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复习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1页
2023年高考化学复习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2页
2023年高考化学复习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3页
2023年高考化学复习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4页
2023年高考化学复习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二

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复习目标】L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

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

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归纳整合夯实必备知识

1.物质的组成

(1)

「稀有气体,如:He、Ne

由原子组成,如:

游离态单质非金属J金刚石、硅

单质1由分子组成,如:

O2>Cl2

ÆL金屈单质

素一

-由原子组成,如:Si。?

化合态化合物由分子组成,如:HCl、H2O>

U

CH3COOH

-由离子组成,如:NaCI,Na2SO1

厂定义: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5和

同素异——。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

形庆一和石墨

一性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J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的分类

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在化学上常用的

分类方法有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1)树状分类法

每次用一个标准对物质进行再分类。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非金属单质

物质〈

纯净物,、稀有气体

化合物I[有无机化合物

(2)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氧化物分类)

Γ易错辨析」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2.Cu、NaCk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3.Na2O2ʌNa2O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6.So2、SiO2>Ce)均为两性氧化物()

7.酸一定能电离出H卡,但电离出H卡的不一定是酸()

答案I.×2.×3.×4.√5.×6.×7.√

■专项突破提升关键能力

一、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现有下列物质:

①冰水共存物②爆鸣气③铝热剂④普通玻璃⑤水玻璃⑥有机玻璃⑦漂白粉

⑧TNT⑨H2SO4⑩含氧40%的氧化镁⑪花生油⑫福尔马林⑬密封保存的NCh气体

⑭CUSONFhO⑮液氯⑯王水⑰KAI(So4方12比0⑱分子式为C5H∣0的烧⑲分子式

为C7%的芳香煌

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一定为混合物的是;可能是纯净

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

答案①⑧⑨⑩⑭⑮⑰⑲②③④⑤⑥⑦⑪⑫⑬⑯⑱

-归纳总结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二、依据“标准”对常见无机物分类

2.对下列物质分类,并完善表格内容

①Hel②HNo3③H2SO4®H2S⑤H3PO4⑥HF⑦BaSC)4⑧NaHeo3

⑨CU2(OH)2CO3⑩FeSo4

物质分类依据物质类型实例

含氧酸②③⑤

根据酸根离子是否含有氧元素

无氧酸-①④⑥-

一元酸①②⑥

根据一定条件下能电离出H+的

二元酸③④

数目

酸三元酸

强酸①②③

根据电离程度

-④⑤⑥-

高沸点酸③⑤

根据沸点高低

低沸点酸①②④⑥

正盐⑦⑩

根据生成盐时酸、碱中和反应

酸式盐

进行的程度

碱式盐

强强丽M

根据生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强酸弱碱盐⑩

弱酸强碱盐

易溶性盐⑧⑩

根据溶解性

难溶性盐⑦⑨

3.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3PO2属于二元酸

B.H3PO2属于三元酸

C.NaH2PO2属于酸式盐

D.NaH2PO2属于正盐

答案D

解析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

故A、B错误:由于H3PO2为一元酸,故NaHzPCh属于正盐,故C错误、D正确。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归纳整合夯实必备知识

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

微观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不同类别的无机物之间转化的一般规律

(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金属单质一2J碱性氧化物」竺碱一亚一盐

如:NaNa2ONaOHNa2SO4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等不符合上述转

化关系。

(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ɪ盐

如:SSO2H2SO3Na2SO3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3.常见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孕/L/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离子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

非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S

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

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可[可嬴逆京反应应

吸热反应

按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Γ易错辨析」

1.NaCl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改变()

2.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3.Na2CO3∙lOH2O的风化是物理变化()

4.C—‘CO%%C023虫Na2CO3依次为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5.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故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答案1,×2.×3.×4.×5.×

■专项突破提升关键能力

一、生产、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1.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发生了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答案CD

解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fMgCb-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

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f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活

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

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

2.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粮食酿酒

B.烧结黏土制陶瓷

C.用赤铁矿石炼铁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D

解析粮食中主要成分为淀粉,经水解、发酵得到乙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A

不符合题意;烧结黏土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B不符合题意:用赤

铁矿石炼铁,化合态的铁元素变为游离态,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中只是改变磁石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D符

合题意。

二、同类物质性质顼测

3.分析下列氧化物的类别,判断下列转化能否实现。

(I)SiO2-^H2SiO3,酸性氧化物,查。

(2)Li2O-⅛^LiOH,碱性氧化物,能。

NaOH溶液.NaAQ

-

(3)A2,L⅛_.AICl3,两性氧化物,曲

(4)NO2Na°H溶咬NaNe)3,不成盐氧化物,能。

4.己知Be(OH)2与AI(OH)3都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写出Be(C)H”分别溶于Nae)H溶液、盐酸

的化学方程式:

(1)Be(OH):+2NaOH=Na,BeCh+2H2O。

⑵Be(OH)2+2HCl=BeeI+2氏0。

三、对置换反应再分类

5.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单质的类别,可对置换反应再分类,请列举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实例。

(1)金属置换金属

①。

.

③。

提示①Fe+CuSCh-FeSCU+Cu

②2Al+Fe2O3=^=2Fe+Al2O3

③CU+2AgNCh=^CU(NO3)2÷2Ag

(2)金属置换非金属

①O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ΦZn+2HCl=ZnCl2+H2t

②2Mg+CO2=⅛⅛MgO+C

③Fe+2HCl=FeCL+H2t

(3)非金属置换金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ZK①H?+CuO=^=Cu+H?0

②3C+2Fe2θ3==^=4Fe+3CC>2t

(4)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2C+SiChW=Si+2C0t

②CL+2NaBr=2NaCl+Br2

③Br2+2KI=2KBr+12

考点三分散系胶体

■归纳整合夯实必备知识

1.分散系

⑴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图直观地表示。

I•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

01nm10()nm直径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丁达尔效应曾■鉴别溶液和胶体

电泳嘤静电除尘

「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聚沉静一明矶、铁盐能净水

一卤水点豆腐

3.胶体的分类

依据分散剂的状态将胶体细分为固凝、液溶胶、气溶胶。

Γ易错辨析」

I.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2.明矶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3.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因吸附离子往往带有电荷()

4.向浓氨水中滴加FeCh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5.将ImLlmOI∙I√∣的FeCI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若FeCb完全水解,则可

制得Fe(OH)3胶体粒子少于0.00INA个()

6.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

答案I.×2.×3.√4.×5.√6.√

■专项突破提升关键能力

Fe(OH)3胶体的制备

(1)制备方法:向沸水中逐滴加入,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停止加热,

即制得Fe(OH)3胶体。

(2)制备原理:0

⑶问题讨论

①可以利用证明Fe(OH)3胶体已经制成。

②可以利用方法来提纯Fe(OH)3胶体。证明Fe(OH)3胶体与CI-已完全分离的实验方

法是。

③某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出现浑浊,原因可能是

答案⑴FeCb饱和溶液红褐色⑵FeCl3+3出0=ɪFe(OH)3(胶体)+3HCl⑶①丁达

尔效应②渗析将半透膜袋再浸入另一份蒸储水中,片刻后取出半透膜袋,向蒸储水中滴

入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证明Fe(OH)3胶体与C「已完全分离③长时间加热使胶

体发生聚沉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1.(2020•浙江7月选考,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B.熟石灰:CaSO4∙2H2O

C.胆研:CUSO4∙5H2OD.小苏打:NaHCO3

答案B

2.(2021∙广东,2)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

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答案D

解析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错误。

3.(2018∙全国卷IΠ,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法

答案A

解析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液体能导电,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项错误;疫苗是生物制品,温

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使疫苗效果降低或失去作用,B项正确;水性漆与传统的油性

漆相比,水性漆具有低甲醛和低芳香类化合物等优点,属于环保产品,C项正确;装有镁棒

的电热水器,是一个以镁棒为负极(阳极)、内胆为正极(阴极)的原电池,D项正确。

4.(2019・天津,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醉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乙醇的过程中,秸秆中的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

成乙醇,A项不符合题意;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的过程中,发生加聚反应

或缩聚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化

学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PzO5SS0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

类物质的是()

A.CaOB.SiO2C.COD.H2O

答案B

解析Co2、P2O5,Sθ2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且属于酸性氧化物。CaO属于金属氧化物且

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且属于酸性氧化物,如与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故B正确;一氧化碳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

C错误;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2.(2019•海南,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

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C

解析Mgo不属于两性氧化物,A项错误;悬浊液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B项错误;Fe3O4

可表示为FeO∙Fe2O3,Fe元素化合价为+2、+3价,Pb3O4可表示为2PbO∙PbCh,Pb元素化

合价为+2、+4价,因此二者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C项正确;葡萄糖分子是小分子,

葡萄糖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小于Inm,所以葡萄糖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错误。

3.(2021•浙江7月选考,2)下列物质的化学成分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Ca(OH)2

B.重晶石:BaSO4

C.尿素:CO(NH2)2

D.草酸:H00C-C00H

答案A

解析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故A错误。

4.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食盐

B.盐酸、生石灰、醋酸钠

C.醋酸、烧碱、硫酸铜

D.磷酸、石灰石、苛性钠

答案C

5.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盐

A盐酸NaOH溶液食盐

生理盐水晶体纯碱

BKNo3O3

C氢氧化铁胶体澄清石灰水-ɪ石灰石

U水银

DCSO4∙5H2OCaCl2CaO

答案B

解析NaoH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澄清石灰水为混合物,C错误;CUSo4∙5H2θ为化合

物,Cao属于氧化物,D错误。

6.下列关于酸、碱、盐元素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一定含有氢,盐一定不含氢

B.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

C.碱、盐可能含氧,酸一定含氧

D.盐、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不管是无氧酸还是含氧酸,一定含氢元素;除一水合氮外,碱都含氢氧根,碱中一定

含氧元素,镁盐中含氧元素,A错误;酸(无氧酸、非金属含氧酸)、碱(一水合氨)、盐(馁盐),

都不含金属元素,B正确;碱中一定含氧,含氧酸中含氧,但无氧酸中不含氧,C错误;碱(一

水合氨)、盐(锭盐)中不含有金属元素,酸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D错误。

7.由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Ca(NCh)CI则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CaOCI2B.(NH4)2Fe(SO4)2

C.BiONO3D.K3[Fe(CN)6]

答案A

解析CaoQ2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a(CIO)C1,所以该物质是由一种金属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

离子构成的,因此属于混盐,故A正确:(NH止Fe(So4)2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

不是混盐,故B错误;BioNO3中没有两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C错误;K3[Fe(CN)6]

是含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不是混盐,故D错误。

8.(2020•全国卷∏,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

水熬之则成胆矶,烹胆机则成铜。熬胆破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研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矶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研”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了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胆矶的化学式为CUSO4∙5H2O,A错误;湿法冶铜,即“胆铜法”,利用金属的活动

性强弱,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θ4=Cu+FeSθ4,B正确;“熬之则

成胆肌”就是加热浓缩、溶质结晶析出的过程,C正确;“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即铁置换出铜:Fe+CuSO4=Cu+FeSO4,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D正确。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9.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碱性氧化物:Na2O2SMg0、Al2O3

B.常温下Cu、Fe、Al均不能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C.Ca(HCO3)2^Fe(OH)3>FeCI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D.分别以熔融的NaC1、MgCl2、Al2O3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取金属Na、Mg,Al

答案CD

解析Na2O2为过氧化物,AbCh为两性氧化物,故A说法不正确:常温下Fe、Al在浓硫酸

中发生钝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二氧化碳通入CaCc)3悬浊液中发生化

合反应:CO2+H2O+CaCO3=Ca(HCO3)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化合反应:

4Fe(OH)2+2H2O+O2=4Fe(OH)3;铁与氯化铁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

电解

2FeCl3=3FeCl2,故C说法正确;金属Na、Mg,Al的冶炼原理分别为2NaCl(熔融)==2Na

电解电解

+Cl2f;MgCl2(熔融)—Mg+C12t:2Abθ3(熔融)京肃4A1+3O2t,故D说法正确。

10.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间的相互转化

②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⑤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

A.③⑤⑥B.①②

C.③⑤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同位素之间的转化不是化学变化,错误;②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化学变化,错误;

④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等,错误;⑥糖类中

的单糖和二糖、油脂均不是高分子,错误。

11.(2022∙衡水二中一模)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③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④往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⑤医院里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

(S)FeCI3溶液和氨水混合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⑦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A.②④⑥⑦B.②⑥

C.(D@④⑦D.①③④⑤⑦

答案B

解析①烟尘属于胶体,直流电除尘是利用胶体的电泳性质;②植物油倒入水中形成乳浊液,

不是胶体;③蛋白质的溶液属于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④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

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沉淀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⑤血液属于胶体,透析是胶体的渗析;

⑥氯化铁和NH3∙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性质无关;⑦墨水属于胶体,不同牌子

的墨水中胶体粒子可能带有不同的电荷而聚沉。

12.(2022•佛山模拟)国画《牧牛图》的颜料有“石色”“水色”,“石色”从矿物中提取,

如石绿[Cu(OH)2∙CuCCh],“水色”从植物中提取,如花青(G5H1Q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U(OH)2∙CuCCh属于混合物

B.“石色”耐酸、耐碱

C.从蓝草中提取花青,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D.保存不善的国画,“水色”容易变色

答案AB

解析CU(OH)2∙CuC03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A错误;石绿[Cu(OH)2∙CuCO3]能够与酸发生

反应,B错误;花青属于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花青可用有机溶剂从植物中萃取

出来,C正确:若国画保存不当,其中颜料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物质颜色发生改变,

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3.分类可以简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

(1)下列四种物质:H2SO4、CH3COOH›NaOH,HCL按照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