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核技术利用项目 环评报告_第1页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核技术利用项目 环评报告_第2页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核技术利用项目 环评报告_第3页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核技术利用项目 环评报告_第4页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核技术利用项目 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1 12 13 14 15 17 20 24 28 42 64 71 76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建设单位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附图3:辐射安全试验楼地下一层平面布置图;附图4:γ射线校准室剖面图;附图5:X射线校准室剖面图;附图6:γ射线校准室平剖面设计图;附图7:X射线校准室平剖面设计图。附件1:委托书;附件2: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异地新建项目批复;附件3:辐射工作培训承诺;附件4: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附件5:辐射防护规章制度;附件6:参数确认函;附件7:监测报告。1///应用类型物质//2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室主要负责全省放射卫生相2014年以前,疾控中心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一直开展放射源3局的批复,批复文号海环审﹝2021﹞18号。疾控中心拟在新址的辐射安全实验楼负一楼设立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主要用于电离辐射计量仪器、仪表校准、校准和测试,确保电离辐射计量为加强射线装置的辐射环境管理,防止放射性污染和意外事故类和Ⅲ类放射源,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对该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1)。我院接受委托4预防控制中心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址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文高速罗牛),准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建立1个X射线标准场工作场所核素出厂活度(Bq)放射源类别活动种类5辐射安全实验楼γ射线校准室137CsⅢ类使用60Co使用241AmⅢ类使用工作场所装置名称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活动种类X射线校准室X射线装置330kV22.5mA使用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辐射安全实验楼γ射线校准室校准室建筑面积为97.02m2(长8.4m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以下简称γ射线装置),设置1个γ照射场,为辐射防护级和环境级γ照射场,装置内装密封60Co),为Ⅱ类放射源;1枚活度为1.85×1011Bq的铯-137(137Cs),为Ⅲ类放射源;和1枚活度为7.4×1010Bq的镅-241(241Am)放射源,为Ⅲ类放射源。施工废工机械(非本次评价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产生少量X射射线、臭氧X射线、γ、α射线、臭氧、退役放射源辐射安全实验楼X射线校准室校准室建筑面积为97.02m2(长11.55m×宽8.4m×高6m),安装1台额定电压为330kV,额定电流为22.5mA的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建立1个X射线标准场,X射线装置属于Ⅱ类射线装置。辅助工程γ射线校准控制室、X射线校准控制室、设备间生活垃圾公用工程配电、供电和通讯系统等/环保工程生活污水依托疾控中心建设的污水管道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办公、生活垃圾依托疾控中心建设的收集系统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每个校准室通排风系统/生活设施依托辐射安全实验楼办公、生活设施生活垃圾、生活废水6主料1111241AmⅢ类源1本项目X射线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4,放射源技术参数见表待定电压范围15~330kV电流范围0-22.5mAX射线射线出射角在任何电流或电压工作下,快门对有用射线束的减弱倍数>104距焦斑1m处X射线束截面直径240mm在任何电流或电压工作下,距离屏蔽箱体外表面300mm处的照射量率<50μGy/h快门开启时间≤50ms待定装载源的数量放射源在不同位置移动速度≤1mγ射线射线出射角度位移小车纵向位移范围6m升降平台横向位移范围衰减器数量4个快门开启时间≤50ms核素名称半衰期主要衰变方式(分支比)最大粒子能量(MeV)最大γ能放射性核素Γ常数毒性组别60Co5.271a(100%)0.09609高毒137Cs30.018a(100%)0.187870.6610.33241Am432.6aα(100%)5.4800.0590.063极毒7行单班制,每天工作8h,全年工作250天。各个校准室工作人员不交本项目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拟建地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文高速罗牛山出口及琼文公路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址辐灵文嘉线,东侧为海南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建),其余两侧为空道路、绿化、围墙、海南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本项目周围50m范8射环境检测和保护起着关键作用。校正的目的1)确定示值的误并高精度测量仪器对示值加以修正3)给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或给予参考物质的特性赋值4)实现溯源性。9建设单位现在没有辐射安全许可证和辐射工作场所,不存在原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1镅-241Ⅲ类使用仪表校准、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片检测γ射线校准室γ射线校准室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本次新增2Ⅲ类使用γ射线校准室γ射线校准室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3钴-60使用γ射线校准室γ射线校准室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Ⅱ待定33022.5辐射监测仪器的检测X射线校准室本次新增————————————————————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μ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s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表‘评价依据法规文件););(4)《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技术标准);););(6)《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其他(1)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核技术利用监督检);均有实体边界,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有关规定,本保护名单方位/位置与辐射源水平距离(m)与辐射源垂直距离(m)X射线校准室职业2东侧控制室5.7公众东侧库房、泵房、楼梯间,楼外道路7.6~505.7公众南侧走廊,放射源库、理化实验楼5.3~505.7公众围墙外道路4~505.7公众约20楼上控制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光致光测量室,放化实验室07.2~19.6γ射线校准室职业2西侧控制室4.9~7.85.7公众楼外道路,停车场2.9~505.7公众楼外道路3.4~505.7公众南侧楼外道路,理化试验楼5.7公众西侧楼梯间,弱电校准楼外道路8.4~505.7公众约20楼上控制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光致光测量室、放化实验室06.3~19.6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不超过由审管部门4.1.3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线源放射治疗机房》(GBZT201.3-2014)中的要求,校准室外各关a)使用装置检测周工作负荷、关注点位置的使用因子和居留因b)关注点的最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e,max:),表8-1监测布点方案表序号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1辐射安全楼东侧γ辐射剂量率监测一次2辐射安全楼南侧γ辐射剂量率监测一次3辐射安全楼西侧γ辐射剂量率监测一次4辐射安全楼北侧γ辐射剂量率监测一次5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建地中心γ辐射剂量率监测一次6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建地入口处γ辐射剂量率监测一次表8-2监测仪器监测因子监测仪器γ空气吸收剂量率仪器名称:X-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仪器型号:JC-5000型仪器编号:44000353检测范围:0.01μGy/h~200μGy/h能量响应范围:48keV~3MeV校准证书编号:2021H21-20-3497193001校准单位:上海市剂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校准日期:2021年8月31日有效日期:2022年8月30日(1)委托的检测机构已通过计量认证,具备有相应的检测资质(2)委托的检测机构制定有质量体系文件,所有活动均按照质(4)所有检测人员均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并取得检测表8-3项目拟建地周围γ空气吸收测量点号测量点位置γ空气吸收剂量率(μGy/h)标准差(μGy/h)备注1辐射安全楼东侧0.083.2/2辐射安全楼南侧0.093.3/3辐射安全楼西侧0.083.5/4辐射安全楼北侧0.093.6/5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建地中心0.093.2/6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建地入口处0.103.8/表8-3得出结论:项目拟建地及周围γ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为中海南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70~100nGy/疾控中心使用γ放射源和X射线装置作为标准源进行辐射监测*****************************************************************************),在储存过程有铅屏蔽室密封保护,β射线穿透力较弱,因此污染途径在储存过程有铅屏蔽室密封保护,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弱,因此污染途),在储存过程有铅屏蔽室密封保护,α射线穿透能力较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很短,且极易被屏蔽,因此镅-241污染途径主要考虑γ射线的外④Х射线装置开机工作时,通过高压发生器和Х光管产生高速电仪器校准和其他器具检测过程中,空气在γ射线和X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均位于辐射安全试验楼地下一层,西侧为控制室和楼梯;南侧为地下泥土层,无房间,γ射线主射束照图11-1辐射安全实验楼负一层平面布置图本标准》(GB18871-2002)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定义划定辐射控制区和监督区。其定义为“控制区:在辐射工作场所划分的一种区域,在这种区域内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监督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表10-1本项目“两区”划分一览表室内辐照控制区监督区“两区”划分范围X射线校准室、γ射线校准室X射线校准室控制室、γ射线校准室控制室辐射防护措施对控制区进行严格控制,采用门机安全联锁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入。控制区清晰可见的电离辐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并设置橙色“无关人员禁入”字样,地面划标线,并标出“监督区”字射警告标志,并设置红色的“禁止进入电离辐射区”字样的标牌,地面划标线,并标出“控制区”字样。样。辐射工作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监在射线机延时启动期间,警戒人员应再次确储存容量为4~5枚放射源(Ⅱ、Ⅲ、Ⅳ、Ⅴ类放射源其最大储源10Bq)不得超过0.2mGy/h”的要求。在非工作状态(即屏蔽状(3)状态指示系统:在控制屏幕上,指示器会显示γ射线系统(4)气动系统:气动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在任何故障情况下都能(5)电气系统:所有的电磁阀处于充电状态下时才能操作整个(6)软件的设计功能是为了屏蔽辐射并停止曝光、在发生故障表10-2计量校准室屏蔽防护设计一览表工作场所X射线校准室γ射线校准室墙体屏蔽材料及厚度北墙和西墙均为400mm混凝土,南墙为450mm混凝土北墙为550mm厚混凝土,南墙和东墙为500mm厚混凝土室顶屏蔽材料及厚度550mm混凝土550mm混凝土迷道屏蔽材料及厚度迷道内墙为450mm混凝土,迷道外墙为400mm混凝土。迷道内墙为500mm混凝土,迷道外墙为500mm混凝土。防护门屏蔽材料及厚度5mm铅8mm铅内部净尺寸长7.35m×宽6.75m×高5.4m长10.6m×宽7.55m×高5.4m校准室电缆排线沟采取U型穿墙,如图10-3;通排风管道采用(1)X射线装置控制系统密码保护:控制系统初始化后进入用(3)工作状态指示灯箱:X射线机处于出束状态时,指示灯为红色,并显示有“禁止入内”的字样,以警示人员注意安全;当X(4)紧急止动装置:在控制台上设置1个紧急止动按钮(5)视频监控系统:校准室西南角、东北角和东南角各安装一(6)警告标志:X射线校准室防护门外醒目处张贴“当心电离(8)固定式剂量报警仪:校准室迷道内设置固定式剂量报警仪,(1)密码保护:辐照装置系统通过电脑来设立密码保护,在启(3)门灯联锁:工作状态指示灯与辐照装置联锁,当辐照装置(4)紧急止动按钮:在控制台上设置1个紧急止动按钮(5)视频监控系统:校准室西南角、东南角和东南角各安装一(8)固定式剂量报警仪:校准室迷道内设置固定式剂量报警仪,(9)红外光电联锁:红外联锁装置采用生物探测技术检测校准(10)紧急回源装置:γ射线校准室在控制室的操作台上安装有本项目的X射线机和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由有资质的术利用监督检查技术程序》(2020年发布版)中对刻度用γ源场所和Ⅱ类非医用X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安全装置的要求,本次评价根据刻度用γ源场所序号项目规定的措施和制度落实情况A场所设施出入口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需配置2*出入口源工作状态显示需配置3*防止非工作人员操作的锁定开关设备自带4门与源升降联锁需配置5*刻度室监视设备需配置6防护门需配置7*应急照明需配置8控制台紧急停止照射按钮设备自带9刻度室内紧急回源装置需配置通风设施灭火器材需配置B监测设备刻度室内固定式辐射监测仪需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需配置个人剂量计需配置便携式辐射监测仪需配置C应急物资长柄镊子需配置备用铅罐需配置Ⅱ类非医用X射线装置1A场所设施隔室操作2迷道3*防护门4*门机联锁系统需配置5*控制台有钥匙控制设备自带6*控制台紧急停机按钮设备自带7*出口处紧急开门开关需配置8*照射室内监控设施需配置9*入口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需配置入口处机器工作状态显示需配置照射室内紧急停机按钮需配置准备出束声光提示设备自带通风设施B监测设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需配置个人剂量计需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需配置C应急物资灭火器材需配置注:加“*”号的是重点项。******************************************************************************本项目X射线校准室和γ射线校准室设置有通排风系统,其中排风换气次数为4次/h以上,排风量均为2000m3/h,送风量均为场所类别规格、型号、数量数量金额(万元)γ剂量率校准室放射源屏蔽具有屏蔽效能校准室50.0储源容器/设备自带防护铅门2.0安全装置视频监控系统拟配置固定式γ辐射监测仪2.0拟配置超剂量声光报警装置拟配置门机联锁装置0.5拟配置门灯联锁装置0.5拟配置干粉灭火器0.1拟配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张贴于储源容器及防护门)2个0.1拟配置红外光电联锁拟配置紧急止动按钮4个拟配置紧急开门按钮0.3拟配置紧急止回源装置拟配置事故应急长柄镊子0.2拟配置备用储源铅罐2.0拟配置废气处理通排风系统5.0X射线校准室辐射屏蔽具有屏蔽效能校准室50.0防护铅门2.0安全装置视频监控系统拟配置固定式辐射监测仪2.0拟配置超剂量声光报警装置拟配置门机联锁装置0.5拟配置工作状态指示灯0.5拟配置紧急止动按钮4个拟配置紧急开门按钮0.3拟配置干粉灭火器0.1拟配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张贴于储源容器及防护门)2个0.1拟配置废气处理通排风系统5.0其他辐射监测仪器便携式辐射监测仪2.0拟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4个2.0拟配置个人剂量计4个0.8拟配置人员培训及物资准备辐射工作人员及应急人员的再培训/5.0预留应急和救助的物资准备/预留合计//已在批复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异地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由于本项目使用的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同时储存3枚放射源,但在每次校准/检测过程中只使用1枚放射源,因无法确定每枚放射源每年的使用时间,本次评价按最大活度为10Ci,且γ能量最大的的钴-60Ⅱ类放射源进行辐射环境影响分析,把年所有出束时参照《放射治疗校准室的辐射屏蔽规范第3部分:γ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GBZT201.3-2014)中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校准室屏蔽a)使用装置检测周工作负荷、关注点位置的使用因子和居留因子,依照附录A求得关注点的导出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e,d;He,d=Ha/(t·U·T)ⅆⅆⅆⅆⅆⅆⅆ(式11-1)He,d—导出剂量率参考水平;Ha—年剂量参考控制水平;职业人员取5000μSv/年,公众取t—装置周治疗照射时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年照射时间b)关注点的最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e,max:由此确定的各关注点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和主要考虑的辐射γ射线校准室关注点受照射类型Ha(μSv/年)UtTHe,d(μSv/h)A、A’(丁戊类库房)公众250/7.4B(走廊)公众250/7.4C(控制室铅门处)职业5000/7.41675.7D、D’(控制室)职业5000/7.41675.7E、E’(楼上控制公众250/7.4133.8γ射线校准室关注点主要考虑的辐射束射线路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e,dHe,max*He类库房)漏射辐射散射辐射O→AO→O1→A2.52.5B(走廊)漏射辐射散射辐射O→BO→O1→B2.52.5C(控制室铅门处)漏射辐射散射辐射O→CO→O1→i→C6制室)漏射辐射散射辐射O→DO→O1→D6上控制室)漏射辐射散射辐射O→EO→O1→E“*”:保守均取2.5μSv/h。在放射源开启状态下,距离放射源1m处空气吸收剂量率按γ点参数丁戊类库房走廊控制室楼上控制室(A点)(B点)(D点)(E点)屏蔽厚度X(mm)500500500550有效屏蔽厚度Xe(mm)526500500512TVL(mm)218218218218TVL1(mm)218218218218Rs(m)3.603.85.04.9B3.87E-35.71E-43.23E-32.64E-3散射剂量率H(μSv/h)9.91E-25.85E-12.80E-26.20E-2Hg=............................(式11-5)由理论计算可知,γ校准室入口铅防护门屏蔽厚度为2.9H=.B.......................参数(A点)(B点)(C点)(D点)(E点)屏蔽厚度X(mm)500550500500550有效屏蔽厚度Xe(mm)500550520543550TVL(mm)218218218218218R(m)5.04.9B5.09E-35.09E-34.12E-33.23E-33.00E-3漏射剂量率H(μSv/h)4.47E-27.39E-21.67E-21.47E-21.42E-2计算参数校准室入口关注点处的散射辐射剂量率Hg(μSv/h)7.31屏蔽厚度X(mm)8mm铅TVL(mm)5mm铅散射剂量当量H(μSv/h)0.18关注点泄漏辐射剂量率(μSv/h)散射辐射剂量率(μSv/h)辐射剂量率(漏射和散射之和)(μSv/h)(A点)丁戊类库房4.47E-2(B点)走廊7.39E-21.67E-20.18(D点)控制室1.47E-2(E点)楼上控制室1.42E-2根据表11-6可知,本项目γ射线装置运行后,γ射线校准室各侧关注点处剂量率估算值最大为0.66μSv/h,满足《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剂量控制要求以及“表11-2γ校准室外各关注点剂量(3)放射源非工作状态下对职业人员的影响分析γ射线校准室运行时,被检器具由两名操作人员轮流放入、取出和摆位,所需时间约19h/a,单人操作时间约10DrE:屏蔽体外参考点r处人体接受的有效剂量率,Sv/h;关注点关注点辐射剂量率(μSv/h)年受照时间居留因子年有效剂量(mSv/h)受照类型戊类库房7.4廊7.4(C点)控制室铅门处7.41(D点)控制室7.41(E点)楼上控制室7.411.46×10-3mSv/a,叠加被检器具放置、取出及摆位时受到的剂量本项目采用理论计算预测影响。根据X射线校准室内部大小、屏蔽体材料、厚度及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年工作时间,估算出X射线校准室周围关注点的年附加有效剂量。本项目X射线装.H—导出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μSv/h;.•Hc关注点照射线束使用居留受照射类型.H(μSv/h)He,max①关注点控制剂量水平μSv/h放射源库(A点)散射漏射/公众走廊(B点)散射漏射/公众控制室铅门处(C散射漏射/1职业6102.52.5控制室(D点)散射漏射/1职业6102.52.5验室(E散射漏射/1公众注:①根据《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关注点的最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e,max)为2.5μSv/h。.本项目X射线校准室采用混凝土屏蔽。针对混凝土(密度点位源点至预测点距离(m)B1H0(μSv.m2.(mA.h)-1I(mA)预测点主射剂量率(μSv/h)放射源库(A点)3.16E-0522.54.25E-03走廊(B点)5.33.16E-0522.55.62E-03控制室铅门处(C点)6.01.38E-0722.51.92E-05控制室(D点)4.01.00E-0422.53.13E-02γ谱仪实验室(E点)4.83.16E-0622.56.86E-04点位散射体至关注点的距离(m)B2H0(μSv.m2.(mA.h)-1I(mA)预测点散射剂量率(μSv/h)放射源库(A点)3.16E-0522.50.06走廊(B点)5.33.16E-0522.50.08控制室铅门处(C点)4.22.68E-0422.5控制室(D点)5.91.00E-0422.5γ谱仪实验室(E点)4.83.16E-0622.5点位预测点散射剂量率(μSv/h)预测点漏射剂量率(μSv/h)预测点总剂量率(μSv/h)放射源库(A点)0.064.25E-036.42E-02走廊(B点)0.085.62E-038.56E-02控制室铅门处(C点)1.92E-05控制室(D点)3.13E-02γ谱仪实验室(E点)0.016.86E-041.07E-02预测点位置预测点剂量率(μSv/h)Tt(h)年附加有效剂量mSv/a受照射类型放射源库(A点)6.42E-028.21.32E-04公众走廊(B点)8.56E-028.21.76E-04公众控制室铅门处(C点)18.2职业人员控制室(D点)18.2职业人员γ谱仪实验室(E点)1.07E-0218.28.76E-05公众-3mSv/a,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即5mSv/a的约束限值;X射线校准室周围公众人员受到的附加剂量最(GB18871-2002)中规定的公众照射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即三、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的标准限值,经通排风后不会对校准室及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本项目X射线装置运行时会产生少量臭氧,该X射线校准室内由于X射线校准室工作时通排风系统一直在运行,且每小时通运行过程中室内臭氧浓度能够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臭氧1事故等级事故情形特别重大辐射事故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重大辐射事故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较大辐射事故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一般辐射事故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分度初期表现照射后1d~2d淋巴细胞绝对数最低值×109/L受照射剂量范围参考值Gy轻度乏力、不适、食欲减退1.0~2.0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1h~2h后呕吐、白细胞 数短暂上升后下降0.92.0~4.0重度1h后多次呕吐,可有腹泻,腮腺肿大,白细胞数明显下降0.64.0~6.0极重度1h内多次呕吐和腹泻、休克、腮腺肿大,白细胞数急剧下降0.36.0~10.0(2)工作人员未撤离校准室,外面人员启动设备,造成职业人(3)在回源的过程中出现卡源,工作人员进入校准室内处理,(4)设备故障或外力作用,放射源屏蔽容器破损,造成裸源事低。根据污染源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因子为点的空气比释动能小于0.2mGy/h,经计算在丢失被盗状态下在事故性病或死亡;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①事故状态下,工作人员位于校准室内,距离放射源1m,且放预测点距源距离(钴-60Ⅱ类放射源,3.7×1011Bq)(铯-137Ⅲ类放射源,157.07.1236.37.943.64.552.32.862.07处用30min内解除事故,受到的剂量为3受照射剂量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项目环境风险可能发生辐射事故的意外条件受影响人员危害结果事故等级钴-60Ⅱ类放射源γ射线公众、职业造成职业、公众超剂量照射、急性放射性病甚至死亡重大辐射事故铯-137Ⅲ类放射源γ射线公众、职业造成职业、公众超剂量照射、急性放射性病甚至死亡较大辐射事故镅-241Ⅲ类放射源γ射线公众、职业造成职业、公众超剂量照射较大辐射事故本项目X射线装置定向向西侧墙体照射,在上述事故情况下,假设检修人员以及其他人员位于X射线主射方向。人员受到的有效剂量与X射线装置产生的初级射线束造成的空气吸收剂量有关,在空气中X射线装置产生的初级射线束造成的空气吸收剂量可用式候,相关人员可以立即通过校准室和控制室内紧急止动开关中断电与X射线装置靶漏射及散射方向的距离(m)受照射剂量(mSv)0.54231226.4造成公众人员受照射剂量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量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根据辐射事故危害结果及其所引发的放射性事故等级见表项目装置名称环境风险因子危险因素危害结果事故等级X射线装置Х射线Х射线超剂量照射事故状态下导致有效剂量最大为423mSv,可造成公众和职业人员受照剂量超过年剂量限值。一般辐射事故序号可能发生的事故状态预防及应急措施1安全联锁装置发生故障状态下,人员误入校准室内,造成职业人员误照射;工作人员未撤离校准室,外面人员启动设备,造成职业人员误照射。①定期检查校准室各项联锁装置,并做好检修记录;②如果出现工作人员误入校准室,应立即按下紧急止动按钮,使放射源回到储源位置;③在紧急状态下,误入工作人员可直接按下紧急止动按钮,撤入校准室迷道内。2在回源的过程中出现卡源,工作人员进入校准室内,造成职业人员误照射①规范辐射工作人员操作程序,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②定期对装置进行检修,并记录台账备查。③出现卡源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上报相关主管部门,等待专业人员处理。4设备因外力作用,放射源屏蔽容器破损,造成裸源事故①定期对装置进行检修,并记录台账备查。②出现卡源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上报相关主管部门,等待专业人员处理。5暂存放射源因管理不善发生丢失、被盗等事故①加强放射源日常台账管理,实行专人专管,并加强日常安防设施的检修;②如出现放射源丢失、被盗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定期认真地对本单位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措施、设施的凡涉及对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进行操作,必须按操作规程(5)辐射工作人员需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需取得成绩(6)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及应急演练,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安全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单位应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建设单位目前已成立了“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小组”,负责有关正常工作条件的保障及解决放射实践中出现职务人员组长副组长组员二、辐射工作岗位人员配置和能力分析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的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8年局)<核技术利用监督检查技术程序>(2020年发布版)》中的相关表12-2管理制度汇总对照表Ⅱ类非医用X射线装置序号项目规定的制度落实情况备注1综合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文件/2辐射安全管理规定/3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标准装置操作规程/4射线装置台账管理制度/5辐射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维修制度(包括机构人员、维护维修内容与频度)/6监测监测方案/7监测仪表使用与校验管理制度/8人员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再培训管理制度/9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应急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刻度用γ源场所1综合辐射安全管理规定/2运行操作规程/3辐射安全防护和设施维护维修制度(包括机构人员、维护维修内容与频度)/4放射源放射源管理规定(购买、使用、转让、/返回或送贮等)5放射源进出源库台账管理制度/7监测工作场所及环境监测方案/8监测仪表使用与校验管理制度/9应急辐射事故/事件应急预案/人员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