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_第1页
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_第2页
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_第3页
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_第4页
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T29-289-2021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2021-07-05发布2021-08-01实施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DesignRegulationofPedestrianBridgeinTianjin主编单位: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21年8月1日2021天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津住建设〔2021〕33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下达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住建设〔2019〕27号)要求,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了《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经市住建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现批准为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T29-289-2021,自2021年8月1日起实施。各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年7月5日本规程是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下达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住建设[2019]27号)要求,由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参加编制完成。本规程依据相关规范标准,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天津地区大量工程实例,并参考其他省市地区的设计资料,经反复论证编制而成,以适应天津市人行天桥建设的需要。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作用;5.结构设计;6.附属设施;7.景观设计;8.无障碍设施。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至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本规程主编单位: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天津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事务中心湖南大学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曹景杨立坡唐颖于永帅薛嵩于西尧刘博海王艳宁王文欣张洪海华旭刚张丛訾爱新李伟贾利强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韩振勇张佩竹孙运国刘国慧廖超英邢妍 2术语和符号 2 2 23基本规定 4 4 4作用 5结构设计 6附属设施 20 20 217景观设计 228无障碍设施 23 23 23 24附录A人行天桥舒适度计算方法 25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 2 23BasicRequirements 4 4 5 5 7 84Action 5StructuralDesign 6Attachments 20 20 217LandscapeDesign 228Barrier-freeFacilities 23 23 23 24AppendixAACalculationMethodofComfortLevelofPedestrianBridge 2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Guideline Listofquotedstandards 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1.0.1为规范天津地区人行天桥设计标准,使人行天桥设计符合安全可靠、适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与环境协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城市建成区跨越道路、轨道交通线的人行天桥设计。1.0.3人行天桥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并注重结构美观和景观要求。1.0.4人行天桥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天津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1术语2.1.1人行天桥pedestrianbridge跨越道路或轨道交通线供行人通过的专用桥梁。2.1.2基本通行能力basicpedestriancrossingcapacity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人行天桥的某一断面单位宽度在单位时间内期望通过的最大人流量。2.1.3设计通行能力designpedestriancrossingcapacity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人行天桥的某一断面单位宽度在单位时间内对应设计服务水平下通过的最大人流量。2.1.4计算净宽calculatedclearwidth根据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及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的人行天桥桥面净宽。2.1.5设计净宽designclearwidth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人行天桥设计时实际采用的桥面净宽。2.1.6舒适度评价标准evaluationcriteriaofcomfort衡量行人通过人行天桥时对人行天桥结构的人致振动引起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不适程度的标准(本规程以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2.1.7无障碍设施barrier-freefacilities在城市道路交通及建筑物等环境中,为方便行动不便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及正常活动的设施。2.2符号D——人行天桥的计算净宽;Qpg——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Ps——人行天桥的设计通行能力;W——人行天桥单位面积的人群荷载;L——人群荷载的加载长度;B——人行天桥的半桥宽度;L1——桥梁的计算跨径;L2——桥梁的悬臂长度。43.1设置原则3.1.1人行天桥应根据当地环境特征、交通状况、人流集散方向及其行人流量大小等因素进行设置,并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3.1.2穿越快速路或轨道交通线的行人过街,应设置人行天桥。3.1.3当交叉口的人流量及车流量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设置交叉口人行天桥:1进入交叉口总人流量达到18000p/h,或交叉口的一个进口横过道路的人流量超过5000p/h;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超过1200pcu/h。2进入环形交叉口总人流量达18000p/h,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超过2000pcu/h。3复杂交叉路口,机动车行车方向复杂,对行人有明显危险处。3.1.4当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时,可设置路段人行天桥:1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1200pcu/h,或过街人流量超过5000p/h。2机动车限制车速大于等于50km/h。3道路双向车道数多于4条,且无中央分隔带。3.1.5在曾经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地点,应仔细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必要时可设置人行天桥。3.1.6在大型多层商业建筑、轨道交通车站、快速公交(BRT)车站、交通枢纽站场、大型文体场馆、学校等高密度人流集散点附近,宜结合附近沿街建筑物及相关交通设施设置人行天桥。3.1.7人行天桥的设置应与公共车辆站点、地铁车站结合,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3.1.8人行天桥可与商场、文体场馆、地铁车站等大型人流集散点直接连通以发挥疏导人流的功能。3.1.9人行天桥的设置宜按所上跨道路的规划横断面考虑,并注意近远期结合。3.2设计通行能力3.2.1人行天桥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行人较多的重要区域设计通行能力宜采用低值,非重要区域宜采用高值。人行天桥类型基本通行能力,p/(h·m)设计通行能力,p/(h·m)人行天桥24001800~2000车站码头附近的人行天桥185014003.3净宽和净高3.3.1人行天桥的净宽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天桥的设计应进行现状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调查及设计年限内行人高峰小时流量预测,且应考虑人行天桥修建后引起行人流量的变化。2人行天桥的计算净宽应根据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及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人行天桥的计算净宽按下式计算:6式中:D——人行天桥的计算净宽(mQpg——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p/hPs——设计通行能力(p/(h·m。3人行天桥桥面设计净宽不应小于计算净宽,且不宜小于3.0m。4城市商业密集区、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车站、大型文体场馆、旅游景点、较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高密度人流集散点附近的人行天桥桥面设计净宽宜在计算净宽的基础上适当加宽。5人行天桥每端梯道的净宽之和应大于桥面计算净宽的1.2倍,且不应小于桥面设计净宽。梯道的最小净宽为1.8m。6考虑兼顾自行车推车通过时,一条推车带宽应按1.0m计,人行天桥桥面和梯道净宽应按自行车流量计算增加通道净宽,梯道的最小净宽为2.0m。3.3.2人行天桥的桥下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跨越城市道路的人行天桥桥下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3.2规定。道路种类行驶车辆类型最小净高(m)机动车道各种机动车4.5小客车3.5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三轮车2.5人行道行人2.52人行天桥桥下的非机动车道如有通行机动车的需求,其最小净高应满足特定机动车通行的要求。3对通行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双层客车等其他特种车辆的7道路,人行天桥桥下最小净高应满足相应特种车辆通行的要求。4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的人行天桥,其桥下净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和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的规定。5人行天桥的主桥、梯道或坡道下方为人行道时,在受条件限制时,最小净高可为2.3m。6考虑维修或改建道路可能提高路面标高时,人行天桥桥下净高可适当提高。7人行天桥桥下最小净高应符合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3.3.3人行天桥的桥面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最小净高为2.5m。2人行天桥桥位上空不应设有架空高压电线。当无法避开时,桥梁主体结构最高点与架空电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现行5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的规定。3当人行天桥上方的架空电线距桥面不满足安全距离时,桥上应设置安全防护罩,安全防护罩距桥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5m。3.4梯道、平台3.4.1梯道坡度不应大于1:2。携带重物出行的行人流量较大的地区,梯道宜设置推拉行李的坡道,坡道净宽不应小于0.4m。3.4.2考虑推自行车的梯道,应采用梯道带坡道的布置方式,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4。一条坡道净宽不应小于0.4m。坡道位置视方便推车流向设置,可设在梯道两侧或梯道中间。3.4.3梯道宜设休息平台,每个梯段踏步不宜超过15级,否则应加设休息平台。改向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桥梯宽度,直梯平台深度不8应小于1.5m,考虑自行车推行时,不应小于2.0m。自行车转向平台宜设不小于1.5m的转弯半径。3.4.4梯道踏步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梯道踏步最小步宽宜为0.3m,最大步高宜为0.15m,螺旋梯内侧步宽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0.22m。2踏步的高宽关系可按2R+T=0.6m的关系式计算,其中R为踏步高度,T为踏步宽度。3梯道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行人的行走规律。3.5其他3.5.1人行天桥的墩柱、地面梯道、坡道、无障碍电梯等设施不宜占用人行道宽度。条件困难需占用时,应局部拓宽人行道,以保证人行道的原有宽度。拓宽人行道有困难时,应保证人行道的宽度不小于1.5m。3.5.2当人行天桥的墩柱紧靠机动车道时,所需的安全带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道路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安全带宽度不应小于0.5m。2当道路设计行车速度小于60km/h时,安全带宽度不应小于0.25m。3.5.3人行天桥的墩位布置应满足桥下道路或轨道交通的行车视距和前方交通信息识别的要求,并应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要求,避开既有的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3.5.4人行天桥位于中小学校、医院等儿童和老年人出行较多的地方,宜设置防雨雪的罩棚。3.5.5不得在人行天桥上敷设污水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和其他可燃、有毒或有腐蚀性液、气体管道。3.5.6人行天桥上设置的管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线不宜在桥梁立面上外露。2应妥善安排各类管线,在敷设、养护、检修、更换时不得损坏桥梁。刚性管道宜与桥梁上部结构分离。3各类管线不得侵入桥面和桥下净空限界。4.0.1人行天桥设计中作用的分类、代表值和作用效应组合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4.0.2永久作用计算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采用。结构重力计算时,当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含筋率(含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大于1%(体积比)时,其重度可按单位体积中扣除钢筋体积的混凝土的自重加所含钢筋的自重之和计算。4.0.3人群设计荷载值及计算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桥面板及梯(坡)道面板的人群荷载按5kPa或1.5kN竖向集中力作用在一块构件上分别计算,取其不利者;2梁、桁、拱及其他大跨结构,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加载长度L<20m时:当加载长度20m≤L<100m(100m以上同100m)时:5-2×(4.0.3-2)式中:W——单位面积的人群荷载(kPaL——加载长度(mB——半桥宽度(m大于4m时仍按4m计。3计算时应考虑人群荷载单边偏载的不利情况。4.0.4作用在人行天桥上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的规定采用。4.0.5温度作用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采用,并符合下列规定:1考虑温度作用时,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结构物使用的材料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计算由温度引起的结构效应。2体系温差,钢结构可按当地最高和最低气温确定;混凝土结构可按当地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确定。气温变化值应自结构合龙时的温度起算。3计算钢-混凝土结合桥梁主梁结构由温度梯度引起的效应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50917的规定采用。4.0.6作用在人行天桥栏杆扶手上竖向荷载应为1.2kN/m;水平向外荷载应为2.5kN/m。两者应分别计算,且不应与其他活载叠加。4.0.7地震作用力的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的规定。4.0.8人行天桥的墩柱在必要时应考虑汽车的撞击作用。汽车撞击力的计算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采用。4.0.9雪荷载的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5.1一般规定5.1.1人行天桥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并应同时满足构造和工艺方面的要求。5.1.2人行天桥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5.1.3人行天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对有特殊要求人行天桥的设计使用年限,可经技术经济论证后予以调整。5.1.4人行天桥结构或其构件,对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和地震状况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对持久状况还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偶然状况、地震状况等设计状况,可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5.1.5当人行天桥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设计安全等级应为一级。5.1.6人行天桥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50917、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规定。5.1.7人行天桥的地基与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的规定。5.1.8人行天桥的计算,除本节有明确规定外,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5.2材料5.2.1人行天桥结构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人行天桥各部分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标准强度、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规定采用。2人行天桥受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40。5.2.2人行天桥结构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采用的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类别、设计强度、标准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的规定采用。2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普通钢筋宜选用HPB300、HRB400钢筋。5.2.3人行天桥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时,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天桥应根据结构型式、受力状态、连接方法及所处环境条件合理地选用钢材牌号和材质。2人行天桥主体结构的钢材宜选用Q235钢、Q35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其中Q235钢中的沸腾钢不应用于承重的焊接构件和承重的需验算疲劳强度的非焊接构件。5.3结构设计5.3.1人行天桥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应受力合理,便于制造、运输、安装、施工和养护。2结构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规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构件应减小由附加力、局部力和偏心力引起的应力。4结构或构件应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采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5.3.2人行天桥的结构体系选择应对工程性质、环境特征、结构功能、造型需要、施工条件、技术力量、投资可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保证结构体系实施的可行性。5.3.3城市中的人行天桥宜采用钢结构;位于郊区且施工期间对道路交通影响小的人行天桥宜采用混凝土结构。5.3.4人行天桥采用钢桁架结构时,应把杆件限制在最小的空间方向上。各杆件截面高度应力求一致,厚度和长度比应适当,以求轻巧纤细。对于下承式桁架顶部横向风撑应尤其注意其景观效果。5.3.5人行天桥上部结构,由人群荷载计算的最大竖向挠度,不应超过表5.3.5规定的限值。桥梁结构形式梁板式主梁跨中梁板式主梁悬臂端桁架拱桥桥面梁(板)限值L/500L1/300L/500L/8005.3.6人行天桥主梁结构应设置预拱度,其值采用结构重力和人群荷载所产生的竖向挠度,并应做成圆滑曲线。当结构重力和人群荷载产生的向下挠度不超过跨径的1/1600时,可不设预拱度。5.3.7人行天桥结构设计应限制结构振动对行人舒适感、安全感的不利影响。对于梁式桥、桁架桥及上承式拱桥,人行天桥的竖向自振频率不宜小于3Hz,侧弯频率不应小于1.2Hz;当竖向或者侧向自振频率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进行人致振动舒适度验算,本规程建议的方法见附录A。其余结构体系桥梁应按附录A验算舒适度。当人行天桥上部结构的竖向或横向振动舒适度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适当的振动控制措施。人行天桥结构的阻尼比可按表5.3.7取值。对于重要桥梁,成桥后应测定阻尼比以验证设计。表5.3.7各种材料类型人行天桥的阻尼比ζ结构类型阻尼比钢筋混凝土结构2.0%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0.5%铝合金结构0.9%木结构1.0%5.3.8人行天桥主梁和墩柱均为钢结构并且采用刚性连接时,节点构造及其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节点处内力传递应简洁明确,安全可靠。2节点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节点应加工简单,施工安装方便。5.3.9人行天桥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桥址处地震基本烈度数值、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的规定采用。2人行天桥的抗震设防分类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中的丁类采用。对于具有特殊要求或功能的人行天桥,其设防分类可经技术经济论证后予以调整。3人行天桥应在已确定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分类的基础上,按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的相关规定进行抗震设计。4人行天桥应具有明确的抗震体系,主桥和梯道(坡道)均应设置抗震措施。5.3.10人行天桥的基础应避开地下管线,其间距必须符合有关管线安全距离的规定。当基础无法避开地下管线时,经与管线产权单位协商,可采用调整基础形式或迁移管线的方法。5.3.11人行天桥采用钢结构时,钢结构各部分截面最小厚度可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规定。6.1栏杆与扶手6.1.1人行天桥的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本规程第4.0.6条规定的荷载。2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10m,并且不宜大于1.20m。栏杆高度应从桥面、梯道台阶顶面、坡道的坡面或平台顶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当底面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时,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3栏杆竖直构件间的最大净间距不应大于0.11m,且不宜采用横线条栏杆。4在栏杆下方宜设置安全阻挡措施。5采用玻璃栏杆时,应充分考虑日常养管、维护等管理要求。6.1.2扶手应符合下列规定:1考虑残疾人通行时,应在0.65m高度处另设扶手,在儿童通行较多处,应在0.8m高度处另设扶手。2梯道宽度大于6m,梯道中间宜增设栏杆扶手。3扶手应安装稳固,形状易于抓握。圆形扶手的外径宜为35mm~50mm,矩形扶手的截面尺寸宜为35mm~50mm。若采用其他形状的扶手,应为攀扶者提供与管状扶手的握法相似的形式。4扶手的材质宜选用防滑、耐久、热惰性指标好的材料。6.1.3人行天桥的行人流量较大时,可在桥面和梯道中间设置隔离栏杆。6.2排水6.2.1人行天桥的桥面应采用集中排水方式,梯道和平台可采用自然排水方式。6.2.2人行天桥的排水设施应适应桥梁结构的变形,细部构造布置应保证桥梁结构的任何部分不受排水设施和渗漏水流的侵蚀。6.2.3人行天桥的桥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天桥的桥面应设置不大于2.0%的排水纵坡,并应做成圆滑曲线。人行天桥的桥面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5%。2人行天桥的桥面可根据不同类型铺装设置不大于2.0%的排水横坡。横坡可采用双向坡,也可采用单向坡,最小横坡值可采用0.5%。3人行天桥的桥面排水可在桥面最低处设置泄水孔,导入排水管。泄水孔的构造应保证桥面积水能全部排出。4排水管应在桥墩处接入地面,其布置应利于桥面排水,方便养护,不宜设置在梁体或墩柱内部。排水管应少设连接弯头,宜采用有清除孔的连接弯头,底部应做散水处理。5排水管应采用坚固、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管径应根据桥梁汇水面积计算确定。6排水管应与人行天桥连接牢固,防止坠落。6.2.4人行天桥的梯道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梯道踏步和平台应设置0.5%~1.0%的排水纵坡。2梯道踏步和平台可设置不大于2.0%的横坡。梯道与主桥在同一方向时,梯道的横坡宜与主桥的横坡一致;梯道与主桥垂直设置时,梯道的横坡宜与主桥的纵坡一致。6.2.5人行天桥的梯道与地面人行道连接处,应防止路面积水。6.3铺装、防水和伸缩装置6.3.1人行天桥的铺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天桥的桥面、梯道和平台应设置铺装层。铺装层应符合平整、防滑、耐磨、排水、无噪音、便于养护的要求。2人行天桥的铺装形式应根据桥梁结构形式、使用条件等确定。铺装与桥面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铺装材料必须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3人行天桥的铺装可采用石材、混凝土、聚氨酯弹性体或硫化橡胶板弹性体等,并应积极采用新材料。4人行天桥的铺装及涉及人行走的固定件表面或防滑条表面的防滑标准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天津市人行道及人行广场防滑技术标准》DB29-201的规定。6.3.2人行天桥的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天桥的铺装层下应设防水层。防水层的做法应根据桥梁结构和桥面铺装的形式等具体情况确定。2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铺装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积水能顺利排出。6.3.3人行天桥的伸缩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天桥结构应设置止水型的伸缩装置。2人行天桥主桥和梯道之间的伸缩装置应能满足主桥和梯道不同方向的变形要求。3人行天桥所采用的伸缩装置,不应影响行人的安全通行。6.4限高和导向设施6.4.1人行天桥必须设置桥下限高的交通标志。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定。6.4.2人行天桥的地面梯道出入口及分岔口处应设置醒目的导向标志。6.4.3人行天桥的地面梯道出入口附近一定范围内,应设置地面导向护栏。护栏断口宜与人行天桥两侧附近交叉路口的地形相结合,每侧长度宜为50m~100m。6.4.4人行天桥桥位处的道路两侧未设置全封闭导向护栏时,应在路中设分隔栏杆,分隔栏杆的净高不宜低于1.1m。6.4.5护栏不宜采用有蹬踏面的结构,其材料应坚固,形式、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6.5照明6.5.1跨越有照明设施道路的人行天桥可不另设照明,紧邻人行天桥两侧的常规照明的灯杆高度、安装位置以及光源灯具的配置,宜根据桥面照明的需要作相应调整。当利用道路照明的桥面照度小于2Lx、或阶梯照度小于5Lx时,应专门设置人行天桥照明。6.5.2专门设置照明的人行天桥桥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Lx,阶梯照度宜适当提高,且阶梯踏板的水平照度与踢板的垂直照度的比值不应小于2:1。应合理选择和布设灯具,使照度均匀。6.5.3人行天桥的主梁和道路隔离带上的中墩立面的最低设计平均照度,应与所处道路路面的照度一致。6.5.4应防止人行天桥的照明设施给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造成6.6其他6.6.1人行天桥的墩柱易受汽车撞击时,应在墩柱边设防撞设施。城市中的人行天桥宜采用柔性防撞设施。6.6.2人行天桥上设置标志牌、广告牌或其他设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安装牢固,不得危及行人和交通安全;不得侵入桥下道路净空限界,不得侵入桥上行人净空。2所有设施的设置在视觉方面应突出交通标志;严禁设置闪烁型灯广告。3任何标志牌、广告牌应与人行天桥立面相协调,不损害景观。4设置标志牌或广告牌时,其高度不应超过桥面1.2m;标志牌或广告牌的背面应做必要的装饰处理。6.6.3当人行天桥跨越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干线等重要交通要道时,桥面应设置防护网。跨越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防护网的高度不应小于2m,跨越铁路干线的防护网高度不应小于2.2m,长度宜为下穿道路的宽度并适当向外延长。6.6.4封闭式的人行天桥根据需要应有通风、排水和防护措施。人行天桥上设置的罩棚,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其构造应防止沙土在罩棚顶面堆积。6.6.5人行天桥距房屋较近时,应根据需要设置视线遮板,并照顾到该房屋的日照问题。6.6.6人行天桥应进行防雷验算,需要时应设置防雷接地设施。6.6.7人行天桥的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所采用的钢构件均应进行防腐处理。7.0.1人行天桥的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桥梁所处位置、周边环境、使用人群等因素,结构形式及建筑造型应与城市景观协调,并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7.0.2人行天桥的景观设计不应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不应降低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7.0.3人行天桥结构造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体结构形式应受力明确、合理,不宜采用受力不合理的结构形式。2结构的高度、宽度、跨度应有良好的三维比例,整体造型应轻巧、简洁、明快、通透、美观。3主桥和梯道的墩柱形式、布置应与主桥的造型相协调。7.0.4人行天桥的景观设计应以结构本身的造型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装修。装修不应影响结构各部位的检查、养护和维修。7.0.5人行天桥的栏杆、铺装、泄水管、防护网、罩棚等附属设施的造型与色调应与主桥、梯道、墩柱等主体结构协调一致。7.0.6桥位处设置有绿化带的,景观绿化可作为人行天桥景观设计的一部分。7.0.7人行天桥可设置景观照明,但不应给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眩光。8.1一般规定8.1.1人行天桥的无障碍设施,应按照城市规划有关要求统一设置,形成完善的无障碍步行系统。8.1.2人行天桥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调研、分析服务对象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针对服务对象及预测的通行量,设置适用的无障碍设施。8.1.3人行天桥的无障碍设施布设应针对服务对象通行的具体需求状况,结合周边灯控路口、地铁车站等过街设施的无障碍设施统一考虑。8.2设置原则8.2.1携带重物出行或乘坐轮椅出行的行人流量较大地区,人行天桥应设置坡道或无障碍电梯。8.2.2大型商业区、活动聚集区、广场等行人过街交通量密集、单位宽度人流量大的地区,人行天桥可设置自动扶梯。8.2.3设置无障碍电梯、自动扶梯的人行天桥,应充分考虑供电、运营、维护等建设管理要求。8.3设计8.3.1人行天桥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兼顾工程可实施性、景观要求、管理要求等。8.3.2坡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坡道宜沿直线布置,不宜设置曲线坡道。2坡道的净宽不应小于2.0m。轮椅专用坡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5m,有特殊困难时不应小于1.2m。3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弧线形坡道的坡度,应以弧线内缘的坡度进行计算。4坡道的高度每升高1.5m,应设深度不小于2.0m的中间平台。5坡道的表面必须采取有效防滑措施,但不得采用锯齿状坡道。8.3.3坡道的栏杆和扶手应符合下列规定:1坡道及平台两侧必须设置符合无障碍要求的栏杆及扶手。坡道入口平台与地面人行道有高差时,必须采用坡道连接。2坡道的栏杆下方宜设置安全阻挡措施。3坡道向下到达有车辆经过的地方时,必须在离开坡道底部不少于2.0m处,设置不小于坡道宽度的护栏。8.3.4人行天桥上的电梯宜采用液压电梯或无机房电梯;自动扶梯应采用公共交通型扶梯。8.3.5人行天桥的桥下三角区,应在结构边缘设置提示盲道。必要的情况下,可在2.0m以下高度范围的周围安装防护栅栏等安全措施。8.3.6人行天桥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除本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和现行地方标准《天津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T29-196的规定。A.0.1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量,将人行天桥桥面人群密度d分为5个等级:d=0.2p/m2,此时交通十分稀少;d=0.5p/m2,此时交通较繁忙;d=1.0p/m2,此时交通繁忙;d=1.5p/m2,此时交通十分繁忙;d=2.0p/m2,此时交通异常繁忙;人行天桥舒适度计算时应采用d=1.5p/m2或以上的交通流量等级。A.0.2自由行走的人群荷载等效为均匀分布的谐波荷载p(t)[N/m2],各交通量等级均采用谐波荷载模型,可按下式计算:p(t)=P×cos(2πfst)×Ψ×Np(A.0.2-1)式中:P——单人步行力一阶谐波荷载的幅值,按表A.0.2取值;fs——步行力频率,假定与处于步行力频率范围内桥梁某一阶模态的频率相等;t——人群荷载作用时间,t应该取足够长以使结构产生稳态响应;Ψ——折减系数,按图A.0.2规定取值;Np——与桥上自由行走的N个人的作用效应等效的等效行人密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S——桥面人行通道面积(m2ζ——结构模态阻尼比;N——人行天桥的行人数量,按人群密度d及人行天桥桥面面积S计算,N=d×S。P(N)280(竖向)35(侧向)A.0.3将式(A.0.2-1)给出的均布荷载按照图A.0.3所示模态振型加载方式逐个加载到人行桥主梁上,分别计算出处于步行力频率之内的桥梁各阶模态的主梁稳态竖向、侧向加速度响应峰值。竖向步行力频率范围为1.25Hz~4.6Hz;侧向步行力频率范围为0.5Hz~1.2Hz。加载计算时间应使结构响应达到稳态振动。对于异形人行桥,结构模态振型在竖向和侧向具有较强耦合时,应考虑某方向步行荷载引起的另一个方向加速度峰值响应。当桥梁为直线梁桥时,可将桥梁结构的每一阶模态用一个单自由度系统等效代替,按照单自由度共振方法计算主梁最大竖向、侧向加速度amax[m/s2]:式中:P*——该模态广义步行荷载幅值(N按式A.0.3-2计算;M*——按同一振型ϕ(x)计算的模态质量(kg按式A.0.3-3计算;ζ——该模态阻尼比;P*=∫b(x).P×Ψ×Np.φ(x).dx(A.0.3-2)式中:b(x)——主梁人行道宽;ϕ(x)——模态振型,采用主梁最大位移为1进行规格化;式中:m(x)——天桥主梁线质量(kg/m)。当行人总质量大于主梁总质量的5%时,建议考虑行人的质量。A.0.4采用加速度峰值作为舒适度评价指标,舒适度等级评价标准如表A.0.4所示。舒适度等级应满足CL2等级,宜达到CL1等级。舒适度舒适度竖向峰值加速度限值侧向峰值加速度限值等级评价CL1最佳0,min(0.25.f0.78,0.5))CL2合格min(0.25.f0.78,0.5),min(0.5.f0.5,0.7))0.1,min(0.15.f0.5,0.2))CL3不合格min(0.5.f0.5,0.7),∞)min(0.15.f0.5,0.2),∞)10.50竖向加速度峰值限值标准CL3-不合格CL2-合格CL1-最佳.511.522.533.544.550.50.40.30.20.10侧向加速度峰值限值标准CL3-不合格CL2-中等CL1-最佳.511.522.533.544.55A.0.5对于加速度峰值超限的结构,应考虑从以下3个方面来改善人行桥的动力性能:调整质量;调整刚度;增加阻尼。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2条文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碳素结构钢》GB/T70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50917《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城市人行天桥与地道技术规范》CJJ69《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110~5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天津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T29-196《天津市人行道及人行广场防滑技术标准》DB29-201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科研成果以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天津市人行天桥设计规程》的编制工作。为便于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条文规定的参考。 3基本规定 36 37 37 38 384作用 405结构设计 41 41 42 436附属设施 46 46 46 47 48 48 487景观设计 508无障碍设施 51 51 1.0.1本规程在《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基础上,吸收近年来天津市人行天桥在设计、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和成果,同时也考虑了相关行业标准内容更新与变化,使人行天桥设计符合安全可靠、适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与环境协调的要求。安全可靠、适用耐久是设计的目的和功能需求,技术先进要求人行天桥设计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桥梁结构应注意工程总体的经济合理性,除桥梁主体结构的造价外,还应综合考虑桥梁附属设施、施工工艺、建设周期、维修养护等诸多影响工程总投资的因素。人行天桥建设主要解决行人交通功能需求,但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行天桥需要成为城市中较突出的景观建筑,在安全可靠、适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设计中应对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总体布局的舒展、造型的美观予以足够重视。1.0.2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城市建成区跨越道路、轨道交通线的人行天桥设计,原则上也可供修建郊区公路上的人行天桥时参考。因车站、码头、航空港、公园以及大型公共场所的内部人行天桥在人流、荷载、建筑等方面有特殊性,故不在本规范适用范围之内。3.1设置原则3.1.2行人穿越快速路或轨道交通线应采用立体过街方式,立体过街设施包括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在确定立体过街方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同深度比选。本规程所研究对象为人行天桥,因此不再涉及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方案比选问题。3.1.7人行天桥虽然是行人过街的安全设施,但是走人行天桥一般比较费力,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方便行人、诱导行人以及带一定强制性的措施。如将公交车站、地铁车站与人行天桥出入口相结合,在人行天桥出入口各端道路的人行道边缘,用一段相当长的栏杆与车行道隔离,强制过街行人走天桥。3.1.8商场、文体场馆、地铁站等大型人流集散点的行人很多都需要横过道路到其它地方去进行购物文娱等活动。因此,在上述地方规划人行天桥,并与各场馆出入口连接,就能有效地将行人迅速集散到各目的地,减少行人上、下桥梯的次数。3.1.9人行天桥上跨城市道路时,必须确认所上跨道路的远期规划情况。人行天桥的墩位宜按其远期规划横断面布置,并应满足现状横断面要求。当人行天桥按远期规划横断面布置有困难时,应对现状道路按远期规划横断面实施后已建人行天桥如何处置提出建议和和方法。3.2设计通行能力3.2.1人行天桥的设计通行能力,《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与《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一致。目前《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已废止,本条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第4.5.1条一致。3.3净宽和净高3.3.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第2.2.1.2条规定:“天桥桥面净宽不宜小于3m”。根据对天津市现状人行天桥的调研,部分人行天桥人流量很少,根据小时人流量计算,其桥宽要远小于3m。若桥宽取为3m,将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建议人行天桥的宽度可按实际计算取值,但不应小于2m。2m桥宽主要是保证桥面两条人行带的宽度,方便行人双向通行。《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第2.2.2条规定:“天桥与地道每端梯道或坡道的净宽之和应大于桥面(地道)的净宽1.2倍以上”。该条是基于行人在桥面上的步速大于梯道上攀登的步速,梯道的净宽应与桥面净宽相适应。但人行天桥的桥面净宽取值可能大于实际计算值,在这种情况下若要求梯道净宽大于桥面净宽的1.2倍,将导致梯道的净宽大于实际需要宽度。因此规定人行天桥每端梯道的净宽之和应大于桥面计算净宽的1.2倍以上。3.3.2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人行天桥所上跨道路的管理部门对道路上方的净空要求可能大于相关规范的规定,此时人行天桥的桥下净空应满足其要求。3.3.3桥位上空若有架空高压送电线路通过或桥位旁有架空高压电线时,对桥梁的正常运营存在不安全因素,尤其在大风天或雷雨天,或极端低温时,更为严重。因此桥梁不宜在架空送电线路下穿越。桥梁边缘与架空电线之间的水平距离除国家现行《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及《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有所规定外,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规定不得小于高压电线的塔(杆)架高度。本条文中所说的“架空线距离桥面不足安全距离”是指最低线条(最大弧垂时)至桥面的最小垂直空距或最小间距。3.4梯道、平台3.4.1根据现场调查,携带重物出行的行人流量较大地区,比如临近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地区,携带拉杆箱的行人较多。这种情况下,可在梯道上设置供拉杆箱拖行的坡道,给行人带来很大的便利。3.4.4根据对已建部分人行天桥的调查,人行天桥的坡度为1:4,梯道踏步宽度为0.4m,踏步高度为0.1m,踏步的高宽关系也满足2R+T=0.6m的关系式,行走时仍感觉不舒适。因此本条强调“梯道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行人的行走规律”。3.5其他3.5.1建造人行天桥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人流对交通的干扰,以利机动车在车行道上连续通行,并使过街行人得以安全过街。但是人行天桥修建须占用地面,尤其是占用人行道的情况居多,影响了行人的正常通行。因此有条件时可将人行天桥的墩柱和地面梯道设置在人行道外侧的空地或绿化带上,以保证人行道的连续,方便行人通行。3.5.4不设置罩棚的人行天桥,冬季雨雪天气桥面易结冰,桥面铺装的防滑问题难以解决,行人容易摔倒。因此在中小学校、医院等老年人和儿童出行较多的地方,建议设置罩棚,这也体现了人行天桥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3.5.5对桥上敷设的管线作出规定主要是确保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避免发生危及桥梁自身和在桥上行人安全的重大燃爆事故。4.0.3人行天桥自重较轻,人群荷载相对较大,因此要特别注意人群荷载偏载引起的桥梁倾覆。4.0.6本条规定作用在栏杆上的水平和竖向荷载分别计算。这是符合结构实际受力情况的。4.0.8现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规定汽车撞击墩台作用的力值和位置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取值,该取值要明显大于《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的规定。因此本条规定人行天桥的汽车撞击力应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规定取值。5.1一般规定5.1.2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都需要一个确定的设计基准期。设计基准期是指结构可靠性分析时,为确定可变作用及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也就是可靠度定义中的“规定时间”。我国公路桥梁和城市桥梁的设计基准期均取为100年。需要说明的是,设计基准期不完全等同于使用年限,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并不等于结构丧失功能或报废,只表明结构的失效概率(指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可能会比设计时的预期值增大。本规程规定人行天桥设计基准期为100年,与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保持一致。5.1.3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规定时期内结构只需进行正常维护(包括必要的检测、养护、维修等)而不需要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功能,即桥梁主体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下达到的使用年限。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第3.3.1条规定:“工程结构设计时,应规定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该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而对人行天桥设计使用年限并未有明确规定。参照该标准,建议人行天桥的设计使用年限取为50年。5.1.5当桥梁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应划分安全等级。桥梁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关系到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与结构的材料用量相关。人行天桥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结构破坏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且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建议人行天桥的设计安全等级取为一级。5.2材料5.2.2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已明确将HPB235及HRB335钢筋产品列为淘汰类产品。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亦正式取消HPB235和HRB335钢筋,转而由HPB300和HRB400钢筋取代,因此本条也做相应调整。5.2.3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低合金刚强度结构钢》GB/T1591是结构用钢的基本材料标准。《钢-混凝土组合桥年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宜采用桥梁用钢结构,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桥梁用结构钢》GB/T714的规定”。本规程规定人行天桥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与一般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同,且人行天桥主要承受为人群荷载,其对抗冲击性能的要求远低于公路桥梁和铁路桥梁,一般情况下结构钢材可以不采用桥梁用结构钢。5.3结构设计5.3.1本条为对人行天桥结构设计提出总的要求。桥梁结构设计除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外,还应考虑如何方便制造、简化施工、提供必要的养护条件以及在运输、安装、使用的过程中防止构件产生过大的变形或开裂。对于钢结构应注意焊接时所产生的附加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注意锚固处的局部应力,当轴向力偏离构件轴线时还应考虑偏心力引起的附加弯矩等,因此提出:“构件应减小由附加力、局部力和偏心力引起的应力。”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可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和现行《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的规定执行。5.3.3本条根据人行天桥所处不同区域,施工期间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大小将适宜采用的结构分为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对于位于郊区或偏远地区的人行天桥,因日常养护难度较大,应避免盲目采用钢结构。5.3.4下承式桁架桥顶部的横向风撑若处理不当,容易给桥上行人造成凌乱和压抑的视觉效果,应仔细考虑其造型。5.3.6桥梁上部结构设置预拱度是为了补偿结构重力挠度,同时要求在无荷载时有拱度,以增加舒适感和美观,所以预拱度采用结构重力挠度加静活载挠度。对于连续梁的预拱度,应在结构重力作用下足以抵消结构重力产生的挠度,使桥面保持平顺。计算竖向挠度的结构重力和人群荷载均采用标准值。当由静载和静活载产生的挠度不超过跨径的1/1600时,因天桥变形很小,可不设预拱度。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置预拱度要考虑预加应力引起的反拱值,具体计算方法应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相关规定执行。5.3.7本条参照《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钢结构在人行荷载下的振动EN03,2007)的规定。5.3.8为增加结构的刚度,人行天桥主桥和墩柱均为钢结构时一般采用墩梁固结型式,本条对墩梁固结的节点构造和连接作出一般规定。5.3.9现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以下简称《桥梁抗规》)对于人行天桥的抗震设防分类并未作出规定。人行天桥抗震设防分类按照现行《桥梁抗规》中的丁类执行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现行《桥梁抗规》的甲类、乙类和丙类桥梁均属于重要生命线工程。生命线工程(LifelineEngineering)在《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2011中的解释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地震破坏会导致城市局部或全部瘫痪、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煤气等”。本规程规定人行天桥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作用在于减少车辆和行人平面相交时的冲突,结构和功能重要性相对较弱。对于上跨城市道路的人行天桥,其破坏仅会造成道路交通短暂中断,经清理后道路交通可立即恢复。美国南加州交通运输厅《SeismicDesignSpecificationsforHighwayBridges》(Specifications)和华盛顿州交通运输厅《GeotechnicalDesignManual》均将人行天桥划为一般性结构,表明人行天桥结构重要性较弱。根据现行《桥梁抗规》第3.2.2条及条文说明,乙、丙和丁类E1地震作用是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以下简称《建筑抗规》)中的多遇地震(重现期63年)基础上,考虑下表的重要性系数得到的。乙类丙类丁类这主要是因为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与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不同导致的。现行《建筑抗规》3.10.3及其条文说明“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50年的结构,其地震作用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其调整系数人行天桥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按照现行《桥梁抗规》的丁类桥梁执行,与《建筑抗规》的规定是一致的。5.3.10人行天桥基础无法避开地下管线,且地下管线无法迁移时,可通过调整基础形式的方式避让或包裹管线。对于较大截面尺寸管道与人行天桥桩基础位置冲突,可将单桩基础调整为群桩基础为管道留出通道;对于较小截面尺寸管道,在不影响检修的情况下可与基础结构浇为整体,并考虑基础沉降对管道的不利影响。6.1栏杆与扶手6.1.1玻璃栏杆通透性好,但北方风沙大,室外的玻璃若不进行日常清洁,极易堆积灰尘,反而给人不舒适的感受。根据现场调查情况,采用玻璃栏杆的人行天桥日常养护比较欠缺,有些玻璃栏杆破碎后长时间得不到维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采用玻璃栏杆时应慎重考虑其养护情况。6.1.3当人行天桥的行人流量较大时,可设置隔离护栏,以分隔来往两个方向的行人,提高人行天桥的通行能力。6.2排水6.2.1本条规定人行天桥桥面不应采用自然排水方式。根据现场调查情况,采用自然排水方式的人行天桥,雨水容易流至梁体侧面以及桥墩,对结构耐久性不利,且影响景观。梯道和平台采用自然排水方式,水可沿梯道流至地面。6.2.3人行天桥桥面设置纵、横坡,以利于排除雨水,方便行人行走,同时减少雨水对桥面铺装层的渗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人行天桥的桥面纵坡不宜过大,否则行人行走困难,且雨雪天气容易滑倒。桥面竖曲线的曲线半径不应过小,避免桥面出现折点,影响桥梁景观。人行天桥地漏的构造应不仅能排除桥面积水,而且能排除桥面铺装层和防水层之间的层间水,以防止层间水破坏铺装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粘结。根据现场调查,部分人行天桥考虑美观,将泄水管布置在梁体和墩柱内。泄水管不仅难以检修,而且漏水后对结构的耐久性影响较大,因此不建议将排水管设置在梁体或墩柱内部。6.2.4根据现场调查,人行天桥的梯道踏步和平台普遍存在积水的情况。梯道踏步和平台可设置纵坡和横坡排水,一般纵坡排水效果要比横坡排水更好。梯道横坡与主桥的纵坡或横坡取一致,可以使梯道与主桥连接处(如伸缩缝)容易处理,连接更加平顺。6.3铺装、防水和伸缩装置6.3.1人行天桥的铺装形式应根据不同的结构型式选择。主梁为混凝土结构,采用混凝土铺装或石材铺装是比较适宜的;主梁为钢结构,宜选用重量较轻的橡胶、聚脲铺装等。根据现场调查,天津市人行天桥采用的主要铺装形式有石材、混凝土、橡胶、聚脲铺装等。各种不同的铺装形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新材料不断出现,实践中应积极地采用新材料。6.3.2铺装层与防水层之间的层间水宜通过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