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2、题型、题量及分值一、试题〔卷〕概况1、试卷结构年度题型题量分值比重2011年选择题8小题3241%非选择题学科内必做1题(25分)选做1题(10分)3559%跨学科1题113、考查内容的范围、各模块比重及知识整合情况
〔1〕近五年《考试说明》所列“必考”考点覆盖率分期考点考查点(个)覆盖率%古代196/6/4/4/431/31/21/21/21近代233/9/10/12/813/39/44/52/35现代434/5/7/3/49/12/16/7/9合计8513/20/21/19/1615/24/25/22/19
古代史稳定在20%;近代史变动大,分值和考点覆盖率递增;现代史覆盖率低,呈下降趋势,20%左右。说明近代史为考查重点,其次是古代史和现代史。〔2〕中外史内容比重〔不含选做题10分〕范围分值比重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中国古代史881624%中国近现代史12203247%世界史1282029%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比重分别是24:47:29,中国近现代史占半壁江山。近五年中外史模块比重比照〔不含选做题10分〕模块
分值(68分)
比重%选择题非选择题总分必修一20/12/12/12/162/13/11/11/022/25/23/23/1632/37/34/34/23必修二8/12/20/8/1627/14/0/25/1135/26/20/33/2751/38/29/49/40必修三4/8/0/12/07/9/25/0/2511/17/25/12/2517/25/37/18/37〔3〕考查内容的整合必做题整合力度不大,就模块考模块;选修之间不整合。4、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解析:选C。此题借用的是钱穆在《国史大纲》中的一段原材料,需要学生通过有效信息“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之地域于一个中国之统治”来判断得出结论。既是根底知识的再现,又考查了学生通过新材料新情境分析提取有效知识信息的能力。此题难度很大,而选项A是学生解题的最大障碍,学生读了后半句就容易忽略了前半句,往往会误选为A。启示:要读全、读懂、读透材料,省略号的作用很重要,意味着两个层次都包含;要把根本概念解释清楚,一些专业名词、制度的内涵外延都应强化。试题解析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解析:选B。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创造,已经开始推广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应选B。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开展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启示:标志性事件的时间都要准确记忆。11.表2为中国工业开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A.2B.31C.73D.193解析:选D。从时间〔1872-1911年〕信息上看,资本主义开展初期以开展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所以纺织业应该比较兴旺,最有可能的是193,应选D。此题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从知识层面上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轻工业开展迅速;从历史思维能力层面上考查了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宏观认知。启示:要高度关注历史开展的阶段特征。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解析:选B。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24年,义和团运动由局限性也有正义性、进步性的一面,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的转变与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的作用和进步意义。所以B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应选B。此题实际上也是在考查具体的时间。13.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开展解析:抓住关键词“198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是在1992年得十四大,排除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B。个体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局面,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C符合题意,应选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是在1984年展开,不符合题意。应选C。此题也是在考查时间。启示:10至13题凸显了时间和历史阶段特征的重要性。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表达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说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解析:选A。从材料的信息来看,陪审团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也不是完备的司法程序,故排除C、D。“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说明雅典尊重公民的权力,“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防止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所以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这种运作方式既表达民主也有缺乏之处,但确实是表达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是符合史实的,应选A。启示:教材与材料的结合至关重要。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B。此题通过四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曲线图反映四个国家经济开展的状况,要求学生能把变化曲线与课本根本知识点的有效对接,此题与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单科试题中的第14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示意图看,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①是美国。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③是荷兰。英国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所以②是英国,选B。学生出错原因在于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从2009年13题我国某时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图到2010年14题我国不同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曲线图,再到2011年四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曲线图,这些不断的考查,要求我们注意培养学生根本的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学生对历史阶段开展特征的认知能力。启示:抓住突破口、历史开展的阶段特征.16.1964年4月,77个开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说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开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开展成为时代主题解析;选A。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说明开展中国家势力的崛起,所以A项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表述是正确的,选A。七十七国集团不设总部、秘书处等常设机构,也没有章程或预算,是广阔开展中国家的一个松散的磋商机制,所以不能算经济区域集团,排除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而瓦解,而不是1964年,所以C不符合题意,排除C。和平与开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排除D。所以选A。27.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而仕也,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群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材料二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假设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那么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开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开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表达了“新见”。〔8分〕〔2〕材料二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分〕〔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9分〕第〔1〕题“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应该回忆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张有哪些,再从材料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表达了“新见”。要求从材料中获取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再进行比较区分“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和“新见”的。本问重在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再按要求进行比较区分。学生的失分原因在于两段材料读不懂;不能准确理解“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和“新见”。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存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8分〕补充说明:第一小问第一分句假设答仁、仁政亦得2分;第二分句假设答成认君主存在意义、君臣之分、君臣关系亦得2分,但答君臣理论、君臣之道不得分。第二小问第一分句假设答限制君主权力、君臣共治亦得2分。第〔2〕题查考生的历史评价能力。第一小问从关键句“假设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那么失于尺度。”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历史事件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否那么难免有失偏颇。第二小问,注意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评论,即资本主义经济开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并为未来掌权的资产阶级构建政治蓝图。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回忆相关知识点进行评价作答。答案:〔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评价:否认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开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8分〕补充说明:第一小问的第二个要点可以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的观点、一分为二、正反两方面亦得2分,但答客观的、比照、现代、社会史观等不得分。第二小问评分标准有变,积极方面只要打出标准答案中的任一要点即得2分,并且补充了“分权制衡”。消极方面也是一样。第〔3〕题,注意围绕“传统”和“交流”两个主题,审题时抓住“两者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这个界定,在答题技巧上注意可以先分开讲对中国的影响,再把两者结合起来论述对中国的共同影响。这样作答比较全面、具体。学生失分:读题不懂,不答影响,空谈认识;或者片面谈影响,未作出认识;个别学生作答成辛亥革命的影响。答案:〔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展和进步。”。〔9分〕
补充说明:第一分句只要答出反对君主专制或反封建即得3分。第二分句答出反封建或提供借鉴即得3分,两个分句中同时出现反封建只取一个得分点。第三分句答出思想解放或民主革命或有利于中国进步,并且强调是两种思想都即可得3分。29.〔2011山东文综29〕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开展的历史。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图10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材料二张之洞认为,假设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假设设在省,那么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据《张文襄公全集》〔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开展带来什么影响?〔5分〕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开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6分〕解析:第〔2〕题,作答时注意从利弊两方面来全面归纳对铁厂开展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应全面作答。此题学生失分:未结合时代背景论述影响,答成了实业救国的影响;仅仅片面作答有利或者不利,未将二者结合起来。答案:〔2〕减少了办厂的阻力;便于对铁厂的管理和监督;使铁厂的管理和经营带有封建性,影响铁厂的开展。〔5分〕补充说明本小题第一分句答假设有利于铁厂建设、开展之意、政策支持、良好秩序亦得1分,第二分句假设答便于对铁厂的监控、督导、监管等内容亦得2分。第三分句假设答出容易产生贪污腐败、徇私舞弊,有利于官僚主义对铁厂的控制、压制等于封建性意思相关的表述均得2分。另外,该问题只答出有利和不利,未指出具体内容,不给分。第〔4〕题,作答时应结合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进行作答,武汉钢铁厂属于重工业的工程,回忆相关知识,并结合一五方案的前提、特点和目的作答。学生失分在于:不审题,不读材料,没有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背景作答;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史实掌握不准确。答案:〔4〕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方案的经济建设;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方案开始实施;集中力量开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根底。〔6分〕补充说明:第一分句答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即得2分,如从政治方面打出人民民主政权的稳固,或全国实现了政治稳定,或向社会主义过渡可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第二分句假设答开始实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亦得2分,只答进行三大改造只得1分。第三分句答出集中力量开展重工业得2分,假设只打出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根底,或向工业化迈进,或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或走上国家工业化的道路即得1分。33.(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以下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①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响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公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答案: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开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补充说明:第一问答出资本主义的开展或近代化现代化才能得2分,只要答出俄国社会矛盾或阶级矛盾即得2分,只要打出俄国的落后或克里木战争失败即得2分。〔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假设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答复〔假设答复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谢也可给分〕假设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答复。〔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假设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答复。补充说明:第二问只能选择一项进行解析,多项选择不得分。二、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三种失分类型一是根底型失分二是能力型的失分三是技术型失分能力型失分的表现1、知识迁移能力差2、概括能力较差3、审题能力较差4、根本综合素质差5、应变能力较差技术型失分的表现答题不标准〔1〕版面不标准〔2〕书写不标准〔3〕格式不标准〔4〕语言不标准〔5〕表达不标准一、注重根底性,加强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高考试题注重根底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比方中国古代的农业开展、近代的民族主义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主干知识,如画知识树,列知识框架等。二、用课标教教材,以课标为本。教材只是历史学习的工具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和学习应该“以课标为本”,而不能“以教材为本”。第12题以陈独秀对义和团看法的前后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的民族主义,就不是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生需要通过对五四运动及前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正确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开展的阶段特征和根本脉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题没有超出考生的认知水平,是考生应该掌握的课标知识。三、复习建议三、勇于创新,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题不创新就会陷于模式化,从而失去生命力。作为学科内综合题的第27题,去年在试题的形式和内容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因此,今年山东各地市模拟题中纷纷出现了模仿第27题的现象,而且高度“仿真”。如果命题者再以去年的模式命题,必然会加剧中学教学中的应试教育思维,使其陷于教条化和模式化,背离新课程的理念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