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中生物 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中生物 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中生物 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中生物 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中生物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选考适应性考试

生物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

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

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

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研究人员在宁波韭山列岛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凤头燕鸥的踪影,当时估计全球数量不

足50只。下列保护中华凤头燕鸥的措施,最为有效的是()

A.建立中华凤头燕鸥人工繁育中心

B.建立中华凤头燕鸥自然保护区

C.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D.建立中华凤头燕鸥基因库

【答案】B

【解析】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

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

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

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目前已列管456种麻醉药品、精神药物以及芬太尼、合成大麻素两个整

类物质,成为列管毒品最多、管制最严的国家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剂不是毒品,在体育比赛中可适量使用

B.我国公民不得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料植物

C.每个公民都应洁身自好,坚持“毒品绝不能碰”的准则

D.毒品可造成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使人心理和生理双重“上瘾”

【答案】A

【解析】

【分析】罂粟、大麻等属于毒品,私自种植罂粟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轻者会受到行政处罚;严

重的,则会涉嫌构成犯罪。

【详解】A、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一般不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在体育比赛中使用有失公平性,且对身体

也有害,故体育比赛中禁止使用,A错误;

B、我国公民不得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料植物,私人自行种植罂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属于违法行为,B正确;

C、每个公民都应洁身自好,坚持“毒品绝不能碰”的准则,C正确;

D、毒品可造成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使人心理和生理双重“上瘾”,危害自己和他人,D正确。

故选A。

3.长春碱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的药物,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使纺锤丝不能形成,导致

分裂细胞停在有丝分裂中期。下列结构的形成可被长春碱直接抑制的是()

A.纺锤体B.核糖体C.染色体D.溶酶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2)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3)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4)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由题干可知,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使纺锤丝不能形成,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因此被长春碱直接抑制的结构是纺锤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阿糖胞昔、5-FU和柔红霉素是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理分别如下:阿糖胞甘抑制DNA聚合酶

活性;5-FU抑制胸腺嚏咤核甘酸合成酶的活性;柔红霉素能嵌入DNA,抑制DNA的解旋。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阿糖胞昔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时,DNA双链无法解开

B.5-FU处理后,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会受到抑制

C.柔红霉素处理后,肿瘤细胞的RNA聚合酶无法进行转录

D.阿糖胞甘、5-FU和柔红霉素对正常细胞无不利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

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A、阿糖胞昔能抑制DNA聚合酶活性,DNA聚合酶是催化脱氧核甘酸连接成脱氧核甘酸链的,

故阿糖胞昔处理后,DNA双链可以解旋,但不能合成子链,A错误;

B、DNA复制需要包括胸腺喀咤脱氧核甘酸在内的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甘酸做原料,5-FU抑制胸腺嗜

咤核甘酸合成酶的活性,即不能合成胸腺嚓咤脱氧核昔酸,故5-FU处理后可以影响DNA复制(影响

DNA子链的合成),但不能抑制转录,因为转录不需要胸腺唯咤核甘酸,B错误;

C、柔红霉素能嵌入DNA,抑制DNA的解旋,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故RNA聚合酶

无法进行转录,C正确;

D、以上药物都是通过干扰中心法则过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对正常细胞也会影响,D错误。

故选Co

5.某些内质网驻留蛋白,特别是高浓度存在的腔内蛋白,在内质网出芽过程中会被掺入到囊泡中并转运

至高尔基体。这类蛋白质的竣基端通常带有KDEL序列,高尔基体膜上存在KDEL受体,能识别这些蛋

白质并将其运回内质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类蛋白质运回内质网的过程不消耗ATP

B.胰岛素、抗体等蛋白质上存在KDEL序列

C.在内质网中,KDEL序列与KDEL受体特异性结合

D.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缺失可能导致高尔基体积累内质网驻留蛋白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竣基端通常带有KDEL序列,该序列能够与高尔基体膜上存在

的KDEL受体进行特异性识别结合,从而将这些蛋白质运回内质网。

【详解】A、这类蛋白质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能量,消耗ATP,A错误;

B、胰岛素、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不是内质网驻留蛋白,故其上不存在KDEL序列,B错误;

C、根据题干“高尔基体膜上存在KDEL受体”可知,在高尔基体膜上,KDEL序列与KDEL受体特异性结

合,C错误;

D、由题意可知,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缺失会导致内质网驻留蛋白不能被运回内质网,可能导致高

尔基体积累内质网驻留蛋白,D正确。

故选D。

6.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圃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不同土壤深度的动物数量(个)

动物名称

0〜5cm5〜10cm10~15cm

蚂蚁3

队妇61

马陆4

待鉴定12

种类数合计(类)322

个体数合计(个)1142

关于兴趣小组的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在花圃中随机选取多个样点,分别用取样器取出土壤

B.取样时需拨开表层落叶,将取样器按入土中至取样器底部与土壤表面齐平

C.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趋热等特点进行采集,并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

D.受有机质分布及运动受限程度等情况影响,土壤小动物多分布于浅层土壤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调查土壤中身体微小的生物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可用

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可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

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详解】A、调查小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随机选取多个样点,A正确;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将地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取样器,将其按入土中,按压

取样器底至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取样器内的土壤连取样器一起挖出,将取样器中的土倒入塑料袋

中,B正确;

c、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利用了它们趋湿、避光和避高温的特点,c错误:

D、表格显示土壤深度0~5cm处的丰富度更高,受有机质分布及运动受限程度等情况影响,土壤小动物多

分布于浅层土壤处,D正确。

故选Co

7.PET是一种极难降解的塑料。科学家从某种细菌中发现能降解PET的酶——PET水解酶。PET水解酶

可在65℃~70℃的温度范围内将PET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纯化PET水解酶的最佳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PET水解酶为PET分子的活化提供了能量

C.温度高于70℃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D.在低温条件下保存PET水解酶,是因为低温会改变其空间结构从而降低酶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

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点。

【详解】A、差速离心法是分离细胞器的方法,酶不是细胞器,A错误;

B、酶作用的原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据题意“PET水解酶可在65℃~70℃的温度范围内将PET水解成小分子物质”可知,温度高于70℃会破

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C正确;

D、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的结构稳定,酶制剂适宜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

故选Co

8.02在维持生命活动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与02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中[H]与02结合的场所是线粒体

B.储藏果蔬时往往需要降低02含量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C.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同时必定伴随02的消耗

D.光合作用中02产生的同时伴随着类囊体内H+浓度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呼吸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无氧呼吸发生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

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氧气生成水,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

【详解】A、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NADH)与O2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A正确;

B、储藏果蔬一般在零上低温、低氧,一定浓度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储存,B正确;

C、细胞呼吸产生CO2可以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C错误;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水的光解,产生02与H+,发生在类囊体内,D正确;

9.人类对于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细菌培养技术等

B.赫尔希等人通过检测上清液、沉淀物和子代噬菌体中的放射性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和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均使用了蛋白酶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所有病毒的遗传都是RNA

【答案】B

【解析】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

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

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细菌培养技术,没有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A错

误;

B、赫尔希等人通过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检测上清液、沉淀物和子代

噬菌体中放射性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没有使用蛋白酶,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故选B。

10.某同学分别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和黑藻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吸水纸的作用是吸去盖玻片上多余溶液,防止污染物镜

B.紫色洋葱和黑藻叶肉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小

C.紫色洋葱和黑藻叶片均不需要染色就可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D.实验过程中,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都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大液泡中含有色素、黑藻叶中含有叶绿体(属于原生质层)都带有颜色,都

可以直接用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随着失水量的增加,细胞的吸水能

力逐渐增大;渗透平衡状态时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详解】A、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吸水纸进行引流法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或清水中,A错误;

B、紫色洋葱和黑藻叶肉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不断的失水,则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错误;

C、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大液泡中含有色素、黑藻叶中含有叶绿体(属于原生质层)都带有颜色,都可以直

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C正确;

D、因细胞壁伸缩性较小,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也可能大于外界溶

液浓度,D错误。

故选C。

H.假性过敏是机体内稳态部分失调的结果,在临床上的症状类似过敏反应,如皮肤在极度缺水时接触到

大量水分,会出现红肿、刺痛等症状,但机体未发生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关于假性过敏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患者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B.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就能诱发假性过敏

C.患者血浆中抗体浓度显著提高

D.此症状可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答案】A

【解析】

【分析】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

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

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

发各种过敏反应。

【详解】A、假性过敏在临床上症状类似过敏反应,所以存在皮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的现象,A

正确;

B、假性过敏不存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所以是机体内稳态部分失调的结果,不是受到外界过敏原刺激产

生的,B错误;

C、假性过敏没有特异性免疫过程,抗体浓度不会显著提高,C错误;

D、由于假性过敏反应缺乏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无法用疫苗预防,D错误。

故选Ao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近年国家多次下达关于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其原因是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

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某兴趣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开展“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实验。

12.小组成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进行筛选,如图所示。挑取抑菌圈边缘的菌落进行扩增

培养,然后分别涂布在含有多种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最后定量分析连续传代细菌群体中抑

菌圈的半径变化。结果见下表:

不含抗生素—(•自\含青霉素

的滤纸片/♦\的滤纸片

G)含阿奇霉素

含四环素\

的滤纸片的滤纸片

抑菌圈

抑菌圈半径平均值(cm)

抗生素类型抑菌圈缩小百分比%

第一代筛选第二代筛选

-000%

青霉素0.950.7422%

四环素1.310.746%

阿奇霉素0.190100%

注:“一”表示不加抗生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对该抗生素敏感,所以选择抑菌圈边缘的菌落进行扩增培养

B.随传代次数增加,抑菌圈明显缩小,表明大肠杆菌对相应抗生素的抗性不断加强

C.大肠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抗性能力有差异,且对四环素的抗性最强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3.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pH应在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进行灭菌之后操作

B.“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接种至平板

C.L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该过程需要用到CCh培养箱

D.大肠杆菌培养结束后,培养基应先高压蒸汽灭菌再丢弃

【答案】12.B13.D

【解析】

【分析】1、进化: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的基因

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降低。

2、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

及氧气的要求;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方法: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12题详解】

A、再次接种时,要从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因为抑菌圈边缘生长的细菌可能是耐药菌,对抗生素不敏

感,A错误;

B、连续多代培养后,耐药菌所占比例逐步增加,细菌种群中耐药性增强,抑菌圈直径的变化趋势为变

小,B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知,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作用后抑菌圈都在缩小,缩小百分比不同,所以对不同

抗生素的抗性能力有差异,且抑菌圈缩小百分比青霉素组达到22%,所以对青霉素的抗性最强,C错

误;

D、人工选择是根据人的需要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所以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

结果,D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A、调节pH应在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进行灭菌之前操作,A错误;

B、“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大肠杆菌接种至平板,B错误;

C、L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该过程不需要用到C02培养箱,C错误;

D、大肠杆菌培养结束后,培养基应先高压蒸汽灭菌再丢弃,D正确。

故选D。

14.高温会引起葛苣种子发芽率降低、自由基积累等问题。赤霉素(GA3)、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

BA)对高温胁迫下葛苣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g-

»5

o地

-

9去

+-网50

8o40

沛30

-席20

7o0

物(

m

(-g

%.n

)6oM

-.

h

-

5O)

02.557.51012.515(mg/L)

图乙葛苣种子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注: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反应产生自由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A3和6-BA具有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作用

B.高温胁迫可能严重损伤葛苣种子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子

C.GA3和6-BA在其苣种子萌发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D.GA3和6-BA对于种子萌发的作用均具有两重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1、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其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

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2、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其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

素合成。

3、分析题图:图甲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GA3)、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BA)均可以提

高葛苣种子发芽率,且两种激素共同使用效果更好;图乙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GA3)、人

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BA)均可以提高其苣种子中的过氧化酶活性,且两种激素共同使用效果更好。

【详解】A、图乙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GA3)、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BA)均可以提

高葛苣种子中的过氧化酶活性,且两种激素共同使用效果更好;故GA3和6-BA具有提高过氧化氢酶活

性的作用,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高温会引起葛苣种子发芽率降低、自由基积累等问题,自由基积累会攻击细胞内的

DNA和蛋白质分子等,从而破坏其结构影响其功能,故高温胁迫可能严重损伤苜苣种子内的DNA和蛋

白质分子,B正确;

C、分析题图:图甲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GA3)、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BA)均可以提

高葛苣种子发芽率,且两种激素共同使用效果更好;图乙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GA3)、人

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BA)均可以提高葛苣种子中的过氧化酶活性,且两种激素共同使用效果更好;

故GA3和6-BA在葛苣种子萌发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C正确;

D、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成长,GA3和6-BA对于种子萌发的作用均不具有两重性,

D错误。

故选D。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常出现高热症状,且通常需要72小时以上才能退烧。关于新冠患者高热后体温

逐渐恢复正常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

B.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

C.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增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

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

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

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患者出现高热症状,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增加散热,从而使体温逐渐恢复

正常,A正确;

B、患者从高热症状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产热小于散热,B错误;

CD、患者从高热症状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不会发生骨骼肌战栗和甲状腺激素分泌

增多的现象,CD错误。

故选Ao

16.白纹伊蚊是众多病毒传播的媒介。在冬季,白纹伊蚊几乎“消失”,但在初春,积水处的白纹伊蚊卵

会快速孵化为成虫,引起夏季白纹伊蚊数量大爆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投入特殊病原体使白纹伊蚊绝育,可解决其数量爆发式增长

B.影响白纹伊蚊卵孵化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C.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随季节交替呈现出规律性的消长

D.冬季白纹伊蚊几乎“消失”,此时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

稳定型、衰退型。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详解】A、投入特殊病原体使白纹伊蚊绝育,可降低白纹伊蚊的出生率,从而解决其数量爆发式增长,A

正确;

B、影响白纹伊蚊卵孵化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冬天温度低,气候干燥,孵化率低,B正确;

C、据题意“在冬季,白纹伊蚊几乎消失,但在初春,积水处的白纹伊蚊卵会快速孵化为成虫,引起夏季白

纹伊蚊数量大爆发”,说明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随季节交替呈现出规律性的消长,C正确;

D、冬季白纹伊蚊几乎“消失”是因为温度过低,导致大量白纹伊蚊死亡,此时不能确定该种群中各年龄期

个体数目的比例,因此不能判断其年龄结构是否为衰退型,D错误。

故选D。

17.下图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的实验流

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植物细腿、①/甲原生庾体、②细胞一饬用钠盐浓度为06、、③,目的

乙植物细胞今不乙原生质体■'分H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培索,还窜植株

A.①处理常用无菌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

B.②融合前需先检测两种原生质体的活性和密度

C.②过程可用适宜浓度的聚乙二醇进行诱导

D.③选择时要将植株种在正常盐度的环境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其中①表示酶解法去除细胞壁,②表示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为融合的原生质体,c为胚状体,③为筛选耐盐的目的植株。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常用无菌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去除细胞壁,

A正确;

B、原生质体融合前需先检测两种原生质体的活性和密度,B正确;

C、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常用适宜浓度的聚乙二醇,C正

确;

D、因为要选择耐盐的植株,所以要将植株种在高盐度的环境中进行筛选,D错误。

故选D。

18.遗传性肾炎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家系中一男性患者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后,生出一个患

该病的男孩。关于该男孩的患病原因,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后期H,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可能移向了同一极

B.前期I,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中X染色体上含致病基因的片段接到Y染色体上

C.后期I,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可能移向同一极

D.精子形成过程中,致病基因所在的片段可能转移到了常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1、假设控制肾炎的基因为A/a,根据题干信息,亲本男性基因型为XAY,正常女性基因型为

XaXa,则患病男孩基因型可能为XAXaY。

2、人类遗传病类型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A、分析题意:亲本男性患病,其含有致病基因,而亲本女性是正常个体,不含致病基因,故不

可能是母亲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条性染色体可能移向了同一极,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父亲含有致病基因,母亲是正常个体,生出了患病的男孩,则男孩的致病基因应该来

自父亲,故可能前期I,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中X染色体上含致病基因的片段接到Y染色体上,B正

确;

C、假设控制肾炎的基因为A/a,根据题干信息,亲本男性基因型为XAY,正常女性基因型为Xaxa,则患

病男孩基因型可能为XAxaY,则可能是后期L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XA与Y)可能移

向同一极,产生了XAY的异常精子,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父亲含有致病基因,母亲是正常个体,生出了患病的男孩,则男孩的致病基因应该来

自父亲,可能是父亲精子形成过程中,致病基因所在的片段可能转移到了常染色体上,产生了含有致病

基因的常染色体并遗传给了其儿子,D正确。

故选Ao

19.RDX是一种弹药使用后残留的危险污染物。研究人员将两个源于细菌的RDX降解酶基因XplA和

XplB插入柳枝稷草染色体中,如图所示,使柳枝稷草获得降解实弹射击场土壤中RDX的能力。若要通

过PCR检测所获转基因柳枝稷草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的XplA和XplB基因,应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

启动子.XplB.XplA.终止子

图甲XplB、XplA在T-DNA上的分布

♦物1[引物3

5一二3七些(模板卷)5-6sH^^3'a链

xpB

引物2引物4

图乙XplB、XplA与引物结合位点及模板链分布情况

A.引物1+引物3

B.引物1+引物4

C.引物2+引物3

D.引物2+引物4

【答案】A

【解析】

【分析】引物是一小段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酸。用于PCR的引物长度通

常为20~30个核甘酸,检测所获转基因柳枝稷草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的XplA和XplB基因,应该是扩

增包括XplA和XplB基因和两侧T-DNA基因片段。

【详解】A、若正确插入,引物1以XplB的模板链为模板可以扩增出XplB基因加部分左侧T-DNA基

因片段,引物3可以扩增出XplA基因和XplB基因片段,可以正确判断XplA和XplB基因插入顺序,

A正确;

B、引物1可以扩增出XplB基因加部分左侧T-DNA基因片段,引物4可以扩增出XplA基因加部分右

侧T-DNA基因片段,但是无法确定XplA和XplB基因插入位置是否正确,B错误;

C、引物2和引物3可以扩增出XplA、XplB基因,证明两者同时存在,无法确定其是否插入到T-DNA

上,C错误;

D、引物2可以扩增出XplB基因加部分XplA基因片段,引物4可以扩增出XplA基因加部分右侧T-

DNA基因片段,但是无法确定XplA和XplB的正确插入顺序,D错误;

故选Ao

20.下图为2023年8月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的肠癌DNA甲基化调控的新机制,另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维

生素C能够促进TET2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去甲基化酶(TET2)去甲基化酶(TET2)

L••••1联藕Sn

/____\/*\

Ij1

[也」序列1抑癌基因I/1L1序列1抑癌基因1/

'高度甲基化/'、甲基化水平低/

刎弱"场胞质细胞超’4:的田

1一二二细胞质1

肿瘤恶化肿瘤消退

A.TET进入细胞核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

B.激活的p-catenin蛋白能够促进TET2入核并催化抑癌基因甲基化

C.DNA甲基化引起表观遗传现象主要是通过影响遗传信息翻译过程实现

D.p-catenin激活剂和维生素C联用的抗肿瘤方案有望为肠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答案】D

【解析】

【分析】1、DNA的甲基化:真核细胞基因具有的启动子——相当于转录的开关——也可以被修饰。如

果给启动子中的胞喀咤加上甲基基团(-CH3),会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凝缩成团,这个基因就无法被

识别,失去转录活性,因而不能完成转录。这个过程称为DNA的甲基化,相当于给DNA戴上隐身帽

子,使基因内存储的信息无法被读取。

2、分析题图:左图表明去甲基化酶能进入细胞;抑癌基因上游序列甲基化,会导致肿瘤恶化;右图去甲

基化酶进入细胞,激活的B-catenin蛋白能促进去甲基化酶进入细胞核,使抑癌基因上游序列去甲基化,

抑癌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引起肿瘤消退。

【详解】A、去甲基化酶(TET)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

核,不穿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激活的p-catenin蛋白能够促进TET2入核,TET2属于去甲基化酶,其催化抑癌基因

去甲基化而不是甲基化,B错误;

C、DNA甲基化引起表观遗传现象主要是通过影响遗传信息转录过程实现,C错误;

D、题干信息可知:维生素C能够促进TET2的活性,题图可知|3-catenin激活剂能够促进TET2入核并

催化抑癌基因去甲基化,从而使肿瘤清退,故0-catenin激活剂和维生素C联用的抗肿瘤方案有望为肠

癌治疗提供新思路,D正确。

故选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红树林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洋潮间带,这种常绿热带雨林是一类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其中的红树

植物能在海水中生长、繁殖,目前最北的人工栽培地点是浙江省宁波市。回答下列问题:

T歆H①

残骸

粪便---------

---------------------------------M分解者

(1)研究发现,在光照条件下,红树林泥滩中存在大量的厌氧菌能利用H2s将CO2转化为有机物,这些

厌氧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o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

保护红树林可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如定期投放鱼苗并适当增加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以提高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稳定性o

(2)在不考虑死亡和异养生物利用的情况下,采取适宜的方法测算红树林中所有植物的干重(gn-2),

此项数值称为生产者的。观测该指标在每隔一段时间的重复测算中是否相对稳定,可作为判

断该群落是否演替到阶段的依据之一。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意义是

(3)某红树林中的一种水鸟,以此区域的某些植物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

该种水鸟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能量流动的环节,其中②是水鸟用于等生命活动;该能量流动

过程图_____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o

(4)红树林固碳功能强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耗”全球的部分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这体现了物

质循环具有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1)①.生产者②.抵抗力

(2)①.生物量②.顶极群落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①.生长、发育、繁殖等②.不完整③.还缺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4)①.全球性②.间接

【解析】

【分析】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

关系等。

(2)作用:决定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3)意义: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在光照条件下,这些厌氧菌能利用H2s为还原剂使C02还原为有机物,能进行光合作

用,故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定期投放鱼苗并适当增加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复杂程

度越高抵抗力越强,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小问2详解】

红树林中所有植物的干重,为其生物量;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有机质总量不再增加,演替

也不再进行,此时称为顶级群落,观测该指标在每隔一段时间的重复测算中是否相对稳定,可作为判断

该群落是否演替到顶级群落阶段的依据之一。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意义是充分

利用环境资源。

【小问3详解】

结合能量流动示意图,水鸟摄入的能量去向有通过粪便排出和水鸟同化,水鸟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

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

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①是水鸟同化的能量,②是水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

量。该能量过程图不完整,①表示水鸟同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除了包括②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

命活动的能量外,还应该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小问4详解】

物质循环的特点有全球性、往复循环、反复利用等,根据题干”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

放”可知,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

的价值,故红树林碳汇功能强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2.Rubisco(R酶)具有双重酶活性,既可催化C02和RuBP反应生成CO2,也能在光照下催化RuBP

与02反应最终生成C02(该过程称为光呼吸),C02和02竞争结合R酶(如图所示)。NaHSCh能通过抑

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达到抑制光呼吸作用的目的。向小麦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Ch溶液,相应的叶

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情况见下表。

NaHSCh浓度(mg-kg4)050100150200250

叶绿素含量(千重%)0.640.660.690.730.780.79

净光合速率(mg-dm42•h-1)8.589.0111.5212.712.712.3

(1)在提取小麦叶绿素时,需在研钵中加入剪碎的叶片和无水乙醇,再加入o研磨是为了

,使叶绿素游离并溶于乙醇中。

(2)结合图中信息,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3)在较强光照下,光呼吸加强,使得02氧化分解加强,一部分碳以CO2的形式散失,从而减少了

的合成和积累。光呼吸过程中消耗了,造成能量的损耗,合成的乙醇酸积累导

致叶绿体pH下降,使光合酶活性下降,但乙醇酸代谢过程中会生成甘氨酸和丝氨酸,据此分析光呼吸的

积极意义是o

(4)结合图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NaHSCh浓度的增加,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是

【答案】(1)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②.破坏膜结构/破坏细胞和叶绿体

(2)消耗氧气,产生CO2

(3)①.光合产物②.ATP和NADPH③.补充细胞所需的部分氨基酸

(4)NaHSCh抑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抑制光呼吸,有利于Rubisco酶更好地催化C02和RuBP反应;

同时随着NaHSCh浓度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光反应。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

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

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

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小问1详解】

在提取小麦的叶绿素时,需在研钵中加入剪碎的叶片和无水乙醇,再加入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研磨是为

了破坏细胞和叶绿体,使叶绿素游离并溶于乙醇。

【小问2详解】

光呼吸是部分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高氧和低C02浓度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结合图示可

看出,该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CCh,同时需要光照条件,还需要消耗能量,而有氧呼吸过程也是需要

消耗氧气,同时产生C02的过程,且该过程中释放能量,不需要光照。

【小问3详解】

强光下光呼吸加强,可消耗光反应中积累的ATP和NADPH,减少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光呼吸加

强合成的乙醇酸积累导致叶绿体pH下降,使光合酶活性下降,但乙醇酸代谢过程中会生成甘氨酸和丝氨

酸,光呼吸的积极意义是补充细胞所需的部分氨基酸。

【小问4详解】

结合图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NaHSCh浓度的增加,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是NaHSCh抑制乙

醇酸氧化酶的活性,抑制光呼吸,有利于Rubisco酶更好地催化CO2和RuBP反应;同时随着NaHSCh

浓度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促进光反应。

23.某家系甲病(A/a)和乙病(B/b)的系谱图如图1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

上。已知甲病的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会形成不同长度的片段,对部分家庭成员进

行基因检测测定其是否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结果如图2所示。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600.

iiLDin2

□O正常男女।—।।—।।—।1670kb

■•患甲病男女।—।।—।1403kb

□o患乙病男女।—।।—।207kb

未知性别及性状

◊电泳结果

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

kb表示碱基对数目

图1图2

回答下列问题:

(D甲病是(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判断依据是。

(2)根据图2分析,的条带为甲病的致病基因酶切后的产物,甲病的正常基因突变为致病

基因,属于基因内碱基对的而导致的基因突变。

(3)若III-1的电泳结果只有1403kb和207kb的条带,(填“能”或“不能”)确定其性

另!]?理由是O

(4)若n-i与人群中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的女儿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o

【答案】(1)①.显性②.n-2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为杂合子,且表现为患病,所以甲

病为显性遗传病

(2)①.1670kb②.增添

(3)①.不能②.H-2的基因型XAXa,n-3的基因型是XaY,若III-1正常,其电泳结果只有1403kb

和207kb的条带,则可能为男性(XaY),也可能为女性(XaXa)

(4)1/82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分析乙病,正常夫妇H-3和H-4生了患病的女儿,则乙病为隐性病,若

乙病为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其父亲H-3一定患病,这与题图不符,故乙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

性遗传病;分析甲病,第一代和第二代均有患者,可能属于显性遗传病,若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则II-1和II-2基因型相同,而图2表示甲病正常个体和患病个体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图2可知,II-1和

H-2的电泳结果不同,则II-1和H-2基因型不同,则甲病不可能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病;且1-1不患甲病

含有甲病的正常基因,1-2、11-1、II-2均患甲病而电泳结果不同,通过电泳图比较可知,II-2属于杂合

子,既含有正常基因又含有致病基因,可知甲病属于显性遗传病。而故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

【小问1详解】

分析甲病,第一代和第二代均有患者,应该属于显性遗传病,若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则ii-i和n-

2基因型相同,而图2表示甲病正常个体和患病个体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图2可知,11-1和11-2的电泳

结果不同,则II-I和n-2基因型不同,故甲病不属于常染色上的显性遗传病;又图2中,i-i不患甲病

含有甲病的正常基因,1-2、11-1、II-2均患甲病而电泳结果不同,通过电泳图比较可知,甲病患者n-2

属于杂合子,既含有正常基因又含有致病基因,可知甲病属于显性遗传病。而故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

【小问2详解】

根据小问(1)分析可知,图2中甲病患者II-2属于杂合子,既含有正常基因又含有致病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