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武汉市蔡甸区五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渔翁在隐不在鱼
①垂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特色的篇章。历代喜爱垂钓的人数不胜数,有以渔为生的市井百姓,
有寄情山水的文人墨客,有淡泊明志的隐逸高人,有身居显要的达官贵人。这里面把钓鱼不当谋生手段,
而当作精神层面追求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是“志不在鱼”。唐代岑参《渔夫》一诗中写道:“世人那得
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晚唐词人李均《渔父歌》述道:“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对这些
人来讲,垂钓是一种情怀。
②垂钓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指向,历代文人们常借用渔翁垂钓这一常见的生活景象来杼发自
己的情怀。渔、鱼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鱼既是古人自身形象的代言,也是古人所渴望的休闲生活的具象。
鱼既是文人观照自我、表现自我的媒介,也是他们进行哲学思辨的依凭。文人习惯把垂钓当作一种精神寄
托,一竿一线一弯钩,寄托了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和抱负的追求。
③隐士文化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隐者形象极为丰富,
尤以“渔翁”最为著名。“渔樵耕读”这四大隐逸形象中,“渔翁”居其首。渔翁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垂
钓于清溪之上,寄情于清风徐来里,笑傲于一苇横江中,看轻名利,乐山爱水,生活清雅、高古、洒脱,
体现了一种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生活理想,一种归隐的倾向,是古代德士的标准像。在文学作品中,渔
翁也多被描绘为隐士高人,成为隐者的代名词。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在我国古代,文人仕途不如意
时,往往寄情渔樵,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古代渔翁形象的隐士很多,先秦的庄子就是著名的隐士。这类隐士虽然才华横溢,却醉心山水,不
愿入仕为官。如在《庄子钓于濮水》一文中,楚王派遣两位大夫聘请庄子入仕辅佐楚王,但庄子淡泊名利,
宁愿“曳尾于涂中”,终老于L林,也不去楚国为官。对于庄子而言,鱼同样也是思辨的媒介,鱼作为阴阳
两极的象征,具有哲学思考的意义。古代由鱼而引发的思辨,最著名的就是庄子与惠施的“子非鱼之辩",
他们通过鱼来阐发各自的哲理。
⑤古代渔翁隐士中,固然不乏庄子那样的真隐士,而像姜太公那样以隐求仕的也不在少数。商周之际,
隐居于渭水之畔的姜太公喜爱垂钓,不过,他却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钓的不是鱼而是人。春秋战
国时期的宋玉在其《钓赋》中将钓鱼引申为钓天下。王曰:“子之所谓善钓者何?”玉目:“臣所谓善钓者,
其竿非竹,其纶非丝,其钩非针,其饵非蚓也。”王曰:“愿遂闻之。”宋玉对目:“昔尧、舜、汤、禹之钓
也,以贤圣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钓道微矣,非圣人其孰能察之?”
他认为,治理天下的道理和垂钓的智慧是相通的。在古代中国,这一类隐士多是“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
阙之下”,他们''处江湖之远”却心忧庙堂,往往采取以隐待仕的方式,以期走终南捷径以平步青云,实现
自己的理想。
⑥古今同为渔,意义不相似。无论是庄子的真隐还是姜太公的以隐待仕,他们都不是纯粹的渔翁,而
是借鱼抒怀,以鱼言志。
1.下列关于“垂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喜欢垂钓的人很多,包括不同身份的人。
B.古人垂钓,体现出对休闲生活的渴望。
C.古人借垂钓这一生活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D.垂钓寄托了古代文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2.下列关于“隐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利之时,往往会回归山林,当一名隐者。
B.隐者往往看轻名利,寄情于山水,生活洒脱。
C.渔翁是极为丰富的众多隐者形象中的代表人物。
D.隐者追求的是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
3.古代文人借垂钓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理想?(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海棠花
季羡林
①早晨到斫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
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
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
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
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的空隙数起来,终
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
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尽有许多机会
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此
外,就是同一个老朋友在大毒日头下面跑过许多条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过一次牡丹;又因为去得
太晚了,只看到满地残英。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
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
叶子,天气陡然暖了起来,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
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
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蜘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
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
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
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
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
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
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
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
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
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
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
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了,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
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⑧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
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
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填满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
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
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1941年
5月29日写于德国哥廷根)
4.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5.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
我愈近”一句中的远和近是指什么?(4分)
6.结合全文理解第⑨段最后一句“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的含义及作用。(6分)
7.作者为什么以海棠花为题目?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答。(6分)
三、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部分,完成8、9题。(7分)
有一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习惯的问题。当时有人说:“习惯比人的意志厉害,一经养成就难以克
服,抽烟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接着大家就议论纷纭。
保尔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人应该支配习惯,而绝不能被习惯支配。”
坐在一旁的茨韦塔耶夫听后,不客气地指出了保尔的两个不良习惯:抽烟和骂人。他尖锐指出:“保尔
就爱说漂亮话。难道他自己不抽烟吗?难道他不知道抽烟的害处吗?可是要说戒烟,他是戒不了的。另外,
你们问问他,现在还骂不骂人?我承认,他是骂得少了,可一骂起来就凶得很!”
现场一阵沉默。
听了茨韦塔耶夫的话,正在抽烟的保尔慢慢拿下烟卷,将它揉碎,然后轻声说:“从今以后,我绝不再
抽烟了J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补充说:“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骂人这个坏习惯我还没
有完全改掉,骂人比不得抽烟,脱口而出是常有的事,这个习惯要和抽烟一起改掉还不现实,但我保证,
一定会彻底改掉这些毛病!”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9.依据选段划线部分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保尔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题。(3分)
从军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①吹行路难。破②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释】①偏:同“遍”,广泛的,到处。②碳(qi):沙漠。
10.下列对本诗内容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七个字,点明了地域、季节、气候,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艰苦环境和悲壮气氛。
B.“横笛偏吹行路难”体现出征人凄苦的心情。
C.“磺里”“月中”使人倍感环境的悲怆,也能感受到征人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D.诗人通过写笛声导致征人回望的细微动作,实写征人思亲怀乡的共同感受。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
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日:
“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
沛公不听。张良日:“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缰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
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节选自《资治通鉴》)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皆争走争:争相,争先恐后B.以此沛公得具知具:具有,具备
C.皆秦所以亡也所以:……的原因D.且忠言逆耳利于行逆:抵触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缩素为资
A.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编素为资
B.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缰素为资
C.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缩素为资
D.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缩素为资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带兵进入咸阳城,众将领争先恐后去瓜分财宝,唯有萧何不同。
B.樊哙直接劝谏沛公,贪恋奢丽之物使得秦朝覆灭,希望他以此为鉴,沛公不听。
C.张良以秦朝灭亡的教训告诉沛公不可助桀为虐,要善于采纳逆耳忠言。
D.沛公最终听信了张良的建议,命令军队从咸阳撤出,返还到霸上驻军。
1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15-19题。(15分)
“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圆满、圆融”的精神内蕴。圆形结构的传统中式美学不仅应用
于小说创作,更应用于传统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没有严格意义上
的悲剧。这一被诟病的文学局面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被不少评论家,鲁迅即其中一个代表,①他们力
倡改变这一局面。相比之下,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发展至现代的席勒,②黑格尔等批评家,西
方的悲剧美学观理论早已完善。然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
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甲]
《边城》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既有'‘圆”的叙事结构,又有“悲”的美学色彩。【乙】大结局中,
翠翠等的那个人(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以说是一个“圆满的悲剧”:③无尽
的等待或许有渺茫的希望,或许即为绝望。【丙】《边城》的故事发生在茶崛-----个的世外桃源,
人物是中的普通几个。【丁】④故事的结局并不算得“悲壮”,但是沈从文将优美的语言与凄美的结
局相结合,使得全文弥漫着悲情的基调。
15.下列加点词语中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内蕴B.诟病(gbu)C.傩送(tdn)D.茶耐(dong)
16.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赋予批评令人神往人山人海B.给予批评与世隔绝人山人海
C.给予抨击令人神往芸芸众生D.赋予抨击与世隔绝芸芸众生
17.文中标号的四处标点,用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B.②C.③D.(4)
18.对文中画线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
B.因此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
C.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
D.因此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
19.将“《边城》是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杰作”这句话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3分)
A.【甲】B.【乙】C.【丙】D.[]]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每天,我们重复的是起床、漱洗、上学或者上班、吃饭、睡觉。这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是,
w
我们可以在这些机械的单调里体味不同o——林清玄
材料二,爱迪生经过长达13个月的实验,使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发明电灯最后有了
突破性进展。
时光如此,我们生活中的好多事情也是在一种重复中不断向前,也需要在重复中前进。
请结合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600字。
2023年武汉市蔡甸区五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解析】C(对象错误。原文说的是文人。)
2.【解析】A(从原文”文人仕途不如意时,往往寄情渔樵”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只是“寄情渔樵”,并
不一定是归隐山林,当一名隐者。)
3.①希望人生逍遥自在,不被名利所侵扰的生活理想;
②希望以隐待仕,实现自我价值和抱负的政治理想。
4.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4分)
5.此处的远指时空距离,近指情感(心理)距离;(2分)只要我们找到了情感的寄托,距离将不再是阻
隔。(2分)
6.⑴实写眼前的景物(晚霞)的壮观美丽(2分);
⑵烘托作者内心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
⑶寄托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2分)。
7.海棠花是全文行文的线索,(1分)因为文章开头由看到别人家园子里的海棠花想到自家园子里的海
棠花,最后写到在异国他乡的海棠花,海棠花串起了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片断,自然唤起了乡思。
(2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强烈的思念之情。(2分)(答到要点即可)
8.大家讨论习惯时有人指出保尔的不良习惯,保尔下决心要改掉不良习惯。(或:保尔接受了大家的批
评下决心要改掉不良习惯。)
9.虚心(接受他人批评)、有决心、实事求是、善于自我反省。
10•【解析】C(诗中不能体现征人建功立业的豪情,能体现的是悲壮中的凄苦和哀怨中的无奈。)
IL【解析】B(具:详细,全面。)
12.【解析】A
13.【解析】【)(从咸阳撤出,返还到霸上驻军是樊哙的建议而不是张良的。)
14.译:您是想拥有天下,还是只想做一个富翁啊?这些奢侈华丽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灭的东西。您
要他们有什么用呀?(“欲”“为”“皆”“所以”各1分,句意准确通顺2分。)
15.C
16.D赋予抨击/批评与世隔绝芸芸众生
【解析】第①处,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寄托,此处应填入一个动词。与“精神内蕴”搭配,
故应填“赋予”。第②处,抨击:用言语或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评
论好坏。所在语境为“这一被诟病的文学局面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被不少评论家”,因为是“被诟病的文学局
面”,故应填“抨击”或“批评”。第③处,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
不到的极偏僻地方。语境中修饰“世外桃源”,故应填“与世隔绝”。第④处,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
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根据语境“人物是中的普通几个”可知,此处指人物是多数人中的
普通几个人,故应填“芸芸众生”。其他答案,合乎语境亦可得分。
17.A
18.D【解析】原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然而”使用不当,使得整个句子与前文不合逻辑,
这句话是对上文现象的一个总结,应用表示因果的词语“因此”;二是“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语序不当,
“诸多”应修饰“小说”,改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
19.B
20.审题:
材料一中,重点在于对''重复的生活”的理解,以及“我们可以在这些机械的单调里体味不同”这一
句话的理解。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重复生活,而是我们大都只看到了相似、一样的方面,对于时时处
处存在的差异比较忽视罢了。如一日三餐是重复的,但是吃的形式、品种可以变动;作息是重复的,但是
作了什么、怎么息的可以变动;仪式是重复的,但是文化在重复中不断创新。所以,若是能看到重复生活
中的变化,而不是完全躺平,也就能体会到生活中新奇的美好。
材料二中,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个伟大发明,做的是重复工作。他日复一日,反反复复地试验了几千次、
几千种不同的材料,在重复中、坚持中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健美操教学与训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在线客服系统运维方案
- 石油化工行业可燃气体监测方案
- 吉林大学《微积分B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考古发掘无人机航拍记录方案
- 城市土地整治与开发协议书
- 医疗统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高中政治部编版教材高考双向细目表
- 四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M3U2 Around my home (Period 3) 上海牛津版试用版(共18张PPT)
- 轮扣式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酒店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表
-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出科理论试题及答案
- 调研报告:关于棚户区改造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技工学校教师工作规范
- 2022年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 清新个人工作述职报告PPT模板
- GWJ 006-2016 超短波频段监测基础数据存储结构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