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基础练习题_第1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基础练习题_第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基础练习题_第3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基础练习题_第4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基础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金属与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导引】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导引】

仔细视察反应,记录现象,分析整理得到金属的性质。

1.(1)钠常常保存在或中。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

切去一端的外皮,可以看到钠表面呈现。很快,钠表面生成,化学方程式

为。

(2)把这一小块钠放在珀±品中加热。钠受热后,与氧气,发出,生成,化学方

程式为。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

物。其中有的氧化膜致密,例如镁、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爱护不被接着氧

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1)分析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分析上述反应,可以发觉金属单质表现出,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当遇

到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因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

【同步练习】

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B.C.D.20

2.试验室中常用的保存少量的方法是()

A.保存在水中B.保存在煤油中

C.干脆放置在空气中D.铝箔密封,保存在广

口瓶中

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试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很快熔化②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③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

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4.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缘由是()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熔点高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5.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与铁反应的是()

A.硫B.氯气C.氧气D.氢气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合价上升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火焰

D.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简单失电子,体现还原性

7.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部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体现氧化性

C.金属一般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8.用金属钠制取20,通常采纳22+6=420+N2↑o试说明不用钠在O?中燃烧

而用此法制取q的缘由。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学习导引】

比照前面书写的金属与酸的反应,回顾初中学习的金属活动性依次。我们不

仅知道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还知道可以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猛烈程度相识

金属的活动性。则,你是否想过,老师为什么没有让你尝试钠、钾等金属与酸

的反应呢?

L(I)完成课本49页试验3—3。记录你所视察到的试验现象。

(2)化学方程式为。

思索:依据钠的性质分析,为什么不进行钠、钾等金属与酸的反应?为什么试

验室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火灾现场有大量活泼金属存放时,应

如何灭火?

2.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猛烈程度,与金属的活动性紧密相关。依据生活阅历

可知,铁、铜等金属与冷、热水都不反应。但是,铁能与水蒸气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

o除了课本介绍的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检验产物中有氢气生成吗?

3.分析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依据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与某些

盐反应等。通过分析,可以发觉在这些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

了改变,从价升为价。在这些反应中,金属单质都表现出较强的。所以金

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等以游离态存在。

4.结合本节学习的钠的性质,整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1.说明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有关现象:

(1)钠浮在水面上;

(2)钠块形成光亮的小球;

(3)钠球在水面上不定向游动;

(4)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醐变红色;

2.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A.水B.干砂C.煤油D.湿抹布

3.钠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2+2H+=2++⅛t

+

B.+2⅛0=+2^+H2t

+

C.2+2⅛0=2+02t+H2f

+

D.2+2⅛0=2+2^+H2t

4.铁与下列物质反应时,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①氧气②水蒸气③稀硫酸④硫酸铜溶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④

5.铁与下列物质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是()

①氧气②水蒸气③稀硫酸④硫酸铜溶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④

6.当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

发生反应,铁表现出较强的。

7.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所以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金属以态存在,只有极

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等以态存在。

8.金属表现较强还原性的缘由是()

A.金属易导电、易导热B.金属能与非金属反应

C.金属能与酸和水反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易失电子

9.将4.6g金属钠投入到95.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等于4.6%B.等于8%

C.小于8%D.大于8%

三、某些金属的特性一一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学习导引】

1.将等量的镁片、铝片、铁片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视察现象。

我们发觉,这些金属中只有铝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反应,生成一种可燃

性的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或咸的食物。

【同步练习】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2+2⅛0=2++H21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A1O;+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6H+=2'++3H2t

+3+

D.铁跟稀硫酸反应:+2H=+H2t

2.常温下,下列物质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水

3.在常温下,镁和铝都有较强的抗腐蚀实力,这是因为,

铝锅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具有酸性或碱性的食物,这是因为

O

4.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氯化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学习导引】

1.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的数目关系。

试分析:2+2⅛0=2+H2↑

化学计量数之比2:2:2:1

粒子数目之比2:2:2:1

粒子数目之比10001000:500

粒子数目之比2X6.02X10":2X6.02XlO23::1X6.02×IO23

2:2:2:

由此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

练习:含有1的盐酸与足量铁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多为多少摩尔?

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间的关系

÷摩尔质量

(g/mol)XNA

物质的质量物微粒的个数

(g)×摩尔质量质

(g/mol)

(

m

÷气体摩尔体积lo÷溶液体积

)

(L/mol)(L)、

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L)(标况)

gX溶液体积(mol∕L)

×气体摩尔

(L)

(L/mol)

实际计算中,往往应用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等进行计算。解题时,只要

先计算出物质的量,再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和上述转化

关系就可以进行计算了。

练习:(1)1L1的盐酸与足量铁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多为多少摩尔?最多

为多少克?最多为多少升?(标准状况下)

(2)标准状况下,1L稀盐酸与足量铁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11.2L,该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同步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的质量之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之比

B.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C.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

D.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2.向200某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2(),溶液到完全沉淀,共消耗(月溶液100,

若向等量的该硫酸中逐滴加入0∙5溶液到中性,须要溶液()

A20B.40C.80D.100

3.物质的量相同的、、,分别与足量的水或稀硫酸反应,所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比是()

A.23:24:27B.9:12:23

C.1:2:3D.36:69:92

4.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适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相同条件)()

A.1:1B.2:3C.3:2D.1:3

5.足量的铝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

体的体积比是(相同条件)()

A.1:1B.2:3C.3:2D.1:3

6.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和CzHK乙烯,气体)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

消耗氧气的体积比为()

A.3:1B.1:3C.6:1D.1:6

7.10.6g碳酸钠和200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

碳,试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实力拓展】

1.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3)各50.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3)

投入烧杯中.视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2.a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bL,则锌的相对原子

量可表示为()

A.22.4aB.C.2bD.22.4

3.某无色透亮溶液,加入金属铝反应放出H2,试推断下列离子:2+、2+、H+、SOl、

-在下列两种状况中,可能存在于此溶液中的是:

(1)当与反应后,生成时时,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2)当与反应后,生成Aio;时,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4.现有镁铝铜的混合金属12g,放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

状况下放出氢气6.72L。若将该混合金属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反应

后滤得沉淀L8go试计算该混合金属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产生多少

升氢气?

其次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广泛存在,、和金属元素的盐都属于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但它们

组成的不同,甚至化合价的改变,都可以使化合物的性质产生巨大的差异。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学习导引】

思索: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钠。结合上节学问和初

中学问,

列出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类氧化物与过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金属元素的盐

化学式

1.钠的氧化物与过氧化物

(1)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完成课本55页试验3—5,描述试验现象。

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潜水艇中用过氧化钠作为氧气的来源,主要是因为过氧化钠能与反应,化学

方程式为。

2.写出氢氧化钠的性质。

3.钠盐

(1)氯化钠,俗称。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重要的和化工原料。写出氯化钠

的常见用途。

(2)两种食用碱的鉴别。

碳酸钠俗名,也叫,碳酸氢钠俗名。

完成课本56页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我们可以相识到碳酸钠和碳酸

氢钠性质上的差异。

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观上的细小差别。

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实力的差异。见下表:

IO0C20℃30℃40℃

温度

溶解

2312.5g21.5g39.7g49.Og

38.1g9.6g11.1g12.7g

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这就是它们被作为食用碱的缘由。

但是其水溶液不同。

O

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不同。

化学方程式为。

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猛烈程度

化学方程式为、

4.某些金属元素的重要鉴别方法一一焰色反应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叫做焰色反应。比照课

本,写出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元素K

焰色紫红色砖红色洋红色黄绿色绿色

透过

玻璃

【同步训练】

1.用于呼吸用具上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的物质是()

A.2。2B.3.H2O2D.4

2.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2。不稳定,能接着被,氧化生成2。2

B∙2。2是白色固体,和冷水作用得到和

C.在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水

D.2。与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3.关于23和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中溶解性:23<3

B.热稳定性:23<3

C.与酸反应的速率:23<3

D.溶于水后溶液的:23<3

4.下列物质与稀盐酸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CO3+H+=?t+40表示的是

()

A.溶液B.23溶液

C.3D.3溶液

5.除去23固体中少量的3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溶液

C.加热灼烧D.配成溶液后通入2

6.等量的小苏打用①燃烧法或②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两种方法得到2的量()

A.相等B.①法是②法的2倍

C.①法是②法的1/2D.①法是②法的1/3

7.将2过氧化钠放入足量水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氧气。

8.把一块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观测以下现象:①金属表面渐渐变暗;②过一

段时间以后又渐渐变潮湿;③再过些时候又转变成白色固体。写出以上发生

的各种现象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9.加热23、3的混合物95g,得到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5.6L,则混合物中23

与3物质的量之比为。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学习导引】

思索:依据钠的学习,列出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类

化学式

1.试验室常用砂纸打磨的方式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事实上,试验室还常用碱

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这是因为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

是一种。

试验表明,氢氧化铝在酸和强碱溶液中都能溶解,是一种。

2.整理完成下表

【同步训练】

L将带有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稀盐酸和微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视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

2.向3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起先视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接着加入过

量的溶液,视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②③2。3④3⑤()3⑥23

A.①③B.③⑤C.①③⑤D.①③⑤⑥

4.试验室制备氢氧化铝,正确、相宜的方法是()

A.氯化铝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硫酸铝溶液与足量的浓氨水反应

C.氧化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除去氧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铝,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浓氨水

6.除去河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河水变澄清,可选用的试剂是()

A.漂白粉B.液氯C.明矶D.胆矶

7.下列各组反应中最终确定是白色沉淀的是()

A.3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B.2(4)3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

C.2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

D.4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

8.鉴别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镁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学习导引】

思索:列出铁的重要化合物。

分类

化学式

1.是一种;2。3是一种,俗称,常用作;是具有磁性的,俗称。

、都是碱性氧化物,它们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①参考()3的制法,写出制备()2和()3的化学方程式。(提示:()2和03不是两性氢氧

化物)

②写出制备()2过程中的现象,并说明缘由(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加热()3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含有3+的盐溶液遇到溶液时变成,可以利用这一反应检验3+的存在。

②2+和计的相互转变

3溶液中加入现象主要离子方程式

铁粉,溶液

氯水

O遇到,会被成2+;2+遇到,会被成3+。

4.对金属的性质和分类进行总结,请填下表(举例化学反应方程式)。

【同步训练】

1.下列铁的化合物中,呈白色固体的是()

A∙3O4B.23∙O3D.()2

2.下列物质加热后不能得到相应氧化物的是()

A.B.()3C.O2D.Q3

3.将铝和铁的混合金属溶解在足量的盐酸中,再加入足量的溶液,在空气中充分静置一

段时间后,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的残留物的化学式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4.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最相宜的试剂是()

A.氯水B.硫氧化钾溶液C.铁粉D.氯化钠溶液

5.将下列四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稀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氧化钾溶液,没有颜色改

变;再加入氯水时,溶液马上变成红色的是()

A.B.23.2(4)3D.3

6.常温下,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A.稀硫酸B.氯化铁溶液C.硫酸亚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7.除去2溶液中混有的3,应选用的试剂是()

A.硫氧化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铜粉D.铁粉

8.下列金属离子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3+B.3+C.2+D.2+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ʌ.赤铁矿投入到稀盐酸中:+2H:=:+H20

B.3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3-=0U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3?+

2+3+

D.2溶液跟2反应:+2:=^+2^

【实力拓展】

1.图中,A是单质,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推断A、B、C、D的化学式:

n-≡→rτ

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⑴Af

(2)B-*

⑶A-

2.把溶液滴入明矶溶液中,使SOf全部转化成“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3+B.O3

C.AIoWD.和Ch

3.标准状况下,将202和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2O2粉未,充分反应后,在相同状况下

气体体积削减至16L,原混合气中的体积是()

A.16LB.12LC.8LD.4L

4.今用铝、稀Hzl和溶液为原料,试验室制备确定量的氢氧化铝。可分别采纳如下化学

方程式表示的两种方法:

①2+3上4=2(4)3+3+t,

2(4)3+6=2()3!+324;

②2+2+2H2θ=2z+3H2t,

22+H24+2H2O=2()3I+24。

请问上述哪一种方法比较节约试剂?(提示:试从每生产2()3所耗费的试剂用量予以

说明)

5.有一包铁粉和氧化铁粉的混合物共19.2g,恰好溶于300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得到

澄清的溶液,向溶液中滴入硫氢化钾溶液,不显红色。反应过程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

下的氢气3.36L。试求:(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学习导引】

1.金属材料包括和。

2.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例如:合金的硬度可以它的纯金属成分,

合金的熔点可以它的纯金属成分。

3.(1)是我国运用最早的合金,常见的铜合金还有和。

(2)是我国用量最大的合金,分为两大类和。

4.查阅资料,写一篇论文,主题是“我最喜爱的一种合金”,介绍这种合金的用途、性

质等。

【同步训练】

1.金属材料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上运用最早的金属

()

A.铜B.铁C.铝D.钛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碳素钢B.氧化铁C.黄铜D.青铜

3.碳素钢分类的依据是()

ʌ.硬度B.含碳量C.用途D.机械性能

4.纯铁的熔点为1535°C,而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C左右

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B.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

C.因为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D.在高炉中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5.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熔点密度C)硬度(金刚石为导电性(银为IOo)

/℃10)

某合金25003.007.42.3

铁15357.864.517

还知该合金耐腐蚀,强度大。从以上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作()

A.导线B.门窗框C.炉具D.飞机外壳

6.铜是生命必要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运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运用对国计民生各

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0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G)跟铁反应生成铜),试写

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尽管铜比铁较为稳定,但铜器表面常常会生成铜锈[即:铜绿,化学式2()23],其中

生成铜绿的反应物除铜外还有0八2和H#。试写出爱护铜制品的方法:。

(3)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

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183.4℃,铁的熔点是1534∙8°C)

第三章金属与其化合物

单元测试(时间:45分钟分值:1OO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金属的通性的是()

A.具有金属光泽B.易导电、导热

C.与强酸反应D.有良好的延展性

2.下列性质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钠是银白色的金属,能导热导电

B.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C.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D.在常温下,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白色固体的是()

ʌ.2、2。3B.2。3、

C.、2。3D.、3。」

4.在2000年5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3000多万元港币购回在火烧圆明园时

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虎首,经过240年后的国宝看上去仍熠熠生辉,分

析其缘由,最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峻,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了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因此它们不易被氧化,历经几百年而不生锈

D.它们是含有确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

5.下列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203B.34D.FeS

6.焰色反应体现的是()

A.单质的性质B.化合物的性质

C.离子的性质D.元素的性质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20B.23.D,203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ʌ.4+3O2⅛22O3

B.+2:=i+ti2I

C.2()2+02+H20==2()3

D.3+4H2O(g)=A=301+4H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ʌ.铝粉投入到溶液中:2+2-;=:2Aio^+H2t

B.铁粉加入三氯化铁溶液中:2+计:=:32+

3+

C.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3-=()3l

D.2溶液中加入氯水:2+22+—23++2一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是()

A.3B.23∙O3D.2

11.除去铁粉中的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B.浓氨水C.氢氧化钠溶液D.稀硝酸

12.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盛放在铁制容器里的是()

A.稀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铁溶液D.硫酸铜溶液

13.为鉴别心和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

方法,其中不行行的是()

A.分别加入等量水中,看溶解实力差异

B.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视察有无白色浑浊

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2溶液,视察有无白色沉淀

D.分别配成溶液,用伯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视察火焰的颜色

14.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把前者逐滴滴入后者与把后者逐滴滴入前者,所

产生的现象不相同的是()

A.3和B.和

C.3和D.和3

15.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有叶生成的是()

A.硫酸B.氯水C.硝酸钾D.硫酸铜

16.某化合物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当加入溶液时,有沉淀生成;另取该化合物

的溶液,并加入铁粉,溶液的质量将增加,该溶液中确定含有()

A.2+B.计C.计D.2+

17.把铁粉加入到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铁有剩余,则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