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训练: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1页
2024届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训练: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2页
2024届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训练: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3页
2024届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训练: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4页
2024届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训练: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

题组一

一、选择题

[2023海南,6分]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

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

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下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

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A)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并分布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

拉山等高大山脉,冰川面积广大,冰川作用显著,是目前我国冰川地貌主要分

布地区,A正确;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为1000—2000

米,几乎没有现代冰川分布,B、C、D错误。

2.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B)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

同,通过对羊背石坡度、长轴延伸方向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古冰川运动的方

向,B正确。羊背石是冰川侵蚀后在冰川谷底残留的石质小丘,无法通过观察

羊背石来判断古冰川发育的厚度,A错误;古冰川作用的规模需要结合当地古

冰川地貌的面积、分布特征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C错误;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需要通过生物化石和实验室测定才能确定,难以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直接判

断,D错误。

【知识拓展】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貌,是冰川侵蚀后在冰川谷底

残留的石质小丘,因远望犹如伏地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其平面呈椭圆形,

长轴延伸的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

[2022江苏,6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

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3—5题。

500

变质岩区

500

000

1500

5002()00

布兰德山

2554

000

沉积岩区

M接触客废岩区

500地形标高(m)

。及其位置

3.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D)

A.火山喷发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岩浆侵入

[解析]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因此可以判断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岩

浆侵入,D正确。

4.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A)

A.差异侵蚀B.化学溶蚀C.河流侵蚀D.风力侵蚀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是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岩

体形成后随着地壳缓慢上升,而花岗岩岩体较为坚固,受外力侵蚀作用的影响

相对较小,因而留存较多,形成高耸的山体,A正确。

【技巧点拨】差异侵蚀

差异侵蚀又叫差别侵蚀,是指由于水流、风力或其他动力条件不同,或者

由于物质抗蚀性的不同,造成侵蚀强度的差异。坚硬之处不易侵蚀,突起为

丘,软弱之处易蚀成壑。

5.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D)

A.花岗岩区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D.接触变质岩区

[解析]读图可知,接触变质岩区紧密分布在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四周,最可

能是岩浆侵入时带来的高温高压作用导致周边岩石变质形成的,因而与冷却形

成的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D正确。花岗岩区、沉积岩区和变质岩区主要分

布在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周边较大区域,应该是布兰德山花岗岩岩浆侵入时周

边已经形成的岩石,其形成时间应早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形成时间,A、

B、C错误。

[2021重庆,6分]伊朗高原有罕见的“盐冰川”景观。其形成是埋藏在地下

的盐体(固态)受上覆岩层的重力挤压沿裂隙向上运动,逐渐使其顶部岩层拱

曲隆起为穹隆状小丘;盐体持续上升,在丘顶出露地表,沿坡面缓慢移动,形如冰

川。据此完成6—7题。

6.与“盐冰川”源头穹隆状小丘形成过程类似的景观是(C)

A.冰川B.石笋C.涌泉D.沙丘

[解析]“盐冰川”景观是地下的盐体(固态)受上覆岩层的重力挤压沿裂隙向

上运动,最终盐体在丘顶出露地表并沿坡面缓慢移动而成的,这与承压地下水

沿着裂隙向上运动最终出露地表形成涌泉的过程相似,C正确。

7.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变“盐冰川”形态的是(A)

A.降雨B.气温C.光照D.植被

[解析]出露地表的“盐冰川”一旦遇到降雨,盐易溶于水并随水流失,其形态

会在短期内发生明显改变,A正确。在气温和光照影响下,“盐冰川”会受物

理风化作用而改变形态,但短时间内其形态不会有明显改变,B、C错误。“盐

冰川”一般出露于丘顶,并沿坡面缓慢移动,绝大多数植物在该地难以生长,

因此植被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改变“盐冰川”的形态,D错误。

[2021北京,6分]读下图,回答8—9题。

甲乙丙丁

图例E花岗岩区3松散沉积物巨变质岩*1断层

8.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D)

A.甲乙丁丙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乙丙甲

[解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图可知,该区域先受到岩浆侵

入,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同时,上覆岩层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形成变

质岩;随着地壳缓慢抬升,花岗岩之上的变质岩被外力侵蚀,部分花岗岩出露地

表,受外力侵蚀作用影响,花岗岩表面起伏明显;随着外力侵蚀作用的不断增

强,变质岩厚度变薄,花岗岩出露面积扩大;之后岩体出现断层,相对下沉的区

域接受沉积,形成松散沉积层,因此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丁乙丙甲,D正

确。

9.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C)

A.①B.②C.③D.@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是花岗岩,形成时间最早;②④是变质岩,形成时间

晚于花岗岩;断层切断了变质岩,形成②④两处岩石,故断层形成晚于变质

岩;③是松散沉积物,形成于相对下降的区域上,其形成时间晚于断层,形成

时间最晚,故选C。

[2021广东,6分]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

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

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

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000m3/s的持续

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10-11题。

6888m3/s流里414278m3/s流量414278m,/s流量

时的流速时的流速时的断面水深

S

(

)m

距离(m)

图1

边滩面积--o-持续天数

150nl30

4o1o

(

Z

EX

S3o9o

I湾

)(

7o过

M2O

5o

1o

11

3O

1

1OO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年份

图2

10.由图1可知,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A)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

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

[解析]读图1可知,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时,深槽区流速从

1.0—L5m/s下降至0.8—L2m/s,高于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因而该河段深槽区

泥沙仍被侵蚀;但边滩体的流速从1.0—1.3m/s下降至0—0.2m/s,低于河床泥

沙起动流速,因而该河段边滩泥沙沉积,边滩体扩大。故选A。

【据图析题】

深槽区流速由1.()—L5m/s一高于河床泥沙起动

下降至0.8—1.2m/s流速0.25—0.50m/s

6888m3/s流量〃278m3/s流量14278m3/s流量

时的流速正寸的流速深槽区泥沙

时的断面永深被侵蚀

2.5rQ/0

2

2边滩

(.504

V1

S.6

量8

10

提gQ10

12

O

.514

O16边滩泥沙沉积,

6OOO2O18边滩体扩大

4()6C0(18002000

80OC)()F00蹒

边滩体流速从1.0—L3m/s低于河床泥沙起动

下降至0~~0.2m/s流速0.25—0.50m/s

n.根据图2,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

A.河道来沙量减少B.河道的水位升高

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速度大幅下降,泥沙在库区

沉积,因而向中下游排放的泥沙量减小,沉积作用减弱,A对;三峡水库有削

洪补枯的作用,对中下游河水流量的季节变化起调节作用,会使河道洪峰流量

减小,但河流总体流量变化不大,河道水位不一定升高,B、D错;建设河岸

护坡工程主要是为了保护和加固大堤,对长江中游边滩面积影响较小,C错。

【技巧点拨】边滩在枯水期露出水面,中、高水位时被水淹没。常沿河道呈犬

牙交错状分布的,被称为交错边滩。有时也仅在一岸出现,如位于弯曲河流凸

岸的凸岸边滩。淹没于枯水位以下时被称为雏形边滩或潜边滩,是边滩的初始

形态。

[2020天津,6分]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

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12—13题。

12.形成上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D)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解析]形成图示地貌景观的岩层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因此该地貌景观的岩石类

型属于沉积岩,A、C错;粤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该地貌景观地表有

明显起伏,最可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而垂直裂隙处岩石脆弱,易被侵

蚀,B错,D对。

13.导致上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

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

[解析]图示地貌景观岩层出露地表一般是地壳缓慢隆起抬升和流水不断侵蚀形

成的,其中最直接的内力作用是垂直抬升,A对。

二、非选择题

14.[2022江苏,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45°60°75°

然JI

n

然f

f

然A

V

Sl

H-

J345山峰及高程侬)

—河流与湖泊

(1)写出图中自然带n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6分)

[答案]类型:苔原带。(2分)

原因:该地为南北向(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两侧低,因此发

育了苔原带。(4分)

[解析]读图可知,自然带ni面积较广且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地区,应为亚寒

带针叶林带;自然带n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应为苔原带;自然带I主要分

布在纬度更高的北冰洋岛屿上,应为冰原带。自然带n向南凸出的地方位于

60°E附近,这里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一一乌拉尔山脉所在的地方;由于该

山脉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两侧低,因此该地发育了苔原带。

(2)根据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

征,用曲线绘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6分)

[答案]中部自(东)北向(西)南地势升高,向西(北)、东(南)两侧地势

降低。(3分)绘图如下;(3分)

[解析]根据图中冰川密集区和山峰分布可知,图中中部有一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的山脉;根据M河流、N河流干支流分布及流向可知,中部山脉向西(北)、

东(南)两侧地势降低。中部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是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

分水岭,绘制的曲线应该处于M河各支流源头与N河各支流源头之间的狭窄区

域。

(3)分析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6分)

[答案]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降雪多;(2分)纬度

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少,积累多,冰川多;(2分)山谷发育,积雪易留

存,冰川数量多。(2分)

[解析]冰川是大量积雪长期积压重新结晶形成的,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与降

雪多、融雪少、储存多等密切相关。如下图:

R处水系密集山谷发育,冰川数

且呈放射状积雪易留存里外

气温低,积积累的

R处纬度高

雪消融少降雪多

R处靠近北冰洋「极地东风将海洋水汽

输送到陆地,遇山地

第⑵问分析->山地地形

抬升,降雪多

题组二

一、选择题

[2023新课标,8分]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

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

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

完成1—2题。

1.形成莲花盆需要(B)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

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该沉积体是由水底向上垂直发育的,因此需要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①正

确,②错误;相对静止的薄层水环境有助于由水底向上发育沉积体,并使沉积

体的体积不断扩大,③错误,④正确。综上可知,B正确。

2.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B)

A.曲折的河道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D.丰富的泥沙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相对静止的薄层水,而平坦的河

床容易形成相对静止的薄层水,有利于大规模莲花盆群的发育,B正确。

[2022浙江6月选考,4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3—4题。

180°150°

3.图中海沟的成因是(D)

A.欧亚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的,D

正确。

4.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C)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除在板块交界部位形成海沟

外,在大陆板块一侧还会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等宏观地形,C正确。

[2022北京,3分]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例

三I花岗岩[BJ岩脉

1TLri石灰岩1assd砾岩

吕砂岩用泥岩

一煤、断层

5.图中(B)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时间更早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地貌为谷地,结合图中岩层向上拱起可判断该地属于背

斜成谷,A错误;甲处为花岗岩岩脉,是岩浆侵入冷却形成的,其没有被断层

切割,相反岩脉切断了断层构造,说明甲处的岩浆活动晚于断层(下图),B

正确;岩层①位于岩层②之上,说明岩层①比岩层②的沉积时间晚,C错误;

岩层③为石灰岩,多形成于浅海环境,岩层④为泥岩和砂岩,多形成于陆地环

境,D错误。

断层被甲岩脉断层的形成时间早

分割为两段于岩脉形成时间

6.[2022浙江1月选考,2分]以下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D)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①地貌呈金字塔型,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角峰、刃脊等地貌;②地貌

呈浑圆干裂的球状,最可能是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③地貌上部宽阔、下部狭

窄,呈蘑菇状,应该是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④地貌中岩石出现了裂隙,

最可能是热胀冷缩或冰劈等风化作用形成的裂隙。故选D。

[2021天津,6分]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

答7—8题。

图例

区黄土

砂岩

0页岩

■石灰岩

白云岩

17断层

7.图中四处岩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D)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

[解析]当地层呈水平状态分布时,在垂直方向上,越向下,岩层形成的时间越

早。故岩层由老到新依次是石灰岩、页岩、砂岩、黄土,但①处出现断层,石

灰岩断裂上升,使得该处最上层的岩层为石灰岩,因此图中四处岩层由老到新

的时间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D。

8.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

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A)

A.水热条件较差B.岩石的可溶性低C.地表植被茂密D.地质构造较复

[解析]岩溶地貌主要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甲地位于

华北地区,水热条件较西南地区差,导致该地区流水溶蚀作用缓慢,地表岩溶

地貌发育程度较低,A对。同类岩层的可溶性差异不大,B错;地表植被茂密

可减缓地表水流速度,地表水下渗量增多,有利于地表岩溶地貌的发育,C

错;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岩石性质关系密切,受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影响较小,D

错。

二、非选择题

9.[2022湖南,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

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下图)。在冬春季,常

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

游。

(1)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

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6分)

[答案]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邻;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

细;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

代。(每点2分,3点即可)

[解析]考查黄土状物质的来源,可以从风向、组成元素、分布位置、形成时间

等方面分析。

(2)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

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可能减小: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

(2分)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2分)可能增大:水电

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2分)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

河段泥沙沉积加强。(2分)

[解析]本问为开放性设问,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若选择减小,

可从物源供应、起沙条件等角度分析;若选择增大,可从风速叠加、水位升降

等角度作答。

10.[2021全国甲,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

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

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

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4200米

口粉沙、黏土

口沙、粉沙罗

E3沙砾

国角砾3600彩施曹

口基岩

冲积平原

3200米: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

[答案]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

沉积而成。(4分)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

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4

分)

[解析]由图可知,冲积扇堆积物以沙砾为主,山坡堆积物以角砾为主。原因可

以结合形成堆积物的地质作用进行分析。冲积扇的沙砾主要是流水搬运和堆积

作用形成的,因此分选性相对较好,具有一定的磨圆度。山坡的角砾主要是重

力作用形成的,海拔较高处可能是冰川作用形成的,砾石大小混杂,磨圆度和

分选性相对较差。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

[答案]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2分)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

干燥,地表沙粒易起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

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6分)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多风,冲积扇的沙和粉沙物质在风力搬运作用

下沿山坡爬升,随着风力减弱,沙和粉沙物质逐渐沉积,堆积在山坡表面。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

[答案]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

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8分)

[解析]主要从地势、保水能力和蓄水能力等方面分析。例如冲积平原地势相对

较低,山坡和冲积扇的流水大都在冲积平原汇集,冲积扇前缘会有地下水出

露。

题组三

一、选择题

[2023全国乙,12分]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

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

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

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

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A)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

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会持续升高,A正确,排除C;结合材料可

知,该山脉并没有火山持续喷发,排除B;岩浆侵入不会对山脉升高产生直接

影响,排除D。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A)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解析]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

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

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故

A正确。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C)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解析]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

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

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

随着山体升高,外力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故C正确。

[2022广东,6分]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龙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

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4—5题。

28001------第[段----------十第n段,

⑧杳来可能稳定状态纵剖面

2700

飞现状纵剖面

2600

煞2500

——现状河床纵剖面、

--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①2007年纵剖面

2300

10203040506070

向下游距离(km)

4.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D)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

[解析]该河床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构

造运动活跃,山体多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加上受季风影响,暴雨集中,滑

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大量泥沙和砾石在第I段河床上堆积,导致该段河床纵

剖面形成阶梯状形态,D正确。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在第I段较

平滑,且坡面起伏不大,说明第I段河床纵剖面的阶梯状形态不是地质构造差

异抬升和原始河床地形差异导致的,A、C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形成阶

梯状横断面,不会形成阶梯状的纵剖面,B错误。

2800r---------第[段----------十第n段r

不不―@岑来可能稳定状态纵剖面

2700

2600-T0现状纵剖面

,河床纵剖面较平滑J

2500

——现状河床纵剖面'''三行

2400一-…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①2007年纵剖面

23001-------1-------1-------1-------1-------1-------1-------1

010203040506070

向下游距离(km)

5.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一②一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

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

[解析]淤积大于侵蚀时,河床会抬高;侵蚀大于淤积时,河床会下降;侵蚀一

淤积平衡,河床高度基本不变。由图可知,①为2007年纵剖面,②为现状纵剖

面,③为未来可能稳定状态纵剖面,在第n段河床纵剖面①一②一③的发育过

程中,河床纵剖面是持续上升的,说明该段河床淤积大于侵蚀,A正确,B、C

错误。持续不断侵蚀,河床高度会持续下降,与图示信息不符,D错误。

2800「------第[段一------十第n段一

不6=、爹乘可能稳定状态纵剖面

2700

12600-河床纵剖面持或上@丽双纵剖面

'--

遂2500_淤积大于侵蚀

——现状河床纵剖面

-…-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①20。7室纵剖面

____

2300।।।।।।।

।)10203040506070

向下游距离(km)

[2021山东,6分]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

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

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

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6—7题。

之一级阶地

m二级阶地

m三级阶地

陶四级阶地

口五级阶地

口古洪积扇

6.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B)

A.降低开凿难度B.减弱风沙侵蚀C.减轻风化破坏D.方便生活取水

[解析]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洞窟口面向东方,当地主要受偏西风影

响,洞窟口朝向东可减弱风沙的侵蚀,B对。由材料可知,大泉河西岸为较坚

硬的砂砾岩,开凿难度大,A错;由材料可知,受长期自然作用影响,洞窟所

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说明在大泉河西岸崖壁开凿洞窟并不能减轻风化破坏,

C错;大泉河东、西两岸生活取水都较方便,D错。

7.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C)

A.构造运动B.太阳辐射C.大气降水D.人类活动

[解析]构造运动影响的区域较大,其对上下层洞窟的影响相差不大,A错;壁

画位于洞窟内,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B错;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洞窟开凿

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大气降水沿裂隙下渗,

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较大,C对;人类活动一般对下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

更大,D错。

[2021湖南,6分]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

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呈季节性变化。图1示意

该河流中游地区。图2为研究区同一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

图。据此完成8—9题。

LJ沙

g半

l地

E吸

xnrrrrTT

物/I酷

L月的河道横断面MJ1的河道横断面

图2

8.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D)

A.3月、5月B.9月、7月C.8月、6月D.5月、9月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多大风,加上河水少,侵

蚀作用弱,河岸的风积物经过累积,春末夏初达到最厚;夏季主要受夏季风影

响,降水较多,河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风积物厚度大幅下降,秋季厚度最

小。结合图2可判断,L月该地的风积物较M月厚,可推出L月可能为春末夏

初,M月可能是夏秋季节。故选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鄂尔多斯高原的季风环流与河流横断面风积

物厚度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外力作用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

9.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原因是(B)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

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M月为夏秋季节,流域内降水较多,河流的流水作

用较强,②③错。由图可知,该河流由南向北流动,南部位于河流上游,河水

流动速度快,侵蚀作用强,河道宽阔,北部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

慢,上游带来的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河道变窄,①④对,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0.[2022山东,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

(图1)。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

(图2)。

图1

海拔/m

900-1泰勒斯溪

图2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分)

[答案]流水侵蚀;(1分)流水搬运、沉积;(1分)地壳断裂抬升。(1分)

[解析]图中古河道位于科拉林地垒上,说明完整的古雅斯河水系,受断裂上升

运动形成科拉林地垒的影响,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因此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

主要内力作用为地壳断裂抬升,主要外力作用为河道随地壳抬升时流水的侵

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2)说明图1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

[答案]科拉林地垒两侧的河流原本为同一水系,后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

将原水系一分为二;(2分)地垒东侧边缘形成新的分水岭,古河道废弃;(2

分)地垒西侧形成新的水系,地垒上发育新的河流;(2分)地垒东侧形成断

陷盆地,积水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湖泊。(2分)

[解析]结合上问分析,图1中水系的演化过程就是完整的古雅斯河水系被分割

形成乔治湖水系、新雅斯河水系的过程。具体思维过程为:①地壳抬升形成科

拉林地垒一古雅斯河水系中部断开形成古河道一地垒东侧地壳相对下降一地垒

与大分水岭之间的泰勒斯溪等河流汇聚形成乔治湖水系;②地壳抬升形成科拉

林地垒一古雅斯河水系中部断开形成古河道一地垒上发育新的河流一形成新雅

斯河水系。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4分)

[答案]泰勒斯溪通过湖盆边缘出露的含水层补给地下水;(2分)补给量小、变

化大、不连续。(2分)

[解析]读图2可知,泰勒斯溪等河流向乔治湖汇聚过程中,部分河水在接近乔

治湖时会向地下含水层渗透从而补给地下水。由于处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当

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对湖区地下水的补给特点有补

给量小、变化大、不连续等。

11.[2021辽宁,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

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下图)。某科研

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下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

数据表。

沙丘编号测量时间长度/m宽度/m高度/m

一3月152.218.21.6

①一1

6153.818.51.8

—9月;

53.215.91.4

—3月;

②r80.014.72.3

6月80.015.62.8

9月53.213.41.5

—3月;

③r52.113.23.1

—6月;

54.314.03.5

—9月;

49.315.6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答案]共同特征:先变大后变小。(2分)原因:夏秋降水多,沙地潮湿,沙粒

难以被风搬运;冬春多大风,风力搬运作用强。(6分)

[解析]沙丘大小变化与风力作用强弱有关。该地冬春季盛行西北风,风力搬运

作用强,使得沙丘变大。夏秋季节多降水,沙地潮湿,且风力较小,风力搬运

作用弱,沙粒难以被搬运,且受雨水冲刷作用影响,沙丘变小。

(2)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

明理由。(8分)

[答案]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2分)原因:植被减弱风力,增大地面的

摩擦力,降低风速,风力搬运作用减弱。(6分)

[解析]从长度、宽度、高度三方面分析沙丘大小变化。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

复,会增大地面的摩擦力,降低风速,使风力搬运作用减弱,沙丘会相应变

小。

题组四

一、选择题

[2023全国甲,8分]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

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

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

此完成1—2题。

1.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B)

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而

卵石属于流水沉积物,故①②③南侧谷地曾经是河流南流河床的一部分,属于

断流河道,B正确。图示狭长谷地位于①②③南侧高地上,河流难以汇聚形成

湖泊,因而南侧谷地不是狭长湖盆,A错误。古冰川槽谷是冰川侵蚀形成的,

沉积物主要是棱角分明的冰磺物,而不是磨圆度较高的卵石,C错误。泥石流

堆积物由泥沙和大小不均匀的石块组成,分选性差,一般不会出现卵石堆积,

D错误。

2.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

[解析]读图并结合材料信息可知,MN一线位于①②③南侧高地上,说明南北之

间地壳出现了断裂,导致MN一线南部抬升形成高地,北部沉降形成①②③湖

泊,A正确,B错误;MN一线如果是褶皱隆起,那么MN一线南侧河流应向

南流,北侧河流应向北流,而图示MN一线北侧河流仍是向南流的,C错误;

MN一线如果是褶皱凹陷,那么MN一线南侧河流应向北流,北侧河流应向南

流,而图示MN一线南侧河流仍是向南流的,D错误。

【考情速递】调查研究,特别是野外考察是地理学开展研究的重要方法。近年

来,高考地理试题常以野外考察及其成果为情境设题,让考生依据考察的成果

反推地理过程,落实了对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2022海南,6分]在阿尔卑斯山脉南侧某些狭窄、少风的河谷上,分布着一

种独特的石顶泥柱景观(下图)。它是由夹杂石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