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全(表格版)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全(表格版)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全(表格版)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全(表格版)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全(表格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教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数与代数知识复习1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方法?你是怎样学习的

②巩固和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方

法。

③思维与表达:提高学生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交流与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_______________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多观察生活的数学问题。

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巩固和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

算方法。

3.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除法”。板书课题:数与代数(1)

活动意图:教师的谈话直奔主题,唤起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计算知识的记忆,

为后续的复习整理做准备。

环节二:探究新知。

复习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彳立数的口算、笔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L小组合作整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1.交流展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

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结构图。(见

2.提问并交流。板书设计)

(1)引导学生复习□算方法。2.交流汇报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240÷3(1)口算方法。

40×70怎样进行口算?①想:240是24个十,

(2)一位数除多位数的估算方法。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

估算:123÷4≈240÷3=80

(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②想:先把0前面的数4X7=28,再看两

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验算)添几个0,即40X70=2800。

276÷4(2)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

^517÷5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口算。123÷

22X234≈30o

29X72

(3)笔算方法。

(3)交流汇报:①笔算除法:从被除数

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

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

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

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②除法验算:

商X除数=被除数

商X除数+余数=被除数

活动意图:通过提问''哪道算式一下就能算出答案”,唤起学生对口算方法的回忆,

让学生自己列举类似的例子,体会此类算式的共同特点,在计算和交流中巩固计

算方法。通过判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L教材第Ill页第1题口算。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各题,再全班交流、

2.教材第Ill页第2题竖式计算(选一订正。

道除法题验算)。

3.教材第110页第2题。

4.教材第Ill页第3、4题

活动意图:通过把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深刻体会算理,进一步掌

握算理和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四三良理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L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我的问题是:

2.你对于今天所复习的计算还有什

么问题,有什么地方值得注意的?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完成书上的练习。

2、巩固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1)

'(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数

具i用一位数除任意的两位数

厂位数除两位数

;簿一位数除三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

LcO除以→数(不为0)

有关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1除法的估算和解决问题

’J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

算f两位数乘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解决问题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教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数与代数(2)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结合情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②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内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能够比较熟练地

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计算小数的加、减法,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

问题。

③思维与表达:这样用理论指导实践,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重视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④交流与反思:在教学中,每完成一种题型,都让学生说一说有关的学习内容。

说的过程,也是记忆和再加工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地消化理解,真

正成为自己应该掌握的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对思想观念要打破常规,大胆探索,在学习的同时,促进自

生价值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重点难点:学会判断闰年、平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进一步认识小

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准备: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全班展示、交流整理的单元知识

1.小组合作,对第6单元和第7单元的结构图(见板书设计)。

.对单元知识内容提出疑问并交流

内容进行概括性地整理。2

整理知识的体会。

2.对以上内容,你有什么疑问。

活动意图:通过整理复习,提高学生的>恚本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要重视数概念

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2取概念的能力培养。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1.结合教材第88页的表格进行

1.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复习。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__________2.(1)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的是

3.计算经过多少年,用终止年份减去平年。

起始年份。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

1949年10月1日,至IJ2014年10月1闰年;

日成立()周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

4.各类节日。的倍数才是闰年。

5.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3.学生明确算法。

6.经过天数的计算。2014-1949=65(周年)。

例:李阿姨从6月12日到8月17日4.交流熟记各类节日,如:6月1

去外地出差,她出差多少天?日儿童节。

7.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5.1时=60分,1分=60秒,1日=24

(1)会互相转化。(2)计算经过的时时,1周=7天。

间时,一定要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6.交流计算方法:

的计时法再计算。(3)联系实际,解6月份:30-12+1=19(天)

决问题。7月份:31天

(二)复习小数的相关知识。8月份:「17日

1.复习小数的含义及读、写法。17天

(1)小数的含义:十分之几可以用合计:19+31+17=67(天)

一位小数表示,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7.掌握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并会

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加以运用。

(2)读、写下面的小数,交流小数(二)

读写方法。1.(1)理解小数的含义。

36.560.6(2)读写小数,交流小数读写的方

八百点五十点九法。

(3)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以“元”“米”(3)结合例题,交流在用小数表示

为单位的数。以“元”“米”为单位的数时,你有什

①4角用小数表示是O元,用分数表么好方法?

示是。元。2.结合练习题目交流小数的大小比

②17分米用小数表示是O米。较方法及注意事项。

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3.(1)交流、巩固小数加、减法的

sC-Ll0.30.6元IA元计算方法。

3元C)2.9元3.δC~ɔ5.3(2)比一比,谁计算得又对又快。

20.6lJ18.775.8(,'l70.1

3.复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交流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1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活动意图:能按顺序排列出学过的时间单位,知道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会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会计算某事件经过的时间。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的

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有关两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让学

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1.一个教室能坐40人,一幢教学楼有

12个教室,能坐多少人?

2.每筒羽毛球有12个,每筒24元。

(1)这些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

(2)买这些羽毛球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理解

运算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四:自我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学完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我的问题是: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完成书上的练习。

(2)巩固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6.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2)

年、月、H

年、月、日

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认识小数:读Jj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认卜、数的大小比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教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空间与图形知识复习______________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结合情景,能够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平面图。

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②知识与技能:复习对方向的认识,进一步认识面积,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之间

的关系,正确估计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③思维与表达: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描述方位和路线,使表达与理解互相促进,

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④交流与反思: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有条理地

展示在学生面前,记忆到脑海中,不仅起到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提高了

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了解他人不同的见解,相互欣赏,相互启发,互帮互助。

2.学习重点难点: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平面图。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能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准备: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系统地整理学生活动:

与复习”位置与方向”“面积”的有关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知识。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复习

活动意图:让学生学会“画图”,通过画图提高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增强直观体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2.全班复习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

1.全班交流整理的知识框架。(见

(1)复习八个方位及相对的方位。

板书设计)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

2.(1)交流明确:①八个方位是东、

西、右东来绘制的。

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

的一端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

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②理解位置是

北方。

相对的,不是绝对的。③清楚以谁为标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准来判断位置。

(5)根据路线图简单描述行走路线。

(2)复习巩固地图知识。

(课件出示)

(3)巩固指南针知识。

课件出示:下面是某公交车的路线

(4)明确:①北极星永远在北方。

图,看图回答问题。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③太阳早上

长春路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④

太阳城嚏利公风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百货大懂(5)看课件回答。

人民广场

光明路书店-1义和路3.学生明确:

惠民路(1)①面积的意义。

自由大路ɪ-----------•动植物园

②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

从太阳城出发向()行驶到()

站,再向()行驶到()站,再向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行驶到()站,再向()行③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

驶到()站,再向()行驶到()

方分米、平方厘米。

站。

④成人指甲的面积约为1平方厘米;

3.复习有关图形的相关知识。

光盘或电线插座的面积约为1平方分米;

(1)面积和面积单位。

①理解面积的意义。小展板或桌面的面积约为1平方米。

⑤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

②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方法。

米。

③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④在生活中找出1平方厘米、1平方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分米和1平方米的例子。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⑤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

②思考、讨论、交流:什么样的问

式。

题是求周长,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

①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与面积无关。

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③明确: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

②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

和面积的含义,并能用公式求周长和面

面积不一定相等。

积。

③提醒注意面积和周长的关系。(3)①掌握:1平方米=IOo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IOO平方厘米

(3)面积之间的进率。

平方米平方厘米

①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1=IOOOO

②明确高低级单位互换的方法。注

之间的进率。

意: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同,无法比

②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

较。

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活动意图: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

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

系及变换。数与形两大思维体系同步学习,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环节三: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在学校的()面,医院在学校的()2.弄懂题意,独立完成。

面。动物园在学校的()面,图书馆

在学校的()面,少年宫在学校的()

面,电影院在学校的()面。

R"H体育吊劫物园」.匕

ΓW1Γ^⅛^Π

[^¥WIΓW∏[⅞⅞]

2.游泳池长50(),宽25(),

占地1250()O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米=()平方厘米

5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K米

Ii

(1)I24分米一H

P——8⅞⅜——.

I______山米

2厘米L」1

(2)3位米

活动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学生对位置方向的表述和理解,对面积的计

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学生的印象。

环节四:自我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学完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我的问题是: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完成书上的练习。

(2)巩固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6.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复习

fif/V卜方向冻、南、西、北、东南冻北、西南、西北

琴地I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向描i£行走路线

他积的含义和面枳单位

面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教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和数学广角I课型:复习课I课时:

课题

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复式统计表,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正确地解决

问题。.重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②知识与技能:能熟练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和制作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

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③思维与表达: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④交流与反思: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

数。向学生渗透排列组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统计对祖国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和制作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表中的数据进

行简单的分析。

(2)能正确找出排列数和组合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准备: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复式统计表和学生活动:

数学广角一一搭配(二)这两部分知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板书课题:统计与数学广角

活动意图:统计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认识,

统计来源于实践,又进一步指导实践。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这学期我们又了解哪些关于统计1.交流、汇报:(1)复式统计表的

的新知识呢?优点和使用条件。

2.小组讨论: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复(2)如何制作复式统计表。

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2.小组讨论后汇报:

相比有哪些优点?(1)在反映两个(或多个)统计内

3.课件展示一个复式统计表,引导容的数据时可以使用复式统计表。

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2)复式统计表可以更加清晰明了

4.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复式统计

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以及两个(或多个)

表?

数据变化的差异,为统计工作带来了很

5.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搭配

大的益处和帮助。

的知识?

3.明确:复式统计表一般包括:标

6.课件展示,小组探究:

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

(1)简单的排列方法是什么?

数据)。

(2)简单的组合方法是什么?

(3)对于稍复杂的组合,你又有什4.交流绘制复式统计表的方法:

么好方法来解决?(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填写制表

日期。

(2)确定统计表的行数和列数。

(3)制作表头,填写表头中各栏类

别。

(4)填写数据并核对。

5.学生交流,明确知识结构图。(见

教学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