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1/22/wKhkGWXvy3uAXfowAAHAIqAWQvQ797.jpg)
![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1/22/wKhkGWXvy3uAXfowAAHAIqAWQvQ7972.jpg)
![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1/22/wKhkGWXvy3uAXfowAAHAIqAWQvQ7973.jpg)
![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1/22/wKhkGWXvy3uAXfowAAHAIqAWQvQ7974.jpg)
![高中二年级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1/22/wKhkGWXvy3uAXfowAAHAIqAWQvQ79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生物必修三基础测试一、选择题〔每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4.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pH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5.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7.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8、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9.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正确的是〔〕10.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A的树突→B的轴突B.B的轴突→A的轴突C.B的轴突→A的胞体D.A的轴突→B的树突11.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12.下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与相关处理。据图回答: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个强刺激,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是〔〕A.不会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3.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1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5.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1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B.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XX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8.下图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若上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9.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③摄水量增加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20.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1.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22.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胞⑥效应T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23.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24.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2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26.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A.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能力发生改变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27.如右图所示,如果茎的a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的作用效率表现为曲线OB段,下列对茎的b侧的生长素浓度所对应作用效率的描述中准确的是〔〕A.在ODX围内B.在CAX围内C.在BDX围内D.在BAX围内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与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29.农业生产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苗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3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1.通过刺激休眠种子,改变各种激素的含量,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如下图表示某植物种子在刺激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脱落酸对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赤霉素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B.在种子破除休眠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存在拮抗作用C.种子的提前萌发只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与其他激素无关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种子的萌发32.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性别B.年龄组成C.种群密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33.一种生物迁入一个新的环境,由于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t年后种群的个体数量为:Nt=N0λt。下列关于该表示式参数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Nt表示t年后的该种群的个体数量B.N0为该种群的起始个体数量C.t表示该生物迁入该地的时间是t年D.λ表示第二年比第一年增加的个体数量34.下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A.EF段 B.DE段 C.BD段 D.CB段35.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异D.一个竹园中的竹子高低不齐36.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37.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A.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38.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包括〔〕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39.在生态系统中,全部初级消费者所消耗的总能量比全部次级消费者所消耗的总能量〔〕A.多B.少C.相等D.大约相等4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4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B.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C.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比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少D.A和B的叙述都正确42.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B.甲、乙、丙、丁之间可以形成一条甲到丁的食物链C.甲、乙、丙、丁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D.甲、乙、丙、丁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4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开始于光照射到生产者B.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C.能量流动的形式有光能、热能和化学能D.流动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积累的全部能量4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XX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能提高对能量的利用率。45.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A.二氧化碳在生物圈的循环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的循环C.碳元素在生物圈的循环D.碳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的循环4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具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47.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48.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丙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D.碳在乙、丙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49.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为一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D.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50.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地温升高时一些动物解除冬眠B.食物充足时老鼠繁殖增多C.摘除棉花顶芽时侧芽生长加快D.小狗撒尿占据地盘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草原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B.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C.兔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D.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只限于同种生物52.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5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54.下列有关生态学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B.不同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D.根据生态学原理制作小生态瓶时,要注意保证光照,与时换气55.关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作用B.可适当增加物种数目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D.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加大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以维持其稳定性56.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57.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D.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58.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了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A.海洋浮游生物种类增多B.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病率增加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D.农作物可能发生定向变异,造成减产59.下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B.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作种群密度调查时,随机取样是成功的关键②生态系统中的硝化细菌实现了自然界中氮气向硝酸盐的转化③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④群落演替方向总是由群落的结构、组分简单到复杂⑤当向一个处于稳定期的生态系统增加一个物种时,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定会增强⑥生态系统中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A.①②③B.②③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博通 文件档案知识一体化管理的引领者(单用户版)
-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 专题06《最动听的声音》《把奋斗写进明天》《成功的钥匙》《青年之担当》
- 购书买卖合同
- 产品代销合同范本
-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包装材料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世界旅游产业发展投资合同
- 海参海鲜采购合同
- 西安二手车买卖合同
- 电力沟施工组织设计-电缆沟
- 《法律援助》课件
- 《高处作业安全》课件
- 春节后收心安全培训
- 小学教师法制培训课件
- 电梯操作证及电梯维修人员资格(特种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员工离职登记表(范本模板)
- 2023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四、五、六年级)词汇及常用表达法(课本同步)
- GA/T 718-2007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
- 核医学内分泌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