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专项】第四单元课内阅读+类文阅读第12课《古诗三首》【课内阅读】(一)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诗中的“乃翁”指________________;“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这首诗的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几时休:熏:醉:2.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生气:恃:抖擞: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期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B诗人期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一)军城早秋(唐)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A.朔云:北方的云。B.更催:再次督促。C.骄虏:傲慢的俘虏。D.莫遣:不要让。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_______”画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疆局势的紧急。()(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忧战争失败的紧急心情。()(3)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二)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1.解释词语。驱驰:横戈:2.“报主情”的“主”指的是_____________。“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诵读这首诗时,语气应当是()A.平静B.豪迈C.悲凉D.喜悦4.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查一查戚继光写的其他爱国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内阅读】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②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第①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用横线画出该段的中心句。2.选段①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②段运用________的手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龙的传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虽不曾听过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久远是龙的传人。百年前安静的一个夜;巨变前夕的深夜里。枪炮声敲碎了安静夜;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
多少年炮声仍隆隆;多少年又是多少年。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久远地擦亮眼。(选自《爱国主义教育歌词集》远方出版社)1.解释词语。前夕:汹涌澎湃:2.“巨龙”指的是___________,“龙的传人”指的是___________。中国人的外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唱这首歌时,语气应当是()A.平淡B.豪迈C.欣喜D.哀痛4.在这首歌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知道还有哪些爱国的故事。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节选)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保藏着最宝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覆盖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1.文段中画“____”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起__________的作用。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对圆明园高度评价的两个句子。3.“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个句子中,作者为什么用“闯进”而不用“进入”?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闯进”是在未允许的情况下进入,突出了英法联军的野蛮与暴力。B.“闯进”同时也说明了清政府的无能。C.“闯进”含有贬义,而“进入”含有褒义。4.读读文段的第②段,留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文阅读】哭泣的圆明园(节选)张晓慧始终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一百多年的苦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久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苦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苦痛,是那种切肤的痛。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确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终,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摩挲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四周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选自《校园蒲公英经典阅读系列守护心灵》武汉大学出版社)1.依据文章,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词语。浩渺的()()的罗马石柱()的壁画流畅的()()的天空()的石块2.再列举两个“阴凄凄”“冷嗖嗖”形式的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圆明园的遗址位于___________,它的肌体曾经被___________蹂躏,它的___________也经历了摧毁,冲天的大火在这里燃烧,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文章画线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震撼”都来自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文章的题目叫“哭泣的圆明园”和“圆明园”哪个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课《小岛》【课内阅读】饭堂里,战士们正在吃饭,见将军进来,都停住了筷子,将军看了看他们桌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终于,他眼前一亮,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随后,他舀起一勺汤。没有人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了战士们的碗里。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原来想说些什么,脑子乱了,只张了张嘴……1.将军先称呼战士们为“____________”,接着称呼为“____________”,这种称呼的变化,表达了将军内心已经把每一个战士当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波浪线画出将军想到的方法,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战士们怕菜烫到自己。B.战士们不想分菜,都想让将军吃掉菜。C.战士们都不喜欢吃菜。D.战士们得到了队长的命令,知道不能吃菜。4.选文体现了将军和战士们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我的祖国(节选)张海迪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漂亮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感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梢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此后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乡村宽敞的野外,清静的乡村,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的山峦,清冷的小河。祖国就是城市宽敞的公路,高高的楼房,漂亮的公园,来来常常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就像好多我在书中和电影里认识的人。他们勤奋和善,热忱真挚,他们爱亲人,爱朋友,爱邻居,爱同事,也爱工作,爱和平。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地驶过黄河大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波浪滔滔,真的忧如突如其来,一刻不断地向远方奔去再看看,大地是那样宽广,天空是那样高远,乡村,丛林,山脉,都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旋转。白云在蓝天上悠悠飘扬,鸟儿逍遥拘束地在天地间翱翔,风把人们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唱流传到更为遥远的地方。
以后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少女时代生活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大的荒漠,奇怪缥缈的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单是我生长的土地,不单是我感觉温存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此中之一。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建。(选自《阅读》2018年第74期)1.作者对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请选出理解错误一项。()A.从小就知道祖国的深刻含意B.看电影,感动了幼小的心C.坐火车,知道了黄河D.当了作家,情得了相国的内涵2.作者在文章中引用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是想表达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推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1)“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的含义是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宏大的。()(2)一开始我理解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3)我当了作家,渐渐懂得了祖国的悠长历史。()4.“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制造。”这三个句子的挨次能不能调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你心里,祖国是什么?以祖国为题,写一个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12课《古诗三首》【课内阅读】(一)示儿1.诗人自己朝廷的军队2.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爱国,期望国家统一。4.人死了原来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可悲的是看不见国家统一(二)题临安邸1.几时才能停下。吹。沉醉。2.C3.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女、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又似当时的人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风气,使那些逃难者竟忘乎所以,只冬偷安宴乐于西湖,并沉醉其中,意把杭州当成了曾富强的宋朝首都汴州。(三)己亥杂诗1.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抖擞起精神2.B
3.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肯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类文阅读】(一)军城早秋1.C2.gèng再次再次督促英勇善战的将士们去追击敌军3.画出: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昨夜萧瑟的秋风吹入我军驻守的关塞;北方的流云和边疆的明月遍布西山。教育精品4.(1)√(2)x(3)√(二)马上作1.策马奔驰。指拿着兵器2.君主拟人我常年策马奔驰干南方和北方,以报答君主的恩情;南方江边的花和北方边地的月笑看着我的一生。3.B4.在这首诗中,我读出了诗人转战南北,保家卫国的豪情。5.示例:客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内阅读】1.总一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2.排比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3.象征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4.作为当代少年,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3 Lesson 4 What do you like to do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办公场所租赁合同说明
- 2025年货架搬运车租赁合同书
- 2025年东阳市绿叶蔬菜买卖合同
- 2025年产品销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住宅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共有房产保养维修策略合同
- 2025年二手车辆性购买与销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公交车辆养护维修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官方羽毛球比赛场地租赁合同
- 血管通路的介入治疗
- 临床三基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无人售货机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校园直饮水机供货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
- 个人保证无纠纷承诺保证书
- DB51T10009-2024DB50T10009-2024康养度假气候类型划分
- 华文版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 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检查表(根据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编制)
- 期末模拟测试卷(试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2024届护士资格考试必考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17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