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弱势人群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反应行为11000字(论文)】_第1页
【浅论弱势人群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反应行为11000字(论文)】_第2页
【浅论弱势人群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反应行为11000字(论文)】_第3页
【浅论弱势人群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反应行为11000字(论文)】_第4页
【浅论弱势人群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反应行为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弱势人群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反应行为摘要:改革开放将我国带入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这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从深层意义上来讲,这是社会变迁中的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法则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人成为竞争的胜利者,形成强势群体;同时又使另一部分人沦为竞争的失败者,形成弱势群体。再加上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政策、法规真空和扭曲,使极少数人能够通过非法或不正当途径占有应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资源,从而加剧了弱势群体的不利地位和劣势程度,本文从弱势群体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反应行为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弱势群体问题与社会矛盾有一定缓解作用。关键词:弱势群体;心理状态;行为目录TOC\o"1-3"\h\u147241.绪论 348661.1研究原因和背景 312265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258561.3本文研究的视角、内容及研究方法 5190782.当今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 5212512.1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 5307352.2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现状 6205602.2.1贫困者群体 7103842.2.2老年人群体 759412.2.3进城农民工 7219612.3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 7267412.3.1生活上的贫困 8152102.3.2政治影响力低 8325292.3.3社会离心倾向严重 897862.3.4人力资本偏低 890452.3.5心理上的高度敏感 9147033.弱势群体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问题及对策 9244033.1心理变化问题 9173403.2解决对策 10102913.2.1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 10189163.2.2建立社会激励、干预机制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10110083.2.3构建弱势群体精神支持和文化关怀体系 10232504.弱势群体在博弈中的反应行为 1184074.1角色冲突 1185844.2道德冲突 11280724.3利益冲突 1229114.4手段冲突 1297055.结论 1319820参考文献 14绪论1.1研究原因和背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它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显著改变、各阶层的社会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社会转型与全球化这两大变量相互交织,使得社会成员处于分化、定位、整合的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弱势群体日益凸现并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堕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状况复杂,存在问题多样,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与生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也强调: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在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并明确提出“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如果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我国社会是否存在弱势群体的问题还有怀疑,对是否能使用弱势群体的提法还心存顾虑的话,那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弱势群体的多方面关注,无疑体现了我国社会观念的一大进步。关注并认真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安定、加快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任务。1.2国内外研究现状弱势群体问题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引起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共同关注。国外自1960年代就开始对弱势群体进行了研究,首先开展了对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的专门研究。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对社会网络的研究日益兴起,并逐渐成为西方社会学的分支领域,其中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研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有的注重对支持过程的研究,有的注重研究支持网的结构和模式。代表性的观点包括美国新经济社会学家格拉诺维特(Granovetler)首次提出网络关系力量的概念;托依斯(Thois)认为社会支持能够为个人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工具性援助等方面的支持系统;美国学者弗里曼(LintonFreeman)等提出了对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的衡量尺度包括规模、结构、密度;韦尔曼(BarryWellman)以个人为中心,提出了“个人社区”的概念,用以掌握一个人完整的社会支持行动体系。与此同时,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也有了多样性的发展,出现了诸如福利模式、控制模式、发展模式、治疗模式、非正式支持网络模式等。国内对弱势群体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后半期对城市贫困问题的关注。有关弱势群体和社会支持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归结为两种类型:一是宏观与中观的研究,其代表有陆学艺、李强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陆学艺对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为认识弱势群体的变化及其社会地位提供了结构性的实证支持。其研究所依据的以资源占有差异为分层的标准克服了传统的按个体的属性识别其社会地位的局限性。李强探讨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贫困层致贫的原因,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二是微观的专题研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理解与界定形成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分别有朱力的“综合特征论”,认为社会弱者是具有多种综合特征的社会群体。万鄂湘的“竞争弱者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即使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公平竞争的法规和政策,也会有部分社会成员由于受其本身各类条件的限制,经常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沈红的“贫困群体论”,认为脆弱群体指的是由于各种外在或内在原因,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体。脆弱群体的一部分已经是贫困者,另一部分是潜在的贫困者。张左伟的“低收入群体论”,认为目前城镇低收入居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弱者,这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的;另一类儿乎是中国现阶段所特有的,这是以经济效益不好的国有、集体企业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为主体的群体。陈成文对社会弱者与社会支持的概念做了较为详尽的社会学分析和探讨。他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能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如心理健康、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了各自的界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弱势群体问题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状况复杂、存在问题多样的情况。因此,对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中被剥离出来的弱势群体的现状进行认真地分析,使这一群体获得必要的政策支持,并融入主流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3本文研究的视角、内容及研究方法如何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主要由政府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个人支持系统构成。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支持系统主要体现在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地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和福利成果。本文正是以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所具有的行政责任和公共政策、社会政策职能为基本视角,阐述政府在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职责与应对措施。主要分三方面内容:第一章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第二章探讨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价值基础及其内在机制;第三章着重阐述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基本思路。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文献法、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具体研究方法分四步:第一步,描述(What,即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第二步,解释(Why,即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第三步,预测(How),即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四步,规范(Should,即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价值定向与政策设计。价值定向确定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基本方向。它主要考虑的是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对策的出发点、方向、最终目标。当今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2.1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从词源与语义学程序的角度来看,“弱势”(vulnerable)主要是指脆弱、易受伤害和易受攻击的人或事。在中外思想史上,关于弱势群体及对其救助的思想早就存在。如在我国古代儒家提出的“大同”思想,“故人不独其亲其亲,不独其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鳃寡孤独残废者皆有所养。”墨家提出“兼爱”思想,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法家提出“实利”思想;主张调节贫富悬殊,富民以富国。实行尊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振困、接绝等“九惠之教”。西方古希腊的“幸福论”认为幸福是与别人共享而得来的。富人要幸福要控制穷人,就要为穷人提供财富,使穷人有机会获得幸福。古罗马提倡宗教责任观,认为富人为穷人解除痛苦,是教义中包含的一种责任,要使受救济的穷人不因此丧失尊严。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济贫法》规定,要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并为之建立收容场所,这开了立法救助弱者的先河。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称谓:如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边缘性群体。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了各自的界定。弱势群体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由于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而稀缺的社会资源在人群中的分配又是不平等的,因而存在着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群体差异。这些差异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及发展阶段而呈现出特殊性。因此,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抽象地谈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笔者认为弱势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弱势群体是针对“强势群体”而言,泛指所有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方面处于“弱势”的社会群体。譬如,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常常被视为“弱势群体”;相对成年人而言,儿童也会被看作“弱势群体”;甚至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买者”相对“卖者”的不利地位,在销售者和生产者面前,消费者通常也会被看成“弱势群体”。在英文里,"VulnerableGroup”被解释为“脆弱的”和“易受伤害”的社会群体。狭义的弱势群体特指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和社会关系的失调或自身的某种原因,在社会资源分配和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出现了生活困难的社会群体。本文所讲的弱势群体是狭义上的,并且是特指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社会弱势群体。从总体上看,这一群体社会地位不高、可供支配的资源有限、与主流社会相比处于“弱势”,缺少组织依托、没有明确的群体利益代表、缺乏社会影响力、远离政治资源和舆论资源、经济资源有限、生活水准低下,他们的经历大体相似、贫困程度相近、脱困强度较大、追求利益欲望强,很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同质性、群体性的特质。2.2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现状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社会以及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形成和演变的轨迹不同,是社会一定的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弱势群体从原本是指那些由于自身因素所导致社会生存能力低弱的人群(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别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儿童)的传统有限范围不断扩大,“由生理性弱势群体扩展为政策性弱势群体”。例如下岗职工、失业者、进城农民工、高校贫困生等,他们由于政府的政策设计以及利益分配机制的调整被弱势化,使得他们或多或少处于被歧视的状况,因而享受不到应有的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待遇和国民待遇。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2.1贫困者群体贫困者群体的典型特征是群体成员已经陷入生活贫困状态。新中国建立之初,4亿多人口中绝大多数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其大多都集中在农村。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贫困是农村所特有的。这主要是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国家对城市居民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倾斜政策,使得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而城市社会救济的对象是很少一部分人,在1980年代中期也不过只占到城市总人口的10%,但是,19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宏观利益格局的调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城市贫困现象开始出现并且日益严重。2.2.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指年龄达到或超过一个统一界限的个体。老年人口占全社会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社会是否成为老龄型社会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2.3进城农民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改变了以往主要向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状况,开始出现流向的多元化。“民工潮”现象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道独特而又富有生机的风景线。进城农民工群体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束缚下形成的一种就业弱势群体,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我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两者张力所产生的客观结果。农民工的农村户口阻碍着其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和工业劳动者群体,并被面向城镇居民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等)所排斥,被隔阂的状态又决定了与传统的、真正的农民群体隔阂的日益加深。这种被排斥被隔阂的状态决定了农民工作为一个整体事实上处于弱势地位。2.3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社会弱势群体。从总体上来看,这一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社会资源占有非常有限,与主流社会相比处在“弱势”,具有生活水平低、政治影响力低、社会离心倾向严重、人力资本低、心理上高度敏感的特征。2.3.1生活上的贫困弱势群体的本质是经济上的贫困。弱势群体在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消费状况、医疗保健状况等各方面都处于非常窘迫的状态中,普遍表现为收入低下,收不抵支、劳务问题突出、高恩格尔系数、低消费和低营养标准。和思想包袱重。社会学研究表明,贫困带来的不仅是匮乏,而且带来与社会活动隔绝、产生孤立、压抑和焦虑,以至抱有和政府对立的情绪。因此弱势群体是社会各个群体中经济承受力、心理承受力较弱的群体,是社会结构的薄弱带,他们往往面临着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困扰。一旦社会各种矛后激发,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积累到相当程度,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社会风险将首先从这一最脆弱的群体身上爆发。2.3.2政治影响力低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政治生活的产品是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显然,强势群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游说活动,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利益需求,或者至少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2.3.3社会离心倾向严重外来人口在大城市打工,子女上学的问题难以甚至无法解决。这使他们缺乏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歧视和偏见意味着社会对这一特殊成员不愿或拒绝接纳,这不仅易使社会离心,而且会使这些人员滋生反社会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反社会行为。另外加上弱势群体的精神依附如居委会、工会、基层党委、团委等功能弱化,导致了他们的精神失落感加剧,对社会产生离心倾向日益明显。2.3.4人力资本偏低这里的人力资本包括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劳动能力是指提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主要指体力劳动。就业能力包括就业观念、就业信息获取、技能培训、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就弱势群体而言,他们的人力资本偏低,主要表现为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低下,正是由于这种能力上的弱势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2.3.5心理上的高度敏感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低收入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因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而缺乏职业安全感,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常有衣食之忧”,对生活前途悲观,心理压力巨大。同时,由于弱势群体在政治上的低影响力,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目前的处境,这些都造成了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弱势群体在博弈中的心理变化问题及对策3.1心理变化问题弱势群体在博弈中争取属于自己的社会地位、生存空间及合法权益时心理变化极为复杂,因其特殊性的存在方式具有群体弱势心理特征,其心理状况复杂而矛盾,带有明显的消极性和负而色彩。学术界对弱势群体心理状况及特征的概括,主要包括弱势群体心理的敏感性、脆弱性、动荡胜、仇富心理和被剥夺感强烈等。有学者认为,从群体的基木特征来看,弱势群体具有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赵碧波、罗细梅认为,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及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心的相对被剥夺感、对社会和政府的某种不满情绪、自卑妥心理以及内让抵触心态。张富良认为.弱势群体的心理承受力较脆弱,因此社会心理动荡强烈,精神失落感加剧,对社会的离心倾向日益严重。马皑、乐国安则将弱势群体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消极心态归纳为:消极—依赖型、消极—不满型、消极—对抗型和消极—侵犯型等四种类型。林晓珊认为以城市农民工为主体的弱势边缘群体的社会心理是极其复杂的,具有逆反心理、仇富心理、过客心理、自卑心理、缺乏安全感等弱势心理特征,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对城市产生疏离感。高汉认为,弱势群体的负而心态主要表现为相对剥夺感较其他群体更为严重,受挫情绪较为强烈,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社会倾向。胡丰顺、钟青林认为,时下,社会弱势群体中所蕴含的躁动不满情绪及其可能的潜在社会危害引起了一部分社会管理者的不安。而躁动不满情绪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仇富心理的滋长蔓延。此外,河北省社科院一项关于弱势群体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也同样显示出,弱势群体心理上的被剥夺感和失落感严重。在参加调查的弱势群体中,76%的人认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有79%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其中认为“较低”的占57%,“很低”的占21%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很高”的只占1%。3.2解决对策3.2.1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鉴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强大导向功能、保证功能和教化功能,多位学者主张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介入疏导解决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其中赵碧波和罗细梅认为,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治木之策是要提高弱势群体的自身素质、理顺思想情绪、激活其精神动力,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教化功能。为此,首先,要以社区为龙头,健全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3.2.2建立社会激励、干预机制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我国社会转型期日益凸显的社会公平问题是导致当前弱势群体心理困境的最重要诱因。有学者认为,角军决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问题,首先必须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使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广大群众。其次,要构建合理的社会激励机制,将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引导到对社会、对他人都有益的良性轨道上来,帮助弱势群体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维护自我的合法权利。3.2.3构建弱势群体精神支持和文化关怀体系弱势群体的需要是双重的,在需要经济帮助的同时,如何给他们精神依靠是稳定社会的大问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持和文化关怀非常重要。为此有学者指出,实施精神关怀,就是要引导弱势群体正确看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相信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他们,坚信社会主义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确保他们与全体人民一起完成社会转型期的心理调整。4.弱势群体在博弈中的反应行为根据失范理论,犯罪是在缺乏合适的社会规范调整的状态下,个人欲望、需要无限膨胀和用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满足需要的结果。前者可以用来解释腐败的贪官,而后者往往是弱势者越轨行为的原因。在失范状态下,关键的并不在于社会规范是否去调整弱势者的行为,而是弱势者是否接受规范和调整。造成局部失范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在此状态下,个体尤其是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个体与其他参照群体之间的冲突则是必然的。失范状态下的冲突有以下方面:4.1角色冲突原有角色与时下扮演的角色在行为规范的要求上不一致时,会出现角色冲突。这种情况仅是角色冲突的一种模式,是角色承担者自身内部发生的冲突。弱势者的角色冲突往往与社会政治经济变化、自身流动等情况相关。农民工初次进城,原有角色与时下角色会出现冲突,下岗工人由国家主人变为国家劳动保障救济者时也会出现角色冲突。此类弱势者尚未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权利义务的惯性中解脱出来,又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适应新的角色要求,需要一定的心理调适过程。这些发生在个体内心的角色冲突,特别要依赖本人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调节,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新旧角色差异造成的角色距离,引发诸如紧张、焦虑、茫然的心态,并引发情绪性行为。4.2道德冲突以德治国是党和政府应对社会道德失范的国策,从一个侧而反映了重振社会道德体系的紧迫性。时下社会中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舆论均认同为由于社会变革,原有道德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而停顿,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与完善是其首因。但就弱势群体而言,道德冲突的产生与缺乏归属感有关。首先,在传统观念上,农民依赖于土地,工人依赖于政府,他们对土地和工人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并由此接受来自于社会控制的道德传输。随着一些农民离开土地,部分工人被迫下岗,社会道德对他们已经失去原有的凝聚力,在残酷的竞争而前,人们更关心的是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社会个人化趋势明显,在遵循道德规范时,更多的是出于个人需要而非社会利益,顾全大局没有内化为人们的信念。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当个体温饱存在问题时,由其经济状况决定的道德评判也必然产生异化。其次,当社会控制者向受控者提出道德要求时,公众首先关心的是号令者自己能否遵循这种要求。腐败现象和贪官的层出不穷,不仅无法促使社会道德的统一,反而负而地影响了不同阶层的个体对社会道德的道德评判,出现不同的甚至存有矛盾的道德理念也就势在必然。最后,虽然法律与道德在很多方而有同一性,但在盛行宗教的地方,上帝或神是道德的化身,是道德的号令者。在西方文化中,上帝无所不在,信众对道德的接受和罪恶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来世的惩罚,神的作用因其无形,更使人敬畏。中国人不信神,没有对来世的恐惧,任何行为的自律都是源于他律的,所以当道德的力量削弱时,法律的作用会失去广泛的支撑点。社会分层的事实,使我们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起13亿人共同认同的道德体系,在不同群体中正如会有主文化、亚文化和反社会文化一样,也会有不同的、多元的道德观。弱势群体由于其所处的境况会使其容易产生不平等的观念,他们对道德的理解也就可能会与社会所倡导的道德相冲突。然而,没有统一的道德认知,也就难有统一的行为,道德冲突极容易引发行为冲突。4.3利益冲突弱势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原有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出现了不平等的失衡,改革的受益者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政治权力地位,而改革的承受者则沦为社会救济的对象,进入社会底层。利益分配的不公正,使不同社会阶层所获利益和正在追求的利益存在差别,在利益冲突的基础上出现目标冲突。当有产阶层在追求政治利益和精神生活方而的利益时,弱势者仍在为积累原始的经济利益而努力。在周期性、局部的社会失范状态下,我们无法避免弱势者出于利己主义而追求个人利益,而利己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质,又难免与社会道德相悖。利益冲突也会引发道德与规范的冲突。实际上,如果社会没有悬殊的两极分化,在权力与资源的占有相对平均时,利益冲突不会明显,而当这种冲突加剧,引发对社会秩序的危害时,就要求既得利益者作出一定的牺牲。利益上的冲突,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就是由改革的受益者对改革受损者(承担了改革成本)进行补偿。受益者作出的补偿,既可能是出于仁爱的利他主义,也可能是出于利己的利他主义,而且后者更占具主导地位。然而,受益者通过交换等方式作出的利益出让,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弱势者很难直观地感受到,众多案例中下岗工人将厂长、经理作为首要的攻击日标的事例,也证明了利益冲突之下产生的侵犯性行为是暂时难以避免的。4.4手段冲突弱势者在满足自身低水平的资源要求时,会因所使用手段的越轨而侵犯社会的总体利益。社会要求勤劳致富,有人却制假贩假;北京要防沙尘暴,有人却在草原上挖甘草、拉发菜。弱势者脱贫手段与法律的冲突,不能否认有自身原因,但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就业率低,劳动力无限而用工量有限是政府的问题;发展城镇,调整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短期调整的问题,是前瞻性的长远利益,但也会导致农民由此失去上地,流入城市成为边缘人群;教育产业化是为拉动内需,但也会导致一些农村教师发不出工资,穷孩子上不起学。贫困家庭因缺少知识而无法改变命运,弱势者更加弱势。而对一些在事故中得不到应有补偿的工人,你能指责他缺少法律意识,未签订劳动合同吗?而对在城市中从事灰色产业的农村女孩,我们能说他们都不愿意勤劳致富吗?不能,这就是弱势群体的弱势所在,如果伸张权利,他们就可能失去工作,如果讲究道德,她们可能在城市中无立锥之地。手段的冲突己经引起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加剧了文化、观念之间的对立,并容易引发行为上的反对关系。当社会存在暂时无法解决冲突时,对社会结构的作用是巨大的,最直接的结果是社会控制无法实现整合,产生范围更深远的社会失范。5.结论探讨弱势群体在博弈中的心里变化及反应行为,使我们认识到,弱势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与他们所处的弱势境遇有直接关系,由于后者的出现更多地是社会转型阶段的社会矛盾的产物,全社会都有责任。强势人群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不是一种怜悯而是一种责任,既是利他主义,更多的是利己主义,帮助他们也是在帮助自己。参考文献[1]张居永,陈烯.近五年来我国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研究述评[J].资料通讯,2007,06:15-19.[2]段兴权.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J].理论建设,2006,01:53-55.[3]孙兴玲.弱势群体心理失衡的原因探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62-64.[4]李天莉.弱势群体中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救助问题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0:24-26.[5]沙世蕤.透析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心理弱势的表象及缘起[J].济宁学院学报,2010,01:78-83.[6]张霞.由弱势者变为野蛮人的思考——从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