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新课导入一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大自然仿佛会说话似的,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的不同的情景,来告诉我们很多关于物候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生产、生活。那大自然究竟是如何用它的语言指导我们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探讨大自然的奥秘。题目解读

“语言”是人们传递思想感情的媒介和工具,大自然也有语言,即丰富的物候现象。题目《大自然的语言》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作者简介竺可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字藕舫。对建立和发展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和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事业有重要贡献。长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先行者。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有《竺可桢全集》。读准字音méngpiānqiáoyùnyànnìsùshuāiyīngzài萌发

翩然

谚语孕育簌簌连翘

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草长莺飞..........理解词语次第:翩然:载途:年年如是:销声匿迹:依次。动作轻快的样子。每一年都像这样。是,此,这。满路,有遍地的意思。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整体感知1.学习1、2段,文中都写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我国古代的农民借助于大自然的语言来安排农事,古代农民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即: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交流展示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交流展示3、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合作探究——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1.速读课文,把全文划分成四个部分。2.思考: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3.小组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4.小组讨论: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合作探究——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1.速读课文,把全文划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解释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合作探究——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2.思考: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描述现象→做出解释→推究原因→阐明意义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按照什么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影响程度大小不一,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前三个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条理清晰。4.小组讨论: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不能。“首先”“对于安排……,确定……”“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主有次。5、本文第一段写物候现象采用什么顺序?

第一段列举物候现象是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等,条理清晰。·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文中有关语句简要分析其作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

(道理),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

进行比较,突出强调说明

(道理)。作引用:通过引用

,说明

(道理)。举例子:举

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

(道理)。分类别:把

分成

类,条理清晰地说明

(道理)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桃花开”照应“草木荣枯”;“燕子来”照应“候鸟去来”。思维缜密,举例典型。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引用农谚,增强趣味性,使说明的事理通俗易懂。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生物的变化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物候记录在时间上的差异;其中“左右”一词对“十天”做了一个限定,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思考品语言: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速读课文,找出句子并赏析。

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的前两段,看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自然的语言”。

对这些优美典雅、形象生动的词语、句子进行批注。拟人修辞:苏醒、销声匿迹、传语、暗示、唱歌。美句:A.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a的大张嘴韵脚,传递出一种希望与活力的气息,四字+四字+七字,宛如诗词般典雅)B.……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段首、段尾四字词总结,生动、简练、典雅)C.杏花开了,就好像……传语……;桃花开了,又好像……暗示……。布谷鸟开始唱歌……(顺承连句,拟人修辞,值得模仿)深入探究——文章精讲三2.精读第2段,思考这一段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①前后照应。“草木荣枯”照应“桃花”“杏花”;“候鸟去来”照应“布谷鸟”。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将杏花和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写布谷鸟“唱歌”,很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③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例子,很自然地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揣摩语言,品析表达效果3.小组交流:下列句中画横线词语为什么不能删掉?(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不符合实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揣摩语言,品析表达效果4.小组交流:下列句中画横线词语为什么不能删掉?(2)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左右”表约数,意思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深入探究——文章精讲三5.“北京的物候记录……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这句话中“左右”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左右”一词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若去掉了,就成了刚好十天,不太符合实际。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探究语言特点:比较两段文字的不同,并说说理由。说明语言第1段文字偏文学性,生动形象;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常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第2段文字运用了引用、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比较科学、准确。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说明内容的特点和文段的写作目的深入探究——文章精讲三科普说明文通常是深奥难懂的,本文却简单轻松地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科普知识,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首先,作者将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其次,作者在行文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然后,作者大量运用优美的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物候科学变得生动形象。深入探究——文章精讲三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不好。《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深入探究——写法借鉴三1.说明条理性强。本文谋篇布局很讲究条理性。课文从具体现象入手,清晰而有条理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文章一开始从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并号召人们要加强物候观测。文章条理分明,既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又体现了说明的科学性。深入探究——写法借鉴三2.语言生动而准确。课文第一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使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利用生动形象而又专业性的语言和诗情画意的描写,给物候下定义,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课堂小结四“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本文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拓展延伸第五节拓展延伸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文章发表至今已经过去了近60年,同时还经过编者改编,里面的观点一定准确吗?尤其是总结的那四个影响物候来临的决定因素,你们都认可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成都曲》高下纬度高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