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政府规定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定的利息下进行。“凡民间贷财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民间借贷必须立契约文书,“听取予以书契”。官府通过借贷契约文书来判定民间债务纠纷,“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以上材料说明西周时期民间借贷()①受政府监督②讲究规范、诚信③现象普遍,借贷频繁④重视契约文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政府规定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定的利息下进行”“令以国法行之”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民间借贷受政府监督,①正确。根据材料“民间借贷必须立契约文书”“官府通过借贷契约文书来判定民间债务纠纷”等信息可知,民间借贷重视契约文书,讲究规范、诚信,②④正确,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民间借贷的普遍、频繁情况,无法得出“现象普遍,借贷频繁”的结论,③错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在西域打败匈奴并设置西域都护府,同时设立驿站,进行军屯、移民和垦殖,大大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理。这一系列的举措在客观上()A.稳定西汉边疆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和民族交往C.加重了人民负担引发社会危机 D.打开了战略空间维护国家安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类题目,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根据材料“西汉时期,……在西域打败匈奴并设置西域都护府,同时设立驿站,进行军屯、移民和垦殖,大大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理。”可知,西汉设置了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这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在客观上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B项正确;“稳定西汉边疆加强了中央集权”属于主观目的,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这些措施加重人民负担引发社会危机的结论,排除C项;“打开了战略空间维护国家安全”属于主观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3.宋人认为士农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出现了“贱稼,贵游食,皆欲货未耜而买舟车,弃南亩而趋九市”。手工业者和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有些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官府还召集商人到政事堂征询意见。以上材料说明宋代()A.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废弃 B.弃农从商现象非常普遍C.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工商业者与士地位相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宋人认为士农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手工业者和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有些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官府还召集商人到政事堂征询意见。”可知,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四民观念的冲击,从而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C项正确;“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废弃”表述错误,中国古代并未废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弃农从商现象非常普遍”表述错误,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工商业者与士地位相同”表述错误,与史实不同,排除D项。故选C项。4.明代货币史经历了一个从铜到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的过程。正统元年,英宗面对宝钞滞行状况下令“弛用银之禁”,“一条鞭法”后,白银取得合法货币身份。白银成为明代主要流通货币的根本原因是()A.明代钞币体系的崩溃 B.大量国外白银的涌入C.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 D.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类题目,时空是明代。根据材料“明代货币史经历了一个从铜到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的过程。”及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白银流通量的增加,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形成,D项正确;“明代钞币体系的崩溃”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大量国外白银的涌入”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白银成为明代主要流通货币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至渤海、南至江浙的两条“驰道”及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直道”。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隋唐时期,全国的道路再现繁荣,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宋朝由于受到辽金的进攻,交通范围大大缩减。元明清时期,中国陆路交通兴盛发达。由此推断()A.战争是影响中国古代道路建设的主要因素B.大一统中央王朝非常重视全国道路的建设C.道路系统的建立完善与政治经济形势相关D.所有道路系统都是以国家都城为中心建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秦朝、东汉末年、隋唐、宋朝、元明清(中国)。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秦、隋唐、元明清等国家统一、强盛时期,陆路交通发达;在东汉末年、宋朝等国力衰微、战乱频繁时期,陆路交通衰落,这说明道路系统的建立完善与政治经济形势相关,C项正确;国家政治经济是影响古代道路建设的首要因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推动交通事业发展,无法体现中央王朝对全国道路建设的态度,排除B项;“所有道路系统都是以国家都城为中心建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洋务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双重作用C.官商合办的形式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清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类题目,时空是洋务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这又造成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可知,作者认为洋务运动一方面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另一方面因洋务企业的垄断性又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官商合办的形式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强调清政府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荣氏企业集团,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并注重采用“仁爱”思想管理企业。厂内一般都有职工食堂和宿舍,开办有工人补习学校。荣氏兄弟还倾注大量心血改造家乡无锡,尤以教育最为显著,荣氏资本的发展与无锡城市化高度耦合。材料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A.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B.民族资本家起主导作用C.企业发展与乡土建设协调互补 D.教育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荣氏兄弟还倾注大量心血改造家乡无锡,尤以教育最为显著,荣氏资本的发展与无锡城市化高度耦合。”可知,荣氏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了家乡教育的发展,同时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基础,并且推动了无锡城市化的进程,这体现了企业发展与乡土建设协调互补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影响,排除A项;“民族资本家起主导作用”表述有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强调教育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梁启超的这一认识A.对中国民族文化保有自信 B.中西文化融合才能拯救中国C.认西方文化有很大缺陷 D.得到当时知识分子广泛认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根据材料“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可知,梁启超认为,西方先觉之士想讲东方文化输入到欧洲,进行东西调和,这一任务要靠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来完成,说明梁启超对中国民族文化保有自信,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西方输入东方文化,而非中西文化融合才能拯救中国,排除B项;西方文化有很大缺陷,在材料中没有描述的信息,排除C项;知识分子广泛认同,“广泛”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10.“改革”主要是相对政府资源垄断,政府管制而言,指的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让老百姓有权利决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如何做,做成的东西卖多少,到哪里卖,以什么价格卖,得到的收入怎么分配,剩下的钱如何再投资等“开放”实质上也是扩大自由。此观点认为“改革”的实质是()A.由市场赋予个人经济自由 B.给生产经营者以自由选择的权利C.商品的价格由生产者来决定 D.取消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指导【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根据材料“‘改革’主要是相对政府资源垄断,政府管制而言,指的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让老百姓有权利决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可知,该观点认为改革的实质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由政府赋予个人经济自由,排除A项;“商品的价格由生产者来决定”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说明取消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指导,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汉谟拉比法典》第23条规定:“如果没有抓住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这一规定()A.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B.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C.增加地方财政负担 D.强调政府责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根据材料“如果没有抓住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被抢劫者的损失由地方长官予以补偿,该规定强调了政府的责任,D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地方财政负担的增加,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古希腊的人很独立,神没有对人形成绝对的统摄,也就是说,神不是人的绝对标准,人不是按照神的规矩来生活,物也有自己的规律,神也不能为所欲为,人要认识物、利用物,把它变成人的世界的一部分。由此可知,古希腊()A.世俗生活不受神的影响 B.孕育了理性主义的精神C.否定精神权威的存在 D.人和神具有同等的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古希腊。根据材料“古希腊的人很独立,……,物也有自己的规律,神也不能为所欲为,人要认识物、利用物,把它变成人的世界的一部分。”可知,古希腊人比较独立,重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体现了一定的理性主义精神,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古希腊世俗生活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对精神权威的否定,排除C项;“人和神具有同等的地位”与题干信息不符,其次无法得出人和神具有同等地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记录下了一些关键词。据此判断,他正在查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伯里克利执政﹔收徒取酬;修辞、论辩和演说;神不可知;人、尺;自然法;道德虚无A.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B.意大利文艺复兴C.近代欧洲启蒙思想 D.德意志宗教改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方)。根据材料“伯里克利执政﹔收徒取酬;修辞、论辩和演说;神不可知;人、尺;自然法;道德虚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词语与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以及罗马法相关,主题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A项正确;材料的关键词与文艺复兴无关,排除B项;启蒙思想核心是理性,材料不涉及启蒙思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宗教,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16世纪以来,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动,拓展殖民地。美洲出现了族群的巨大变化,而同样遭受殖民者侵略的非洲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非洲经济落后人口不愿迁入 B.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热带疾病C.非洲资源匮乏缺乏开发条件 D.语言环境复杂无法沟通交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开展罪恶的奴隶贸易,主要因为非洲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和热带疾病的威胁,直到19世纪后期,列强才加快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B项正确;经济落后不仅是非洲,美洲经济也落后,排除A项;非洲资源匮乏不符合实际,排除C项;语言环境复杂并不会阻碍欧洲的殖民活动,排除D项。故选B项。1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此时的中国,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不可能置身于世界经济潮流之外。在早期的东西方交往中,中国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客观上的“受益者”。中国作为“受益者”的表现不包括()A.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带动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C.中国成当时世界贸易中心之一 D.推动中国反专制思想广泛传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反向类题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根据材料“在早期的东西方交往中,中国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客观上的‘受益者’。”及所学可知,明末清初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但并未得到广泛传播,D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了中国,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增长,表述正确,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推动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表述正确,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的往来,使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之一,表述正确,排除C项。故选D项。16.国际开发协会(IDA)成立于1960年,是世界银行集团附属机构之一,是世界银行的无息贷款(软贷款)和赠款窗口,主要向生产性项目提供贷款。下图所示说明世界银行()A.是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机构 B.侵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C.具有对发展中国家“救贫”的职能 D.为稳定国际汇率而提供短期贷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开发协会主要向印度、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生产性项目提供贷款,具有对发展中国家“救贫”的职能,C项正确;这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向一些不发达的国家提供贷款,利率较低,与资本输出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贷款国家的组成,不能体现侵害了经济主权,排除B项;为稳定国际汇率而提供短期贷款的机构是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七八世纪是“东学”西传的时代。中国文化的传入使欧洲学者开始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不是世界上最早和唯一的文化,东西方各民族不仅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都具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中国有不少批评,但他仍然肯定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立文化,有自己的优点。伏尔泰态度更鲜明,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宽容的品格,优于基督教文化,主张利用中国文化建立起中国式的“理性王国”。——摘编自陈浮《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材料二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摘编自褚冉冉《儒学的西传:历史和现状》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传入欧洲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产生的影响。【答案】(1)肯定中国文化的独立价值和宽容品格;批评中国文化的缺陷;主张利用中国文化改造西方制度。(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综合国力强;欧洲社会转型的精神需求;印刷技术的提高;儒学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耶稣会士的传播。影响:儒家思想传入西方,影响了启蒙思想家的思维模式;丰富启蒙运动的思想内涵;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定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十七八世纪的欧洲。由材料一“东西方各民族不仅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都具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可得出肯定中国文化的独立价值和宽容品格;由材料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中国有不少批评”可得出批评中国文化的缺陷;由材料一“主张利用中国文化建立起中国式的‘理性王国’。”可得出主张利用中国文化改造西方制度。【小问2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十七八世纪的欧洲。第一问原因,由材料二“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可得出新航路的开辟;耶稣会士的传播;由材料二“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可得出中国综合国力强;由材料二“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可得出印刷技术的提高;由材料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可得出儒学内容本身的吸引力。第二问影响,由材料二“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可得出儒家思想传入西方,影响了启蒙思想家的思维模式;结合所学可知,丰富启蒙运动的思想内涵;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定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源头,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雅典是希腊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培养出了许多方面的人才,著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雅典卫城的设计师菲迪亚斯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的,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据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整理材料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材料三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摘编自吴于童、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希腊、罗马给人类留下来哪些文化遗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拜占庭文明开放、包容特点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答案】(1)理性的思维方式;自由的精神追求;民主的政治形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理论。(2)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3)特点:遭到战争的破坏而陷入停滞;文化教育被教会垄断;文化的神学色彩浓厚;侧重为《圣经》考证,脱离实际。原因: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及中古早期的战争严重破坏了文化;经济的破坏和长期落后;基督教势力的膨胀;世俗政权的衰弱。【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由材料一“著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可得出理性的思维方式;结合所学可得出,自由的精神追求;民主的政治形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理论。【小问2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拜占庭帝国。由材料二“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可得出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由材料二“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可得出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结合所学可得出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早期的欧洲文化。第一问特点,由材料三“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可得出遭到战争的破坏而陷入停滞;由材料三“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可得出文化教育被教会垄断;由材料三“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可得出文化的神学色彩浓厚;由材料三“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可得出侧重为《圣经》考证,脱离实际。第二问原因,由材料三“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及所学可得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中古早期的战争严重破坏了文化;由材料三“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可得出基督教势力的膨胀;结合所学可得出经济的破坏和长期落后;世俗政权的衰弱。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所有文明的古代和现代形态都不同,现代化对所有古老文明都是重大考验。西方的古代和现代也大不一样,西方是在近一两百年才变成我们今天熟悉的这个样子,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也是一波三折。……说到底,现代文明对于所有古代文明都是革命,都是天翻地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定要通过政治革命来实现,即便有政治革命,也只能完成这个大任务里面的一小部分。如果中国文明必须走向现代化,这种革命、这种天翻地覆就是必须的,对中国来说,它们就是内生的。……现代化不是西化,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是中国自己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而是用博大的胸怀去看自己、看世界,把别人的经验和教训里面的道理提取出来,把握住大方向,掌握好硬通货,避免犯无谓的错误。——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提取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观点:中国的现代化不断借鉴西方文明。论述: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世界范围内文明的转型,西欧率先进入现代化的阶段。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现代化的历程。当时的中国经济形态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僵化,共同构成了现代化转型的阻碍。不断觉醒的知识份子由被动转为主动,开始了学习借鉴西方的历程,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现代化的第一步;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进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代议制政体;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引进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进一步加深思想解放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先进知识份子引入,开启了中国化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不断吸收西方文明先进成果的过程中演进,在探索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现代化不是西化,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是中国自己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而是用博大的胸怀去看自己、看世界,把别人的经验和教训里面的道理提取出来,把握住大方向,掌握好硬通货,避免犯无谓的错误。”可得出观点:中国的现代化不断借鉴西方文明。其次,论述内容分别从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世界范围内文明的转型,西欧率先进入现代化的阶段。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现代化的历程。当时的中国经济形态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僵化,共同构成了现代化转型的阻碍。不断觉醒的知识份子由被动转为主动,开始了学习借鉴西方的历程,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现代化的第一步;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进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代议制政体;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引进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进一步加深思想解放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先进知识份子引入,开启了中国化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最后,明确结论,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不断吸收西方文明先进成果的过程中演进,在探索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