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0年1月温州市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生物试题卷(A)一、选择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増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下列不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是()A.皮肤癌的发病率升高 B.永冻土融化C.农业生产力下降 D。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答案】A【解析】【分析】温室效应:
(1)主要成因:大量使用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
(2)影响:地球气候异常,灾难性气候增加;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被海水淹没.
(3)解决方法: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开发新的能源,改进能源结构,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详解】A、臭氧层破坏皮肤癌的发病率升高,A错误;B、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永冻土融化,海平面升高,B正确;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代谢紊乱,农业生产能力下降,C正确;
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温室效应导致的不良后果,以及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难度不大。2。与神经细胞相比,黑藻不具有的结构是()A.核糖体 B。中心体 C.核仁 D.细胞壁【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器分布的归纳:
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详解】A、神经细胞和黒藻细胞含有核糖体,A错误;B、黒藻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B正确;C、神经细胞和黒藻细胞含有核仁,C错误;D、黒藻细胞含有细胞壁,D错误。故选B。3。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会解体再重建 B.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会增大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核翻译的场所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
(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A、真核生物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会解体,末期核膜再重建,A正确;B、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会增大,B正确;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C错误;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C。4.脂质在生物生命活动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蜡可以减少植物细胞水分的散失B。油脂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低于葡萄糖C.人体血液中胆固醇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D。苏丹Ⅲ不能进入细胞,只能对细胞间的脂肪染色【答案】D【解析】【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功能分类化学本质分类功能储藏脂类脂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结构脂类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调节脂类固醇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详解】A、植物蜡可以减少植物细胞水分的散失,A正确;B、油脂中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少,B正确;C、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C正确;D.苏丹Ⅲ能进入细胞,可对细胞内的的脂肪染色,D错误。故选D。5.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雌”“雄"信封中卡片数量相同,表示产生雌雄配子数量相等B.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2个信封和代表不同基因的2种卡片C.要模拟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选择其中一个信封进行操作即可D.模拟受精作用时,需将随机抽出的2张卡片组合记录后再放回【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数量不等,A错误;B、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2个信封和代表不同等位基因的2种卡片,B正确;C、要模拟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选择其中一个信封进行操作即可,C正确;D、模拟受精作用时,需将随机抽出的2张卡片组合记录后再放回,D正确.故选A。6.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某同学分别在不同时间对同一观察部位进行显微拍摄,获得甲、乙、丙3个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丙的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C.选用材料可以是洋葱外表皮细胞,b处可能充满着清水D.将a细胞置于与细胞液等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其体积将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分析:甲丙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或者处于质壁分离复原阶段。乙处于正常状态。【详解】A.甲→丙的过程中质壁分离程度变大,细胞失水增多,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A正确;B。甲→乙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B正确;C。洋葱外表皮细胞有紫色的大液泡,故可以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b处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空隙,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可能充满着外界溶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则可能充满的是清水,C正确;D。甘油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a细胞置于与细胞液等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其体积将保持不变,D错误。故选D。7。某同学进行有关酶的实验:组1:2%H2O2溶液3mL→组2:2%H2O2溶液3mL+少许马铃薯匀浆→组3:2%H2O2溶液3mL+少许Mn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B.该实验可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马铃薯不制成匀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实验结果可用点燃后无明火的卫生香放在试管口检测【答案】D【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组2和组3自变量是加入催化剂的种类,酶和无机催化剂对比,具有高效性,故组2氧气产生速率远大于组3,据此答题.【详解】A、实验的组1没有催化剂,组2和组3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A错误;B、组2和组3自变量是加入催化剂的种类,一个是生物酶一个是无机催化剂,可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B错误;C、马铃薯不制成匀浆,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C错误;D、实验最后产生氧气,故实验结果可用点燃后无明火的卫生香放在试管口检测,D正确。故选D。8.某种植物幼苗在适宜条件下经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时间(min)306090120150左侧伸长长度(mm)0.200.250.280.300.31右侧伸长长度(mm)0.210.420.851.221.57A.右侧为向光侧,ⅠAA含量高于左侧B.ⅠAA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分裂和伸长C。左侧生长情况是高浓度IAA抑制作用结果D。若光照前去除苗尖端,左右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表格中数据分析,植物幼苗右侧伸长长度高于左侧,植物向左侧弯曲生长。推测左侧为向光侧。【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左侧为向光侧,IAA含量高于左侧,A错误;B、IAA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伸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B错误;C、左侧生长素的浓度低于右侧,故左侧生长情况慢于右侧,C错误;D、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左右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D正确。故选D。9.为了调查某山区喜鹊的种群密度,初捕50只鸟中有喜鹊20只,将其标记后原地放回.适宜时间后,再捕50只鸟,其中有标记的喜鹊5只,没有标记的喜鹊10只。由于喜鹊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此山区中喜鹊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小于60只 B。大于60只 C。小于220只 D.大于220只【答案】A【解析】【分析】1、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2、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详解】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根据公式X:20=15:5,得X=60只。又因为喜鹊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第二次捕到的5只比应该捕到的要少,因此推测此地区中喜鹊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60只。
故选A。10.图表示两个群落在段时间内物种丰富程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演替B。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C。若时间允许,甲一定是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D。人类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不会改变甲、乙群落演替方向和演替速速【答案】B【解析】【分析】1、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类型
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
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2、分析曲线图:图中甲表示初生演替,乙表示次生演替。【详解】A、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
B、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B正确;C、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C错误;D、人类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会改变甲、乙群落演替方向和演替速速,D错误.故选B。11。控制人类秃顶的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Aa和aa,而女性秃顶的基因型为a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秃顶的性状为伴性遗传B。对男性来说,A对a为显性C。说明生物的内在环境会影响显性的表现D。不能说明人类秃顶基因的表达受性别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遗传性秃顶是常染色体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等位基因A/a控制,在男性中只要含有该显性基因就会出现秃顶,即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AA或Aa,aa表现为正常;女性中只有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才会出现秃顶,即女性秃顶的基因型为AA,正常的基因型为Aa或aa。【详解】A、由于人类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虽然秃顶遗传与性别相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而是从性遗传,A错误;B、对女性来说,A对a为显性,B错误;C、说明生物的内在环境会影响显性的表现,C正确;D、秃顶再男性和女性中基因型不同,表现不一样,能说明人类秃顶基因的表达受性别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B。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C。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短期内分离出细胞的ATP,但部分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有新的ATP形成,但含量变化不大,说明有ATP分解,进而说明短期内细胞中既存在ATP的合成,也存在ATP的分解,根据部分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表明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落和结合。A、C、D项正确;本实验不能证明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B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ATP的合成和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下列关于人体生长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的合成 B。促进细胞增大和数量增多C.促进软骨的形成与钙化作用 D.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的生成【答案】A【解析】【分析】1、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叫激素。2、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调节机体物质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促进机体生长发言,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
3、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详解】A、生长激素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B、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增大与数目增多,促进生物的生长,B正确;C、人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C正确;
D、生长激素可使靶细胞对糖的利用减少,增加糖元生成,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人体生长激素生理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4.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为核酸是遗传物质提供了直接证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替代32P标记DNAB。35S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少数带有放射性C。T2噬菌体所有组分的合成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错误;B、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中,故35S标记的噬菌体组的子代噬菌体没有带有放射性,B错误;C、T2噬菌体所有组分的合成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C正确;D、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C。15。加热升温可使DNA双链解旋并分开,如果再缓慢冷却,两条互补链会重新结合为双链。SP8噬菌体DNA的一条链含较多的嘌呤(重链),另一条链含较多的嘧啶(轻链)。让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然后从枯草杄菌中分离出RNA,分别与SP8噬菌体DNA的重链或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结果,SP8噬菌体侵染后形成的RNA只与重链形成DNA-RNA杂合分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SP8噬菌体DNA的双链B。SP8噬菌体DNA的碱基含量不遵循卡伽夫法则C。实验结果说明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D。该实验的DNA-RNA杂合分子一定含有未配对的单链部分【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的特点: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结。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详解】A、SP8噬菌体DNA的一条链含较多的嘌呤(重链),另一条链含较多的嘧啶(轻链),可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SP8噬菌体DNA的双链,A正确;B、SP8噬菌体DNA双链中的碱基含量遵循卡伽夫法则,B错误;C、通过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实验结果说明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C正确;D、DNA分子有内含子,不能转录,故该实验的DNA—RNA杂合分子一定含有未配对的单链部分,D正确。故选B。16.真核细胞需氧呼吸中含碳化合物的变化过程如下图,①②③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有关的酶分布于细胞溶胶 B。过程②的产物之一是CO2C.过程③产生大量的ATP D。过程①②③都会产生[H]【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阶段①为糖酵解过程,即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阶段②③为柠檬酸循环,即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详解】A、过程①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关的酶分布于细胞溶胶,A正确;B、过程②③为柠檬酸循环,能产生CO2和少量ATP,B正确;C、③为柠檬酸循环,即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少量ATP,C错误;D、过程①②③都能产生[H],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在人的HD基因中,存在一段以三个相邻核苷酸(CAG)为单位的重复序列。亨廷顿舞蹈症患者的HD基因中,CGA的重复序列异常扩增,且重复次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该疾病的变异为基因突变B.该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C.该变异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D。HD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2)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基因突变的特点:
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详解】A、通过题干信息可知,该病是因为碱基对增添引起的,故引起该疾病的变异为基因突变,A正确;B、该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B错误;C、基因突变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C正确;D、HD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D正确。故选B。18。下列关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学说的提出基于染色体的成分分析 B。该学说的要点是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C。该学说能圆满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D.摩尔根对果蝇的遗传学研究完善了该学说【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出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详解】A、该学说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即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A错误;B、该学说的内容是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即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B正确;C、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所以该学说能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D、摩尔根对果蝇的遗传学研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完善了该学说,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重点考查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9。离心技术是常用的分离、纯化或澄清的方法.下列实验或技术不需要使用离心技术的是()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B.利用羊膜腔穿刺技术进行产前诊断C。探究DNA复制过程的同位素示踪实验 D.探究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离心技术是根据一组物质的密度和在溶液中的沉降系数、浮力等不同,用不同离心力使其从溶液中分离、浓缩和纯化的方法.离心技术分为制备离心技术和分析离心技术。制备离心技术主要用于物质的分离、纯化,而分析离心技术主要用来分析样品的组成。【详解】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混合,经过短时保温、搅拌、离心,A不符合题意;B、羊膜腔穿刺技术需要使用离心技术,分离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的细胞,B不符合题意;C、探究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技术,C不符合题意;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使用的是血细胞计数板法,D符合题意。
故选D。20.现有一只雄果蝇,基因型如图,Ⅱ、Ⅲ、Ⅳ表示三对常染色体,已知雄果蝇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不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果蝇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B。该果蝇减数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是后期I或后期ⅡC。该果蝇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D。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果蝇与之交配【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该果蝇基因型为AabbDd,其中A/a和D/d遵循自由组合;A/a和b/b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是连锁在一起.【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该果蝇基因型为AabbDd,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A正确;B、该果蝇减数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如果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其发生分离的时期是后期Ⅱ,B错误;C、该果蝇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C正确;D、通过分析可知,A/a和D/d遵循自由组合,故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果蝇与之交配,D正确。故选B。21。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洋葱(2n=16)根尖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已完成染色体和中心体的复制B。图丙细胞中含有16个染色体、2套遗传物质C。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D。给临时装片的材料滴加秋水仙素,丙、丁出现的比例降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形态特征.
(2)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
①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②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③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④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⑤观察:
a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b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换高倍镜,直到看清细胞的物象为止;
c仔细观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体的特点.
d移动观察:慢慢移动装片,完整地观察各个时期.分析图示:甲是有丝分裂前期;乙是有丝分裂中期;丙是有丝分裂后期;丁是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图甲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A错误;B、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32个染色体、4套遗传物质,B错误;C、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C正确;D、秋水仙素处理的是活细胞,而临时装片的材料中的细胞已经死亡,故秋水仙素处理没用,D错误。故选C。2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害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杂交育种一定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C.只要个体间存在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就会起作用D。遗传漂变、基因重组、突变都是异地物种形成的因素【答案】C【解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遗传平衡定律:种群足够大,种群个体之间进行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自然选择和迁入和迁出,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详解】A、有害突变,有利突变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B、杂交育种存在筛选过程,故一定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正确;C、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C错误;D、遗传漂变、基因重组、突变都是异地物种形成的因素,D正确。故选C。23。为研究马尾松的光合作用,将长势相同的马尾松幼苗分别放在阳光充足的林窗处和荫蔽的林下,测定其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等指标,实验结果如下图.10:00时将林下一部分马尾松幼苗移植林窗处,并测定其光合速率(计作P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00时提高林下马尾松幼苗周围的CO2浓度,a点明显上移B。10:00-12:00时林窗组光合速率下降与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下降有关C。12:00—14:00时林窗组光合速率下降可能与气孔阻力的变化有关D.P值并未迅速上升至b点,原因可能是叶绿体内RuBP含量不足【答案】D【解析】【分析】上图曲线表示马尾松的光合速率,图中看出,光合作用从6:00开始,随着一天中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并且在中午10:00左右开始下降;但是林下的曲线在8:00到14:00之间曲线变化平缓,而林窗曲线变化显著.下图中林窗中马尾松的气孔阻力看出,在10:00到16:00时,气孔阻力小,但是气孔开度大,因此二氧化碳吸收多,有利于光合作用.【详解】A、通过上图左图曲线图分析,7:00时提高林下马尾松幼苗的光照强度,a点上移,A错误;B。上图右图可以看出,从10:00时到12:00时之间,气孔阻力增大,部分气孔关闭,由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导致光合速率下降,B错误;C。从上图右图可以看出,12:00-14:00时林窗组气孔阻力略有下降,即气孔开度有所增加,说明此时段光合速率下降与气孔阻力的变化无关,C错误;D、由于林下马尾松幼苗光合作用弱,暗反应中RuBP含量低,因此移到阳光充足处,虽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加,但是由于受到RuBP含量的限制,因此光合速率并不能迅速上升为b,D正确。故选D.24。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建立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通过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可为单向,不可为双向B.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细胞膜,可为突触前膜,不可为突触后膜C.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可为兴奋,不可为抑制D。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的电位变化,可增加,不可衰减【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神经冲动通过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为单向,不可为双向,A正确;B、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细胞膜,可为突触前膜,也可为突触后膜,B错误;C、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可为兴奋,也可为抑制,C错误;D、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不增加,不衰减,D错误。故选A。25。下图是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其中甲病致病基因在纯合时会导致胚胎在发育早期死亡,Ⅱ9不带乙病基因,Ⅲ14带有甲、乙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病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11的乙病基因来自Ⅰ(代)的1号C。Ⅲ1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5/18 D。Ⅲ13与Ⅲ14生下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5/48【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图中不患甲病的3和4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孩,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患乙病的7号和8号生了一个患乙病的11号,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Ⅱ9不带有乙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两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Ⅲ11个体的乙病基因来自于Ⅱ代7号,而Ⅱ代7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代的2号个体,B错误;C、如果Ⅲ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但是表现正常,则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7号和8号均有一个患甲病的弟弟或妹妹,因此他们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则不患甲病的Ⅲ12的基因型为1/2AA、1/2Aa;又由于Ⅲ11的基因型可以用bb表示,则Ⅲ12的基因型为1/3BB、2/3Bb,因此Ⅲ12是纯合子的概率=1/2×1/3=1/6,C错误;
D、由C项可知,Ⅲ13的基因型同样为(1/2AA、1/2Aa)(1/3BB、2/3Bb),Ⅲ14的基因型为AaBb,Ⅲ13与Ⅲ14生一个不患病的孩子=(1-1/2×1/4)(1—2/3×1/4)=35/48,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6。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如图1所示,图2表示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的大小。请回答:(1)图1所示食物链属于_________(捕食/腐食)食物链,它反映了各种生物之间_________的关系。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数量的改变与生态系统内生物_________的变化相关,并能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2)鸫取食蜗牛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_________、流向分解者和未利用,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和_________的特点。摄取相同质量的食物,体重净增长量鸫远小于蜗牛,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图2中,若甲表示图1中某一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属于该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用于该营养级生长发育的能量是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若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是M,则与该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答案】(1)。捕食(2).取食与被取食(的营养)(3)。种类数(4)。自我调节(5)。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向下一营养级(雀鹰)(6).单方向/单向流动(7)。鸫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8)。雀鹰(9).c(10)。b/M×100%(或b/M)【解析】【分析】图1是一条食物链:三叶草→蜗牛→鸫→雀鹰。图2中,a表示摄入量,b表示同化量,丁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详解】(1)图1所示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属于捕食食物链,它反映了各种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的变化会直接引起食物链数量的改变,并能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鸫取食蜗牛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雀鹰)、流向分解者和未利用,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特点。由于鸫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所以摄取相同质量的食物,体重净增长量鸫远小于蜗牛。(3)图2中,甲表示图1中某一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由于无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路径,则属于图2最高营养级生物(雀鹰),雀鹰同化总量是b;用于该营养级生长发育的能量是c。若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是M,则与该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M×100%.【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意义,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正确分析题图,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7。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问题。(一)对某植物进行不同光照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的各项光合色素指标,结果如下表。处理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色a/b(比值)正常光照17.722.653.94正常光照+远红光17.612.363.56弱光+远红光13.801.553.26弱光13.411.552.89(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________膜上。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提取液并测定________,可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叶绿素a主要吸收________光。(2)据表分析,光强减弱,光合色素中________含量降低的比例最多,远红光补光对其________(有/无)影响。(3)在光照下,有些叶绿素a会被激发出高能电子。研究人员将一种特殊的金属电极插入该植物叶绿体中,吸收了这些高能电子,从而获取到微电流。推测该操作会使光反应产物________的生成量显著下降.(二)“探究光照强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1)设置盛水玻璃柱的目的是______,若将透明玻璃换成红色玻璃,其他条件不变,则测得光合速率值______(变大变小/基本不变).(2)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其他条件不变,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答案】(1)。类囊体(光合片层)(2)。吸光率吸光值/光密度值OD值(3).红光和蓝紫(4).类胡萝卜素(5).无(6).ATP和NADPH(7)。吸收灯光热量,减少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8).变小(9)。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10)。水中CO2含量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O2减少【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光能ATP。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
+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二)图装置中,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可代表光照强度,因此随着距离的增大,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合速率也逐渐减弱。【详解】(1)光合色素分布在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要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可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提取液并测定其吸光率吸光值/光密度值OD值;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2)据表中数据分析,光强减弱,光合色素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的比例最多,光合色素不吸收远红光,故远红光补光对其无影响.(3)金属电极插入该植物叶绿体中,吸收了这些高能电子,不能合成ATP和NADPH.故该操作会使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的生成量显著下降.(二)(1)设置盛水玻璃柱的目的是吸收灯光热量,减少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红色玻璃只透红光,故将透明玻璃换成红色玻璃,其他条件不变,则测得光合速率值变小。(2)水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导致水藻接受的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量减少;另一方面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28。胰岛素是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对于调节机体各种营养物质代谢、维持正常生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1)图是胰岛素促进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理示意图,GLUI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请回答:①脂肪细胞以___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膜上的蛋白M是胰岛素的一种_________。②据图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_________来增加脂肪细胞_________的数量,从而提高转运葡萄糖能力。③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糖尿病的原因。下列因素中不会引发糖尿病的是_________(a.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d.胰高血糖素与其他受体结合受阻).(2)Ⅰ型糖尿病是因患者的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引起的。利用基因治疗将小鼠胰腺内的a细胞转化为能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性β样细胞,对小鼠的I型糖尿病起到显著疗效.其基因治疗后的效果如下图:请回答:①正常组小鼠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决定于________,其尿液用________试纸检测会出现________色。②治疗组小鼠在第二周血糖恢复正常并持续到16周,说明功能性β样细胞不仅能分泌胰岛素维持血糖正常,同时还能________。③基因治疗的效果在第18周后失效,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答案】(1)。易化扩散(2)。受体(3)。含有GLUT4的囊泡与质膜融合(4).质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质膜上GLUT4(5).d(6).血糖浓(7)。尿糖(8).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9).抵抗自身免疫系统攻击(10).功能性β样细胞正常凋亡【解析】【分析】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当胰岛素和其受体结合后,促进一方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形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详解】(1)①通过图示可知,葡萄糖进细胞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一侧,且需要运转的载体,由此推测脂肪细胞以协助扩散方式吸收葡萄糖,膜上的蛋白M可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故蛋白M是胰岛素的一种特异性受体.②据图分析,胰岛素促进含有GLUT4的囊泡与质膜融合,来增加脂肪细胞质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从而提高转运葡萄糖能力.③若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都会影响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引发糖尿病,a、b正确;信号转导蛋白缺失会影响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也会引发糖尿病,c正确;若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不能升高血糖,所以不会引发糖尿病,d错误.因此,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abc;d不会引发糖尿病.(2)①正常小鼠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决定于血糖浓度,其尿液用尿糖试纸检测,很快会因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的少到多而依次呈现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②治疗组小鼠在第二周血糖恢复正常并持续到16周,β样细胞起的作用是能分泌胰岛素,维持血糖正常,同时还能抵抗自身免疫系统攻击。③基因治疗的效果在第18周后失效,可能是因为有功能性β样细胞正常凋亡。【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9。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段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都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体,具有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对某种家鼠进行实验,让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F1如下表.表现型有尾无尾数量(只)雄家鼠490雌家鼠5151请回答:(1)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缺失发生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要验证这一结论,可从亲本__________家鼠体内获取细胞,进行__________分析。(2)小鼠的有尾性状为__________(显性隐性/无法判断),本实验亲本家鼠中控制尾有无的相关基因是否随染色体缺失而丢失?__________(是/否/无法判断)(3)F1中有尾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让F1雌雄家鼠随机交配,F2家鼠中有尾:无尾=__________.(4)已知家鼠的短尾对长尾为显性,其基因座位在常染色体上,上述亲本家鼠的该基因座位都是杂合的.让F1雌雄家鼠随机交配,F2中短尾家鼠占__________。【答案】(1).ⅹ(2).无尾雌家鼠(3).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4)。隐性(5)。否(6)。79.8(7).6∶1(8)。9/14【解析】【分析】假设尾的相关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若A所在的染色体正常用A+表示,缺失用A—表示。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后代雄家鼠中只有有尾个体,没有无尾个体;而雌家鼠中有尾:无尾=1:1,说明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上,有缺失的个体为无尾,正常的个体为有尾。推测出母本的基因型是XA—Xa+,父本的基因型是Xa+Y,则F1代基因型是XA-Xa+、Xa+Xa+、Xa+Y。【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后代雄家鼠中只有有尾个体,没有无尾个体;而雌家鼠中有尾:无尾=1:1,即雌性个体:雄性个体=2:1,说明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上,有缺失的个体为无尾,正常的个体为有尾。可选择无尾雌家鼠体内获取细胞,进行染色体组型或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这一结论。(2)表格数据显示雄性只有有尾,且数量是雌性的一半,说明母本无尾是缺失杂合子,无尾是显性性状,有尾是隐性性状,题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等还款合同范例
- 新房网签合同范例
- 2024工业产品的购销合同范本
- 租赁设备使用合同范例
- 2024年度湖里区幼儿园家校互动平台建设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公司岗前培训总结模版(2篇)
- 变压器检修安全操作规程(3篇)
- 房屋拆除合同模板6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器械销售承包合同
- 农村改厕后建房合同范例
- 口腔科6s管理标签大全
-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大班-数学-加号减号-课件(基础版)
- 中医护理技术之耳针法课件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密铺)探索乐园教育教学课件
- 介绍辽宁朝阳的PPT模板
- 检验菠菜中的铁元素-教学设计
- 中药煎药机操作要点与简易故障排除
- 动物呼吸系统病理-肺气肿(动物病理学课件)
- 华为ESG -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 小企业会计准则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