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试题(Wd无答案)

一、句子默写

(★★)1.默写。

(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正是江南好风景,o(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用宁静美好的景色来衬托孤寂悲苦心情的句子是: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的诗是:,。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工厂车间一线,【甲】在疫情防控期间,32万余支

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疫一线;在重大科技【乙】一任务中,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①一而出,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中国天眼研发团队平

均年龄仅30岁……新时代中国青年展现出"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整

体风貌,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匕n②一图”,为党和人民事业注入

[丙]一的力量。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中国青年的新时代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A.yTnB.yTng)②(A.蓝B.篮)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乙】(A.攻关B.攻克)【丙】(A.源远流长B.源源不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甲】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②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

③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

④争当“青年岗位能手”

A.B.φ(2X3X3)c.D.

三、诗歌鉴赏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⑴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生碘的--项是()

A.一个“遥”字,写出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再见思乡之切。

B.诗人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形象鲜明,具体可感。

C.“送酒”是由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联想。

D.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绘故园长安的菊花在断壁残垣间竞相开放。

(2)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请分析“故园菊”所负载的意义。

四、对比阅读

(★★★)4.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

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

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1.用划分下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未若柳絮因风起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与IL女讲论文义()(2)撒盐空中琴可拟()

(3)不亦说乎()(4)不逾矩()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甲文中,为什么谢太傅不评价侄儿侄女的回答?乙文第二段主要是从什么方面来说的?

5.很多优秀人物都是从小就善于学习的人,这从甲文中谢太傅“",以及乙

文中“"都可以看出。

五、现代文阅读

(★★★)5.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

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

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早开一块雪,零出地面,用

一支短棒走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举些枇谷,棒上条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牢着,

有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生,便举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

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②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

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

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

间去。

③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

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

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①的内容。

2.请分析下面句子。

"寻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撷些枇谷,棒上

东一条长绳,人远远地拿着,春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

罩住了。”

3.对于“我”为什么被送进书塾去,下面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我”实在太淘气了,家人为了让我守规矩,把“我”放进书塾。

B.因为“我”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希望“我”能够求学成为有用的人。

C.因为家人要工作,没时间管“我”,加上“我”无所事事,家人给我找寄托。

D.因为百草园有神秘的传说,而且是不太吉利的,家人不希望我经常呆在百草园。

4.选段③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分析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棉花开处生乡愁

邓荣河

①进入秋分,家乡的棉花一天天进入盛开期。上个周末回老家,路过一片棉田,看着白花花

的棉花,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种棉、拾棉的情景。

②每年谷雨前,家里的那几亩棉田便被老父亲提前拾掇得平平整整。一到谷雨,便开始播种。

那时没有现代化的大型播种机械,一切都靠人工,父亲在前边用小锄头一道道开沟,娘亲则紧

跟在后边一粒粒地撒种。那种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画面,就是米勒画的关于农民、土地油画的

翻版,深深地印在了我脑海里。其实,在娘亲的眼里,我和年幼的弟弟也是两粒寄托着太多希

望的种子,我们和棉花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

③种植棉花费工费时,棉田的打药、除草由父亲完成,而平日里拾掇棉田的所有零杂活儿,

几乎全由娘亲承包了。从棉花刚刚挺起腰身,娘亲便开始整日劳作在田地里,娘亲用娴熟的双

手给棉花整枝、打杈、掐顶,娘亲的棉田里总是那么生机勃勃,碧绿一片。和齐整的棉田相比,

瘦弱的娘亲是那么的渺小,但同时又是那么的伟大!正是靠着这副瘦弱身躯的不停劳作,才拥

有了成片成片的希望。在娘亲的精心呵护下,我和弟弟也苗壮地成长。当然,我们的成长离不

了棉花——这一美丽而又坚实的后盾。丰收的棉花,成为我们穿衣、吃饭、读书的全部依仗。

④在焦急得不能再焦急的期盼中,雪白雪白的棉花盛开了。于是,拣拾棉花成为娘亲最劳累

也最幸福的农活儿。棉花盛开时节,娘亲几乎从早到晚一直在棉田里拣拾,中午只在用间地头

啃几口干粮充饥,每每放学归来,我和弟弟也总会拿着个小书包紧跟在娘亲身后。虽然我们拣

拾的动作不那么专业,甚至有点笨拙,但娘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中,我和

弟弟第一次以劳动者的身份,与土地进行零距离的亲近。

⑤伴随着冬天的临近,责任田里的棉花只剩下了光光秀的空棵子。此时的娘亲,仍难得半日

空闲。夜深了,在昏暗的油灯下,娘亲的纺车仍在“吱呦呦"地歌唱。洁白洁白的棉花絮,在

娘亲的指间一缕缕抽长;补丁摞补丁的日子,竟也织成了一团团的诗行。我和弟弟则在满是阳

光气息的棉被里,由这个梦乡,进入那个梦乡,娘亲家纺的粗布褂子,成为我和弟弟人前人后

最值得骄傲的依仗。

⑥如今,年过七旬的娘亲已不再到田间劳作。看着眼前白花花的棉田,不禁想到娘亲:勤劳

一生,到老白头,不正像家乡土地上那雪白雪白的棉花吗?

⑴下列对文章的分析,fW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倒叙的写法,作者由眼前盛开的棉花,回忆起“娘亲与棉花”相关的往事,令人

动容。

B.第②段画线句运用叠词,写出父亲为棉田开沟时的仔细,娘亲撒种时的认真,表现了父母

对棉田的细心呵护。

C.第④段中,“娘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喜的是“我”和弟弟能帮娘亲干活了。

D.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意,“补丁摞补丁”难过的日子,被作者说成一团团诗行。

(2)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娘亲和棉花之间的那些事。

→(娘亲拣拾棉花)→

(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①棉花盛开时节,娘亲几乎从早到晚;直在棉田里拣拾,中午只在田间地头啃几口干粮充饥。

(赏析加点词语)

②在娘亲的眼里,我和年幼的弟弟也是两粒寄托着太多希望的种子,我们和棉花在同一片土地

上生长。(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标题《棉花开处生乡愁》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六、名著阅读

(★)7.《朝花夕拾》阅读填空。

(1)《朝花夕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