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陋室铭》-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盘点(部编版)(解析版)_第1页
课内文言文《陋室铭》-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盘点(部编版)(解析版)_第2页
课内文言文《陋室铭》-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盘点(部编版)(解析版)_第3页
课内文言文《陋室铭》-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盘点(部编版)(解析版)_第4页
课内文言文《陋室铭》-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盘点(部编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陋室铭》题自主过关(解析版)

班级姓名过关情况

(-)识记注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名)出名,有名(灵)灵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

(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

(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识记译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答案】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案】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J';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臼丁。

【答案】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答案】(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案】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案】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相关问题

1.指出“龙”和“仙”比喻什么?

【答案】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2.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从“山”“水”“仙”“龙”写起?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运用了比兴手法,表明陋室也具有山水名灵的特点,更好的突出了文章“惟吾德馨”的

主旨。

3.文章从哪几方面衬托陋室不陋的?

【答案】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或: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

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

岸的节操。

5.作者在文中写到“诸葛庐”“子云亭”,这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答案】以古代名人的居室衬托自己的‘陋室”不陋,也隐含有古代名人自比之意,表明自己也有

和他们一样高尚的生活情趣。

6.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答案】用孔子的话作结语精警有力,引人思考,,突出陋室不陋,同时委婉的表达出以君子自居

之意。

(四)真题检测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L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①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形:

【答案】①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②形体、躯体。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

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②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躯体。

2.下列各项中加粗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渔人甚异之

B.何陋之有马之千里者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小大之狱

D.公将鼓之宴酣之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A.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

B.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千里之马”的倒装;

C.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D.之:表陈述语气;/结构助词,的。故选:C。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案】苔解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上,长到。入,映入。句意为:苔群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本文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情操?

【答案】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主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可知,文章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从“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能看出“君子”应具有的情操是:安贫乐道的生

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

【甲】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暧,暧必秽气。

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

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选自李渔《闲

情偶寄》)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尝受此厄于人()

②星与初见似小人()

③谈笑有潜儒()

④无案牍之芳形()

【答案】①曾经;②这;③大;④使……劳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

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我就曾经闻过别人喷出的这种臭气。尝:曾经。

②句意为:就像∙•个人初看觉得是小人。是:这•

③句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鸿:大。

④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伴幺醋及他物哒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B,但恨其食后打暧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C.知人之厌我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D.然见此物大异葱蒜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

断词语意思和用法。

A.相同,介词,用;B.相同,副词,只;C.相同,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D.不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代词,这样。故选:Do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故亦欲绝而弗食

【答案】故/亦欲绝/而弗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

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再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

划分。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所以打算不再吃了。“故”是连词,“而”是连词,在“故”“而”

后面划开,据此断句为:故/亦欲绝/而弗食。

4.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案】①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原谅,所以还是照吃不禁忌它。

②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

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虽,虽然;食,吃;句意为: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原谅,所以还

是照吃不禁忌它。②中重点词语有:上,长到;入,映入;句意为: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

青葱,映入帘里。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使用了相同写作手法,请从对比、类比、比喻中选出正确的一种

并结合选文阐释其表达效果。

【答案】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甲文划线句把大蒜和“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

者”类比,突出萝卜煮熟之后再吃就没有怪味这一特点;乙文中的划线句说明陋室因为有道德品

质高尚的人存在就能出名,声名远播。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

为君子者等也”把大蒜和“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类比,突出萝卜煮熟之后再吃就没有怪

味这一特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运用类比的

手法,说明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就能出名,声名远播。

参考译文:【甲】把生萝卜切丝做小菜,拌上醋和其他调料,喝粥时吃最合适。只是不喜欢的

是吃了它以后会打嗝,打嗝时一定会有臭气。我就曾经闻过别人喷出的这种臭气,知道我打嗝时

别人同样会不喜欢,所以打算不再吃J'。但是觉得萝卜跟葱、蒜不一样,生吃的时候会有臭气,

煮熟吃就不会臭,就像一个人初看觉得是小人,后来才知道是君子一样。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

原谅,所以还是照吃不禁忌它。

(三)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

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

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叹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

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

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ɑ)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αn)剥:

指时运不济。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匡庐奇秀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乐天既来为主既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秀:秀丽/茂盛;B.之:代词/助词,的;C.面:面对/当面;D.既:

己经/己经。故选:D。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答案】(1)像远行的人经过故乡,依依不舍不愿离开。

(2)(我)最终收获了所喜爱的,又为什么要求(别的)呢?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若,像。去,离开。句意为:就像远行的人路过故乡一样,依依不舍不愿离开。

②中重点词语有筒:卒,终于。何以,有什么。句意为:我最终得到自己所喜好的东西,又还有

什么好苛求呢?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观山俯听泉傍晚竹树云石

【答案】仰观山/俯听泉/傍晚竹树云石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

义联系来断句。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句子的意思是:仰观山色,俯听泉声,靠着(草堂)斜看这里的竹、树、云、石。故断句为:仰

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A,

【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Bo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追求:

【甲】文体现了刘禹锡的C,

【乙】文体现了白居易的D»(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

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其境胜绝,又甲庐山(或“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C: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D:豁达、乐观

【解析】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作答即可。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点明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

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

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

宣言,表现自己的高洁傲岸。乙文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是其境胜绝,又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