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现行合同法,从两个方面对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一方面,着重论述了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基础和道德基础,其在合同法中的广泛体现;另一方面,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同时,指出了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阐明:合同法是市场经济中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最为重要的法律;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呈不断加强的趋势,以至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统帅合同法乃至整个民法领域的“帝王条款”。关键词:合同法诚实信用交易功能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述诚实信用原则,又称诚信原则,其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道德准则;人们在从事民事活动中,需讲究信誉,诚实不欺,抱有真诚的善意,在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在历史上,诚实信用这一道德准则,曾长期以道德习惯的形式存在,作为成文法的补充而对民法关系起着某种调整作用。为了调整毫无限制的契约自由和自由放任主义等种种弊端,立法者开始注重道德规范的调整作用,将诚实信用等道德规范引入法典,成为近代民法的重要原则。学者们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上的最早体现是在《法国民法典》第134条“契约应以善意履行”。至《德国民法典》,则明确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强行性规范规定下来。其第242条规定:债务人须依诚实信用,并照顾交易惯例,履行其义务。从而使诚实信用原则成为债之履行的基本原则。而至《瑞士民法典》则将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扩大到一切民事活动领域,成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第288-289页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第288-289页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目的,在于反对一切非道德的、不正当的行为,维护商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和安全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67页。诚实信用原则涉及两重利益关系,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该原则的作用,是在这两种利益关系中实现平衡。应当说,诚实信用原则是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合为一体,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弹性。法官亦可依据该原则补充法律的漏洞。王利民、崔建远:《合同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6页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67页王利民、崔建远:《合同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6页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经济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及实用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3月,第13页二、我国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一定社会生活条件的反映,每一部法律的产生皆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也是如此。为了深刻剖析诚实信用原则,下文将对其产生、运行的经济和道德背景加以分析。(1)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基础合同法在显要位置郑重确认诚实信用原则(第六条),把合同当事人在整个合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完全纳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轨道。该规定不仅是对民法通则第四条关于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继承和强调,也是借鉴外国先进的经验和顺应世界合同法发展趋势的立法举措,同时也是显示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立法表现,具有深远的经济基础。概括地说,当代的我国经济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国后的30年中,我国主要实行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企业毫无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沦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庸。其间所谓的合同不过是国家计划的附属物,成为名存实亡的东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认真总开始意识到,当事人为缔结合同而进行磋商之际,他们已由一般普通关系而进入特殊结合关系,这就要求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承担一些特殊的注意义务即诚信、忠实、保密等附随义务,以保护当事人之间业已存在的特殊信赖关系。同同,第69-71页合同法顺应现代潮流,在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对缔约过失责任作了规定。很显然,该规定的理论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2)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履行时的附随义务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惯例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些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义务被称为附随义务。李国光:《合同法解释与适用》,新华出版社,1999年3月,第266页李国光:《合同法解释与适用》,新华出版社,1999年3月,第266页(3)诚实信用原则与减损义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如果受害方不采取补救措施,其结果必然是损失的扩大。如果将这一切损失全部判令违约方承担,未免违反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合同法在第一百一十九条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可以防止或减少损失而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主张权利。因为在上述情况下,受害方未能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失扩大,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违背,故应对自己的过错行为负责。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此外,通过设定减损义务,可激励当事人依最经济的方式履约,从而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损失,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这正是对诚实信用原则功能的最好诠释。同,第255页(4)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终止后的义务按传统民法,合同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即脱离了合同的约束,彼此不再承担任何义务。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合同一方当事人有时会因另一方的某些不法行为而受到损害(如利用订立、履行合同期间所获取的秘密)。于是,现代民法理论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创设了后合同义务,即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仍应负有某种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以维护相对方利益。合同法第九十二条顺应现代民法潮流规定:合同终止后合同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5)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解释合同源自交易主体的意思表示,在于满足各自的利益;若有表达的不准确,会在合同订立或履行的过程中产生疑义,这就使合同解释成为必要。而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弹性条款本身便具有解释评价和补充法律行为的功能。为此,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条明确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合同解释的重要原则之一。四、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经济功能分析众所周知,现代市场经济是发达的信用经济,交易的安全、效益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交易主体的诚实信用程度。下文将着重论述诚实信用原则对交易安全的全面规制及其强大的经济功能:(1)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是交易安全的基本保证从宏观上说,合同法是以诚实信用原则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体系,该原则构成合同法最基本的原则,它在交易安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保证作用。诚实信用原则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了这样的依赖:交易者都抱有真诚的善意,通过相互协作,均可实现利益最大化。诚实信用原则为交易主体提出这样的警示:如果交易活动中缺乏基本的诚信约束,交易将始终处于风险和动荡之中。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人经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国内小商品市场的半壁河山。一段时间里,温州一些企业因生产质量不高的产品,企业信誉大跌,交易萎缩。后来,温州人痛定思痛,花大力气铸造“诚信温州”形象,交易才重新红火。事实证明,诚实信用能有效地保障交易安全,促进交易兴旺。从微观上说,诚实信用原则通过具体调整合同当事人的合同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发生各种纠纷和意外的可能性,为每一方当事人提供最为安全的交易环境。这便是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保障交易安全的经济功能。(2)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能平衡合同当事人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当事人通过合同建立的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合同当事人往往试图以牺牲或贬损对方或他人利益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利益。此外,由于合同当事人主观认识上的局限和与合同有关的客观环境的某些意外变异,使得合同的存在和履行与缔约者的初衷可能大不相同。同时,合同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抵触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所有这些,均可导致合同当事人利益的倾斜,进而损害合同关系的存在目的。诚实信用原则能从纵向上防止歪曲人性、腐蚀人类美德的个人主义盛行,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横向上调整交易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励当事人以善意的方式履约,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这样,在交易活动中,有助于树立“诚实商人”的形象,使恃强凌弱、欺行霸市、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等丑恶现象得到抑止,从而防止和矫正当事人利益的倾斜,平衡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抵触,使合同关系以及以合同关系为载体的经济关系走上有序、公平乃至高效发展的道路。(3)鼓励交易成功在市场经济中,交易是最基本、最频繁的活动,无数的交易构成了完整的市场。法律对合法的交易持鼓励的态度,诚实信用原则与鼓励交易原则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对于民法通则的规定,合同法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对于交易一方欺诈、胁迫的行为,受欺诈、胁迫方可选择撤销或变更合同,只有在该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规定合同无效。这一立法表明: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立场有了变化。它不仅对非诚信行为持否定态度,更注重对行为的纠正与指导,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合同目的的实现与交易的成功。合同法规定了“不安履行抗辩权”。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对方财产状况已出现严重恶化或减少、有难为对待给付之时,一方才可行使该权利;不能因为对方支付能力上出现暂时的或并不严重的困难,便借故中止及至解除合同。这样在客观上可以促进交易的成功。(4)解决交易纠纷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周延性和模糊性,加上交易双方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存在差异,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对于与交易相关的文字词句的理解存在分歧乃不可避免,这就涉及到法院和仲裁机构对合同如何解释以判明是非的问题。合同解释有一些基本原则,如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但这些都是在诚实信用原则的指引下形成与发展的,即无论如何解释,都须符合公平合理、利益平衡的精神。这在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条有明确的规定。以诚实信用原则对合同进行解释,有利于解决交易纠纷,使合同按理性和可预测的方向发展,最终维护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五、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缺陷及其建议 合同法对诚实信用原则虽作了大量明确的规定,但仍然存在缺陷。例如,合同依法成立时,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应与其依赖的客观环境相适应,权利义务的对等是就当时的环境而言的。在合同成立后,该客观环境发生无法预测的根本变化时,应该允许当事人主张变更合同,这便是著名的“情势变更”原则。其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上的非常重要的体现。令人遗憾的是,合同法对此未作规定,笔者认为这是一大缺陷。再如,合同法虽然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但却未规定先合同义务,就体系结构而言,难言完善;还有,合同法明确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其规定过于简陋,严重缺乏可操作性。江平等:《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政法论坛》,1999年第1期,第11页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有客观的(如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也有主观的(如部门利益的争夺)。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必须树立统一的大局观,舍弃对部门利益的追求,以科学和理性的心态来对待及完善合同法及其诚实信用原则,这是关键。其二、司法途径。一方面可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补充立法的不足。另一方面充分信任法官,允许法官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解释法律、裁判案件。这是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肿瘤专科护士门诊介绍
- 幼儿园毕业班教育教学
- 护理饼图的制作
- 职业技能面试
- 弱电设计年终工作总结
- 农机报废流程规范与实施
- 缩短句子的技巧与方法
- 湘教版高中必修一课程解读
- 幼儿园肺炎防控知识培训
- 直销业务培训
- 马拉松志愿者培训方案
- 近3年国网系统安全事故(事件)通报+各专业严重违章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 肺孢子菌肺炎护理查房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LY/T 3391-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紫荆属
- 柬埔寨高棉语学习
- 二年级下册期末无纸笔测评方案
- CJJ89-2012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 娱乐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内含答案解析)
- 20G520-1-2钢吊车梁(6m-9m)2020年合订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