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螺壳表现为左旋个体和表现为右旋个体的基因型均各有3种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右旋∶左旋=3∶1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2.蝗虫繁殖快,对农作物危害大。我国实施“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一方面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成年飞蝗密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生地,如修筑堤坝、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成年飞蝗密度、改造发生地都有利于降低种群出生率B.生物防治飞蝗是指利用捕食动物的捕食性来控制飞蝗C.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密度宜用标志重捕法D.控制蝗灾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提高能量传递效率3.普通小麦6n=42,记为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长穗偃麦草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不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B.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4.某严格自花受粉的植物,其野生型开紫花,突变Ⅰ型和突变Ⅱ型开白花。突变Ⅰ型和Ⅱ型杂交后,子一代均开紫花,子二代中紫花:白花=9:7。由此推断,该植物花色素的生成途径可能是()A.前体(白色)紫色色素B.前体(白色)紫色色素C.前体(白色)紫色色素白色色素D.前体(白色)白色色素紫色色素5.利用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检测抗虫棉中Bt抗虫蛋白表达量,原理如下图所示。检测之前,将“目的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固定在支持物上,待测样本中的抗原和酶标记抗原竞争结合固相抗体,标记抗原的酶可催化颜色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过程中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均为Bt抗虫蛋白B.需设置仅有酶标记抗原或者仅有待测抗原的两组对照C.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底物的量及显色时间必须一致D.反应体系中蓝色越深说明待测样品Bt蛋白含量越高6.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给健康人静脉滴注100mL的10%葡萄糖溶液后,一段时间内会发生A.尿液中有大量糖原 B.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降低C.胰岛A细胞的分泌增强 D.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葡萄糖增加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有脱脂棉球,用以过滤空气B.振荡培养能增大微生物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C.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将水放入比色杯中,直接测其OD值,作为空白对照D.亚硝酸盐可在碱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8.(10分)某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24%,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562.843.34.485.54A.表中所示的能量总和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若土壤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铬,则甲生物比乙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铬含量低C.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6.4%D.该生态系统内实现了物质循环,碳元素在各种群间循环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二、非选择题9.(10分)酶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和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1)酶制剂都有其最适反应温度,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有两种效应:一方面是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也加快,这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另一方面,随温度升高而使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酶促反应速度。酶的最适温度就是这两种效应平衡的结果,在低于最适温度时,_____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效应为主,在高于最适温度时,_____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效应为主。(2)为了保证酶活性,酶制剂要在低温下保存。某生物兴趣小组想验证这一观点,实验所用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50℃。实验基本思路:①将等量的淀粉酶制剂,分别置于0℃,25℃,50℃保存一段时间。②在_____________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3)除温度外,以下哪些因素也会影响酶活性_____________(填字母)。A.酸碱度B.酶浓度C.底物浓度D.抑制剂10.(14分)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KH2PO41.4gNa2HPO42.1gMgSO4·7H2O0.2gFeCl20.1gX1g维生素微量琼脂15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该培养基从功能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__________步骤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2)图1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运用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_。(3)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4mm3,观察到图2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则1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__________个。11.(14分)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岀“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1)蚕粪养鱼,蚕粪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鱼塘泥肥桑”的原因是________。(2)“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请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要求答岀两点)。(3)为了“种养结合,优势互补”,农民在桑树林下养鸡。树林下养鸡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4)诗人孟浩然看到美丽的田园景象,写岀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12.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下图为TaqMan荧光探针技术的原理示意图,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该探针被Taq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1个DNA分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除了利用PCR技术扩增外,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2)引物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与模板DNA的结合具有_________性。(3)通常情况下,探针中的GC含量比引物中的略高,这有利于保证退火时_________与模板DNA结合。(4)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检测锦鲤疱疹病毒时,在反应体系中要加相应的病毒遗传物质、引物、探针和_________、_________酶等,其中酶发挥的具体作用是延伸DNA链和_________。(5)若最初该反应体系中只有一个病毒DNA分子,经n次循环后,需要消耗TaqMan荧光探针_________个。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据图分析,左螺旋dd作为母本,与右螺旋DD作为父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Dd,表现型为左螺旋(与母本相同),子一代为Dd,Dd自交,子二代全部为右螺旋,且后代DD:DD:dd=1:2:1,说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母性效应”现象是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螺壳表现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故表现为螺壳左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或Dd2种;螺壳表现为右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或Dd,则表现为螺壳右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Dd或dd3种,B错误;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DD和Dd自交的后代都是右螺旋,dd自交的后代是左螺旋,因此后代螺壳右旋∶左旋=3∶1,C正确;D、左螺旋的基因型为dd或Dd,鉴定期基因型可以让其与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若后代都是左螺旋,则基因型为dd,若后代但是右螺旋,则基因型为Dd,D正确。故选B。2、A【解析】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可分为三类:①捕食性生物,包括草蛉、瓢虫、步行虫、畸螯螨、钝绥螨、蜘蛛、蛙、蟾蜍、食蚊鱼、叉尾鱼以及许多食虫益鸟等;②寄生性生物,包括寄生蜂、寄生蝇等;③病原微生物,包括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在中国,利用大红瓢虫防治柑桔吹绵蚧,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和玉米螟,利用金小蜂防治越冬红铃虫,利用赤小蜂防治蔗螟等都获得成功。【详解】A、降低成年飞蝗密度、改造发生地,使蝗虫的生存环境变的不适于其繁殖和生存,都有利于降低种群出生率,A正确;B、生物防治飞蝗不仅仅是指利用捕食动物的捕食性来控制飞蝗,如利用性外激素、利用寄生关系防治也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C、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差,调查飞蝗幼虫的密度宜用样方法,C错误;D、控制蝗灾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A。3、D【解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分析题图:图示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抗虫小麦新品种的过程.先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F1,①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甲;再将甲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乙,乙再和普通小麦杂交获得丙,经过选择获得丁,最终获得染色体组成为42E的戊。【详解】A、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1不育,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个物种,A错误;

B、F1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因此①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燕麦草的染色体组是一个,因此乙中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21+0~7M,因此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C错误;

D、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发生易位和数目变异后可得到戊,D正确。

故选D。4、D【解析】

根据子二代中紫花∶白花=9∶7,可推出与花色有关的基因为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且A-B-开紫花,否则为白花。【详解】两白花突变型植株杂交,子一代为紫花,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可知A_B_表现为紫花,A-bb、aaB-、aabb表现为白花,即A和B同时存在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并可推知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花色的控制途径判断各种不同花色的基因型,能够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5、D【解析】

结合题意和题图可知:(1)待测抗原,能与固相支持物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但不能发生颜色反应;(2)酶标记抗原也能与固相支持物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但因有酶的存在,故能发生颜色反应(白色变为蓝色);(3)由于待测抗原与酶标记抗原同时与固相支持物上的特异性抗体竞争结合,若蓝色产物越多,说明酶标记抗原越多,则待测抗原少;反之亦然。【详解】A、基因工程中常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转入基因的的表达的蛋白质量,而题中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都能与特定抗体结合,故检测过程中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均为Bt抗虫蛋白,A正确;B、为了通过颜色反应区分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的多少,需设置仅有酶标记抗原或者仅有待测抗原的两组对照,B正确;C、实验中需要控制无关变量,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底物的量及显色时间必须一致,C正确;D、分析示意图,反应体系中蓝色越深说明待测样品酶标记抗原含量越高,D错误。故选D。【点睛】注意: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都属于Bt抗虫蛋白,都能与固相支持物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二者的区别就是能否催化颜色反应。6、D【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胰岛素降低血糖,而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二者是拮抗作用。【详解】A、糖原是多糖,尿液中不可能含有多糖,A错误;B、给健康人静脉滴注100mL的10%葡萄糖溶液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C、由于血糖浓度升高,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含量,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含量,C错误;D、由于血糖浓度升高,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葡萄糖增加,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水平衡和血糖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在高浓度的溶液中水平衡调节过程,以及血糖升高的调节的过程。7、A【解析】

亚硝酸盐测定的原理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氨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详解】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上脱脂棉球的目的是过滤空气,A正确;B、振荡培养能使微生物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但没有增大微生物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B错误;C、作为空白对照的水中也应与样品组一样,加入氯化铵缓冲液、乙酸和显色液,C错误;D、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D错误。故选A。【点睛】熟知亚硝酸盐浓度的测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果醋的制作流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C【解析】

根据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3%~24%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可写出相应的食物网:。【详解】A、表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错误;B、根据生物富集的特点,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含量逐渐升高,若土壤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铬,则甲生物比乙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铬含量高,B错误;C、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同化总量是2.8+3.1=21.1,第三营养级同化总量是1.56,故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21.1×34%=6.4%,C正确;D、该生态系统内实现了物质循环,碳元素在各种群间循环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酶逐步变性(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变性)前一种后一种酶活性最高(最适温度或50℃)A、D【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1)酶制剂都有其最适反应温度,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有两种效应:一方面是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也加快,这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另一方面,随温度升高而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变性,从而降低酶促反应速度。酶的最适温度就是这两种效应平衡的结果,在低于最适温度时,前一种效应为主,在高于最适温度时,后一种效应为主。(2)为验证酶制剂要在低温下保存这一观点,实验基本思路如下:①将等量的淀粉酶制剂,分别置于0℃,25℃,50℃保存一段时间。②在50℃(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3)除温度外,A酸碱度和D抑制剂也会影响酶活性,B酶浓度和C底物浓度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酶活性。故选AD。【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特点及相关实验设计,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10、碳源氮源选择溶化高压蒸汽灭菌法平板划线法少106【解析】

据图表分析:1、图A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图B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2、表中所给的培养基配方是细菌的固体培养基配方,表中已知成分中缺少碳源和氮源,必须由X物质提供。3、微生物培养基制作完成后,应该先调整pH,再灭菌,对培养基的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的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详解】(1)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以看出,所给的物质中不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因此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可以由X提供。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选择培养基,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一般要先溶化再调节pH值,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2)B图为平板划线法;运用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为一个菌落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菌繁殖形成。(3)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则25个中格有400个酵母菌,25个中格的体积是0.4mm3,所以1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400÷0.4×1000=106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平板计数法和尿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等内容,意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11、一鱼塘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被桑树吸收,利于桑树的生长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如果放养的鸡过少,不能充分利用桑树林所能提供的能量;如果放养的鸡过多,就会造成桑树林被破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减少,使鸡的产品的产量下降直接【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各营养级的同化能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所以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鱼。【详解】(1)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因为蚕粪中所含的能量属于桑的同化量。鱼泥中有大量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2)“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