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8红楼春趣学案_第1页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8红楼春趣学案_第2页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8红楼春趣学案_第3页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8红楼春趣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会认“恰、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会读“恰似、嫣红”等词语。2.默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大致读懂课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能说出对宝玉的印象。3.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品味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重点难点1.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致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2.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品味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3.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教学课时1课时1.会认“恰、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会读“恰似、嫣红”等词语。2.默读课文,品读重点词句,大致读懂课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多媒体。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1.播放《红楼梦》插曲。2.谈话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去了解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板书:红楼春趣)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简介《红楼梦》。(出示多媒体)《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长篇小说。书成于清乾隆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所续。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经历以及其他红楼女子的生活经历为中心线索,真实而深入地描写了日益丰富的人性与生存环境(由社会制度、家族结构和礼教等构成)的冲突、人性被压抑的痛苦以及要求人性解放而进行的挣扎或反抗,生动地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晴雯等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4.简介作者。(出示多媒体)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曹雪芹生于南京,早年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生活,受过良好的文化艺术教养,北迁后家道衰落,趋于贫困。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曾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今流行本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乃高鹗所续。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和同桌交流。2.指名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3.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交流资料,说说对文中人物的了解。四了解内容,感受人物1.自由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2.小组交流,教师引导。(1)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2)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3)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3.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小结。4.了解故事内容。(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叙述众人因拾到了一个风筝,便也想着去放风筝。(板书:捡到风筝,引发放风筝的兴趣)(出示多媒体)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众丫鬟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借用人物语言引出风筝,很自然地引出后面的故事)从“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一句中你了解到什么?(挂在竹梢上的风筝很漂亮)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从宝玉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宝玉认得这风筝,说明他很细心)从紫鹃的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紫鹃想把风筝据为己有)探春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是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从探春、黛玉的话中你了解到什么?(放风筝、放放晦气是一种风俗)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注意读好人物对话,读出恰当的语气。(2)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主要叙述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放风筝的欢乐情景。(板书:放风筝的欢乐情景)①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从放风筝的过程中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②小组交流,整理记录,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出示多媒体)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众人虽然忙乱,但很欢乐。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细致的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展现了和谐、欢乐的气氛,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众人兴致盎然。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宝玉的率直、纯真,探春的善解人意。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从对宝玉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众人都高兴地把风筝放了起来,唯独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宝玉因受人嘲笑而生气的心情。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从对黛玉的动作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黛玉的娇弱,从对众人的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黛玉的祝福。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a.“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飘飘飖飖”在文中指风筝在风中随风飘动。这个词语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的姿态)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因为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看到的形状很快发生了变化——变小、变模糊)b.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一时”“一展眼”“一会儿”)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风筝随风飞去后很快消失了)5.感受人物形象。(1)小组交流: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多媒体)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从对贾宝玉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贾宝玉是个率直、纯真的人。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从对丫头们的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她们的快乐和活泼。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欢乐情景,感受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学会了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板书: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从《红楼梦》中选取你最喜欢的部分来阅读,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