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部编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2.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2.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鸟臀(tún)褶皱(zhě)两栖(xī)
B.潮汐(xī)劫难(jié)衍射(yǎn)
C.追溯(sù)遗骸(hái)陨石(xǔn)
D.蟾蜍(yú)驮着(tuó)地壳(qiào)
B
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栖qī。C项,陨yǔn。D项,蜍chú。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解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烦躁瑰宝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改为
②凋零谛听暇想别出心裁物竞天择改为
如;茹;暇;遐
同音字字形辨析;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书写正误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①“含辛如苦”应为“含辛茹苦”,②中“暇想”应为“遐想”。
故解析为:“如”改为“茹”,“暇”改为“遐”。
“遐想”释义:1、指悠远地想象;无拘无束的联想,2、指超越现实境界的想法。暇是一个汉字,读音是xiá,是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可结合词义或字义辨别字形。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所有陆地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风,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反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似乎常常可肯定
B.似乎一直可应该
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
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
B
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
“似乎”大多数情况下为副词,表示揣测,有仿佛、好像的意思。几乎,指将近于;接近于;差点儿。“一直”强调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而“常常”则有经常的意思,中间有间断。应该:用于建议,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表示推测,说话本人对现象的认知具有不确定性,或是对自己所说的不自信。肯定,:确定,一定。对事物持认可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根据句意应用:似乎、一直、可、应该。“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故解析为:B
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解答:①(定性)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大约经历(经过)了一亿年。
B.随着时间的流逝(消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
C.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悲壮)得多。
D.这一地区的战争对平民来说是一场无法躲过的劫难(灾难)。
C
近义词
“悲惨”形容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悲壮”指悲哀而雄壮。悲壮含有褒义,而悲惨为中性词,不能互换。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B.“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C.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D.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B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和“等等”重复,删去省略号。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B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
选项分析
A两面对一面,可以删去“否”,或将“能从”改为“能否从”。
B正确。
C搭配不当,应将“提升”改为“改善”。
D缺少主语,可删去“在”和“实现后”。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归纳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找出病因。
7.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恐龙灭绝,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B.“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C.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述方式的文章体裁,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简明的特点。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称别人的母亲为“令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
A
作家作品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8.(2021八下·江都期末)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不同的角度会带来别样的体验。小说《社戏》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化身一滴水,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C.诗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情怀。《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讲述了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直接表露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D.学习是永恒不变的追求。《虽有嘉肴》是儒家论著《礼记》中的一段。文章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最终得出了“教学相长”的结论,语言精炼,逻辑严密。
C
被压扁的沙子;社戏;石壕吏;虽有佳肴;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虽有嘉肴
ABD.正确;C.有误,《石壕吏》是叙事诗。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B.“泛大陆”是指板块将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
C.斯石英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紧密,不会转化为普通的沙子。
D.在一些受到巨大陨石撞击的地方发现斯石英,可以证明斯石英的形成需要具备巨大压力。
C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阅读课文,由“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可知,C项是错误的。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0.指出下面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②“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③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这10种。①由“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分析是作比较;②由“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分析是举例子;③由“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分析是打比方。
故解析为: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11.文学常识填上空: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阿西莫夫是国著名科普作家和小说家。
新疆域;美;科学幻想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作家作品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美国作家,是生物化学教授,门萨学会会员,他创作力丰沛,产量惊人,作品以科幻小说和科普丛书最为人称道。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故解析为:《新疆域》;美国;科学幻想
文章共分为两个小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解析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1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说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13.“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14.画线的语句是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
12.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相碰撞、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13.不能。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大陆”与“漂移”、“孔龙”与“迁移”一一对应,互换后不能准确表述句子的意思。
14.画线的语句是为了说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是吻合的,以此佐证它们很早以前可能是一整块陆地,从而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可能性。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找到对应的段落,然后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不同表述效果。需分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应用哪个词语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阅读括号中句子,可以看出其是对括号前的内容进行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结合关键句“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即可概括作答。
1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述效果。解答时需分析两个词语的不同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应用哪个词语即可。首先表明观点,不能,因为“漂移”与“迁移”两者虽都有移动的意思,漂移意思在水中移动;迁移:是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此处应用漂移,而不是迁移。
14.“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这是地球大陆板块的“漂移说”,对于读者来说可能不好理解,但是括号里的文字就很通俗易懂,让人很容易理解。
1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淼
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选自《北京日报》2017年2月9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
(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1)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2)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气温度数,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度进行比较,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表明我国更冷,也引出下文“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
(3)不能,“大约”表示估计,表明后面的温度只是估计,并不是准确数字,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一定比纬圈平均温度低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这样说理,符合逻辑,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说明文语言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列数字;作比较;逻辑顺序
(1)根据这篇文章的题目可知,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换句话说就是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2)“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这段话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度进行比较,这两个地区的纬度相同,但是两地冬季的温度差别却很大,结合语境分析,使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的事实,非常令人信服。结合下文说明内容分析,这段话也引出下文“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
⑶“大约”,表示估计。“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意思是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估计要低14℃~18℃。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一定比纬圈平均温度低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因此不能删去。
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首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这样说理,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故解析为:⑴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⑵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气温度数,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度进行比较,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表明我国更冷,也引出下文“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
⑶不能,“大约”表示估计,表明后面的温度只是估计,并不是准确数字,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一定比纬圈平均温度低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⑷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这样说理,符合逻辑,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⑴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技巧:①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内容的范围;②有些内容,直接在提取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内容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③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⑵本题考查了说明文说明方法辨析及其作用。说明方法特征明显,一般比较容易判断。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结合说明方法牢记其通用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结合运用说明方法的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切记离开文章内容的空洞分析。
⑶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字词能否删去题型,首先要表明观点,解析一般都是否定的,分析理由的思路是:该词表示什么,句中什么意思,去掉后会怎么样,与原文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⑷本题考查分析说明顺序及作用的能力。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依据这些来安排说明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将繁复的内容介绍得有条不紊。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通过模仿太阳的热核聚变反应,中外科学家正在建造人类首颗“人造太阳”。“人造太阳”计划由欧盟、中国、美国等7大经济体联合打造,已历经30余年,预计2019年建成,2050年商用。
②2016年4月底,中国承担生产和设计的首个超大部件——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首台主变压器,三运往“人造太阳,,设施的建造地法国。随着各类设施逐渐完工,人类离建成首个“人造太阳”的目标越来越近。
③为什么要制造“人造太阳”?这和人类长久以来的能源危机有关。现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人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据测算,人类最多还能用两三百年的自然能源,即使核能也只能用数百年。
④此外,像煤、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还会引发温室效应、酸雨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核电站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是核裂变(能量产生过程与核聚变相反),所需原料稀有,产生的废料也没法安全处理,还可能产生核泄漏。
⑤不光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子孙将从哪里弄这么多能源呢?科学家们带着这个惊恐的问题,把目光投向了核聚变。天空中的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体,几十亿年为人类提供了光、热。那太阳是怎么做的呢?
⑥简单来说,当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时,大量电子和中子能够逃离原子核的束缚,带来巨大能量。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据测算,1千克氢燃料经过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至少可以抵得上4千克铀燃料或1000万千克优质煤燃料释放的能量。
⑦要提取它们,方法也十分简便,成本也很低。我们从海水里舀一升水,其中就含有0.03克氘,它就可以产出约300公升汽油这么大的能量。地球上的海水能提取45万亿吨氘,它们都聚变的话,能保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耗。
⑧而且核聚变非常干净,因为聚变就是把两个氢核放在一起,当温度到了上亿度以后,它们就会聚合在一起,除了产出能量,其余产出的氦是一种清洁无害的元素。
……
⑨前苏联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容器。通过让混合了氘、氚的气体悬浮在一个像面包圈一样的环中,然后不断加热,等达到了上亿摄氏度以后它就产生核聚变,并输出大部分能量。
⑩按照设计,“人造太阳”计划的反应堆设施总重量是埃菲尔铁塔的3倍,占地面积有60个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这个反应堆建成后,能够把上亿摄氏度、由氘氚组成的“火球”约束在体积达837立方米的“面包圈”中,产生50万千瓦的聚变功率,持续时间达500秒。50万千瓦热功率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热电站的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攻克了采购包任务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关。该计划两任总干事对中方的评价是“中国在采购包的研发、生产方面领先于各方”。
(选自2016年5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1)通读全文,概括“人造太阳”的优点。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氢燃料经过核聚变反应后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B.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中黑体字“约”可以删去,因为这样就将约数变成了确数,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C.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中,“火球”和“面包圈”形象地说明“人造太阳”的结构和外形特点,这样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D.选文结尾引用“人造太阳”计划两任总干事的权威评价,回扣了文章的标题,强调了中国在该计划中的突出贡献。
(1)①清洁无害;②产生的能量巨大;③所使用的燃料蕴藏丰富。
(2)B
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根据第八段中的“其余产出的氦是一种清洁无害的元素”可得清洁无害。根据“50万千瓦热功率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热电站的水平。”可知产生的能量巨大。根据第七段中的“地球上的海水能提取45万亿吨氘,它们都聚变的话,能保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耗。”可得所使用的燃料蕴藏丰富。
(2)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用了“约”字,准确说明了我们从海水里舀一升水,其中就含有O.O3克氘,它就可以产出300公升左右汽油这么大的能量,如果删去反而不准确。
故解析为:(1)清洁无害;②产生的能量巨大;③所使用的燃料蕴藏丰富。
(2)B
(1)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人造太阳。第一段和第二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三段到第四段介绍制造人造太阳的原因;第五段到文末介绍人造太阳的设计。
(2)可以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定性)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结合“大约”的含义分析,表示不确定。
三、综合应用
17.学习了课文之后,班级举行了“走近恐龙”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你为本次实践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你能说出几种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
(3)给下面一段文字补写一个结论。
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恐龙的祖先原本都是小个子,经过亿万年的不断发福,它们最终变成生命史上最庞大的一类动物,从而走上穷途末路。今日世界上的大象、长颈鹿、大熊猫,当初都曾有灵活小巧的身躯,随着一代代自我膨胀,渐次沦为珍稀的自然保护动物。可见。
(4)目前有一些恐龙化石被不法分子偷运出境,请你为保护恐龙化石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1)(示例)探寻恐龙奥秘,增进科学兴趣。
(2)(示例)撞击说:行星撞击地球,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寒冷说:地球变得十分寒冷,恐龙耐不住严寒。偷吃说:哺乳动物越来越多,偷吃恐龙蛋。传染说:突然流行传染病,恐龙染病身亡。(任答两种即可)
(3)躯体增大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4)(示例)①加强出入境管理,严格把关,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②带动群众监督,依靠人民的力量尽量避免化石的遗失。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广告标语;见解表述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能紧扣活动主题,简洁生动且有一定鼓动性即可。(2)查阅有关资料,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言简意赅地阐述即可。(3)读懂文字内容,抓住文段中的“小个子”“庞大”“穷途末路”“灵活小巧”“自我膨胀”“沦为”等词语即可归纳出结论。(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建议合理、对保护恐龙化石有一定作用即可。
故解析为:⑴探寻恐龙奥秘,增进科学兴趣。
⑵(示例)撞击说:行星撞击地球,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寒冷说:地球变得十分寒冷,恐龙耐不住严寒。偷吃说:哺乳动物越来越多,偷吃恐龙蛋。传染说:突然流行传染病,恐龙染病身亡。(任答两种即可)⑶躯体增大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⑷①加强出入境管理,严格把关,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②带动群众监督,依靠人民的力量尽量避免化石的遗失。
⑴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解析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依据材料表述感想,作答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来表述,有必要在解析中出现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表述时,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⑶本题考查补写。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内容上的前后联系,其次要注意语句在结构上的一致性,最后还要注意是否有字数上的限制。
⑷本题考查提建议的。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随着时间的流誓,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xié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1)给加粗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碰撞()xié()带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天衣无缝”的意思是:。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1)zhuàng;携
(2)流誓;流逝
(3)形容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4)拟人
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解释;拟人
(1)(2)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第(2)题,注意结合词义辨识词语的正误。“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这里形容时间消逝。(3)本题考查识记重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天衣无缝”指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形容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4)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句陈述的对象是“大陆”,用“携带”一词进行描述,把大陆拟人化,很容易判断出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解析为:⑴1、zhuàng2、携⑵1、流誓2、流逝⑶形容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⑷拟人
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⑷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被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现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以内。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超过50字)
(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不超过15字)
(1)二三月份的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冰冷的物体表面遇暖湿气流,产生水珠。
(2)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或“到处湿漉漉”),能见度低(或“浓雾弥漫”)
分析说明对象特征;概括说明内容;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
(1)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课外说明文的理解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段,寻找关键语句概括回答即可。如“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2)由重点句子可以回答:“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现象。
故解析为:(1)二三月份的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冰冷的物体表面遇暖湿气流,产生水珠。
(2)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或“到处湿漉漉”),能见度低(或“浓雾弥漫”)
(1)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解析。
(2)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
20.“目前恐龙灭绝的原因有“撞击说”“火山说”“疾病说”“食物说”“温度说”“神奇生物说”等等。请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说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为什么?
撞击说更合理,一是对地球造成很大的冲击,二是扬起的灰尘弥漫空中,让气温急剧下降,给所有生物致命的打击。(意对即可)
见解表述;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
在现今天文学界中,主流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的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故解析为:撞击说更合理,一是对地球造成很大的冲击,二是扬起的灰尘弥漫空中,让气温急剧下降,给所有生物致命的打击。(意对即可)
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回答即可,语句要通顺,有理有据。
21.说说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表述中的作用。
①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②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①“确实”一词表示肯定,用以强调在南极发现古爬行动物化石,有力地证明了“恐龙曾经在世界各地分布过”这一观点。②“也许”表示猜测,不能肯定。因为这种说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加以证明,所以这样说,突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分析;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
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把握能力。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定性)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确实”强调在南极发现古爬行动物化石;“也许”表示猜测。对“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的不确定。
故解析为:①“确实”一词表示肯定,用以强调在南极发现古爬行动物化石,有力地证明了“恐龙曾经在世界各地分布过”这一观点。②“也许”表示猜测,不能肯定。因为这种说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的证据加以证明,所以这样说,突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的方法是“抄下它,解释它,带入它,比较它(正反两面说清它),肯定它(得结论)”。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2.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鸟臀(tún)褶皱(zhě)两栖(xī)
B.潮汐(xī)劫难(jié)衍射(yǎn)
C.追溯(sù)遗骸(hái)陨石(xǔn)
D.蟾蜍(yú)驮着(tuó)地壳(qiào)
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烦躁瑰宝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改为
②凋零谛听暇想别出心裁物竞天择改为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所有陆地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风,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反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似乎常常可肯定
B.似乎一直可应该
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
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大约经历(经过)了一亿年。
B.随着时间的流逝(消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
C.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悲壮)得多。
D.这一地区的战争对平民来说是一场无法躲过的劫难(灾难)。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B.“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C.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D.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7.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恐龙灭绝,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B.“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C.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述方式的文章体裁,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简明的特点。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称别人的母亲为“令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
8.(2021八下·江都期末)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不同的角度会带来别样的体验。小说《社戏》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化身一滴水,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C.诗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情怀。《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讲述了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直接表露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D.学习是永恒不变的追求。《虽有嘉肴》是儒家论著《礼记》中的一段。文章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最终得出了“教学相长”的结论,语言精炼,逻辑严密。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B.“泛大陆”是指板块将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
C.斯石英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紧密,不会转化为普通的沙子。
D.在一些受到巨大陨石撞击的地方发现斯石英,可以证明斯石英的形成需要具备巨大压力。
10.指出下面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②“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③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11.文学常识填上空: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阿西莫夫是国著名科普作家和小说家。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解析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1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说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13.“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14.画线的语句是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
1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淼
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选自《北京日报》2017年2月9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
(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通过模仿太阳的热核聚变反应,中外科学家正在建造人类首颗“人造太阳”。“人造太阳”计划由欧盟、中国、美国等7大经济体联合打造,已历经30余年,预计2019年建成,2050年商用。
②2016年4月底,中国承担生产和设计的首个超大部件——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首台主变压器,三运往“人造太阳,,设施的建造地法国。随着各类设施逐渐完工,人类离建成首个“人造太阳”的目标越来越近。
③为什么要制造“人造太阳”?这和人类长久以来的能源危机有关。现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人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据测算,人类最多还能用两三百年的自然能源,即使核能也只能用数百年。
④此外,像煤、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还会引发温室效应、酸雨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核电站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是核裂变(能量产生过程与核聚变相反),所需原料稀有,产生的废料也没法安全处理,还可能产生核泄漏。
⑤不光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子孙将从哪里弄这么多能源呢?科学家们带着这个惊恐的问题,把目光投向了核聚变。天空中的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体,几十亿年为人类提供了光、热。那太阳是怎么做的呢?
⑥简单来说,当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时,大量电子和中子能够逃离原子核的束缚,带来巨大能量。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据测算,1千克氢燃料经过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至少可以抵得上4千克铀燃料或1000万千克优质煤燃料释放的能量。
⑦要提取它们,方法也十分简便,成本也很低。我们从海水里舀一升水,其中就含有0.03克氘,它就可以产出约300公升汽油这么大的能量。地球上的海水能提取45万亿吨氘,它们都聚变的话,能保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耗。
⑧而且核聚变非常干净,因为聚变就是把两个氢核放在一起,当温度到了上亿度以后,它们就会聚合在一起,除了产出能量,其余产出的氦是一种清洁无害的元素。
……
⑨前苏联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容器。通过让混合了氘、氚的气体悬浮在一个像面包圈一样的环中,然后不断加热,等达到了上亿摄氏度以后它就产生核聚变,并输出大部分能量。
⑩按照设计,“人造太阳”计划的反应堆设施总重量是埃菲尔铁塔的3倍,占地面积有60个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这个反应堆建成后,能够把上亿摄氏度、由氘氚组成的“火球”约束在体积达837立方米的“面包圈”中,产生50万千瓦的聚变功率,持续时间达500秒。50万千瓦热功率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热电站的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攻克了采购包任务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关。该计划两任总干事对中方的评价是“中国在采购包的研发、生产方面领先于各方”。
(选自2016年5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1)通读全文,概括“人造太阳”的优点。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氢燃料经过核聚变反应后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B.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中黑体字“约”可以删去,因为这样就将约数变成了确数,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C.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中,“火球”和“面包圈”形象地说明“人造太阳”的结构和外形特点,这样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D.选文结尾引用“人造太阳”计划两任总干事的权威评价,回扣了文章的标题,强调了中国在该计划中的突出贡献。
三、综合应用
17.学习了课文之后,班级举行了“走近恐龙”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你为本次实践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你能说出几种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
(3)给下面一段文字补写一个结论。
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恐龙的祖先原本都是小个子,经过亿万年的不断发福,它们最终变成生命史上最庞大的一类动物,从而走上穷途末路。今日世界上的大象、长颈鹿、大熊猫,当初都曾有灵活小巧的身躯,随着一代代自我膨胀,渐次沦为珍稀的自然保护动物。可见。
(4)目前有一些恐龙化石被不法分子偷运出境,请你为保护恐龙化石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随着时间的流誓,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xié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1)给加粗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碰撞()xié()带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天衣无缝”的意思是:。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被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现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以内。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超过50字)
(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不超过15字)
20.“目前恐龙灭绝的原因有“撞击说”“火山说”“疾病说”“食物说”“温度说”“神奇生物说”等等。请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说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为什么?
21.说说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表述中的作用。
①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②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解析解答部分
1.B
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栖qī。C项,陨yǔn。D项,蜍chú。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解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如;茹;暇;遐
同音字字形辨析;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书写正误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①“含辛如苦”应为“含辛茹苦”,②中“暇想”应为“遐想”。
故解析为:“如”改为“茹”,“暇”改为“遐”。
“遐想”释义:1、指悠远地想象;无拘无束的联想,2、指超越现实境界的想法。暇是一个汉字,读音是xiá,是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可结合词义或字义辨别字形。
3.B
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搭配);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
“似乎”大多数情况下为副词,表示揣测,有仿佛、好像的意思。几乎,指将近于;接近于;差点儿。“一直”强调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而“常常”则有经常的意思,中间有间断。应该:用于建议,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表示推测,说话本人对现象的认知具有不确定性,或是对自己所说的不自信。肯定,:确定,一定。对事物持认可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根据句意应用:似乎、一直、可、应该。“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故解析为:B
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解答:①(定性)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C
近义词
“悲惨”形容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悲壮”指悲哀而雄壮。悲壮含有褒义,而悲惨为中性词,不能互换。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既要从词语的本义出发,又要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分析。
5.B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和“等等”重复,删去省略号。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6.B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
选项分析
A两面对一面,可以删去“否”,或将“能从”改为“能否从”。
B正确。
C搭配不当,应将“提升”改为“改善”。
D缺少主语,可删去“在”和“实现后”。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归纳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找出病因。
7.A
作家作品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8.C
被压扁的沙子;社戏;石壕吏;虽有佳肴;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虽有嘉肴
ABD.正确;C.有误,《石壕吏》是叙事诗。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9.C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阅读课文,由“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可知,C项是错误的。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0.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这10种。①由“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分析是作比较;②由“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分析是举例子;③由“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分析是打比方。
故解析为: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11.新疆域;美;科学幻想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无处不有;作家作品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美国作家,是生物化学教授,门萨学会会员,他创作力丰沛,产量惊人,作品以科幻小说和科普丛书最为人称道。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故解析为:《新疆域》;美国;科学幻想
文章共分为两个小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12.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相碰撞、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13.不能。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大陆”与“漂移”、“孔龙”与“迁移”一一对应,互换后不能准确表述句子的意思。
14.画线的语句是为了说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是吻合的,以此佐证它们很早以前可能是一整块陆地,从而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可能性。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找到对应的段落,然后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不同表述效果。需分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应用哪个词语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阅读括号中句子,可以看出其是对括号前的内容进行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结合关键句“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即可概括作答。
1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述效果。解答时需分析两个词语的不同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应用哪个词语即可。首先表明观点,不能,因为“漂移”与“迁移”两者虽都有移动的意思,漂移意思在水中移动;迁移:是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此处应用漂移,而不是迁移。
14.“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这是地球大陆板块的“漂移说”,对于读者来说可能不好理解,但是括号里的文字就很通俗易懂,让人很容易理解。
15.(1)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2)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气温度数,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度进行比较,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表明我国更冷,也引出下文“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
(3)不能,“大约”表示估计,表明后面的温度只是估计,并不是准确数字,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一定比纬圈平均温度低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这样说理,符合逻辑,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说明文语言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列数字;作比较;逻辑顺序
(1)根据这篇文章的题目可知,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换句话说就是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2)“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这段话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度进行比较,这两个地区的纬度相同,但是两地冬季的温度差别却很大,结合语境分析,使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的事实,非常令人信服。结合下文说明内容分析,这段话也引出下文“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
⑶“大约”,表示估计。“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意思是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估计要低14℃~18℃。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一定比纬圈平均温度低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因此不能删去。
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首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这样说理,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故解析为:⑴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⑵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气温度数,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度进行比较,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表明我国更冷,也引出下文“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
⑶不能,“大约”表示估计,表明后面的温度只是估计,并不是准确数字,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一定比纬圈平均温度低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⑷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这样说理,符合逻辑,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⑴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技巧:①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内容的范围;②有些内容,直接在提取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内容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③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⑵本题考查了说明文说明方法辨析及其作用。说明方法特征明显,一般比较容易判断。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结合说明方法牢记其通用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结合运用说明方法的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切记离开文章内容的空洞分析。
⑶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字词能否删去题型,首先要表明观点,解析一般都是否定的,分析理由的思路是:该词表示什么,句中什么意思,去掉后会怎么样,与原文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⑷本题考查分析说明顺序及作用的能力。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依据这些来安排说明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将繁复的内容介绍得有条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师范生顶岗实习报告汇编五篇
- 加入学生会自我介绍15篇
- 某建筑公司安全生产文明目标及措施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 动物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生理课件
- 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参考计划
- 个人租车给公司合同协议范本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书模板
- 2025年医护管理通讯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水性色浆项目发展计划
- 金融科技概论教案
- 车位租给别人安装充电桩协议
- GB/T 44127-2024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与运行指南
- 2025届云南省昆明盘龙区联考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第2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金融服务居间合同协议
- 招标代理机构选取质量保障方案
- 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欧美电影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眼科医院绩效考核方案
- 预缴物业费感恩回馈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