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唐·刘禹锡1、了解“铭”文体及作者相关常识;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疏通文意,朗读并背诵全文。(重点)
3、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与主旨。(重难点)学习目标第二步: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参加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创作背景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他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他连搬三次家,住房也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铭”介绍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要求押韵。铭认字识词自主学习2德馨()
苔痕()
鸿儒()案牍()
西蜀()xīntáirúdúshǔ何陋(
)之有lòu
铭(
)míng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押韵(ing)找出课文中押韵的字找出课文中对偶句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自主学习3仙:这里指仙人。名:出名。灵:神异。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神异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学检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代词。惟:只。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译: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译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名词作动词,“蔓延到”。入:映入。译: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译文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平民。译文
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译:可以弹琴阅读佛经。译文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此指奏乐的声音。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形:形体,躯体;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译文何陋之有:有何陋?倒装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就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谈笑的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就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译文:自学检测第三步:合作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
为什么这样写?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的?
3.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教师精讲,点拨答疑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
为什么这样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虚衬实,以山水作类比,引出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文章的主旨“德馨”。陋室不陋教师精讲,点拨答疑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的?
体现方面
语句陋室不陋(德馨)环境清幽交往高雅情趣脱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教师精讲,点拨答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写出了环境恬静、清幽的特点。教师精讲,点拨答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出了什么?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知其人。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陋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情状,表现了其交往之雅。教师精讲,点拨答疑刘禹锡为什么说“可以调素琴”,又说“无丝竹之乱耳”?这两者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看法。不矛盾。“调素琴”应是指作者平日弹琴自娱,再加上阅读金经,过着恬静而高雅的生活;而“无丝竹之乱耳”指的是交际场上的歌乐。表现了主人不慕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情致。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
“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形成了类比,他们的主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古代名人,引古贤之名室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教师精讲,点拨答疑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做结,有什么作用?表明作者怎样的心迹?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心迹。教师精讲,点拨答疑3.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物言志”托物:言志:——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第四步: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古今异义谈笑有鸿儒()惟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大。今义:鸿雁。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能散步很远的香气。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词类活用有仙则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文言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机动车租赁合同格式
- 2025废弃土地转包合同
- 法律风险评估报告(详尽版)
- 科技与教育融合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 大型底栖动物野外采集方法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电商运营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幼儿园食堂托管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道医馆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