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解析版)

一、(25分)

1.(6分)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情感意蕴诗文名句出处

怀才不遇我报路长嗟日暮,①—李清照《渔家傲》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③_晏殊《浣溪沙》

忧国忧民④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悠然自得采菊东篱下,⑤_______。陶渊明《饮酒》

忧患意识⑥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孟子》三章

者,国恒亡。

2.(19分)学校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小联的发言稿,完成后面任务。

大家好!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

志,承藜()着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核心价值观。因此,请别再对身边的文化遗

产无动于衷,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自信,为我们在xuδn

()落的生活中留存精神空间。

①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承载_______

xuαn嚣

②“无动于衷”中“衷”的意思是

A.贴身穿着

B.包围

C.内心

(2)把下列语句组成连贯的语段,顺序合理的是

①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

得到有效的遏制。

②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③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

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④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

⑤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迹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

A.③①④©②

B.®®①④②

C.φ©③②⑤

D.①⑤④

(3)传承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班级计划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就内容或形式提两条建

议。

(4)学校邀请你的家长作为代表参与活动,请你转告。

农民画省级传承人张国良先生将于2023年1月3日14:00在学校报告厅开展讲座

并和家长代表交流互动。

(5)活动结束后,请你代表学生会给张国良先生写一封感谢信。

要求:①表达得体;②120字左右;③落款为“红星中学学生会”。

二、(40分)

3.(4分)阅读两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采桑子

欧阳修(宋)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两首词的结尾都写了水鸟惊飞,结合内容说说各有什么作用。

4.(13分)阅读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詹何钓鱼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第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

流①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闻先大夫②

之言,蒲且子@之弋④也,弱弓纤缴⑤,乘风振之,连双鸽⑥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

臣因其事,仿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特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

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

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J楚王Eh“善

(选自《列子•汤问》有改动)

[注]①汩流:湍急的河流。②先大夫:这里指已经逝去的父亲。③蒲且子:古代善射者。

④弋(yi):射箭。⑤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

绳。⑥连双鸽(cdng):一箭连射两只黄鹏鸟。

(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纶不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绚

B.曾闻先大夫之言动心忍性,置益其所不能

C.以独茧丝为纶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D.临河特竿将军亚夫特兵揖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

(3)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原文语句钓鱼经验总结对学习的启示

心无杂虑,唯鱼之念③________学习要专注

①________动手均⑤________

②________施饵巧学法要得当

仿而学钓,五年始尽④________,⑥________

其道

5.(11分)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霜还轻,冻未来

丁立梅

人都说春天好,其实十月“小阳春”更胜春朝。霜还轻,冻未来,草木们排演了大

半年的大戏,一个接一个登场。每一个都浓墨重彩着,煞有其事着,每一个都有成为名

角的潜力。

这个时候,我总觉得飘拂过身边的风是斑斓的,头顶上浮动的云是斑斓的,落下的

日光、月光是斑斓的,小鸟的叫声是斑斓的,人的呼吸是斑斓的。我和小豆说出口的话,

也是斑斓的。

我说,我们看叶子去吧。

小豆答应,好。

于是乎,我收获到一波一波的斑斓。我富裕得像个大财主。

相信我,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你把自己放进大自然的怀抱里,你很快就会变得快乐

起来。这个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你不需要担心,因为没有了你,生活不会糟糕到哪

里去。你要学会承认,你并没有那么重要。你不在的时候,天不会掉下来,地球照常在

运转,生活依然是生活。

打开你的五官,把它们尽情地浸润到这无边无际的斑斓里,让它们滚一身的斑斓。

瞧,多好,你变得多灿烂!

我说,每棵树上都开着染坊,家家都是富足的。

小豆叹气说,这是凋零啊。我说,哪里是!这是草木送给清风和大地的礼物。它们

多慷慨!

收下吧,允许我们贪婪些、自私些,允许我们有做财主的心思。我爱惜每一片秋天

的叶子,我把它们视如己出。这也是幸福的一种。

每年秋深时,我心里总会长出无数的藤蔓,把我往海边牵。去往海边,要经过非常

漂亮的一条林荫大道。大道两旁,那笔直的站成山墙一样的树,经秋的手涂抹,仿佛镶

了满身的珠宝,耀眼闪烁。我们的车,像条游鱼似的,游进那色彩中去。你简直想象不

出,那是怎样一种富丽堂皇。

去海边,我是铁定要去巴斗(一个渔村)住上一两天的。它()在海边,就像

一只小()。我太爱那里的宁静了。夜晚散步,伴着的是星星和月亮,还有一只小狗。

小狗不知谁家的,它跟着我们走了一圈。我们停下,它也停下。彼此望望,安静的,不

发一语。然后,继续散步。

小村子人不多。人们过着从前的日子,下海捞鱼,在门前种点萝卜、青菜。鱼剖净

了,晾在绳子上晒,像挂着一串贝壳。地里收点黄豆,他们稳稳当当地,坐在门前的阳

光下挑拣,一粒一粒,挑拣得十分认真。

我们路过,俯身看地里肥肥的青菜、萝卜,一妇人突然持了一只盘子,追着落在我

身后的小豆,低声急急说着什么。小豆不是我们本地人,她听不懂妇人说话。我以为小

豆碰撞了人家什么东西,赶紧过去。真相真叫我们意想不到,妇人居然是请小豆吃她刚

做的南瓜饼。小豆连吃两只,直说好吃。我也吃一只。妇人高兴了,举着盘子,盛情地

要我们多吃些。

我是最得意的,妇人不仅仅代表妇人一个人了,而是代表一个地方。我们这里好

吧?这是我问小豆最多的话。

一个地方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

去海边等涨潮,那是上午十点多钟的事。

远远有渔人撑着一泡沫搭成的“小舟”过来。他的妻子在海边等着。“小舟”在港

湾停泊,妻子立马跳上去,帮着往岸上卸货0他们的收获不错,捞了满满两大袋的鱼。

渔人说,这是他这些天收获最多的一次。凌晨两三点,他就戴着头灯出海了。那个时候,

整个世界还在睡梦中。

在他,及他身后的一群人跟前,你再言忧伤、不甘和苦累,才真是矫情呢。倘若你

不必半夜三更爬起来,去为生活奔波,就是上天对你的厚待了。

(选自丁立梅微信公众号2022年11月12日,有删改)

(1)本文写的是“我”与小豆的秋日经历,请根据示例,把下面的思维导图填写好。

(2)你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它()在海边,就像一只小()。”空格里分别

填哪个词比较好?理由是什么?

A.躺狗

B.蜷蜗牛

(3)在丁立梅微信公众号里,一位读者在本文下面写了以下留言。请你说说这位读者被

丁立梅文字“治愈”的原因。

金鹤局•吟舞来自浙江回复06

梅子老师:

谢谢您!总能被您的文字'冶煎。在一个糟糕的

日子,看了您的文字,感觉瞬间变好O

❷丁立梅(作者)回复06

⅛>

6.(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果要对螳螂的习性进行系统研究的话,必须要在家中饲养。饲养它并不困难,因

为只要好吃好喝地伺候,它并不在乎被囚在钟形罩中。我得每天给他精美食物,天天换

样。这些美味的食物是我想用来了解螳螂的胆量和力气到底有多大的。

在这些美味之中,大灰蝗虫个头儿要比吃它的螳螂大得多。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

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就像是突然从一个盒子里弹出

一种吓人的东西,一种小魔怪似的。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

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

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螳螂将自食其果。

据说,①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

吞食。②许多时候,大灰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

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

它的大颗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瞪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战旗一一翅膀,

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在抓获蚱!S这种危险小于大灰蝗虫的昆虫时,螳螂那魔怪般的姿态没有那么咄咄逼

人,持续时间也没那么长。它只需将大弯钩一伸就解决问题了。对付蜘蛛也是如此,只

需拦腰抓住对方,就用不着担心其毒钩了。

对于其日常食物里不起眼的小蝗虫,无论是在我笼子里的还是野地里的,螳螂都极

少用它的震慑法,它只是一把抓住闯进它的势力范围的冒失鬼就完事了。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螳螂捕食》有改动)

【材料二】

它爬上铁丝网罩子的顶部,身体倒挂着,腹部末端张开一道裂缝,从中排出了一种

黏糊糊的物质。那道裂缝不停地一张一合,流出的黏液经过挤压、拍打、接触空气后,

膨胀成了一团团包裹着气体的泡沫,就像我们搅打鸡蛋清一样。雌螳螂边制造泡沫,边

产卵,它的腹部从左到右地摆动,每铺一层泡沫,就在其中产下一层卵,就这样层层叠

加,留下了一条条横向的纹路。两分钟后,泡沫渐渐凝固了,变得越来越坚硬。

新造好的螳螂卵囊长四厘米、宽两厘米,一端尖、一端圆,颜色像麦子一样金黄。

卵囊的中间部分是并列的两行,像瓦片一样层层相叠,每排瓦片的边沿都有细小的裂缝,

这就是门。将来孵化的小螳螂要从门里钻出来,左边的小螳螂出左门,右边的小螳螂出

右门。在每一层育儿室里,都沉睡着裹着淡黄色外壳的螳螂卵,它们头朝门口沿着圆圈

排列。卵囊的其他部分则是密封的墙,墙体是坚固的泡沫体,既可以保温,又可以抵挡

冬天的风雪。

螳螂卵囊刚造好的时候,出口处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东西,就像刷了层白油漆,这

是由雌螳螂腹部最后一点干净、细腻的泡沫形成的。这层白漆很容易破碎,要等它脱落

后,才能看到出口的裂缝。在筑卵囊的时候,雌螳螂一次也没回头看过,却像个建筑大

师一样安排好每一层的育儿室,把孩子放进去,同时垒起保温性能绝佳的墙、留出大门,

最后还要刷一层白漆,没要任何帮助就完成了这个完美的建筑。

③我钦佩地看着雌螳螂,盼着它能转过身,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对自己的孩子流

露些许温情。再次让我震惊的是,雌螳螂一产完卵,就冷漠地离开了,甚至有儿只蝗虫

靠近螳螂卵囊它也没加理会,完全忘了里面睡着自己的四百多个孩子。④真是个铁石心

肠的妈妈啊!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螳螂捕食》有改动)

(1)【材料一】中法布尔先提出“螳螂胆量和力气有多大”的问题,再观察验证。请梳

理法布尔的观察步骤。

(2)阅读两则材料,选出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A.画线句①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大灰蝗虫遇到螳螂目光时的恐惧。

B.画线句②写出了大灰蝗虫通常会被螳螂吓坏,表达严谨,用词有分寸。

C.画线句③表达了对螳螂的钦佩,后文又写它对孩子的冷漠,自相矛盾,不够严谨。

D.画线句④“真是个铁石心肠的妈妈啊!”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情趣盎然。

(3)小联读完《昆虫记》,写了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充完善。

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深入到昆虫世界中,用毕生的精力对昆虫进行繁

复的观察和实验,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戏剧家罗斯丹评论《昆虫记》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者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

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J①

鲁迅说《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益的书"。②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史诗”之美誉。

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在①处举例分析罗斯丹的评价。

②结合《昆虫记》全书,在②处写下你对鲁迅的评语的理解。

三、(35分)

7.(35分)春节就在眼前,你对过年是不是充满了期待?请以“我想过这样的春节”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介绍年俗,写成说明文;也可以叙写年事,写成记叙文.

(2)不少于5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25分)

1.(6分)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情感意蕴诗文名句出处

怀才不遇我报路长嗟日暮,①学诗谩李清照《渔家傲》

有惊人句。

②物是无可奈何花落去,③似曾相晏殊《浣溪沙》

人非识燕归来。

忧国忧民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杜甫《春望》

心。

悠然自得采菊东篱下,⑤悠然见南陶渊明《饮酒》

山_。

忧患意识⑥入则无法家拂上,出则《孟子》三章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根据

提示的上下句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默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答】①学诗谩有惊人句(易错字:谩)

②物是人非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易错字:燕)

④感时花溅泪(易错字:溅)

⑤悠然见南山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易错字:拂)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做到准确书写。以下

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19分)学校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小联的发言稿,完成后面任务。

大家好!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

志,承裴()着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核心价值观。因此,请别再对身边的文化遗

产无动于衷,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自信,为我们在XUdn

()嚣的生活中留存精神空间。

①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承载Zai

xuαn喧嚣

②“无动于衷”中“衷”的意思是C

A.贴身穿着

B.包围

C.内心

(2)把下列语句组成连贯的语段,顺序合理的是B

①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

得到有效的遏制。

②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③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

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④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

⑤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迹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

A.③①④⑤②

B.@@①④②

C.@@③②⑤

D.①⑤②③④

(3)传承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班级计划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就内容或形式提两条建

议。

(4)学校邀请你的家长作为代表参与活动,请你转告。

农民画省级传承人张国良先生将于2023年1月3日14:00在学校报告厅开展讲座

并和家长代表交流互动。

(5)活动结束后,请你代表学生会给张国良先生写一封感谢信。

要求:①表达得体;②120字左右;③落款为“红星中学学生会”。

【分析】(1)①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载”读作“zdi”;“xudn”写作“喧

②本题考查词义。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也指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衷,

内心。

故选:Co

(2)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衔接。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分析。③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

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

严重威胁”是总说,排第一位;紧接着⑤句“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

古遗迹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和①句“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以

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是对③句的具体解说,

所以⑤句、①句分列第二位、第三位;④句紧承第①句,排第四位;②句“因此,加强

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是得出的结论,排最后。据此分析可知,顺序为:③⑤①④②。

故选:B«

(3)本题考查活动设计。针对“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活动,从内容或形式提两条建议。

言简意赅,表达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人称变化,转述时不要遗漏信息。

(5)本题考查拟写感谢信。明确感谢原因,恰当表达感谢之情,语言表达得体。文从字

顺,格式正确。

【解答】答案:

(1)①Zai喧

②C

(2)B

(3)示例:①宣传和普及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②观看有关于文化遗产的纪录片。

(4)示例:爸爸妈妈,1月3号下午两点农民画省级传承人张国良先生在我们学校报告

厅开展讲座并和家长代表交流互动,现在学校邀请你们作为代表参与活动。

(5)示例:

感谢信

尊敬的张国良先生:

您好!非常感谢您于百忙之中到我校开设农民画讲座。您的讲座非常精彩!让我

们了解了农民画的独特价值,感受了农民画的独特魅力。作为农民画省级传承人,您孜

孜不倦地向社会宣传农民画,这种奉献精神,真是令人心生敬意。恳请您以后常来我校

指导!

此致

敬礼!

红星中学学生会

2023年1月3日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

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二、(40分)

3.(4分)阅读两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采桑子

欧阳修(宋)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两首词的结尾都写了水鸟惊飞,结合内容说说各有什么作用。

【分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

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

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全词不事雕

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

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

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

清新可喜。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惊起一滩鸥鹭”的意思是划船声惊起了一群

鸥鹭,说明此时船行非常快。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

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水鸟惊飞”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惊起沙禽

掠岸飞”意思是: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以动衬静,烘托出西湖愈显

幽静的画面。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增添了词作的情趣,而目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

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一样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

度。

答案:

“水鸟惊飞”写出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

然的热爱之情。“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海漪微动惊动沙准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

以动衬静,烘托出西湖幽静的画面。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

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译文:

如梦令

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

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

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鸥鹭。

采桑子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

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

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

湖岸在飞翔。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

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

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4.(13分)阅读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詹何钓鱼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第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

流①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置闻先大夫②

之言,蒲且子⑤之弋④也,弱弓纤缴⑤,乘风振之,连双鸽⑥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

臣因其事,仿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特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

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

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J楚王Eh“善

(选自《列子•汤问》有改动)

[注]①汩流:湍急的河流。②先大夫:这里指已经逝去的父亲。③蒲且子:古代善射者。

④弋(yi):射箭。⑤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

绳。⑥连双鸽(cdng):一箭连射两只黄鹏鸟。

(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D

A.纶不维空谷传响,哀转久绚

B.曾闻先大夫之言动心忍性,置益其所不能

C.以独茧丝为纶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D.临河特竿将军亚夫特兵揖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

(3)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原文语句钓鱼经验总结对学习的启示

心无杂虑,唯鱼之念③用心专学习要专注

①投纶沉钩,手无动手均⑤均衡发展不偏科/

轻重合理分配时间

②犹尘埃聚沫,吞施饵巧学法要得当

之不疑

仿而学钓,五年始尽④学艺诚⑥学习要坚持不懈/

其道勤于向他人学习

【分析】参考译文:

詹何用一根蚕丝做渔线,用稻麦的芒针做鱼钩,用荆条和嫩竹做鱼竿,用剖开

来的米粒做鱼饵,在八十丈深的深渊和湍急的急流中能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子,鱼

线不断,鱼钩不直,鱼竿不弯。楚王听说后对此感到惊异,便召他来问其中的道理。詹

何说:“我听我已故的父亲说,蒲且子射鸟,用柔弱的弓和纤细的丝线,趁着风势射出去,

能把一双黄鹏从青云之上射下来,就是因为用心专一,动手均匀。我沿用他的方法,模

仿着去学习钓鱼,用了五年时间才完全掌握这种技术。当我在河边拿着鱼竿的时候,心

中没有杂念,只想着钓鱼,扔出鱼线,沉下鱼钩,手不轻不重,任何事物不能扰乱。鱼

看见我的钓饵,认为是沉淀下来的尘埃和聚集在一起的泡沫,毫不怀疑地吞了下去。这

就是我所以能以柔弱制服刚强,以轻物得到重物的道理。如果大王治理国家真的也能照

这个道理,那么整个天下就可以像掌中之物运控自如,还用得着再做其他事么?”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A.不同,绝:断/停止;

B.不同,曾:曾经/同“增”,增加;

C不同,为:做/被;

D.相同,持:两个都是“拿着”的意思。

故选:Do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

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句的重点词有:诚,确实,果真;运如一握,在掌中运控自如。句意为:如果大王治

理国家真的也能照这个道理,那么整个天下大事就尽在掌握之中了。

(3)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詹何用钓鱼的道理来比喻治国之道。钓鱼时“心无杂

虑,唯鱼之念”说明要“用心专”,从而引出学习要专注的道理;钓鱼时“动手均”,即

文中的“投纶沉钩,手无轻重”,告诉人们在学习上要均衡发展,要合理分配时间等;钓

鱼时要“巧施饵”,用文中的语句就是“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从而告诉人们学习方

法要巧妙;“仿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意思是:模仿着去学习钓鱼,用了五年时间才完

全掌握这种技术。说明学艺要有诚心,在能坚持,从而告诉人们在学习上要坚持不懈。

可据此作答。

答案:

(1)D

(2)如果大王治理国家真的也能照这个道理,那么整个天下大事就尽在掌握之中了。

(3)①投纶沉钩,手无轻重;②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③用心专;④学艺诚;⑤均衡

发展不偏科/合理分配时间;⑥学习要坚持不懈/勤于向他人学习。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1∣Jo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

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

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

通达明快。

5.(11分)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霜还轻,冻未来

丁立梅

人都说春天好,其实十月“小阳春”更胜春朝。霜还轻,冻未来,草木们排演了大

半年的大戏,一个接一个登场。每一个都浓墨重彩着,煞有其事着,每一个都有成为名

角的潜力。

这个时候,我总觉得飘拂过身边的风是斑斓的,头顶上浮动的云是斑斓的,落下的

日光、月光是斑斓的,小鸟的叫声是斑斓的,人的呼吸是斑斓的。我和小豆说出口的话,

也是斑斓的。

我说,我们看叶子去吧。

小豆答应,好。

于是乎,我收获到一波一波的斑斓。我富裕得像个大财主。

相信我,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你把自己放进大自然的怀抱里,你很快就会变得快乐

起来。这个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你不需要担心,因为没有了你,生活不会糟糕到哪

里去。你要学会承认,你并没有那么重要。你不在的时候,天不会掉下来,地球照常在

运转,生活依然是生活。

打开你的五官,把它们尽情地浸润到这无边无际的斑斓里,让它们滚一身的斑斓。

瞧,多好,你变得多灿烂!

我说,每棵树上都开着染坊,家家都是富足的。

小豆叹气说,这是凋零啊。我说,哪里是!这是草木送给清风和大地的礼物。它们

多慷慨!

收下吧,允许我们贪婪些、自私些,允许我们有做财主的心思。我爱惜每一片秋天

的叶子,我把它们视如己出。这也是幸福的一种。

每年秋深时,我心里总会长出无数的藤蔓,把我往海边牵。去往海边,要经过非常

漂亮的一条林荫大道。大道两旁,那笔直的站成山墙一样的树,经秋的手涂抹,仿佛镶

了满身的珠宝,耀眼闪烁。我们的车,像条游鱼似的,游进那色彩中去。你简直想象不

出,那是怎样一种富丽堂皇。

去海边,我是铁定要去巴斗(一个渔村)住上一两天的。它()在海边,就像

一只小()。我太爱那里的宁静了。夜晚散步,伴着的是星星和月亮,还有一只小狗。

小狗不知谁家的,它跟着我们走了一圈。我们停下,它也停下。彼此望望,安静的,不

发一语。然后,继续散步。

小村子人不多。人们过着从前的日子,下海捞鱼,在门前种点萝卜、青菜。鱼剖净

了,晾在绳子上晒,像挂着一串贝壳。地里收点黄豆,他们稳稳当当地,坐在门前的阳

光下挑拣,一粒一粒,挑拣得十分认真。

我们路过,俯身看地里肥肥的青菜、萝卜,一妇人突然持了一只盘子,追着落在我

身后的小豆,低声急急说着什么。小豆不是我们本地人,她听不懂妇人说话。我以为小

豆碰撞了人家什么东西,赶紧过去。真相真叫我们意想不到,妇人居然是请小豆吃她刚

做的南瓜饼。小豆连吃两只,直说好吃。我也吃一只。妇人高兴了,举着盘子,盛情地

要我们多吃些。

我是最得意的,妇人不仅仅代表妇人一个人了,而是代表一个地方。我们这里好

吧?这是我问小豆最多的话。

一个地方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

去海边等涨潮,那是上午十点多钟的事。

远远有渔人撑着一泡沫搭成的“小舟”过来。他的妻子在海边等着。“小舟”在港

湾停泊,妻子立马跳上去,帮着往岸上卸货。他们的收获不错,捞了满满两大袋的鱼。

渔人说,这是他这些天收获最多的一次。凌晨两三点,他就戴着头灯出海了。那个时候,

整个世界还在唾梦中。

在他,及他身后的一群人跟前,你再言忧伤、不甘和苦累,才真是矫情呢。倘若你

不必半夜三更爬起来,去为生活奔波,就是上天对你的厚待了。

(选自丁立梅微信公众号2022年11月12日,有删改)

(1)本文写的是“我”与小豆的秋日经历,请根据示例,把下面的思维导图填写好。

(2)你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它()在海边,就像一只小()。”空格里分别

填哪个词比较好?理由是什么?

A.躺狗

B.蜷蜗牛

(3)在丁立梅微信公众号里,一位读者在本文下面写了以下留言。请你说说这位读者被

丁立梅文字“治愈”的原因。

q鹤屏・吟的来自浙江回复06

**梅子老师:

谢谢您!总能被您的文字治煎。在一个糟糕的

日子,看了您的文字,感觉瞬间变好。

❶丁立梅(作者)回复合6

【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我”与小豆的秋日经历。文章告诉我们以一

颗欣赏之心,发觉大自然的景色之美。以一颗闲适之心,放慢生活节奏,发现生活真谛。

以一颗愉悦之心,感受到平凡人的朴实、热情。以一颗温柔之心,爱身边人,也感受身

边人的爱。以一颗善良之心,同情底层人们的艰难。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我说,我们看叶子去吧”,①概括为:赏秋

叶;结合“妇人居然是请小豆吃她刚做的南瓜饼。小豆连吃两只,直说好吃。我也吃一

只。妇人高兴了,举着盘子,盛情地要我们多吃些”,②概括为:尝瓜饼/尝美食;结合

“我太爱那里的宁静了”,③概括为:喜爱宁静氛围;结合“倘若你不必半夜三更爬起来,

去为生活奔波,就是上天对你的厚待了”,④概括为:感恩上天厚待。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结合“我太爱那里的宁静了”分析,把海边渔村比作蜗牛蜷缩

在那儿,体现了渔村的宁静,也体现了渔村的生活节奏缓慢,是作者想追寻的一种慢生

活的状态。

故选:Bo

(3)本题考查阅读拓展。结合“我爱惜每一片秋天的叶子,我把它们视如己出.这也是

幸福的一种”分析,以一颗欣赏之心,发觉大自然的景色之美。结合“我太爱那里的宁

静了。夜晚散步,伴着的是星星和月亮,还有一只小狗。小狗不知谁家的,它跟着我们

走了一圈。我们停下,它也停下。彼此望望,安静的,不发一语.然后,继续散步”分

析,以一颗闲适之心,放慢生活节奏,发现生活真谛。结合“我也吃一只。妇人高兴了,

举着盘子,盛情地要我们多吃些”分析,以一颗愉悦之心,感受到平凡人的朴实、热情。

以一颛温柔之心,爱身边人,也感受身边人的爱。结合“凌晨两三点,他就戴着头灯出

海了。那个时候,整个世界还在睡梦中”分析,以一颗善良之心,同情底层人们的艰难。

以一颗豁达之心,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诸多压力。以一颗感恩之心,面对自己真实的生活。

答案:

(1)①赏秋叶;②尝瓜饼/尝美食;③喜爱宁静氛围;④感恩上天厚待。

(2)B0因为把海边渔村比作蜗牛蜷缩在那儿,体现了渔村的宁静,也体现了渔村的生

活节奏缓慢。

(3)从丁立梅的文章中获得感悟,所以被治愈。以一颗欣赏之心,发觉大自然的景色之

美。以一颗闲适之心,放慢生活节奏,发现生活真谛。以一颗愉悦之心,感受到平凡人

的朴实、热情。以一颗温柔之心,爱身边人,也感受身边人的爱。以一颗善良之心,同

情底层人们的艰难.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

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

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

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6.(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果要对螳螂的习性进行系统研究的话,必须要在家中饲养。饲养它并不困难,因

为只要好吃好喝地伺候,它并不在乎被囚在钟形罩中。我得每天给他精美食物,天天换

样。这些美味的食物是我想用来了解螳螂的胆量和力气到底有多大的。

在这些美味之中,大灰蝗虫个头儿要比吃它的螳螂大得多。一看见罩壁上傻乎乎靠

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就像是突然从一个盒子里弹出

一种吓人的东西,一种小魔怪似的。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

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

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螳螂将自食其果。

据说,①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

吞食。②许多时候,大灰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

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

它的大颗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瞪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战旗一一翅膀,

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在抓获蚱蜻这种危险小于大灰蝗虫的昆虫时,螳螂那魔怪般的姿态没有那么咄咄逼

人,持续时间也没那么长。它只需将大弯钩一伸就解决问题了。对付蜘蛛也是如此,只

需拦腰抓住对方,就用不着担心其毒钩了。

对于其口常食物里不起眼的小蝗虫,无论是在我笼子里的还是野地里的,螳螂都极

少用它的震慑法,它只是一把抓住闯进它的势力范围的冒失鬼就完事了。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螳螂捕食》有改动)

【材料二】

它爬上铁丝网罩子的顶部,身体倒挂着,腹部末端张开一道裂缝,从中排出了一种

黏糊糊的物质。那道裂缝不停地一张一合,流出的黏液经过挤压、拍打、接触空气后,

膨胀成了一团团包裹着气体的泡沫,就像我们搅打鸡蛋清一样。雌螳螂边制造泡沫,边

产卵,它的腹部从左到右地摆动,每铺一层泡沫,就在其中产下一层卵,就这样层层叠

加,留下了一条条横向的纹路。两分钟后,泡沫渐渐凝固了,变得越来越坚硬。

新造好的螳螂卵囊长四厘米、宽两厘米,一端尖、一端圆,颜色像麦子一样金黄。

卵囊的中间部分是并列的两行,像瓦片一样层层相叠,每排瓦片的边沿都有细小的裂缝,

这就是门。将来孵化的小螳螂要从门里钻出来,左边的小螳螂出左门,右边的小螳螂出

右门。在每一层育儿室里,都沉睡着裹着淡黄色外壳的螳螂卵,它们头朝门口沿着圆圈

排列。卵囊的其他部分则是密封的墙,墙体是坚固的泡沫体,既可以保温,又可以抵挡

冬天的风雪。

螳螂卵囊刚造好的时候,出口处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东西,就像刷了层白油漆,这

是由雌螳螂腹部最后一点干净、细腻的泡沫形成的。这层白漆很容易破碎,要等它脱落

后,才能看到出口的裂缝。在筑卵囊的时候,雌螳螂一次也没回头看过,却像个建筑大

师一样安排好每一层的育儿室,把孩子放进去,同时垒起保温性能绝佳的墙、留出大门,

最后还要刷一层白漆,没要任何帮助就完成了这个完美的建筑。

③我钦佩地看着雌螳螂,盼着它能转过身,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对自己的孩子流

露些许温情。再次让我震惊的是,雌螳螂一产完卵,就冷漠地离开了,甚至有几只蝗虫

靠近螳螂卵囊它也没加理会,完全忘了里面睡着自己的四百多个孩子0④真是个铁石心

肠的妈妈啊!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螳螂捕食》有改动)

(1)【材料一】中法布尔先提出“螳螂胆量和力气有多大”的问题,再观察验证。请梳

理法布尔的观察步骤。

(2)阅读两则材料,选出表述不准确的一项C

A.画线句①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大灰蝗虫遇到螳螂目光时的恐惧。

B.画线句②写出了大灰蝗虫通常会被螳螂吓坏,表达严谨,用词有分寸。

C.画线句③表达了对螳螂的钦佩,后文又写它对孩子的冷漠,自相矛盾,不够严谨。

D.画线句④“真是个铁石心肠的妈妈啊!”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情趣盎然。

(3)小联读完《昆虫记》,写了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充完善。

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深入到昆虫世界中,用毕生的精力对昆虫进行繁

复的观察和实验,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戏剧家罗斯丹评论《昆虫记》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者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

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①「材料二∙!对螳螂卵囊形状和颜色准确的介绍需要法布

尔像美术家一样的观察才能做到。对螳螂精心建造螳螂卵囊的描述生动细致,颇有文学

色彩。思考用螳螂弃自己的孩子于不顾的行为,以虫性观照人性,体现出深刻的哲思。

鲁迅说《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益的书”。②“有趣”体现在法布尔运用幽默的

语言生动描述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向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有益”表现

在全书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培养我们敬畏牛命的情怀。

《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史诗”之美誉。

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在①处举例分析罗斯丹的评价。

②结合《昆虫记》全书,在②处写下你对鲁迅的评语的理解。

【分析】本文是以“昆虫记”为主题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第二题考

查材料内容理解分析,第三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分析。

【解答】(1)结合“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

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

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螳螂将自食其果”分析,第一步:观察螺

螂如何用目光震慑、对付最强壮的猎物大蝗虫。结合“抓获蚱螭这种危险小于大灰蝗虫

的昆虫时,螳螂那魔怪般的姿态没有那么咄咄逼人,持续时间也没那么长。它只需将大

弯钩一伸就解决问题了。对付蜘蛛也是如此,只需拦腰抓住对方,就用不着担心其毒钩

了”分析,第二步:观察螳螂如何捕食危险小于大灰蝗虫的蚱螭和蜘蛛。结合“对于其

日常食物里不起眼的小蝗虫,无论是在我笼子里的还是野地里的,螳螂都极少用它的震

慑法,它只是一把抓住闯进它的势力范围的冒失鬼就完事了”分析,第三步:观察螺螂

如何捕食不起眼的蝗虫。

(2)ABD.正确;

C.有误,“我”钦佩雌螳螂,是因为它像个建筑大师,后文写它对孩子的冷漠,客观地介

绍雌螳螂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写雌螳螂的。选项''自相矛盾,不够严谨”错误。

故选:Co

(3)此题内容与所选角度一致。抓住关键词“哲学者”“美术家”“文学家”作答即可。

结合材料二“新造好的螳螂卵囊长四厘米、宽两厘米,一端尖、一端圆,颜色像麦子一

样金黄”分析,对螳螂卵囊形状和颜色准确的介绍需要法布尔像美术家一样的观察才能

做到。结合材料二”新造好的螳螂卵囊长四厘米、宽两厘米,一端尖、一端圆,颜色像

麦子一样金黄。卵囊的中间部分是并列的两行,像瓦片一样层层相叠,每排瓦片的边沿

都有细小的裂缝……墙体是坚固的泡沫体,既可以保温,又可以抵挡冬天的风雪”分析,

对螳螂精心建造螳螂卵囊的描述生动细致,颇有文学色彩。结合材料二“再次让我震惊

的是,雌螳螂一产完卵,就冷漠地离开了,甚至有几只蝗虫靠近螳螂卵囊它也没加理会,

完全忘了里面睡着自己的四百多个孩子。真是个铁石心肠的妈妈啊”分析,思考用螳螂

弃自己的孩子于不顾的行为,以虫性观照人性,体现出深刻的哲思。

②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对全书的理解,分别阐释“有益”和“有趣”

的内涵,言之有理即可。《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

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等桂冠。法布尔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描述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向我们揭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