子强度比较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影响因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形成氢键元素的电负性原子半径对性质的影响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溶解度增大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核心考点四分子结构与性质1.与分子结构有关的两种理论(1)杂化轨道理论①基本观点:杂化轨道成键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更加牢固。②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杂化轨道类型杂化轨道数目分子立体构型实例sp2直线形CO2、BeCl2、HgCl2sp23平面三角形BF3、BCl3、CH2OV形SO2、SnBr2sp34四面体形CH4、CCl4、CH3Cl三角锥形NH3、PH3、NF3V形H2S、H2O注意:杂化轨道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①基本观点:分子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②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eq\f(1,2)(a-xb)其中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b分别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及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为1,其他原子为“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微粒为阳离子时,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要减去离子所带电荷数;微粒为阴离子时,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要加上离子所带电荷数。如SO2中硫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eq\f(6-2×2,2)=1;H3O+中氧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eq\f(6-1-3×1,2)=1;COeq\o\al(2-,3)中碳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eq\f(4+2-3×2,2)=0。【易错提醒】在计算孤电子对数时,出现0.5或1.5,则把小数进位为整数,即1或2。如NO2的中心原子N的孤电子对数为eq\f(5-2×2,2)=0.5≈1,则价层电子对数为3,故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立体构型为V形。③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示例20CO2、BeCl230BF3、SO3、COeq\o\al(2-,3)31SO240CH4、NHeq\o\al(+,4)、SOeq\o\al(2-,4)、CCl441NH3、PCl3、H3O+42H2O、H2S2、判断杂化轨道类型的一般方法(1)看中心原子有没有形成双键或叁键,如果有1个叁键,则其中有2个π键,是sp杂化;如果有1个双键,则其中有1个π键,是sp2杂化;如果全部是单键,则是sp3杂化。(2)杂化轨道数等于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与相连的其他原子个数之和。若和为2,则中心原子sp杂化;若和为3,则中心原子sp2杂化;若和为4,则中心原子sp3杂化。如NH3,N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另外与3个氢原子成键,所以为1+3=4,为sp3杂化;再如CO2,C原子没有孤电子对,与2个氧原子成键,所以为0+2=2,为sp杂化。3、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对ABm型化合物,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n=eq\f(A的价电子数+B提供的电子数×m,2),计算时一般说来,价电子数即为最外层电子数,但B为卤素原子、氢原子时,提供1个价电子,若为氧原子、硫原子时,则不提供电子。4、等电子体的判断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