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然后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第一页,共三十七页。●教法案例1.“百日新政”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两个要点:①光绪帝也意识到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即可。②“百日维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时间、标志,重点分析内容。多媒体展示“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页,共三十七页。2.“戊戌政变”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两个要点:①慈禧太后及顽固派的破坏;②戊戌政变。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戊戌政变的经过。3.“戊戌余音”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一个要点:即戊戌变法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并重点掌握。第三页,共三十七页。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2.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1.戊戌变法的内容、影响。(重点)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评价。(难点)第四页,共三十七页。百日新政
胶州湾应诏统筹全局折定国是诏第五页,共三十七页。政治①准许臣民
。②允许创办
。③裁撤闲散衙门和
。经济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
,修筑铁路,开采矿产。军事裁汰
,军队改用西法训练。文教①废
。③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③创办各种
。④派人赴
留学。上书言事报纸冗员设厂绿营八股专业学堂日本第六页,共三十七页。严旨督抚冗官维新派人物第七页,共三十七页。戊戌政变
顽固派翁同龢用人大权荣禄第八页,共三十七页。荣禄训政瀛台戊戌六君子第九页,共三十七页。戊戌余音
西方先进学习西学思想潮流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第十页,共三十七页。1.内容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百日维新的特点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2.推行范围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推行者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5.目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作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7.推行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1.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20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C.起到了启蒙国人思想的作用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解析】
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务运动;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的是林则徐和魏源;改变了中国政体的是辛亥革命,故A、B、D是错误的,维新变法是中国首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答案】
C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1.原因(1)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因此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而中国封建统治有着近2000年历史,清朝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机制,封建势力十分强大。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2)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只是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有限的改革,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训及历史意义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2.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3.意义(1)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所以,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从变法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传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2.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的是(
)A.形成了一批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B.革新了中国政治制度C.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D.起到了思想解放,开创时代新风的作用【解析】
戊戌变法过程中并没有涉及到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因此并没有革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
B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做了重要准备。——《中国全史》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材料二右图为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概括。(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知识信息?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思路分析】考查角度戊戌变法设问解读第(1)问:变法出现的原因,也就是变法的背景。第(2)问与戊戌变法有关的信息,而不是其他变法。材料解读材料一:戊戌变法具备的条件。材料二从文字中提取知识信息。解答思路第(1)问:材料信息较为明确。第(2)问据图中文字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尝试解答】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2)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结果失败;戊戌变法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一、选择题1.(2013·厦门高二检测)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后,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有上书慈禧要求诛杀康梁的;有跪请太后“垂帘听政”的等等,如果分类,这些反对派应来自(
)①闲散重叠机构的官员②名列裁撤的绿营官兵③享有特权的旗人④谙习八股的文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戊戌变法中的利益受损者,故都可能是反对派。【答案】
D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2.百日维新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的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废除八股取士C.撒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D.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解析】
提倡官民上书言事,这就为资产阶级参政找到了一条道路。【答案】
A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3.“在短短的103天中,发出上百道新政诏令,改革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譬如: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该材料(
)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B.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C.批评维新派脱离了人民群众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解析】
材料指出了维新派缺少政治经验,急于求成而造成的这种混乱状况,说明变法配套措施不完善。【答案】
D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4.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解析】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头脑开始清醒”,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C项说法符合题干材料涵义。A、B、D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答案】
C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警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牧,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材料二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和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何必然联系?(3)综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戊戌变法的特点有哪些?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解析】
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重定章程”等信息归纳。第(2)问材料信息反映了维新派与旧势力做了妥协,联系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回答“联系”。第(3)问比较材料信息即可解答。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答案】
(1)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设立制度局;制定章程。(2)问题:说明资产阶级在封建地主阶级面前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联系:这就导致资产阶级不敢和封建地主阶级彻底决裂,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镇压。(3)自上而下的改良;改革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企业人才招聘与乡村振兴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产品研发团队激励与考核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岗位聘用协议书(研发人员)
- 公墓墓位买卖与墓园墓碑雕刻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公司股东合伙人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餐饮业员工入职劳动合同及员工培训与晋升协议
- 2025年度演员聘用与影视作品配音及字幕制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传播计件工资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人力资源合同转让三方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科技产业园无偿场地使用协议书
- 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勘察设计质量疑难问题汇编(2024 版)
- 第一单元时、分、秒(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地理-浙江省杭州八县市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和答案
- 《康复工程学》课件-第一讲 康复工程概论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2025年度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2024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审定)
- 2025年铜材拉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及答案
- 南京202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招聘13人第二批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