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材料一: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所毁之人,未必可信于所举,积年之行,不应顿失于一朝。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
(《贞观政要·卷十》)
材料二:
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贽以曏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切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于变故动摇之时,在危疑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又曰:“顷者窃闻舆议,颇究群情,四方则患于中外意乖,百辟又患于君臣道隔。郡国之志不达于朝廷,朝廷之诚不升于轩陛。上泽阙于下布,下情壅于上闻,实事不必知,知事不必实,上下否隔于其际,真伪杂糅于其间,聚怨嚣嚣,腾谤籍籍,欲无疑阻,其可得乎!”又曰:“总天下之智以助聪明顺天下之心以施教令则君臣同志何有不从!远迩归心,孰与为乱!”又曰:“虑有愚而近道,事有要而似迂。”疏奏旬日,上无所施行,亦不诘问。
(《资治通鉴·唐纪》)
8.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3分)
总天下之智A以助B聪明C顺D天下之心E以施F教令G则君臣同志H何有不从
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为汉武帝首创。另外还有其他纪年方法,如干支纪年法。
B.兆,指庶民百姓。《老子》中“其未兆易谋”一句中“兆”指事物发生前的征兆。两者意思并不同。
C.远迩归心,指远近的人们都归心朝廷,“迩”与成语“闻名遐迩”一词中的“迩”意思相同,都指“近”。
D.旬日,十天,也指较短的时日。表示时间流逝的成语有:白驹过隙、乌飞兔走、一日三秋等。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魏征认为,皇帝近年来任用人才不太慎重。这样,大臣们就没有谁再愿意为国效力。
B.君子行仁义之事,小人喜欢谋取私利。皇帝如果不能明察根源,将产生不良后果。
C.周边少数民族侵扰,君臣阻隔,上不通下不达,就会造成民怨四起,宫中毁谤乱作。
D.陆贽建议德宗接触下情,听从谏诤。面对群情强烈的欲或恶,皇帝应先行一步。
1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两则材料中,两位臣子进谏上奏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牦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东西A跳B梁C不辟D高下E中于机辟F死G于罔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放在姓氏后面,表示对人的尊称,如文中的“惠子”。
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与“其实百倍”(《六国论》)两句中的“实”意义不相同。
C.“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意义相同。
D.“裂地而封之”与“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两句中的“而”用法不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善为不龟手之药”却“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庄子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此药另有更大的价值。
B.狸狌很灵活,擅长捕捉小动物;牦牛很庞大,但连只老鼠都捕不到,而庄子仍然认为牦牛的价值更大。
C.面对惠子的言论庄子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给惠子讲故事,体现了庄子寓言说理且文风汪洋恣肆的特点。
D.在“五石之瓠”与“大樗之树”两个事例中,庄子与惠子所争论的是同一个焦点,表述的是各自的同一个观点。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2)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八月辛巳旦,东南由山足细道趣霍邑。渊恐宋老生不出,李建成、李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与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使建成、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且诟之。老生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渊使殷开山趣召后军。后军至,渊欲使军士先食而战,世民曰:“时不可失。”渊乃与建成陈于城东,世民陈于城南。渊、建成战小却,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陈,出其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因传呼曰:“已获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兵先趣其门,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僵尸数里。日已暮,渊即命登城,时无攻具,将士肉薄而登,遂克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材料二:
太宗曰:“朕破宋老生,初交锋,义师少却。朕亲以铁骑,自南原驰下,横突之,老生兵断后,大溃,遂擒之。此正兵乎,奇兵乎?”靖月:“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太宗曰:“彼时少却,几败大事,曷谓奇邪?”靖曰:“凡兵以向前为正,后却为奇。且右军不却,则老生安致之来哉?《法》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太宗曰:“霍去病暗与孙、吴合,诚有是夫?当右军之却高祖失色及朕奋击反为我利。孙、吴暗合,卿实知言。”太宗曰:“凡兵却,皆谓之奇乎?”靖曰:“不然。夫兵却,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也,非奇也;若旗齐鼓应,号如一,纷纷纭纭,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法》曰‘徉北勿追’,又曰‘能而示之不能’,皆奇之谓也。”太宗曰:“霍邑之战,右军少却,其天乎?老生被擒,其人乎?”靖曰:“若非正兵变为奇,奇兵变为正,则安能胜哉?故善用兵者,奇正,人而已。变而神之,所以推乎天也。”太宗俯首。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①)
[注]①《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靖问对》《李卫公问对》,是李靖编著的一部军事问题言论辑录。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当右军A之B却C高祖D失色E及朕奋F击G反H为我利。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指麾,同“指挥”,发号施令。文中意思是指点比画。麾,古时军队指挥用的旗子。
B.后军,意思是后续部队。古代作战常将部队分为前军与后军两部分,以便相为呼应。
C.少却,文中指稍微后退,其中的“却”与成语“盛情难却”中的“却”意思相同。
D.示,文中指装样子,与《鸿门宴》中“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的“示”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老生本来紧闭城门,但李建成、李世民带人在城门下装作包围之状并用激将法引出宋老生。
B.刚交战时李建成故意摔下马,军队退却,宋老生追杀过去,李世民断其后路,打败了宋老生。
C.唐太宗与李靖探讨用兵的正法和奇法时,重点分析霍邑之战,对话中充满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李靖说,兵法千变万化,正奇相为转化,关键在于指挥者的智慧,唐太宗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
(2)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
14.如何判断军队退却是不是用奇兵?请根据材料二作答。(3分)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
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至会所,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齐使莱人以兵鼓噪,欲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将盟,齐人加载书曰:“齐师出境,而不以兵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兹无还对曰:“而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齐侯归,责其群臣,乃归所侵鲁之四邑及汶阳之田。
(节选自《孔子家语》,有删减)
材料二: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固有余。子墨子曰:“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吾两君A为好B裔夷C之俘D敢以兵E乱之F非齐君G所以H命诸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之一年”的“之”与《论语》中“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之”用法相同。
B.“孔子摄相事”的“相”与《论语》中“愿为小相焉”的“相”意思相同。
C.“欲劫定公”的“劫”与《六国论》中“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劫”意思相同。
D.“将以攻宋”的“攻”与《兼爱》中“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的“攻”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在中都邑担任长官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制度,效果很好,影响深远,孔子认为自己的这套做法可以推广。
B.在夹谷会盟前,孔子提醒鲁定公要准备周全;会盟时,孔子面对齐国威逼,据理力争,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利益。
C.墨子见了楚王后,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发楚王对患有偷窃病之人的批判,然后将楚王同这个人进行比较,引发了楚王的反思。
D.墨子与公输盘模拟攻和守,公输盘方法用尽,墨子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墨子还警告对方即使杀死自己也无用。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14.在解决两国冲突上,孔子和墨子的应对策略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山西省阳泉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相应的字母。(3分)
老子修道德A其学B以自隐C无名为务D居周E久之F见周之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蓬累,飞蓬随风飘行。比喻人的行止不能自主,飘忽不定。本文指隐居。
B.黄老,黄帝与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因亦谓道家为黄老。
C.数,屡次,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数”词义相同。
D.归,回去,与《侍坐章》里“咏而归”的“归”词义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认为孔子所问之礼已过时,君子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这体现了道家和儒家对礼制的不同态度。
B.孔子认为老子的言谈无法忖度和知晓,用龙来比喻他,含有钦佩的意思,也隐有对老子的批评之意。
C.韩非痛恨韩王治理国家不致力于加强法制,反凭借君主的权势去支使臣下;不能富国强兵任用贤才,反而提拔那些于国有害之人,让他们位居功臣之上。
D.从“未信用”、“以为然”、“后悔之”等记叙可以看出,秦王虽然赏识韩非,但对他的态度一直游移不定,最终导致韩非的悲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14.李斯对韩非的态度和他在《谏逐客书》里对秦国客卿的态度截然相反,为什么?请简述原因。(3分)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也。十八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塞讨之。先是,诸将与虏战,每虑胡骑奔突,皆以戎车步骑相参,舆鹿角为方阵,骑在其内。素谓人曰:“此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也。”于是悉除旧法,令诸军为骑阵。达头闻之大喜,曰:“此天赐我也。”因下马仰天而拜,率精骑十余万而至。素奋击,大破之,达头被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
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货。每将临寇,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将士股慄,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素时贵幸,言无不从,其从素征伐者,微功必录,至于他将,虽有大功,多为文吏所谴却。故素虽严忍,士亦以此愿从焉。
(节选自《隋书·杨素传》)
材料二:
素之驭戎,严整而喜诛。每战必求士之过失者斩之以令,常至百辈。而先以数百人赴敌陷阵,不能而还却者悉斩之。复进以数百人,期必陷阵而止。是以士皆必死,前无坚敌。嗟乎!素非有忍于士也,以为士之必死者乃所以决生,必生者乃所以决死故也。唐之善于兵者,无若李靖,其为书曰:“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是以古之名将,十卒而杀其三者,威震于敌国;杀其一者,令行于三军。”靖岂以卒为不足爱哉?以为杀一而百奋,则奋者可期于胜也;纵一而百惰,则惰者可期于败也。奋而克敌与夫惰而为敌所克则是杀者乃所以生之爱者乃所以害之也。善为将者,能审乎此,则无恶乎其苟忍也。
(节选自宋·何去非《何博士备论·杨素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奋而克A敌B与C夫惰D而为敌E所克F则是杀者G乃所以生之H爱者乃所以害之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汗,古代鲜卑、突厥、契丹、匈奴、蒙古等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B.“每虑胡骑奔突”中的“骑”指“骑兵”,与成语“金戈铁骑”的“骑”意思不同。
C.贵幸,位尊且受君王宠信,其中“幸”与《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意思不同。
D.“复进以数百人”中的“复”与“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中的“复”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素懂得变通,他出塞征讨突厥时改变了以往对胡人的布阵方法,命令各军列为骑兵阵式,取得了成功。
B.杨素作战时会先命令一两百人进攻敌军阵营,如不能攻克便再命令二三百人进攻,直到攻破敌营才停止。
C.士兵愿意跟随杨索主要是因为其微小的功劳也会被记录,而追随其他将领则即使有大功劳也会被文官斥责拒绝。
D.材料二引用李靖的话,说明了李靖与杨素都是奉行“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作战理念,都不爱惜士兵的生命。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素奋击,大破之,达头被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
译文:______
(2)善为将者,能审乎此,则无恶乎其苟忍也。
译文:______
14.材料一说杨素“严忍”,材料二却说“素非有忍于士也”,二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
文言文阅读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材料一: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所毁之人,未必可信于所举,积年之行,不应顿失于一朝。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
(《贞观政要·卷十》)
材料二:
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贽以曏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切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于变故动摇之时,在危疑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又曰:“顷者窃闻舆议,颇究群情,四方则患于中外意乖,百辟又患于君臣道隔。郡国之志不达于朝廷,朝廷之诚不升于轩陛。上泽阙于下布,下情壅于上闻,实事不必知,知事不必实,上下否隔于其际,真伪杂糅于其间,聚怨嚣嚣,腾谤籍籍,欲无疑阻,其可得乎!”又曰:“总天下之智以助聪明顺天下之心以施教令则君臣同志何有不从!远迩归心,孰与为乱!”又曰:“虑有愚而近道,事有要而似迂。”疏奏旬日,上无所施行,亦不诘问。
(《资治通鉴·唐纪》)
8.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3分)
总天下之智A以助B聪明C顺D天下之心E以施F教令G则君臣同志H何有不从
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为汉武帝首创。另外还有其他纪年方法,如干支纪年法。
B.兆,指庶民百姓。《老子》中“其未兆易谋”一句中“兆”指事物发生前的征兆。两者意思并不同。
C.远迩归心,指远近的人们都归心朝廷,“迩”与成语“闻名遐迩”一词中的“迩”意思相同,都指“近”。
D.旬日,十天,也指较短的时日。表示时间流逝的成语有:白驹过隙、乌飞兔走、一日三秋等。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魏征认为,皇帝近年来任用人才不太慎重。这样,大臣们就没有谁再愿意为国效力。
B.君子行仁义之事,小人喜欢谋取私利。皇帝如果不能明察根源,将产生不良后果。
C.周边少数民族侵扰,君臣阻隔,上不通下不达,就会造成民怨四起,宫中毁谤乱作。
D.陆贽建议德宗接触下情,听从谏诤。面对群情强烈的欲或恶,皇帝应先行一步。
1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两则材料中,两位臣子进谏上奏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分)CGH(每处1分)
9.(2分)D(“一日三秋”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10.(2分)C(“周边少数民族侵扰”错)
11.(7分)
(1)这样做,会使坚守君子之道的人日渐疏远,而让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逐渐得逞。(“是、疏、干求”每点1分,大意1分,共4分)
(2)陛下所希图和憎恶的与天下人相同,但是天下人不肯归附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没有的。(“欲恶”“归”,每点1分,大意1分,共3分)
12.(4分)
①材料一:朝廷任用人才随心所欲,不明察事情的根源就轻易赏罚。(2分)
②材料二:上下之情不相通。(2分)
材料一
贞观初期,朝廷求贤若渴,只要有人推举好的人才,都能够信任并加以任用,让他们发挥长处,唯恐错失人才。但近年来,在任用人才上显得随心所欲。对于人才,朝廷或者因为许多人共同推荐而任用他,或者因为个别人的诋毁而罢免他,或者根据多年的政绩而任用他,或者因为一时的怀疑而疏远他。一个人的行为有一贯的实践,做事有一定的实迹,受人诋毁的人,受到的揭发未必是真实的,多年形成的品行,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全改变。君子有自己的襟怀,他们行仁义之事而弘扬道德;小人也有自己的品行,他们喜好用谗言中伤别人从而为自己谋取私利。陛下不明察事情的根源,就轻易赏罚,这样做,会使坚守君子之道的人日渐疏远,而让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逐渐得逞。所以现在大臣们都在考虑如何才能保全性命和官职,没有谁再愿意为国尽职尽忠。
材料二
德宗向陆贽询问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陆贽认为,往日导致变乱,是由于上下之情不相通。劝说德宗接触下情,听从谏诤。于是他进上奏疏,大略是说:“臣认为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在于详细察明众人的心志,若是众人甚为希图的,陛下先去施行它,众人甚为憎恶的,陛下先去除掉它。陛下所希图和憎恶的与天下人相同,而天下人不肯归向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没有的。一般说来,治与乱的根本,与人心密切相关,何况正当变故发生、人心动摇时,处于危殆疑虑、人心向背的关头!人心归向,那就会万事振兴;人心离异,那就会万事倾危。陛下怎么能不审察众人的心志,与他们同好同恶,使民众向往归附,以安定国家呢!
这一点就是当前所最为急切的啊。”陆贽又说:“不久前臣私下听取大家的议论,对大家的心志也颇做些研究。发现地方上担心的是朝内朝外的意图违背,百官又担心君臣沟通的途径阻隔。地方上的意图不能上达朝廷,朝廷的诚意不能上达圣听。上面的恩泽很少向下面流布,下面的实情被阻塞不能使上面闻知。真实的事情不一定知道,知道的事情不一定真实,上下在此际阻隔不通,真假在此间混杂糅合,聚集的怨苦之声噪杂而起,腾起的毁谤之辞乱作一团,要想毫无猜疑阻隔,那是可能的吗?”他又说:“汇集起天下人的智慧以助于自己的聪明,顺从天下人的心志以施行政教律令,就会君臣同心,有谁会不听从命令!远近的人们都归心朝廷,有谁会去发动叛乱!”他又说:“有的计虑看似愚昧而接近道理,有的事情本来切要而看似迂阔。”奏疏送达十天,德宗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也不再询问什么。
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牦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东西A跳B梁C不辟D高下E中于机辟F死G于罔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放在姓氏后面,表示对人的尊称,如文中的“惠子”。
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与“其实百倍”(《六国论》)两句中的“实”意义不相同。
C.“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日益骄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固”意义相同。
D.“裂地而封之”与“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两句中的“而”用法不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善为不龟手之药”却“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庄子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此药另有更大的价值。
B.狸狌很灵活,擅长捕捉小动物;牦牛很庞大,但连只老鼠都捕不到,而庄子仍然认为牦牛的价值更大。
C.面对惠子的言论庄子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给惠子讲故事,体现了庄子寓言说理且文风汪洋恣肆的特点。
D.在“五石之瓠”与“大樗之树”两个事例中,庄子与惠子所争论的是同一个焦点,表述的是各自的同一个观点。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2)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9.CEF10.C11.B12.(1)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用绳结缀当作大樽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愁它太大无处可容呢?
(2)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
“跳梁”是动宾结构,其后断开,即C处断开;
“中于机辟”“死于罔罟”结构对称,各自独立成句,即EF处断开;
故CEF三处断开。
1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文一词多义以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结果实;实际上。句意: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它实际上有一百倍。
C.错误。实在;顽固。句意: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一天天更加骄横顽固。
D.正确。表顺承;表并列。句意:于是割地封赏他。/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庄子仍然认为牦牛的价值更大”错误,庄子只说物各有各的用处,没有认为牦牛的价值更大。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何不”,为什么不;“虑”,用绳结缀;“以为”,把……用作。
(2)“夭”,死亡,此处指遭到砍伐;“安所”,哪里会有。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瓢,则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不是不大,我认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击破了。”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有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宋国人,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一个客人听说这种药品,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聚合全家来商量说:‘我们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获得百金,就卖了吧!’这个客人得到药方,便去取悦吴王。这时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领兵,冬天和越人在水上作战,大败越人,于是割地封赏他。同样一个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用绳结缀当作大樽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愁它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把它叫作臭椿。它那树干上有许多赘瘤,不合绳墨,它那枝杈弯弯曲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现在你说的那段话,大而没有用,大家都不相信。”庄了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屈身伏在那里,等待捕捉来来往往的小动物;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边的云。这可以说够大的了,但是却不能捕鼠。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之乡,广阔无边的原野,随意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这样)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八月辛巳旦,东南由山足细道趣霍邑。渊恐宋老生不出,李建成、李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与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使建成、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且诟之。老生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渊使殷开山趣召后军。后军至,渊欲使军士先食而战,世民曰:“时不可失。”渊乃与建成陈于城东,世民陈于城南。渊、建成战小却,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陈,出其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因传呼曰:“已获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兵先趣其门,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僵尸数里。日已暮,渊即命登城,时无攻具,将士肉薄而登,遂克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材料二:
太宗曰:“朕破宋老生,初交锋,义师少却。朕亲以铁骑,自南原驰下,横突之,老生兵断后,大溃,遂擒之。此正兵乎,奇兵乎?”靖月:“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太宗曰:“彼时少却,几败大事,曷谓奇邪?”靖曰:“凡兵以向前为正,后却为奇。且右军不却,则老生安致之来哉?《法》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此所谓以奇为正也。”太宗曰:“霍去病暗与孙、吴合,诚有是夫?当右军之却高祖失色及朕奋击反为我利。孙、吴暗合,卿实知言。”太宗曰:“凡兵却,皆谓之奇乎?”靖曰:“不然。夫兵却,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也,非奇也;若旗齐鼓应,号如一,纷纷纭纭,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法》曰‘徉北勿追’,又曰‘能而示之不能’,皆奇之谓也。”太宗曰:“霍邑之战,右军少却,其天乎?老生被擒,其人乎?”靖曰:“若非正兵变为奇,奇兵变为正,则安能胜哉?故善用兵者,奇正,人而已。变而神之,所以推乎天也。”太宗俯首。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①)
[注]①《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靖问对》《李卫公问对》,是李靖编著的一部军事问题言论辑录。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当右军A之B却C高祖D失色E及朕奋F击G反H为我利。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指麾,同“指挥”,发号施令。文中意思是指点比画。麾,古时军队指挥用的旗子。
B.后军,意思是后续部队。古代作战常将部队分为前军与后军两部分,以便相为呼应。
C.少却,文中指稍微后退,其中的“却”与成语“盛情难却”中的“却”意思相同。
D.示,文中指装样子,与《鸿门宴》中“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的“示”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老生本来紧闭城门,但李建成、李世民带人在城门下装作包围之状并用激将法引出宋老生。
B.刚交战时李建成故意摔下马,军队退却,宋老生追杀过去,李世民断其后路,打败了宋老生。
C.唐太宗与李靖探讨用兵的正法和奇法时,重点分析霍邑之战,对话中充满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李靖说,兵法千变万化,正奇相为转化,关键在于指挥者的智慧,唐太宗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
(2)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后,见擒于陛下。
14.如何判断军队退却是不是用奇兵?请根据材料二作答。(3分)
10.CEG(“当右军之却”意为“当右冀军退却时”,为时间状语,独立成句,“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故“却”后点断;“高祖失色”句意完整,其后应当点断;“及朕奋击”句意完整,其后也应点断。附原文标点如下:当右军之却,高祖失色,及朕奋击,反为我利。)
11.C(成语“盛情难却”的“却”是拒绝、推辞的意思,与打仗后退的“却”字意思不同。)
12.B(“故意摔下马”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太宗说“彼时少却,几败大事”,可见当时情势危急,决不是李建成故意摔下马。)
13.(1)假如他固守城池,我们就诬称他要归降我军。他害怕被身边人上奏告发,哪里敢不出战!(得分点:“贰”,存有二心,归降;“左右”,身边的人;“安”,哪里。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2)宋老生不懂用兵,只知倚仗勇力而急速前进,没想到被截断后路,被陛下抓获。(得分点:“知”,懂得;“意”,料到,想到;“见”,被。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14.①如果后退时旗帜凌乱、鼓声不应、号令不一,士兵盲目逃窜,那是真正的败退。②如果后退时旗帜整齐、鼓声相应、号令一致,士兵即使凌乱后撤,那也是在用奇兵迷惑敌人。(言之有理即可。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都答对得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隋恭帝义宁元年八月辛巳(初三日)早上,李渊带兵往东南方向沿山脚下的小道直奔霍邑。李渊担心宋老生不肯出战,李建成、李世民说:“宋老生有勇无谋,派轻骑兵挑动他,按道理不会不出战。假如他固守城池,我们就诬称他要归降我军。他害怕被身边人上奏告发,哪里敢不出战!”李渊和数百名骑兵先到霍邑城东数里外的地方等待步兵,派李建成、李世民率领数十名骑兵进抵城下,举着马鞭指指画画,好像将要包围城池的样子,并且大骂宋老生。宋老生大怒,领兵三万从东门、南门分道杀出。李渊派殷开山立即召来后军。后军抵达,李渊想要让军士先吃完饭后再战,李世民说:“战机不可错失。”李渊于是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在城南列阵。李渊、李建成开始交战后稍稍后退,李世民和军头、临淄人段志玄从南边高处平地上率军疾驰而下,冲击宋老生的军阵,出现在他的背后。李世民亲手杀死数十人,两把刀都砍出了缺口,鲜血沾满衣袖,直往下流,甩掉后又投入战斗。李渊的兵马也重新振作,趁势接连大喊:“已经活捉宋老生了。”宋老生的军队大败,李渊的兵士率先直逼城门,城门关闭,宋老生下马跳入壕沟,刘弘基上前斩杀了他,僵尸卧满了数里的范围。天色已黑,李渊立即下令登城,当时没有攻城器具,将士们肉搏登上城头,于是攻克了霍邑城。
材料二:
太宗说:“我击破宋老生的那次战斗,刚一交战,我军稍稍后退。我亲自率领精锐的骑兵从南边的平原飞驰而下,横冲宋老生阵营,宋老生部队的后路被切断,因此大败,于是抓获了宋老生。这是用正兵还是用奇兵呢?”李靖说:“上天所赋予陛下的圣明英武,不是学习而能够得到的。我根据兵法看,自从黄帝以来,凡战都是先用正兵而后用奇兵,先用仁义而后用权诈。况且霍邑之战,您的军队是正义的举动,这是用了正常的作战方法;李建成落马和右翼部队稍稍后退,这是用了变化的作战方法。”太宗说:“那时右翼军稍稍后退,差点儿坏了大事,为什么说是用了奇兵呢?”李靖说:“大凡用兵作战,向前推进为正兵,向后退却为奇兵。若右翼军不退却,那么宋老生怎么会出来呢?《孙子兵法》说:‘要以利来引诱敌人,乘乱而攻取敌人。’宋老生不懂用兵,只知倚仗勇力而急速前进,没想到被截断后路,被陛下抓获。这就是所谓以奇为正。”太宗说:“霍去病用兵常与孙武、吴起兵法暗合,确有此事吧?当右翼军退却时,高祖大惊失色,等到我奋力反击时,反而对我们很有利。这也与孙武、吴起兵法暗合,你所说的确实很对。”太宗说:“凡是军队退却,都可以说是用奇兵吗?”李靖说:“不是这样。军队退却,若旗帜参差不齐,鼓声大小不一而彼此不能相应,号令喧嚣而不能一致,这是真正的败退者,不是在用奇兵。如果旗帜整齐,鼓声相应,号令一致,即使显得杂乱而且向后退却,这不是真的败退,一定是在用奇兵。《孙子兵法》上说‘假装败退的不要去追击’,又说‘能进攻却装出不能进攻的样子’,这些都是所说的用奇兵。”太宗说:“霍邑之战,右翼军稍稍退却,是上天要这样吗?宋老生被抓获,是人力所为吗?”李靖说:“若不是使正兵变为奇兵,使奇兵变为正兵,那怎么能取得胜利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用奇用正,事在人为而已,使变化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应该推之于上天。”太宗点头赞许。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
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至会所,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齐使莱人以兵鼓噪,欲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将盟,齐人加载书曰:“齐师出境,而不以兵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兹无还对曰:“而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齐侯归,责其群臣,乃归所侵鲁之四邑及汶阳之田。
(节选自《孔子家语》,有删减)
材料二: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固有余。子墨子曰:“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吾两君A为好B裔夷C之俘D敢以兵E乱之F非齐君G所以H命诸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之一年”的“之”与《论语》中“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之”用法相同。
B.“孔子摄相事”的“相”与《论语》中“愿为小相焉”的“相”意思相同。
C.“欲劫定公”的“劫”与《六国论》中“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的“劫”意思相同。
D.“将以攻宋”的“攻”与《兼爱》中“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的“攻”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在中都邑担任长官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制度,效果很好,影响深远,孔子认为自己的这套做法可以推广。
B.在夹谷会盟前,孔子提醒鲁定公要准备周全;会盟时,孔子面对齐国威逼,据理力争,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利益。
C.墨子见了楚王后,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发楚王对患有偷窃病之人的批判,然后将楚王同这个人进行比较,引发了楚王的反思。
D.墨子与公输盘模拟攻和守,公输盘方法用尽,墨子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墨子还警告对方即使杀死自己也无用。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14.在解决两国冲突上,孔子和墨子的应对策略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10、BDF(句意:我们两国国君在这里举行友好会盟,远方夷狄的俘虏,竟敢拿着武器行暴,这绝不是齐君和天下诸侯友好邦交之道。“为好”是“两君”的宾语,应在“为好”后断开;“敢”,竟敢,表转折,应在其前断开。“非……也”是判断句式,应在“非”前断开。)
11、A(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实词的能力。“行之一年”的“之”为代词。“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之”无实意,助词,用于调整音节。)
12、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引发了楚王的反思”错,由“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可见,楚王还是执意攻宋,并没有反思。)
13、(1)远方异国不得图谋华夏,夷狄不得扰乱中国,在德行上来讲是违背道义的,在做人上是有失礼数的。(“乱”,扰乱。“愆”,违青。“失礼”,有失礼数。各1分,大意1分)
(2)因此以治理天下为职业(要务》的圣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鼓励相爱呢?(“以……为事”,以……为职业。“恶”,怎么/哪里。“劝”,鼓励。各1分,大意1分)
14、(3分)
相同:坚持正义,坚决抵制损害别国利益的不义行为。(1分)
不同:①孔子采用对等外交手段抗衡。以和平外交方式解决争端,而不是动用武力。(1分)
②墨子既采用外交手段据理力争,又采用针锋相对的防御策略破解敌人的进攻图谋。(1分)
(孔子和墨子在对待战争的观点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战争的态度和手段上。需抓住事件中心,用自己的话概述主要观点。材料一,“夹谷会盟”,孔子采用对等外交手段抗衡。材料二,“止楚攻宋”,墨子劝阻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而攻宋,采用积极防御策略抵制。)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紛纷效法。鲁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即使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能只是治理好鲁国呢?”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
鲁定公和齐侯在齐国的夹谷举行盟会,孔子代理司仪,说:“我听说,举行盟会一定要有武力作为后盾,而进行军事活动也一定要有和平外交的准备。古代的诸候离开自己的疆域,必须配备应有的文武官员随从,请备齐左右司马。”定公听从了孔子的建议。到举行盟会的地方,双方以会遇之礼相见,相互行礼谦让着登上高台。齐国一方派莱人军队擂鼓呼叫,威逼鲁定公。孔子一步一个台阶登上高台,保护鲁定公退避,说:“鲁国士兵,你们去攻击莱人。我们两国国君在这里举行友好会盟,远方夷狄的俘虏,竟敢拿着武器行暴,这绝不是齐君和天下诸侯友好邦交之道。远方异国不得谋划华夏,夷狄不得扰乱中国,在德行上来讲是违背道义的,在做人上是有失礼数的,齐侯必定不会这样做的。”齐侯内心感到愧疚,挥手让莱人军队撒丁下去。正当齐、鲁两国就要定好盟约时,齐国在盟书上加了一段话说:“将来齐国发兵远征时,鲁国假如不派三百辆兵车从征,就要按照本盟约规定加以处罚。”孔子让鲁大夫兹无还针锋相对地回应道:“齐国不归还我汶阳的田地,而要让鲁国派兵跟从的话(而要求我们接受这个命令〉,齐国也要按照本盟约的条文接受处罚。〞齐国国君回到都城,责各群臣,于是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四座城邑和汶阳的田地。
材料二: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类攻城的器械,造成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园。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山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墨子先生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
墨子先生拜见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他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粗布衣服,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就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我认为大王您这样做,一定会伤害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楚王说:“好啊!虽然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作守城器械。公翰盘多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先生多次抵挡了他的进攻。公输盘攻城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墨子先生说:“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楼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楚王说:“好!我不攻打来国了。
山西省阳泉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相应的字母。(3分)
老子修道德A其学B以自隐C无名为务D居周E久之F见周之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蓬累,飞蓬随风飘行。比喻人的行止不能自主,飘忽不定。本文指隐居。
B.黄老,黄帝与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因亦谓道家为黄老。
C.数,屡次,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数”词义相同。
D.归,回去,与《侍坐章》里“咏而归”的“归”词义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认为孔子所问之礼已过时,君子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这体现了道家和儒家对礼制的不同态度。
B.孔子认为老子的言谈无法忖度和知晓,用龙来比喻他,含有钦佩的意思,也隐有对老子的批评之意。
C.韩非痛恨韩王治理国家不致力于加强法制,反凭借君主的权势去支使臣下;不能富国强兵任用贤才,反而提拔那些于国有害之人,让他们位居功臣之上。
D.从“未信用”、“以为然”、“后悔之”等记叙可以看出,秦王虽然赏识韩非,但对他的态度一直游移不定,最终导致韩非的悲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14.李斯对韩非的态度和他在《谏逐客书》里对秦国客卿的态度截然相反,为什么?请简述原因。(3分)
10.ADF
解答:见翻译。
11.D
解答:文中的“归”是使动用法。
B
解答:“批评之意”文中无体现。
13.(8分)(1)好的商人把货物深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君子德行很高,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钝。(“良贾”,“若虚”,“盛德”各1分,句意1分)
(2)唉!我如果能够见到这个人并且同他交往,就死也没有遗憾了!(“得”“游”、“恨”各1分,句意1分)
14.(3分)李斯认为自己不如韩非,嫉妒他(1分),怕他影响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因而诽谤他(1分);写《谏逐客书》时,秦要驱逐的是李斯这样的客卿,为维持自己在秦的地位而劝秦王广纳人才(1分)。
参考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到了周都,想向老子问礼。老子说:“您所说的礼,制定它的人早已死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而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出仕,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我听说,好的商人把货物深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君子德行很高,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愚钝。去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去掉您高贵的神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您自己都没什么好处。我要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罩住它,会游的可以用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乘风驾云上天。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一条龙吧!”老子研究道德的学问,他的学说以隐秘不求名声为主旨。老子在周住了很久,看到周朝衰落,就要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讲述道德的含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开,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韩非,是韩国的一位公子。喜欢刑名法术的学说,而其学说根本上源于黄、老之学。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擅长著书。和李斯一起师事荀卿,李斯自认为不如韩非。韩非看到韩国日益削弱,多次上书规劝韩王,韩王不采用他的意见。当时韩非痛恨韩王治理国家不致力于加强法制,反而凭借君主的权势去支使臣下,不能富国强兵,求才任贤,反而提拔那些浮夸过度对国家有害的人,让他们位居真正的功臣之上。韩非认为儒家用文献经典扰乱国家法度,游侠用武力违犯国家禁令。国家太平时国君宠爱有名气的人,国家危急时就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现在国家供养的不是要使用的人,要使用的人又不是所供养的。他悲叹廉洁正直之士被邪恶不正的臣子所排挤,观察历史上成败得失的经验,所以写下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然而韩非知道游说的难处,作了一篇《说难》讲得很详细,他最终死在秦国,自己没能逃脱游说带来的灾祸。有人把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秦王看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唉!我如果能见到这个人并且同他交往,就死而无憾了!”李斯说:“这是韩非著的书。”秦国于是立即攻打韩国。韩王当初不用韩非,等危急时,才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喜欢他,还没任用他。李斯、姚贾嫉妒韩非,诽谤他道:“韩非,是韩国的公子。现在大王想吞并各国,韩非终究会帮助韩国而不会帮助秦国,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不任用他,留他很久再把他放回去,这是自留祸患啊,不如找出他的过错按法律杀了他。”秦王认为他们说得对,把韩非交狱吏治罪。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王讲清楚,没能见到秦王。秦王后来悔悟,派人去赦免他,韩非已经死了。
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也。十八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出塞讨之。先是,诸将与虏战,每虑胡骑奔突,皆以戎车步骑相参,舆鹿角为方阵,骑在其内。素谓人曰:“此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也。”于是悉除旧法,令诸军为骑阵。达头闻之大喜,曰:“此天赐我也。”因下马仰天而拜,率精骑十余万而至。素奋击,大破之,达头被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
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货。每将临寇,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将士股慄,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素时贵幸,言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6
- 楚雄彝族自治州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 雇人干活免责协议书(2篇)
- 音乐课件制作教学课件
- 统计分析软件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太极推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XX制药活动中心消防水施工组织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 《自相矛盾》说课稿
- 《因式分解》说课稿
- 消防安全培训内容
- 2024-2030年辣椒种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变电站绿化维护施工方案
- 校园展美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课件
- ktv保安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共5篇)
- 脑出血试题完整版本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公司年会策划及执行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