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突发性新闻中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能力_第1页
论文:浅谈突发性新闻中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能力_第2页
论文:浅谈突发性新闻中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能力_第3页
论文:浅谈突发性新闻中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能力_第4页
论文:浅谈突发性新闻中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突发性新闻中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能力在对于新闻事件的采访中,根据事件的性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采访手段,记者应该作为新闻事件的一种重要的外部力量,引导新闻事件向透明、公开的方面发展,对于突发性新闻发布记者应如何应对。要抓好突发性新闻的报道,首先要了解何为突发性。我个人认为:突发性事件报道通常是指人们无法预料、无法掌控的来自自然界力量或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经济属性的社会力量,给人们生产生活工作秩序带来质变的重大的、突然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区域性新闻报道。一、突发性事件一般表现:⑴、突发的自然灾害事件。这类事件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沙暴、暴风雪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害,包括因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力量带来的飞机失事、火车相撞、汽车车祸、轮船沉没等。这些事件都是属于异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激烈变动的结果。(2)、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从国际看,这类事件包括武装冲突、武装起义、武装暴动、武装入侵及军事政变、暴力恐怖事件等。这类事件大多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争端等因素激化的结果。从国内看,这类事件包括非法聚会、游行、学潮、罢工和聚众冲击机关、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等。这类事件原因复杂,往往是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交织形成的。这类还包括试图改变治经济属性的爆炸、劫机等事件。突发性事件的最大特点是其“突发性”,是突然发生,出乎人们意料的,它不是常态的、而是非常规事态的事实;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而是偶然发生的事实。因此,在短时间内把握好突发性事件报道难度大,特别是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稍有不慎可能会出偏差,犯错误。正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新闻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二、对于突发性新闻发生后作为媒体应如何应对?⑴、记者对突发性新闻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不想新闻单元策划那样漫长,非预见性新闻报道必须争分夺秒,时不待我就是强调应变能力,这就要求记者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做到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赶到事件发生现场采访到最有价值的新闻。1999年11月24日下午,山东烟台轮船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从烟台出发动力丧失,与23时45分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附近沉没,旅客、船员321人落水,生还者有22人。这是一起突发性海难事故,第一时间,各路记者蜂拥而至。从中央到地方多对此非常重视,像这样重大的新闻事件,报道策划尤为重要。中央台记者地方台记者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赶到失事水域,首先通过电话连线报道新闻事为什么要强调观察,所谓观察即是强化视觉功能。以往谈及用眼睛采访的重要性,总离不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及看比听真切一类的道理,这些话没有错,只是显得浅显了一些。现场观察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具体有:①核实新闻事实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度。②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③加深对主体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④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⑤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不是所有到了现场运用视觉的记者都能观察成功的有的可能慧眼识真金满载而归的,有的则可能两眼一抹黑空手而回。为题的关键是取决于记者现场观察运用视觉时的技能掌握与否,具体的事项注意了没有。这些具体事项主要有:①明目的,②多请教,③抓特点,④选地点,⑤善用脑。⑶、记者对突发新闻记者的报道能力:现场新闻报道是一件既富有挑战性又充满魅力的工作。现代社会越来越发达,但在我国新闻界有一种广为流行的说法:“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这句话简洁明了的概括了。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基本职业道德:有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着缺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机构要求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于此同时还要求。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注重共同兴趣,并尽可能写得准确、清晰、简明、生动。2004年8月19日,河北,台金华小区邮电住宅发生爆炸,8月20日《三联偶生活周刊》记者朱文4赶到5台,在第303期刊发了一篇题为《邢台:一桩无人张扬的爆炸案》报道。由于爆炸事件无法重演,所以稿件中关于爆炸时“第一现场“的叙述全部来自当事人和旁观者的所见所闻,但是记者没有放弃对”第二现场“的抓取,文中写道“记者在事件现场看到,楼道内的木质扶手已被炸掉,5层西侧住房的房子受损最重门前的混凝土地板被炸出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洞,裸露出混凝土中锈迹斑驳的钢筋。该住户防盗门的下部也被炸裂而严重变形,厨房等处的玻璃被震碎,塑钢窗框掉到了楼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5层东侧住房的防盗门“冲进”了客厅内,爆炸还造成楼下4层两户居民的防盗门扭曲变形。”暴涨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通过记者的笔触呈现到读者的眼前,历历在目。这样就会做出重量级的文章,电视,报纸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加,它的独家新闻,专题报道和大言论给媒介增加了深度和高度。真实,新鲜由此而延伸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新闻必须真实迅速,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出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人类是聚众而居的高等动物,每一个群体(部落)都必须以集体的力量来面对来自自然界和其他群体的挑战。为此,他们必须及时的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以便及时作出决策,采取行动。一切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情况报告必须是真实的,全面的;采取恰当行为的前提是情况报告必需及时。④、记者应具备突发新闻关评能力。关评新闻是以突发新闻事实为依据对事件性质主题思想做一个结论以加深听众、观众理解,从而揭示。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载体。却往往以新闻事实为例证,侧重于阐述观点、见解。由于这后一种述评以“评”为基本出发点,所以近些年人们通常把它归入新闻评论文体,称之为“新闻关评”或“述评”。而前一种,由于以报道为主,附带议论,所以仍视为新闻报道文体,称之为“述评新闻”或“记者述评”。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了火灾后来震惊中外的森林大火。两天之后,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发一条简讯。《中国青年报》闻讯后立即组织报道。应当这样报道这场火灾呢?以往,在灾难发生之后,传媒总能把灾难化为“凯歌”,灾难一结束,报刊上的英雄赞歌就连篇累牍《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编辑经过一篇讴歌,但绝不应仅仅止于讴歌。灾难就是灾难,无论怎样回避,它首先应是灾难,是悲剧。因此他们形成了一个想法;要突破以往的灾难报道模式,对这场特大火灾进行深入的剖析,尽可能做到真实地摹写客观面貌,仔细观察在特定环境中人性的卑琐,崇高与升华,展示人性在灾难中瞬间的两极闪现。于是,经过深入采访和精心构思而写就的三篇报道《红色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分别在《中国青年报》1987年6月24日、27日和7月4日刊出,受到各方面好评,被认为是《中国青年报》新闻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