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届八校联考高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届八校联考高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届八校联考高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届八校联考高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届八校联考高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届八校联考高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

观察弯曲情况。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水平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尖端尖端下部

U吃

胚芽鞘云母片云母片

①②③

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B.②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D.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

2.科研人员提取出真核细胞中的RNA后,将其作为探针与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杂交,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

以下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突起的环状结构是DNA或RNA分子

B.不完全杂交的原因是DNA中存在非基因片段

C.科研人员提取的RNA经过了剪接加工过程

D.RNA经逆转录后再做分子杂交,不会出现突起

3.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Ch吸

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对下列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L点时,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B.图乙中由纵轴、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

C.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

D.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2浓度应调节到图乙中N点对应的浓度

4.真核细胞的DNA片段有一富含TATA序列的启动子,转录过程中,一些蛋白质先与启动子相连接产生蛋白质-DNA

复合物,随后RNA聚合酶就被安置在启动子上开始进行转录。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最先与启动子结合,然后沿DNA分子移动

B.富含TATA序列的启动子经诱变发生缺失不会影响转录的正常进行

C.转录合成的RNA与模板DNA链相应区域的碱基互补配对

D.R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DNA单链,产物是RNA分子

5.向光性是植物对光照变化的一种有效适应。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

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E

S

¥

¥

e

204060801(X)120

时间(min)

A.甲侧生长快,是由于IAA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所致

B.乙为向光侧,IAA含量低于对照组任意一侧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对照组燕麦胚芽鞘两侧的IAA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6.端粒学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来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序列DNA,每

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加到染色体DNA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正常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癌细胞

B.端粒酶是一种RNA聚合酶,能延缓细胞的衰老

C.染色体DNA末端修复过程中有A-T、T-A碱基配对

D.胚胎干细胞中的端粒可能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短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阿尔茨海默(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快淀粉样蛋白(AR沉积导致形成细胞外老年斑和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使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科研人员为

了进一步探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进行了如下研究。

(1)研究发现,患者脑部的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结构)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证实这是由于神经

元(填“胞体”、“树突”或“轴突”)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P-淀粉样蛋白(AQ异常积累而引发细胞损伤导致。

科研人员推断这种异常积累可能与AP的酶C表达量下降有关。

(2)科研人员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的神经元DNA,对酶C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说明酶C基因表达量的

改变不是导致。

(3)科研人员分别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神经元的酶C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段,再分别用具有相同识别序列(CCGG)

的Hpall和MspI酶切(但Hpall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喀咤)。结果显示正常人该DNA片段用MspI切割后产生的片

段数目与用HpaII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的差值___________(大于/小于)患者的相应差值,说明患者细胞中酶C基

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更高。

(4)依据上述结果,研究人员推测,患者神经元内的RNA聚合酶与酶C基因启动子结合受影响,进而影响了酶C

基因的转录。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案:o

8.(10分)2020年春节将至,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感染新型冠

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

的病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问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

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______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如溶菌酶)和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

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免疫产生的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浸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

吞噬消化。

(3)人体呼吸中枢位于,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消除过程称为o

9.(10分)人乳铁蛋白是一种药用保健蛋白。下图表示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的过程,图中Tef表示四

环素抗性基因,Amp「表示氨茉青霉素抗性基因,五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启动f

复例原点弋、一,

供体

取级I®.受

BellNot1质粒>卵

人乳铁蛋白基西不一)人?L铁蛋白

Sau3AI斯因

限制酶BamHIHaelllBelISau3AINotI

识别序列及*GATC

GGATCCGGCCTGATCAGCGGCCGC

切割位点CCTA毕CCpGACTAGTCTA^CGCCGGipG

(1)要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质粒,若只允许使用一种限制酶,应选择的限制酶是,酶能起催化作用的原

理是0

(2)据图分析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首先需要在含(填“四环素”“氨革青霉素”或“四环素

或氨苇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原因是o

(3)若Ba/nHI酶切的DNA末端与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起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

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___________(填“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4)培养出早期胚胎后,科学家欲进行胚胎分割移植,则应该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将其移入盛

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然后用分割针进行分割。

10.(10分)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

验。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

(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图所示。

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i均为野生型,Fi自交,测定F2水稻的,统计得到野生型

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据此推测该性状受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窄叶性状是____________性状。

(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

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IIIm

碱基变化C->CGC->TCTT—C

蛋白质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不同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

由上表推测,基因I的突变没有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序列,该基因突变(填"会”或“不会”)

导致窄叶性状。基因III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III的突变导致o

(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II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III

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

11.(15分)某动物的毛色有白色。棕色和黄色三种,现用黄色个体和白色个体杂交,子代Fi为棕色个体和黄色个体。

现欲研究该动物毛色的遗传规律,不同实验小组提出了不同观点:

观点一:该动物毛色由一组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Ei、E2、

E3分别控制黄色、棕色、白色;

观点二:该动物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黄色,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

其余情况表现为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观点一正确,则亲本黄色个体和Fi棕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且让&中的棕色个体与明

中的黄色个体进行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O

(2)若该动物毛色的遗传规律符合观点二,能否确定A/a、B/b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能确定,请说明理由,

并从明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进行辅证;若不能确定,请说明理由,并从Fi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

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实验结果及结论)(填能或不能)确定,理由是

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运输方向等知识点,解题要点是对生长素相关实验的理解和分析。

【题目详解】

A、根据②③两组云母片插入位置不同,②组水平生长,说明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③组背地弯曲生长是生长

素发生横向运输所致,因此该实验能够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A正确;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②组能水平生长说明云母片没有阻止生长素的极性

运输,B错误;

C、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的现象,而①③组胚芽鞘均能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

重性,C正确;

D、根据实验遵循的对照原则,①组没有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D正确;

故选B。

[点睛]生长素作用的易错点:1.探究胚芽鞘生长的实验中,长不长看有无生长素,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2.生

长素两重性分析的误区:抑制生长不等于不生长;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两重性,

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

2、C

【解题分析】

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基因都是由能够编码蛋白质的编码区和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区组成;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

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分为外显子: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和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题目详解】

A、真核生物RNA与基因组DNA杂交后,突起的是基因中的内含子片段,是DNA而非RNA,A错误;

B、RNA是基因转录出来的,没有配对的部分也是基因DNA中的内含子片段,而不是非基因片段,B错误;

C、转录出来的RNA经过剪接加工,切除了内含子对应的RNA片段,C正确;

D、RNA逆转录形成的cDNA也没有内含子,与基因组DNA杂交仍然会出现突起,D错误。

故选C。

3、C

【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P点只进行呼吸作用,M点为光补偿点,L点为光饱和点。图乙进行细胞呼吸,当氧气浓度

为0时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逐渐增大,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增大。

【题目详解】

A、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A正确;

B、图乙中二氧化碳释放量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总量,氧气吸收量等于有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

由纵轴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总量,B正确;

C、图甲中P点含义是呼吸作用速率,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C错误;

D、N点对应的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存,D正确。

故选C。

4、C

【解题分析】

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驱动转录的进行。

【题目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一些蛋白质先与启动子相连接产生蛋白质-DNA复合物,随后RNA聚合酶就被安置在启动子

上开始进行转录,A错误;

B、当富含TATA序列的启动子经诱变发生缺失后,某种蛋白质和RNA聚合酶无法识别与之结合,无法进行转录,B

错误;

C、转录时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合成RNA的过程,C正确;

D、R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核糖核甘酸,产物是RNA分子,D错误。

故选C。

5、D

【解题分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

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

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

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

【题目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侧为背光侧,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甲侧生长素(IAA)的

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促进生长的速度快,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侧表示向光侧,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因此乙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对照组任意

一侧,B正确;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基本上都不生长,C正确;

D、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D

错误。

故选D。

6、C

【解题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序列,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端

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此过程为逆转录,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合成后的序列加到染色

体DNA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可延长细胞的寿命。

【题目详解】

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可能是因为其端粒酶的活性更高,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序列,A错误;

B、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说明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B错误;

C、染色体DNA末端修复过程中,端粒酶先以自身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再通过DNA复制

合成另一条链,故会出现A-T、T-A碱基配对,C正确;

D、胚胎干细胞分裂能力较强,其中的端粒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长,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了解端粒酶的相关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对各选项作

出准确的判断。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突触胞体降解基因突变小于抑制酶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增高;增加酶C(或“分解A0

的酶”)基因的表达量

【解题分析】

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阿尔茨海默是由非可溶性小淀粉样蛋白(A0)聚集破坏神经细胞所致,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

认知功能障碍等,而神经元细胞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单位,记忆、认知都与人的大脑皮层有关。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信号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题目详解】

(1)由题干信息“阿尔茨海默病理特征为0-淀粉样蛋白(A0)沉积导致形成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

神经原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使患者脑部的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明显减少。这可

能是由于神经元胞体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小淀粉样蛋白(A|D异常积累而引发细胞损伤导致。科研人员推断这种异常

积累可能与降解Ap的酶C表达量下降有关。

(2)科研人员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的神经元DNA,对酶C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正常人和患者的酶

C基因一样,故酶C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不是基因突变所致。

(3)科研人员分别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神经元的酶C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段,再分别用具有相同识别序列(CCGG)

的Hpall和MspI酶切(但Hpall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喀陡)。正常人该DNA片段用MspI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与

用HpaII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的差值应为0,若患者的相应差值大于0,说明患者细胞中酶C基因启动子较多的序

列不能被Hpall识别、切割,甲基化程度更高。

(4)研究人员推测,患者神经元内的RNA聚合酶与酶C基因启动子结合受影响,进而影响了酶C基因的转录。结合

推测可通过抑制酶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增高;增加酶C(或“分解AP的酶”)基因的表达量等方式治疗阿尔茨海

默症。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体液特异性抗体(抗体)脑干细胞凋亡(凋

亡)

【解题分析】

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

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

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题目详解】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第二道防

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

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浸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

噬消化。

(3)人体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

主细胞的消除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题目点拨】

解答此题需要考生明确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凋

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Sau3Al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氨苦青霉素用限制酶切割后破坏了Tet「基因,但不会破坏

Amp1"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对氨苇青霉素具有抗性),能在含氨苇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下来

TGATCCGGATCA

或都不能桑植胚或囊胚

ACIAGGCCIAGT

【解题分析】

题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过程,该过程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

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图中①表示将目的

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②表示早期胚胎培养;③表示胚胎移植;④表示产生转基因牛;⑤表示从转基因牛中获取目的基

因产物。

【题目详解】

(1)根据表中五种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可知,限制酶Sau3AI还可以切割限制酶BstI和限制酶BamHI的识别

序列,因此要将人乳蛋白基因插入载体,在只允许用一种限制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的情况下,应选择限制酶

Sau3AIo酶能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酶可以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据用限制酶Sau3Al切割后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氨苇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

细胞可能在含有氨苇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下来。

(3)根据表格中各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可知,若BamHI酶切的DNA末端与Bel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

TGATCCGGATCA

起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或,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都不能切开。

ACIAGGCCIAGT

(4)胚胎分割时,应该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甚胚或囊胚。

【题目点拨】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其特点;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掌握其应用,能根据图中和表中信息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增添、缺失、替换细胞数目减少而不是单个细胞宽度变窄(单株)叶片宽窄一对隐性密

码子对应(或“编码”)不会翻译提前终止同时)基因n、m之间未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

n、HI中的一个突变对性状无影响”)

【解题分析】

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如果发生

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则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会发生改变,如果发生在编码区,则可能因此基因控制合成

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碱基对替换往往只有一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往往会引起从突变点之后的多个密码子发生变化,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多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2.分析题图可知,与突变体相比,野生型细胞个数明显多于突变型,而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每个细胞的宽度相同,因此

突变体窄叶是由于细胞数目减少,而不是每个细胞的宽度变窄。

【题目详解】

(1)由基因突变的概念可知,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由柱形图分析可知,窄叶性状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数目减少造成的,每个细胞的宽度没有变窄。

(3)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i均为野生型,Fi自交,测定F2水稻的(单株)叶片宽窄,结果为野生型与突

变型之比接近3:1,说明突变型窄叶是隐性性状,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4)由表格信息可知,基因I的突变是碱基对增添造成的,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没有改变,最可能的原因

是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由于蛋白质没有发生变化,该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HI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

短,说明基因突变使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导致翻译提前终止。

(5)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II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说明存在突变基

因U,基因UI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说明该突变体同时存在突变基因III。

(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虽然同时存在突变基因H、III,但是

基因II、in之间未发生交叉互换或其中一个突变对性状无影响。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分离定律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能够结合题意和基因

突变的概念理解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常见的分离比判断显隐性和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数

量;该题的难点在于第(5)和第(6)问,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第(5)问的题意分析判断出突变体的出现是基因II和

基因in同时突变的结果,结合第(6)问的3:1结果,得出基因II、III之间未发生交叉互换的结论。

11、E1E2、E2E3黄色:棕色:白色=2:1:1不能不论A/a、B/b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都可

满足题干所述杂交情况让Fi中的黄色雌雄个体相互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或让Fi中的黄色个体与Fi

中的棕色个体相互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表现型为黄色:棕色:白色=9:6:1,则A/a、B/b

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3:1,则A/a、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或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棕色:白色=3:4:1,则A/a、B/b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子代表现型

及比例为黄色:棕色:白色=2:1:1,则A/a、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题分析】

若观点一正确,Ei、E2、E3分别控制黄色、棕色、白色,根据题目中的杂交信息,黄色个体和白色个体杂交,子代Fi

为棕色个体和黄色个体,子代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后,白色性状消失,说明控制白色性状的E3基因显性最弱;亲本和子

代中均存在黄色性状且亲本无棕色性状而子代出现棕色性状,说明黄色性状相对于棕色性状为显性。综上所术,Ei、

E2、E3的显隐关系为E1>E2>E3。

若观点二正确,根据题目信息,A_B_为黄色,aaB一和A_bb为棕色,aabb为白色。

【题目详解】

(1)若观点一正确,El、E2、E3分别控制黄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