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导论:农村公共管理体系_第1页
农业经济管理导论:农村公共管理体系_第2页
农业经济管理导论:农村公共管理体系_第3页
农业经济管理导论:农村公共管理体系_第4页
农业经济管理导论:农村公共管理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公共管理体系本章要点了解农村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了解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了解乡镇政府的组织原则、财政制度,以及主要的公共服务内容。了解村民自治及其框架下的村庄治理模式。本章分为三节农村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实践模式农业绿色发展的保障体系第一节农村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农村公共管理的概念一、概念界定以公共权力为基本手段,对乡村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中,某些社会与经济系统内部无法或不易应对的问题,进行干预和处理,进而促进农村居民福利提升、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行为。同时,这些治理行为也致力于在农村地区确立能够长期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农村居民、农村经济与乡村社会在个人福利、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正向改进。农村公共管理是我国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在乡村地区的微观实现和重要基石,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推进的关键环节。农村公共管理的概念二、乡村治理与乡村政治的关系农村公共管理关乎公共与集体层面的事态。作为发起公共管理行为主要手段的乡村公共权力,其本质上即带有“对集体有拘束力的决策”的性质。农村公共管理和乡村治理,与乡村政治的区别:从学理上来说,政治研究更关注考察权力的生成与分配、决策与权力的正当性来源、政治系统的结构性变迁等主题。公共管理或治理研究则倾向于以一定的权力生成与分配状况、正当性基础及政治系统的结构为前提,考察如何设计制度与机制、形成激励和调动资源来实现特定公共利益的达成。但二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尤其在汉语学术界中,治理具有更鲜明的“治国理政”的含义,与政治的概念有很大交叠。而公共管理与治理从理论内涵上而言,涵盖的范围则基本一致。与乡村治理相关的研究范式一、经济学范式的影响从学科划分角度看,公共管理或治理研究在传统上主要属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范畴之下,但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借鉴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在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能够形成更多推断性质的分析与命题,可以比较明确地与现实中经由案例或数据研究所整理而成的事实与证据进行比对。而且经济学发展出很多具体的模型与计量工具可以比较稳健地检视经验世界中的因果关系,并且与理论推断相对比,从而为公共管理或治理研究中的政策评估,提供比较扎实的经验依据与进一步讨论的出发点。这一方面与治理或公共管理问题最为相关的是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与乡村治理相关的研究范式二、政治学与社会学范式的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概念生成”这一重要的方法论维度上,亦即,我们用以研究关乎农村地区和乡村社会治理问题所使用的那些概念,仍主要是从这些学科的背景与传统中,发掘与创制出来的。其次,则体现在综合性与历史性视野上。经济学的模型分析与实证工具固然有其独特的强大之处,但是对于超出单个或简单因果链条的综合层面社会事实的理解,则缺乏系统的理论抓手;同样对于长时段的社会结构变迁的处理,也缺乏政治学与社会学与历史研究更紧密结合的传统。综合这些因素,农村公共管理和乡村治理需要的是一个跨学科、多重研究视角、多元思想资源的研究环境。这与现实中这一对象的复杂与多元也是相匹配的。与乡村治理相关的研究范式三、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与乡村治理的特点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与乡村治理,既面临治理问题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在共性方面,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乡村地区的政府与农民自治组织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乡村财政的组织原则以及农村公共品供给等;在特殊性方面,则包括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发展的独特历史脉络及其现实遗产、相互关联的“三农”维度在上述共性诸层面种的具体体现、农民自治组织的独特治理理念等。第二节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之前的乡村治理一、传统时代的乡村治理以明清两代的六个世纪为代表,县级以下广大的乡土社会并没有处于正式的国家治理机关的管理之下,而是一般由民间的精英及其相关组织,来发起关于公共事务的决策、行使治理权力。国家设置在县级层面的治理机关则会对其进行控制与监理。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加剧,为了兴建包括教育、司法、警察、工业等在内的各项现代化事业,国家治理与正式的官僚化建设开始逐渐从县向下沉入乡土世界,由此开启了在原本没有正式治理机关的社会空间中进行“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但直到1911年清王朝崩溃,这一治理的现代化过程也仅仅有初步的发展。其后,国内战乱频仍,国家治理与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也无从快速展开。改革开放之前的乡村治理二、集体化时期的乡村治理新中国成立后,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等一系列制度创制与制度变迁为代表,国家政治权力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大幅介入,建立起经济生产与政治生活密切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乡村社会呈现出高度组织化与政治化的特点。这种乡村治理模式一方面限制了农村人口的流动,而另一方面则强化了村庄社区的共同体性质,在很多村庄内部能够充分动员集体的力量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创办学校、开展合作医疗等内部治理活动。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在这一时期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同时也为下一时期乡村治理模式的变革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之后的乡村治理变迁一、乡政村治模式的创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代表的新型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取代了过去的集体化时期的生产队模式。“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被乡镇政府取代,而在原本生产大队的管辖范围设立行政村,由村民委员会负担其管理职能。乡镇政府成为国家政权体系的最基础部分,行使国家治权;在乡镇以下实行村民自治,由村民自行选举村干部组成村民委员会来自行管理乡村社会事务。这种“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突出的是乡镇层面与村庄层面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借助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对涉农事务进行治理,其治理权威的妥当性来源于行政系统的赋权与认可;后者更多地需要借助村庄内生的权力,来施展治理,其治理权威则一方面来源于村庄选举的程序正义,另一方面来源于村庄内生治理主体在社区内的事实威望与其实际的治理绩效。改革开放之后的乡村治理变迁二、乡政村治模式的新问题新特点:以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正式通过以及2000年后农业税费的取消为标志1.更强调治理行为的程序正当的重要性,亦即强调在治理实践中权力运作的合规性和对制度与规则的遵循。2.在村庄层面的治理实践中,强调村庄选举的重要性,经由民主选举的方式,为村级权力主体的治理权建立正当性,并由此使其治理决策得到村民的支持与认可。此外还强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规范村级权力运作。3.在乡镇一级,则着重落实制度建设、定编到人、政企分开等举措,规范乡镇政权的治理行为;同时在财政和资源调配上,更强调转移支付和项目制,减少不合规的资源与财力调配。4.新的涉农治理政策,比如精准扶贫、选举确权等,都更强调村民本位,而非强调村庄或社区本位。改革开放之后的乡村治理变迁新问题村民自治制度过分强调依据程序法定和追求选举方式的形式路径,致使村庄失去了自主选择同其村庄社会基础相适应的选举制度空间,从而虽然解决了文本上的权利来源问题,却使村庄层面的实质民主退化为形式民主,使选举不仅无法凝聚村民共识,反而容易分裂村庄社区。过于强调制度应对基层公共权力加以约束,而忽视了制度也应对基层利用公共权力谋求公共利益和发展动力进行赋能,这导致了基层政权的“悬浮”。公共权力无法有效应对乡村社区中有迫切需求的治理问题、同时也为基层组织为自身谋求私利的策略主义制造了空间。在正式的司法制度和乡村社区价值与规范之间存在落差,使法治难以应对乡土世界中细腻的纠纷调解要求。以项目制为代表的政策落地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公共权力进行了规范,但也容易导致政府与地方精英合谋而牺牲普通农民的利益、项目所设计的目标与村庄社区实际需要不符、为争取项目的竞争破坏了地方价值与规范性共识,由此反而增加了普通农民对于基于项目制而展开的公共权力认同的下降。改革开放之后的乡村治理变迁三、乡村治理的新概念:“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党的19大报告乡村治理不再被视为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被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更具全局性与基础性的政治安排之中。乡村治理与之前农业农村工作所强调的经济与产业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等关键内容,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促使我们从更加整体性的视角去理解与阐释乡村治理的内涵。首次提出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重要思想是对之前技术治理思路的一种反思与升华。改革开放之后的乡村治理变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改革开放之后的乡村治理变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从理论层面看,一是可以增进村庄社区成员对村庄基层公共权力生成过程的认可,这一点主要是由“三治”中的自治维度来实现;二是意味着治理实践中,决策发出、权力行使、机制与制度创设的合理性能够被证成,这既通过法治维度中司法系统的权威与塑造人民稳定期望的能力,也通过德治中价值观念与地方性规范的调动而实现;三是伴随治理实践的展开,村庄社区可以趋向于形成规范性的共识而非陷入意见的纷争与分裂,这其中基于自治的公共权力生成场域、基于法治的纠纷调处和基于德治的社会价值注入都将发挥作用。第三节乡镇政府及其公共管理功能

1982年宪法第95条规定“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同时第110条规定“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此确立了“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并存的“乡政村治”体制。这一体制所包含的乡村治理格局,主要包括乡镇与村庄两个层面。乡镇政府的组织原则一、基本组织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第五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乡镇层面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乡镇政府的组织原则二、正式职权:行政人事、社会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听取和审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撤销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在社会管理方面,包括: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可以看出这些职权涉及到乡镇层面行政、政府组织、人事安排、社会保障、人民权益等诸多领域。乡镇政府的组织原则三、工作机制乡镇政府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乡镇政府职权:乡镇政府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进一步规定了关涉社会管理与行政事务方面的诸多内容,包括: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管理科教文卫事业,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以及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事项等。可以看出,乡镇政府职权所涵盖的范围,既包括社会主义理念与价值所体现的问题,也包括具体的行政与治理实务所积累的经验关照。乡镇政府的组织原则四、乡镇政府的改革在人民公社体制刚刚废除的80年代,国家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强化乡镇一级政权的主体性。这主要表现为,明确将乡镇政府定位为中央、省、市、县之下的第五级政府,而不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财政上强调乡镇财政的独立性,鼓励其自收自支。在党政关系上,强调党政分开,党的作用主要是协调改革以及培养干部,具体治理事务则交由政府处理。由于财政分权弱化了中央财政的治理能力,我国于90年代进行的分税制改革削弱了乡镇政府的财政主权。而随着2006年农业税的取消,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并更加依赖于上级的转移支付。乡镇政府的财政安排一、改革初期的乡镇财政集体化时代,人民公社不具有独立的财政安排,而是和县级一起“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制度。改革开放后,强调建立乡镇政府独立的财政收支。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区,采取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等异质性很大的方式进行。在乡镇层面,财政安排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少数乡镇依然采取“统收统支”体制,也有“定收定支,收入上缴,超收分成,支出下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核定收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超收比例分成”,以及“划分收支,核定基数,收支包干”等新方式。总体看来“统收统支”的乡镇越来越少,而实行收支挂钩和财政包干的乡镇越来越多,到90年代初已经达到60%以上。乡镇政府的财政安排二、分税制改革1994年开始国家进行“分税制”改革。这项改革与乡镇财政未来发展的走向直接相关的是:“改现行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分税制,主要内容是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基础上,依照税种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收入范围,依照事权划分支出范围,建立规范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随着分税制改革以及农业税的取消,乡镇财政来源减少并日益从属于县级财政,这也导致了乡镇政府权能的弱化,成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的财政安排三、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大宗。在没有取消农业税之前,预算内收入主要包括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契税、土地使用税、地方工商业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等。预算外收入则主要包括乡统筹、行政性收费、罚没款等,以及其他从上级争取的专项资金。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的乡镇之间,财政收入的差别较大。在少数工商业发达的乡镇,地方工商业税占据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而农业税费则相对较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大多数工商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财政收入则以农业税费为主。因为农业税费的收敛带来的农民负担问题,在全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矛盾,自2000年开始,国家先是进行了“费改税”改革,试图减轻农民负担。而到2005年,改革力度进一步升级为废除农业税。农业税废除后,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明显的降低。乡镇政府的财政安排财政支出:行政管理费用,包括人员工资、招待费、车费、报刊费及其他办公费等。其关涉公共事业与公共服务的开支,包括修路、建设学校、社会福利救济、计划生育补助、教育、卫生等。在农村改革之后的20世纪80-90年代,我国乡镇财政支出一直以供给乡镇政府自身的运作为主。而步入21世纪以来,公共事业与公共服务的开支则不断增加,成为日益重要的开支内容。而这一部分向乡村社会注入资源的开支,又日益依赖于项目制这种技术治理化的操作方式。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一、公共服务的制度基础提供公共服务是乡镇政府施展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介入乡村治理的最直接形式。乡镇政府介入乡村治理,更多的是依靠正式的行政权力,自上而下地施展。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高低,直接关涉到乡村居民对于基层政治的认可与支持,进而影响到对国家公共权力施展效能的评价。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乡镇层面的基层公共权力主要涉及治安、教育、医疗卫生和纠纷调处等主题。治安。最古老的的一种公共服务形态,在很长时间内,治安是与税收并列的两大基层政府治理主题的其中之一。我国农村改革之后,治安在乡镇政府公共服务那里一度占据核心位置。乡村社会的治安状况普遍好转。到21世纪之后,虽然治安仍是乡镇政府的一个重要公共服务主题,但其中心位置已有所下降。教育。仅次于治安的另一项重要公共服务主题。对于义务教育,乡镇层面所发挥的作用在下降。不过,乡镇政府在技术培训方面则仍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例如组织技术性的外出参观、农广校教学、聘请专家现场教学等,向农民传播技术。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医疗与卫生。在我国当前的乡镇层面,关涉医疗卫生的投入则仍不充分,而且并未被理解为乡镇政府的一项主要治理主题。在未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医疗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将是乡镇层面重要的治理主题。纠纷的调处。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对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强调下,纠纷调处的具体实践很可能将更加强调法律制约与乡村内部力量间的紧密结合。第四节村民自治与村级治理

村民自治还有在自治的框架下形成的治理主体,是当下处理乡村治理事务的主要机制和组织力量。我国历史上,村庄层面的治理长期处于非正式的状态,国家正式的官僚体系并不介入乡村治理中,而是支持民间内生的治理力量,同时国家又用科举制下的功名体系和儒家正统教义,对这些治理力量进行整合,以此方便与正式的官僚制对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权力前所未有地介入乡村层面的治理中,透过“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三级体系,将村庄层面的治理能量纳入到了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之中。1978年农村改革,将人民公社体制废除,转而建立正式的乡镇政府。开始酝酿和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期望实现村庄层面的有效治理。村民自治的制度基础和村庄层面的治理目标一、基本法律规定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大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1982年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1983年10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中,强调要在建乡的过程中设立村民委员会。为进一步建立关涉村民自治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律打下了制度与思想的基础。村民自治的制度基础和村庄层面的治理目标二、村民自治的组织载体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主要功能被界定为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基层意见。这其实是将村庄层面主要的治理功能交到了村民自治组织手里。党的十九大报告:健全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重要思想。《村组织法》: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可以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但不得干预,但村民自治组织也有义务贯彻执行政府的决策。村民自治的制度基础和村庄层面的治理目标三、村民自治的治理目标公共服务:重点是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和纠纷调解等内容。在村庄与乡镇两个层面之间存在较大的重合,有助于乡镇基于行政权力来开展公共服务。经济发展:重要内容是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发展其他经济,还有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尤其应当尊重并维护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这说明村民自治不仅关系到基层社区的稳定与秩序,也肩负着促进发展和协调经济关系的重任。落实国家整体社会治理方针:村民委员会要宣传并贯彻国家政策,推动村民履行义务并保障村民的合法权利,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实施村规民约等。自治应当成为法治(正规的法律)与德治(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键环节。村民自治的制度基础和村庄层面的治理目标四、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应该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从这一规定来看,村庄中党的作用更多是政治性的,并没有介入具体的治理事务,不过随着近年来村庄层面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安排日益增多,村庄内部党的活动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村庄内部党的活动与村民自治在治理功能上也发生了某些方面的融合在一些治理功能上也产生了融合。村民选举的形式与理念一、村庄选举的基本理念我国的村民选举是一种直接民主。村庄属于“熟人社会”,相比于城市,乡村更加重视血缘关系,历史上的劳动协作关系就是这种社会特点的表现。正是由于这种特点,直接选举的方式能够贯彻在村庄选举机制中。在村庄贯彻直接选举有助于加强群体的参与感与归属感,群体可以发现共同问题并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村民选举的形式与理念二、选民资格与当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在当选原则上,村民选举强调“双过半”。亦即“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能否实现“双过半”,被主管村民自治与选举事务的民政部门认为是“衡量村委会选举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村民选举的形式与理念三、农户主体的选举权利设计在村民选举权利上,允许投票的“户内委托”,亦即在因外出务工或经商等事务离开村庄而不能参与投票的村民,可以在选举进行时,将投票权委托给在村庄内的近亲属。这种户内委托的机制设计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特点。是基于我国社会现实,从治理有效的考量出发的合理安排。基于成员参与的社区治理强调村民居民一定要参与到治理决策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治理理念上,这一点则突出体现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制度设计上,则体现为在村庄层面村民会议的形成,以及村民参与决策并发挥权力监督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村庄治理中的成员参与反而恰是当前的村民自治中需要加强的地方。基于成员参与的社区治理一、参与渠道制度层面,村民自治中乡村居民参与的渠道,是通过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双重安排而形成的,现行《村组织法》对乡村居民参与的渠道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现实情况下,涵盖全部成年村民的村民会议并不容易实现,村民代表会议的比例代表机制可以在功能上成为村民会议的替代。村民代表会议中决议的形成原则,与“双过半”原则类似:村民代表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方可召开(比“过半”的要求要强,与村民代表会议不是村民全体而是比例代表有关);所作决定应当得到一半以上到会人员的同意。基于成员参与的社区治理二、治理职能(一)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二)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三)本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承包方案;(四)土地承包经营方案;(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六)宅基地的使用方案;(七)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八)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等。基于成员参与的社区治理三、监督与规范村民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