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理技术评估准备及注意事项_第1页
常见护理技术评估准备及注意事项_第2页
常见护理技术评估准备及注意事项_第3页
常见护理技术评估准备及注意事项_第4页
常见护理技术评估准备及注意事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护理技术

评估准备及注意事项目录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二.无菌技术三.静脉输液法四.无菌导尿技术五.吸痰术六.输氧技术七.翻身法青霉素过敏试验1、评估①询问,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向病人解释取得病人配合。②询问病人药物过敏“三史”(用药盒史,家族史,过敏史)是否用过青霉素或停药时间,是否更换批号,是否有变态反应疾病史。③观察病人局部皮肤状况。青霉素过敏试验2、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关心体贴病人,做好解释工作。(2)用物准备:①注射盘,1ml、5ml注射器,75%乙醇,棉签,砂轮,80万青霉素,生理盐水注射液,弯盘。②抢救药物与用品:注射盘内加备0.1%付肾素,将备有各种抢救药物与用物的急救小车推至病室门外,检查氧气,吸痰机等是否性能良好可供急需时用。青霉素过敏试验③如用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必另备青霉素试验药液(用注射用稀释液至1万u/ml青霉素注射用水,0.25%普鲁卡因溶液,纱布。④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每毫升试验药液含有青霉素200-500u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和稀。(3)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青霉素过敏试验3、实施操作步骤无菌技术1、目的: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2、操作前准备:护士:衣帽整齐,剪指甲,洗手。环境:清洁,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避免不必要人群走动,湿抹治疗盘及治疗台。用物:无菌手套、无菌碗包、无菌布包、无菌卵圆钳包、碘伏、无菌纱布缸、无菌溶液、弯盘、棉签、剪刀、标签、笔、表、指甲剪、洗手液、治疗盘1个、抹布、生活垃圾桶、感染性垃圾桶、浸泡桶(含氯2000mg/L)。无菌技术3、注意事项①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完整,无菌巾避免潮湿。②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③无菌面不可触及衣袖和其他有菌物品。④用无菌钳取无菌物品时,操作者面向无菌区域,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以上水平,不可垮过无菌区。无菌技术⑤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只手套的内面或未戴手套的手。⑥戴手套后如发现手套有破裂,应立即更换。⑦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注意保持操作者的手不被污染。⑧完成时间:8分。静脉输液法1、目的:①补充能量和水分。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③输入药物治疗疾病。④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⑤利尿消肿降低颅内压。静脉输液法2、操作前准备:护士:着装整齐,态度诚恳。患者:愿意接受治疗,协助排空大小便,局部皮肤及静脉完好环境:清洁安静,光线充足。用物:10%GS250毫升1瓶,维生素C1支,输液卡,床头卡,病历,笔,表,输液器2付,输液贴,碘伏,棉签,无菌下敷料罐,砂轮,无菌持物钳,弯盘,小枕,消毒压脉带放无菌罐内,标签,剪刀,洗手液,输液架,生活垃圾桶,感染垃圾桶,操作性垃圾桶或锐器盆。静脉输液法3、注意事项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需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自远端小静脉开始。②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拔针,严防空气栓塞。③输液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严防输液反应。④操作过程中伴随语言亲切、态度和谐,病人感觉舒适,操作技术熟练。⑤完成时间:12分钟。无菌导尿技术1、目的:①采集患者标本做细菌培养。②减轻病人痛苦(尿潴留患者)。③协助临床诊断。④进行膀胱内注射。无菌导尿技术2、用物准备:①无菌导尿包内盛:弯盘2个、导尿管2根(14号、12号)、血管钳2把(弯、直各1)、纱布2块、带盖标本瓶、石蜡油棉球2个放入小瓶内、洞巾1块、小药杯1只(内装干棉球6个)、消毒指示卡。②无菌外阴消毒包内盛:弯盘1个、治疗碗1个(装干棉球10个,镊子1把)、消毒指示卡。③无菌手套一双,单只左手套1个,橡胶单1个,治疗巾,便盆及便盆巾,笔,手表,标签/布胶,屏风,床头卡(慢性膀胱炎),导尿卡/治疗单,污物桶3个(生活性垃圾、感染性垃圾、2000mg/mL含氯液浸泡桶)。无菌导尿技术3、用物摆放:上层:治疗盘内(无菌手套1双、无菌导尿包、单只左手套、无菌外阴消毒包、无菌持物钳、0.05%碘伏消毒液或导尿卡、笔、手表、标签)。治疗盘外(洗手液、治疗巾橡皮单、浴巾)。下层:便盆及便盆巾、三个污物桶。无菌导尿技术4、导尿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尿路感染②注意保护患者自尊,耐心解释,操作环境遮挡。③导尿时如书法管误入阴道,应更换导尿管重新插入。④尿潴留者一次放出尿量不应超过1000ml,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吸痰术1、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2、准备用物:负压吸引器及电插板(放至床头旁)两根适当型号的吸痰管,下敷料缸两个(一个盛敷料,一个盛生理盐水)盛有生理盐水的弯盘、无菌钳、无菌手套、听诊器、手电筒、治疗巾、连接管、盛好消毒液(1000mg/L健之素)的试管,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床头卡(写慢支并感染)笔、治疗卡(床号、性别、年龄、诊断、吸痰)。吸痰术3、注意事项:①使用前检查机器性能是否良好,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密。②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③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患者耐受后再进行。吸痰术④贮液瓶内液体不得超过2/3满,以防液体进入马达内损伤机器。⑤负压吸引器用毕后清洁,消毒其管道和贮液瓶⑥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停吸痰,休息后再吸。输氧技术1、目的:通过吸氧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力。输氧技术2、准备用物:氧气筒,氧气表装置1套,治疗碗2个(1个内盛鼻导管两根,玻璃接管,纱块1块,)接管用纱块包好,橡胶管,镊子并用纱块盖好)另1个盛冷开水),弯盘、棉签、扳手、胶布、表、乙醇、安全别针、湿化瓶(内盛无菌蒸馏水1/3—1/2)、笔、治疗卡(写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持续低流量输氧、输氧开始时间、流量、签名、停止时间及签名)、床头卡(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写慢性支气管炎)。输氧技术3、注意事项: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②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流量表,再关闭氧气总开关,以免一旦旋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③吸氧过程中应观察缺氧状态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等,如用鼻导管持续吸氧者,每8—12小时更换导管1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鼻腔分泌物多时应经常清除,防止导管阻塞,鼻塞每日更换。输氧技术④氧气筒内氧气不可全部用尽,压力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造成再次冲气时引起爆炸的危险。⑤未用或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注明“满”或“空”的标志,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⑥插鼻导管时,应观察鼻粘膜是否有损伤,如有创面,行入健侧鼻孔。⑦患者饮水进食时,应暂停给氧。⑧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连续吸氧患者每天更换湿化瓶、湿化液及一次性吸氧管。翻身法1、目的:协助不能起床的病人更换卧位,使病人舒适,减轻病人员部组织受压,预防褥疮发生,减少并发症。2、操作前准备:护士:衣帽整洁。用物:治疗车准备,上层:软枕2个、床头卡、手表、笔、弯盘、扫床刷及湿布套;下层:感染性垃圾桶、生活垃圾桶、消毒液浸泡桶(含氯500MG/L)、便盆及便盆巾。翻身法3、注意事项:①帮助病人翻身或移动卧位时,注意保暖,不可拖、拉、推,应抬起病人后再移动,以免擦伤病人皮肤。两人移动时,动作应协调,轻稳。②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决定翻身的间隔时间。如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应及时处理,并增加翻身次数,同时做好交接班。③翻身时,如果病人身上带有导管,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各导管是否扭曲、受压、或脱落,注意保持导管通畅。翻身法④特殊情况的病人翻身。a.为一般手术后病人翻身时,应先检查敷料是否潮湿或脱落,如有,应先更换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