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五中鹤壁高中新乡二中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联考测试(二)历史_第1页
河南省郑州五中鹤壁高中新乡二中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联考测试(二)历史_第2页
河南省郑州五中鹤壁高中新乡二中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联考测试(二)历史_第3页
河南省郑州五中鹤壁高中新乡二中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联考测试(二)历史_第4页
河南省郑州五中鹤壁高中新乡二中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联考测试(二)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西周是34.78%.65.22%。这一现象说明A.商代官僚政治体系较完备B.西周家国同构色彩较浓厚C.分封制的推行开始于商代D.西周沿袭了商代政治制度2.由于中原先进的制度和技术在各诸侯国的实施,到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说明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诸侯势大威胁王室权威C.宗法制强化了统治秩序D.诸侯争霸要求经济发展3.秦始皇在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后,对战国以来的官僚制度进行了一次大的整理,在全国建立起一整套整齐划一的行政机构。秦始皇的做法A.出于完成全国统一的需要B.确立了中国政治制度格局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D.确保了秦王朝统治的稳定4.图1刻画了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的场景。这可说明当时A.门第选官彻底废除B.进士科开始设立C.殿试程序已经出现D.科举取士的实施5.964年,宋太祖设置参知政事,地位低于宰相。开宝年间(968-976年),宋太祖赋予参知政事与宰相更知印、押班和奏事权。宋太祖意在A.提高宰相地位B.加强君主权力C.提升行政效率D.精简政府机构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胡惟庸之事,对沿袭近两千年的传统君主专制政治架构的核心部位作出重大修改。这里的“修改”是指A.恢复三省制B.完善科举制C.废除宰相制D.确立内阁制7.《清世宗实录》记载:“今年(雍正八年)夏秋之间,朕躬偶尔违和。军机大臣马尔赛、张廷玉、蒋廷锡赞襄机务,公正无私……数月之中,朕躬得以静养。”据此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军机处A.制约了君主专制B.协助皇帝处理国政C.拥有政务决策权D.办事效率大大提升8.克利斯提尼改革总结和巩固了梭伦改革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向前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在雅典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次改革A.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B.初步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为担任公职公民发放工资D.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9.雅典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且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通过公民大会对城邦大事作出决议。这说明,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大权B.实行直接民主制C.奠定西方民主基础D.人民参政的广泛10.表1为《十二铜表法》中第八表的部分规定。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A.具有野蛮和严酷性B.重视维护平民利益C.调整罗马公民关系D.注重保护私有财产11.有人指出,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邦联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年轻的合众国巩固与发展的需要。这主要在于,邦联制下的美国A.赋予各州一定的自治权B.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C.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D.各州分裂致使社会动荡12.历史学家格拉斯通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乃是特定时期人类智慧和意想的最为杰出的作品”。这部“作品”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B.开创了成文宪法的先河C.奠定了两党制度的基础D.赋予了人民大量的权利13.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人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这反映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初期A.社会矛盾尖锐B.保守势力较为强大C.外部势力威胁D.共和思想不得人心14.1871年后,整个德国“普鲁士化”了,完全继承了普鲁士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B.普鲁士拥有先进的政治制度C.德意志统一大业由普鲁士完成D.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实施15.图2为曾国藩一封家书的内容摘录。与此相关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6.1854年,英国公使联合法、美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还向两广总督提出进行“修约”谈判,未得结果。1856年,美国又联合英、法进行“修约”活动。列强不断提出“修约”意图A.打开中国大门B.加强中西交流C.扩大侵略权益D.建立平等关系17.《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主要内容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均贫富“均田”“免粮”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制度化。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A.满足了农民得到土地愿望B.脱离实际且根本无法实现C.具有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D.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18.“日本福岛少将遂到英军司令部会见盖斯里中将。中将曰:‘英美两军愿随贵军行动,一起向北京进军。’”这一场景出现的背景是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C.义和团运动的扩展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19.有人指出,这个条约是清统治者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统治者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人评价的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1907年以后,武汉地区先后出现了30余个革命小团体,这些团体绝大多数是由军队中的革命党人发起和组织的。这说明,武汉A.军队由革命党掌控B.民主革命条件成熟C.革命力量不断壮大D.成为民主革命摇篮21.据统计,1912年的全国大选中,登记的选民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0%;民国初期,政党如雨后春笋,出现了大大小小312个政党。这说明,辛亥革命A.推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B.使国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利C.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作了奠基22.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直系军阀吴佩孚致电总统徐世昌,要求北洋政府立即释放学生,收回青岛,对日抗战到底。与该致电相关的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23.1924-1927年间,一场国民大革命席卷全国。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广泛,在民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场“革命”A.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B.确立了中共的领导地位C.消灭了帝国主义的势力D.受到了国共合作的推动24.到1930年上半年,中共在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七万余人,分布在湘、鄂、赣、闽等十几个省的边界地区或远离中心城市的偏远地区。这一局面的出现A根本上得益于土地革命的开展B.表明革命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C.是红军粉碎敌人“围剿”的体现D.说明中共认识到军队的重要性25.图3可以用来说明,中国抗日战争A.是人民反对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和自信C.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汉初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大约在元世祖末成宗初,随着江浙、湖广、江西等行省的改置或增设,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郡国交错局面出现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主要特征及意义。(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国政体几经反复,经历了共和政体、军事专制、王权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立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二世长女玛丽和女婿威廉为英国的女王和国王,为君主立宪制创造条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具有重大影响的《权利法案》,实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长期追求限制王权、议会至上的目标,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摘编自邹冠秀《英国议会和王权的关系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材料二近代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否定君主制和共和制后,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是必然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这种政体在英国确立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尚处于君主专制之下,这就显示了共无比优越性,使得英国社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摘编自兰晓玲《近代英国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原因探析》(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作用。(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李大钊和陈独秀相商,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材料二八七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总结了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党新的策略路线,扭转了党内的混乱状况,整顿了党和革命队伍,对领导人民坚持斗争起了重大作用”。——摘编自刘克梁《试论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及作用》材料三遵义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会议通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是战胜川、滇、黔的敌军,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6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日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爆发到1895年3月结束。清政府在硝烟弥漫之际,不在军事上作充分准备,而是一味依赖外国调停。战争爆发之初,英、德、意、荷、西、葡及美等国都宣布“中立”,列强的表态,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朝、中战争,无疑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只能仓促应战,做动挨打。特别是在列强怕日本势力急剧扩大会影响本国在华利益,不愿中日战争再打下去,而日本大举进攻中国也深感财力、物力、人力不支的情况下,清政府却没有坚持继续打下去的决心,急于求和,于1895年3月任命李鸿章赴日谈判,并签订了《马关条约》。——摘编自陈映侨、张杰《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