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素养评价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20·天津高一检测)1984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证明当时发生了以多细胞动物在海洋中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为特征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事件。据此完成1、2题。1.含有该生物化石群的地层所属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早期C.古生代晚期 D.中生代2.该次生命大爆发时期地球表层出现了大量的 ()A.单细胞动物 B.无脊椎动物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解析】1选B,2选B。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该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寒武纪处于古生代早期,因此含有该生物化石群的地层所属地质年代是古生代早期。前寒武纪出现在寒武纪之前,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出现在寒武纪之后。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该次生命大爆发时期出现在寒武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生代寒武纪,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地球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单细胞生物出现于地球演化的初期阶段,材料信息表明,当时多细胞动物在海洋中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爬行动物出现于中生代三叠纪。哺乳动物出现于中生代白垩纪。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3、4题。3.根据图中化石推测,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4.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属最古老的一种是 ()A.①地地层化石 B.②地地层化石C.③地地层化石 D.④地地层化石【解析】3选B,4选A。第3题,首先看图,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如含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早期,含鱼类化石为古生代中期,含恐龙化石为中生代,含裸子植物化石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三叶虫为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为海生脊椎动物,恐龙为陆地爬行动物。第4题,含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早期,含鱼类化石为古生代中期,含恐龙化石为中生代,含裸子植物化石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①地地层含三叶虫化石,因此①地地层化石最古老。5.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说是生物的演化史,下列关于地质历史期间生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A.古生代——鱼类和蕨类B.前寒武纪——蓝藻C.新生代——三叶虫D.中生代——鸟类【解析】选C。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故C错误。从地质年代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地壳和生物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6、7题。6.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古生代时现代地球基本面貌形成B.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C.植物界经历了由海生藻类植物→陆上孢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演化D.动物界经历了由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的演化7.有关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B.在生命出现以后,生物对地球表层的发展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C.地球上生命的演化经过了从陆地到海洋,又从海洋到陆地的螺旋式的进化D.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解析】6选B,7选C。第6题,地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一个是古生代后期,另一个是中生代;新生代形成了现代地球的基本面貌;植物界的演化是海生藻类植物→陆上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界经历了由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演化。第7题,地球上生命的演化经过了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全球的演化过程,而不是螺旋式的演化。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8~10题。8.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 B.鸟类C.两栖类 D.鱼类9.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10.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解析】8选D,9选B,10选B。第8题,结合动物演变的规律,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第9题,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第10题,新生代为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据图指出图中的几次冰期对应的地质时代(至少说出两个时期)。(2)恐龙主要生活在______纪,图中反映出该时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
(3)据图归纳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特征。【解析】第(1)题,冰期即气温较低时期,结合图中冷暖即可判断。第(2)题,恐龙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图中侏罗纪的气温相对温暖,降水较为干燥。第(3)题,对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气候一直处于变化中,冷暖、干湿不断交替。答案:(1)元古代末期的震旦纪、古生代末期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新生代末期的第四纪。(任答两个)(2)侏罗温暖干燥(3)①气温和降水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读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最可能形成于古生代的地层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最可能是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差异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3.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 ()A.寒武纪 B.二叠纪C.石炭纪 D.泥盆纪【解析】1选D,2选C,3选A。第1题,据所学知识得知,三叶虫和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时期,所以可能形成于古生代的地层是含有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第2题,煤炭有古生物遗骸演变而成,湿润,森林茂密的环境可以增加生物的数量,促进煤炭的形成。第3题,图中化石为鱼类化石。据所学知识得知最早鱼类出现在奥陶纪。寒武纪在奥陶纪之前,所以寒武纪地层不会出鱼类化石。(2020·海口高一检测)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大气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据此,完成4、5题。4.蓝藻在地球演化历程中,最大的作用是 ()A.制造氧气 B.形成叠层石C.形成煤炭 D.形成铁矿石5.叠层石的形成条件有 ()①蓝藻的数量多②有一定数量的细小沉积颗粒③水底流速较慢④岩石增长速度慢于剥蚀速度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4选A,5选A。第4题,据材料信息“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大气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判断,蓝藻最大的作用是制造氧气,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第5题,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叠层石的形成要有一定数量的细小沉积颗粒,②正确;蓝藻的数量多,黏附的沉积物增多,①正确;水底流速较慢利于沉积物堆积,③正确;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和岩石增长速度关系不大,④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5分)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琥珀是地质时期松脂类树木分泌的树脂由于地壳运动埋藏于地下,经矿化后形成的有机化石。缅甸北部的胡康谷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琥珀产地之一,以沼泽、洼地为主。该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北部边缘。白垩纪时期,当松脂类树木受到火山灰石块的砸击,动物撞击等损害时,在高气温环境下会从伤口处流出树脂,有些树脂会浸没一些昆虫,形成虫珀。通体透明的虫珀被誉为“时间胶囊”,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下图为胡康谷地位置及矿区示意图。(1)每年5~10月份胡康谷地无法开采琥珀,简述其原因。(2)分析地质时期胡康谷地有利于虫珀形成的自然条件。(3)指出虫珀的科研价值,并说明虫珀比石质化石的科研价值更大的原因。【解析】第(1)题,题干中有关键词“每年5~10月”“谷地”,同时结合材料中这里以沼泽、洼地为主,而琥珀是埋藏于地下的等有效信息,结合区域背景进行分析,该地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10月正好是其雨季,降水多,地势低平,容易积水,导致无法作业。第(2)题,通过材料分析可知,历史上该地应该有众多的松脂类树木和大量的昆虫,而该地湿热的季风气候让其有这种可能,形成虫珀的另一条件是要有树脂流出,而材料中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历史上火山灰石块砸击可以加速树脂流出,从而让昆虫得以被树脂包裹。剩下最后一步,还需要地壳运动导致被树脂包裹的昆虫得以埋藏于地下。第(3)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虫珀也是地球的“文字”,但好在其能够反映当时的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完美地展示生物形态,特别是细节部分,对研究生物演化确实有很大的作用。答案:(1)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份为雨季,且谷地多沼泽、洼地,使得矿区积水,淹没矿井,导致无法开采琥珀。(2)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茂密,森林中松脂类树木和昆虫广泛分布;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作息时间的科学制定方法
- 2025-2030年中国立体声蓝牙耳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电影院影厅布局与观影体验研究
- 2025-2030年中国横向流量分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高效储能集装箱消防解决方案:行业分析市场动态与未来趋势
- 行业新兴发展趋势解析:宠物美容师速成班探讨
- 病人入院的护理流程图
- 互联网广告行业报告: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核心理论培训课件
- 地下连续墙成槽垂直度控制
- 【超星尔雅学习通】《老子》《论语》今读网课章节答案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simufact教程基础部分从Simufact得到支持
- NB-T 10651-2021 风电场阻抗特性评估技术规范
- 电缆电线出厂检验报告参考
- YY/T 0500-2021心血管植入物血管假体管状血管移植物和血管补片
- YY/T 0148-2006医用胶带 通用要求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GB/T 39480-2020钢丝绳吊索使用和维护
-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