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_第1页
202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_第2页
202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_第3页
202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_第4页
202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相识统计

z

-JX∙-*-^、:。/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本课时选择了与学生生活亲密相关的生活场景,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从中

进一步驾驭数据统计的方法。

例1的教学要求是填写比较简洁的统计表,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洁的统计图表学问,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相识统计表。

2•通过老师带领同学们统计事物的数量,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3.能依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4•培育学生有序视察、有条理思索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实力。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和嬉

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统计,初步相识统计表。

难点:能依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教学准备】

1­老师:课件、图片2.学生:水彩笔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

整理数据。

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情境导入】

师:新学期起先了,学校要给大家订做新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课件出示四个颜色的方块。(红、黄、蓝、白)

你最喜爱哪种颜色?指名学生回答。

可是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爱的呢?(预设:先在班里调查,统计数据,再

在全校统计数据。)

在班里如何调查呢?

(预设:举手投票)

我们现在就来调查一下。喜爱红色的请举手,一共有()人,板书数字。喜爱黄色的

请举手……喜爱红色、喜爱黄色、喜爱蓝色、喜爱白色的人数分别为9人、6人、15人、8

人。真了不得,刚才大家产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统计的学问。(板书

课题:统计)

【探究新知】

教学例1

刚才大家精确地数出了我班最喜爱各种颜色的人数,但想要特别清晰地看到喜爱哪种颜

色的人多,必需借助于统计表或统计图。(出示统计表)现在我们一起把刚才的数据填到这个

表格中。(学生说数据,老师填数,并告知学生这就是统计表)老师指导学生明确,统计表能

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来。

问:1.全班共有多少人?

2■喜爱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

3•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都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4•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

【巩固应用】

完成第4页“练习一”第1题和第2题。

学生可分组统计并收集信息,然后完成表格,老师巡察指导。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今日我们学会了统计,还相识了统计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把我

们今日学的数学学问用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相识统计

统计表

第2课时统计

漪掌寻浙

,"~∙"「___JL/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

【教材分析】

在前面学过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上,了解统计的意义与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

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留意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例2的教学要求是驾驭数据统计的方法,能依据图表回答简洁的问题,能提出问题并解

决。

【学情分析】

驾驭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的基础上,相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能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会用画“正”字、画“、画圈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把解决问题和统计学问

综合起来,巩固所学学问和解决问题。

2•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体会统计的意义。

3•通过学生身边好玩的事例的调查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实践实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画“正”字、画“J”、画圈等方法收集信息和整理数据。

难点:能依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

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会应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

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情境导入】

学校将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出一位参与竞

赛。要怎么选呢?(投票)

假如让你当记录员的话,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他们的票数呢?(板书课题:统计)

【探究新知】

教学例2

投票正在进行,究竟谁是大家心目中的人选呢?

1•让学生想一想,说说自己统计数据的方法。假如学生没有提到书中的方法,可让学生

先看书,学着做一做。

2•介绍“正”字记录法。同学们跟着老师做:画一笔,表示1票,画完“正”字,表示

几票?

看看书上,王明明记了几个“正”字,共多少票?陈小菲记了几个“正”字再加几笔?

共多少票?

3•比较一下,哪种记录方法更便利清晰呢?

4•学生回答例2后面的问题,从表中你还能看出什么?

5•小结:画“正”字,一笔代表1个单位,画完一个“正”字代表5个单位。

【巩固应用】

1-你们可真聪慧,同学们,老师想带你们去春游,你最想去哪里?出示:

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

人数一

2.现在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吧,老师请四名小记录员到前面来,谁想

来?记录员要留意细致听,细致记,千万别漏记。其他同学依次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留意

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并且要监督记录员记的是不是精确的。好,起先吧。

3•记录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想去的每个地方各有多少人,先来看看想去植物园的人数,

谁来说说?依次说出想去另几种地方的各有多少人。

4•数据收集完了,我们依据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制成了统计表。

5•从这个统计表中还可以看出什么?小组探讨,代表汇报,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日学习了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数据,每一笔代表1个单位。生活

中到处有统计,只要我们细致视察、细致思索,就确定能发觉它、运用它,做一个生活中的

有心人。

【板书设计】

统计

数据记录方法:画“正”字

一笔代表1个单位,

一个“正”字代表5个单位。

=================================================================*.*数学

,二表内除法(一))(这是边文,请据须要

手工删加)

二、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例1和例2

【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起先,也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教

材供应了很多直观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有过分物品的经验,但缺乏平均分物的实践阅历。教学时,由分物品的

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后,要让学生实践操作,在过程中建立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验“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育动手操作实力和视察实力。

3•让学生体验胜利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爱好,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允、团结、合作的人

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验“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I•老师:课件2.学生:每人准备18个圆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I—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经验平均分的过程,

探究新知

驾驭概念。

从多角度理解和深化

巩固应用

平均分的概念。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情境导入】

小挚友们,我们班来了几个客人(请学生模拟客人),我们有一些礼物,要分给客人,你

能不能帮老师分一下?怎样分才好呢?引导学生说出答案。(板书课题:平均分(1))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班来的客人有三位,只有6颗糖果,你准备怎样分给他们呢?

出示课件:6颗糖果,3个小挚友

师:这6颗糖果怎样分给3个小挚友?同桌探讨,用小圆片代替糖果分分看。

例如:(1)分成三份。1颗,1颗,4颗

(2)分成三份。1颗,2颗,3颗

(3)分成三份。2颗,2颗,2颗

师:这样的分法,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每个人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多名学生复

述。

2•教学例2

师:同学们已经懂得了平均分的道理,我们就尝试来平均分这18个水果吧。(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按教材的分法做一下,用小圆片代替水果。

生1:1个1个地把18个水果分到6个盘子里。

生2:先在每个盘子里放2个水果,再在每个盘子里放1个水果。

生3:每个盘子放3个水果。

师小结,引导学生明确平均分的方法是多样的。

【巩固应用】

完成第8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引导学生视察4幅图,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再推断哪些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

要说明每一份同样多,不是平均分的,要说明至少有一份与其他几份不同。

第2题:要求学生数出每一份有几片树叶,强调每一份同样多才是平均分。

【课堂小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板书设计】

错误!

第2课时平均分⑵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

【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学问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学问,所

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干脆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充分经验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印象,

为相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学问。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操作和沟通,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难点: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I—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一用平均分解决问题。

巩固应用一训练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小结一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__∕⅜κ

【情境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分了糖果和水果,大家都能主动思索,并解决问题。这节课又会分哪些东

西呢?

2•出示教材第10页分果冻情境图。

3•提问:请同学们细致视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4•汇报,沟通信息。

【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引导学生视察,提出问题。

师:看到分果冻这个画面,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板书课题:平均分(2))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3•学生汇报:每2个一份,就是每份2个;8里面有4个2,所以能分成4份。

4•老师:假如4个果冻一份,那8个果冻能分成几份?(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

一说是怎样分的。)

5•小结:假如4个果冻一份,就是一份有4个,那8个果冻里面有2个4,所以可以分

成2份。

【巩固应用】

完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再让学生分分看。

师:这两个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总数都是12,都是平均分。不同:前一问是求12里面有几个2,后一问是求12

里面有几个6°)

第2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细致视察。师问:从图上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独立完

成“圈一圈”。小组沟通分的过程和结果。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习的“平均分”的学问,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学习平均分

的例子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视察。

【板书设计】

平均分(2)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8)盒

》平均分

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4)盒

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2)盒,

第3课时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4

【教材分析】

除法运算的教学宜采纳干脆讲授的方式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干脆告知学生“平

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同时会读写除法算式。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确定的感性相识的基础上,从平均分的活动中自然过

渡到除法运算,便于学生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I•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相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驾驭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难点: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理解除法含义,相识除法算式。

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问题

解决的过程。

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J⅞¾J≤M

【情境导入】

1•谈话,出示教材第13页情境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请同学们想

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激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1个1个地分,也可以是2个2

个地分或3个3个地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个竹笋。

(2)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板书课题:除法(1))

【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

方法干脆计算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

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日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

它就是‘'÷",叫做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

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巩固应用】

完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察。

(3)沟通汇报。

(4)小结。

【课堂小结】

提问:小挚友们,今日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学问?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日我们又相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地学习除法,希望大家能够像今日一样表现精彩!

【板书设计】

除法⑴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12÷4=3

eq∖o(-----∖∖s∖up7(F,除号,读作:12除以4等于30,

第4课时除法(2),…—.5'-:/—”【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5、【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

动手操作中明确除法运算的含义,建立除法算式和平均分操作活动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能依据操作过程写

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另一方而,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依据除法算式进行操作。,【学情分析】,在初步相识除法算式、理解除法

含义的基础上,相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

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接着学习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相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

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驾驭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准备】,小红花、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Aa∖vs4∖al(∖x(情境导入)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II,∖x(探究新知)一∖x(∖a∖al(相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算式的含

义。)),IL∖x(巩固应用)一∖x(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问题。),ILW课堂小结)一∖x(总结

就堂优计・:

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t,_____2_____情境导入】,老师拿出8朵小红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老师今日要把这些

小红花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朵,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老师让学生留意视察老师是怎样分的.老师把小红花先拿2朵

分给一个同学,然后依据同样的方法再拿出2朵分给另一个同学,直到把最终2朵小红花分给第四个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

了几个同学?,学生视察出:8朵小红花,每个同学分2朵,可以分给4个同学.,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相互

说一说.(板书课题:除法(2»,【探究新知】J.教学例5,师:现在大熊猫要分竹笋,你能帮它分一分吗?(出示情境图)有20

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1)每4个放1盘是什么意思?,(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搓一摆。(学生操作•老师巡察,

对操作错误的同学予以指导),(3)请同学上台演示分的过程,并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的?,<4)小结:

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盘,求能放几盘?事实上就是把一个数量依据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

也可以用除法来计兜。,2.指导算:式的写法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

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前面..3.相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K∖do5())),

被除数)÷4,错误!),∖s∖do5(除数)=5,))),商)

【巩固应用】

完成第14页“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察。

(3)沟通汇报。

(4)小结。

【课堂小结】

提问:小挚友们,今日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学问?你还有哪些体会?

小结:今日我们接着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同

时学习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设计】

除法⑵

20.错误!),∖s∖do5(被除数)÷4,))),除数)=5.错误!),∖s∖do5(商)

第5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ʃ-_________/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例1

【教材分析】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驾驭2〜6的

乘法口诀和初步相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起先,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相识做铺垫和平均分的实践阅历,

应正确运用学问迁移规律,以旧引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

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驾驭用

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初步培育视察、比较、概括的实力以及语言表达实力。

3•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用乘法口诀求除法算式的商。

娴熟驾驭用乘法口诀求

商的方法。

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就学啰计此

【情境导入】

师:猴妈妈想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情愿吗?聪慧又淘气的小猴己经在家里等候着,

它准备了下面的一道题,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2×K=IO3×K=64×K=8

1•小组合作完成,做好记录。

2∙汇报。

3•评价和总结。

【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出示课件例1主题图,看图,思索问题:图中一共有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

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沟通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假如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1)学生沟通想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想:三()十二,三(四)十二,所以12÷3=4)

5•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6•小结:在计算12÷3时,可以用口诀“三四十二”来求商,启发学生干脆用乘法口诀

求商。

【巩固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老师巡察指导。

(2)沟通汇报。

2•完成第20页“练习四”第1题。

学生细致视察图,说说图意。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每个小挚友几个气球”

的问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老师巡察指导。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今日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本事?

小结:同学们特别聪慧,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较娴熟地驾驭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

法,希望接着努力。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2÷3=4

三(四)十二,商是4。

第6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ʃ-_________/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

【教材分析】

教材上没有干脆告知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情境,应用已有

的学问和阅历去探究结果,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的内容中已经知道乘法口诀与除法的关系,可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适时

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育应用意识。

3•在嬉戏中巩固学问并激发学习爱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娴熟驾驭求商的方法。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教学准备】

主题图、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I—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一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巩固应用—巩固学问,激发学习爱好。

课堂小结一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__∕⅜κ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吃包子吗?

生:喜爱。

师:今日老师这里有些香喷喷的包子,想分给同学们品尝,可是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分,

你能来帮帮老师吗?(出示例2主题图)大家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生:每屉有4个包子,共有6屉,一共有24个包子。

【探究新知】

教学例2

ɪ■引导学生依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老师板书。

(1)每屉装4个包子,装了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2)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几屉?

(3)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平均每屉装几个包子?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细致视察用了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

式求商的方法发觉规律。

【巩固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出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2•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读算式说得数,并说说你怎样算的。视察每一组题,发觉了什么?

学生探讨后汇报结果。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在大量敏捷、多样、好玩的练习中,

巩固了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24÷4=624÷6=4

四(六)二十四

第7课时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就学导航L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3

【教材分析】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列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进

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综合运用口诀求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供应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实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洁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让学生经验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答简洁的除法应用题。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格子图、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I—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一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应用一综合运用所学学问。

课堂小结一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情境导入】

出示例3主题图。

I•谈话:小挚友在课余喜爱哪些小动物?养过蚕宝宝吗?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沟通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第1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引导学生探究探讨: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探讨,老师巡察,倾听学生探讨状况。

(2)学生汇报,理清解题思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教学例3第2题。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引导学生探讨自学,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

(2)汇报探讨结果,明确解题思路。(把15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5,即求15里面有几个

5,用除法计算)

3•总结:两道题都是“平均分”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不同点是运用的数量关系

不同,第一道题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其次道题是把15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

【巩固应用】

L完成第24页练习五第1题。

(1)请学生读题,结合视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讲题目的意思,激发学习爱好。

(2)学生从图中搜寻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请学生沟通自己的想法。

2•完成第24页“练习五”第2题。

(1)学生细致读题,指出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2)找到解决问题所须要的信息数据。

(3)学生独立解答。

(4)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日我们用学过的学问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只要我们擅长视察、勤于思索,

我信任,一切数学问题我们都会解决!

【板书设计】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5只蚕宝宝

I•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3=5(只)

2•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5÷5=3(个)

============================*.*数学

三图形的运动(一))(这是边文,请据须

要手工删加)

三、图形的运动(一)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

须当君孤L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课时从丰富的实例动身,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在实践活动中相

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相识对称轴。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指导学生相识轴对称图形,循序渐

近,层次分明,体现了学问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相识了上下左右,在一年级下册又初步相识了一些平面图形,为学习

轴对称图形打下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又能提高数学欣赏实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视察、操作,初步相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让学生在合作中沟通、

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对称现象,相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依据轴

对称图形的概念精确地推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难点:如何通过视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相识对称现象并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尺子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I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一相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巩固应用一加深对轴对称的相识。

课堂小结一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情境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

细致视察上面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觉了什么?把你的发觉向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探讨,引导学生从形态、花纹、大小、图案上视察)

师:你怎么知道它们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

师:小挚友们真能干,是看出来的。对呀,视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除了视察,你还

可以怎样证明呢?

生:可以将它们对折。

师:请大家想想,假如我们把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出现什么状况?(充分让学

生畅所欲言,然后课件演示对折重合)

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左边和右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

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探究新知】

1•设疑,激发爱好。

师:老师用彩纸剪出了一些图形,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1:可爱的小鱼。(板贴:鱼)

生2:美丽的小花。(板贴:花)

师:视察一下,这样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

生:对,它们都是美丽的对称图形。

师:这些对称图形很美丽吧!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这些图形的吗?假如给你一张纸,

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呢?(小组探讨怎样剪,然后汇报)

请一位学生说怎样剪出对称图形。

2•动手操作。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彩纸自己创作一个对称图形,比比看,谁的作品最奇妙,最美

丽,剪的最快。(放音乐,老师巡察,并把部分学生作品展于黑板上,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3•相识对称轴。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这么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老师真为你们兴奋,为你们有

一双灵活的小手而感到傲慢、骄傲。虽然大家剪的图案不一样,但是请大家细致视察一下,

每个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什么?

生:折痕。

师: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师:沿着这条对称轴对折,对称图形的两边就能完全重合,可见这条对称轴很重要。谁

能说说小鱼、花的对称轴在哪里?(学生指认,师指导画对称轴)

师:同学们都相识了对称轴,下面请同学们用笔和直尺在自己的作品上画出对称轴。

【巩固应用】

完成第29页“做一做”。

先推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让学生试画对称轴。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相识了轴对称图形,还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物体都

是对称的。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细致去视察,用双手去创建,

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妙!

【板书设计】

错误!

第2课时平移和旋转

__---∙^-=^—/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例2和例3

【教材分析】

教材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使

学生发觉它们的运动规律及平移的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运用多感官参与学习,解决了数学学问的抽象性与小学思维多

依靠直观这样一个冲突,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使其感受两种现象的特点,并

会直观地区分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依据要求画出、摆出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提高实际操作实力,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美、创建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新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观区分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难点:培育空间想象实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风车、地球仪、陀螺、小车等玩具。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I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一相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巩固应用一能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课堂小结一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商场和游乐园情境图)

这就是我们平常购物、消遣的地方。走,一起进去看看吧。

(课件播放各种物体运动等视频)

师:喜爱吗?请快用手势跟着比划比划,看一看它是怎样运动的?

师:同学们,商场里这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老师的眼睛都花了,咱们能不能想方法给

它们分分类?(先自己想一想怎样分,再与小组同学商议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生:电梯、小鱼的运动是一类;而转椅、转盘是一类;分类的理由:电梯、小鱼,它们

都是沿着确定方向做直线运动;转椅、转盘都是围着一个点或一条中心轴做圆周运动,所以

是一类。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刚才同学们依据这些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了分类。

小鱼、电梯都是沿着确定方向做直线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转转盘等

都是围着一个点或一条中心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一种运动叫“旋转”。(边说边用手势表

示)

这也是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探究新知】

1•教学新课。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视力,看哪一小组能最快推断出下面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

移还是旋转?(课件出示缆车、陀螺等)

师:陀螺的运动方式是旋转?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出示风车等玩具)想试试

吗?请先看规则:边玩边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好吗?(分发给每一小组)

生:小组内边玩边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平移、旋转)

师:谁想跟大家共享一下你玩的玩具的运动方式?

生1:风车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生2:地球仪的运动是旋转。

师:对了,我们看似坐着不动,事实上我们始终随着地球在旋转。

师:老师太佩服同学们了,会在玩中学习!现在请大家先把玩具收起来。

除了这些玩具,其实生活中像这样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还有很多,谁来说说你见过哪些?

生:推拉窗户时窗户的运动是平移。(要求:边说边用手势比划)

师:(播放视频)不好啦,水龙头哗啦啦在流水。小挚友走过去,关水时水龙头的运动是

什么?

生:旋转。

师:老师希望每一个小挚友都做爱水惜水节约水的好少年!

2•实例感悟

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你们信任房子会搬家吗?(会,不行能)

师:答案如何?敬请收看一则新闻报道吧。(多媒体播放《新闻联播》报道上海古老的音

乐厅平移66.4米的新闻录像)刚才咱们一起目睹了中国人创建世界奇迹的历史时刻——沐浴

了74年风雨的上海音乐厅,经过一年的时间向东南方向蹒跚“行走”了66.46米,胜利平移!

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生:真了不得。我为中国感到傲慢。

生:感受到数学学问的力气。

师:建筑师们运用平移学问将古老的上海音乐厅完好无损的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太奇妙了!知道吗?大楼不仅可以平移,还可以旋转呢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的旋转餐厅。)

【巩固应用】

1•完成第30页“做一做”。学生独立作业,老师强调,车的方向一样才是平移。

2•完成第3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作业,小组沟通。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特别广泛,你们想创建美丽的图画吗?课后

大家可以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信任你们的作品会更精彩,

更美丽。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

缆车、小火车、滑滑梯

旋转。4

大风车、摩天轮、转椅、跷跷板、荡秋千

第3课时剪一剪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页例4

【教材分析】

在“图形与变换”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习过简洁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之后,教材设计了这

节既具探究性又生动好玩的实践活动课“剪一剪”。通过剪纸活动,一方面培育学生的动手

实践实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变更关系,另一方面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育学生

初步的形象思维实力、逻辑思维实力和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理解了平移和旋转之后,进行这一操作,能很简洁发觉剪的规律,老师要趁机引

导学生把自主探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育学生获得学问的实力,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和

旋转的相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胜利的喜悦。

【教学目标】

I•熬炼学生的动手实力,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形中的应用。

2•培育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空间观念。

3•让学生设计喜爱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的画法和折法,能剪出美丽的图案。

难点:理解折法和画法,并能进行简洁的推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纸。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感受平移、对称、旋转在图形

探究新知

中的应用。

巩固应用熬炼学生的动手实力。

课堂小结一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K

jv¾S≡⅛

【情境导入】

1•感受剪纸的魅力。(出示美丽的剪纸作品)

2•你想试一试吗?想要剪出美丽的作品必需从简洁的起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剪一剪。

【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猜一猜。

(1)出示一个小人,老师通过对折引导提问:它是一个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轴对称)

(2)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剪出这样一个图形呢?老师简洁验证。

(3)给这个可爱的小人取个名字。

2•想一想:

(1)视察:小人特别淘气,一挤眼就成这样了,这4个小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啊?

(引导学生视察出是一模一样的4个,而且是手拉手连起来的)

(2)探讨:怎样才能很快剪出4个这样连续的小人呢?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留意引导,一个小人是把纸折成2份,那么4个小人应把纸折成8

份,重点是突出折法)

3•试一试:

(1)在小组里相互探讨探讨,试一试。

(2)展示:留意收集各种典型问题的作品,请学生说一说,找找缘由。

4•展示胜利作品。

5•错误缘由:

(断开,缘由是没有把小人的胳膊画到边)

(半边人,说明画的方向不对,应当靠折边画,不能靠纸边)

6•小结:折的时候要留意把纸折成同样多的8份,画的时候要留意靠折边画不能靠纸边

画,剪的时候不能去剪手,这样才能手拉手。

【巩固应用】

完成第35页“练习七”第11题。

拿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说出不同的剪法会剪出什么样的图案。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①依据图形的对称关系,我们只须要画出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小纸人或

围成一圈的小纸人。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美丽的剪纸,你们想不想剪出更

多更美的图形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

【板书设计】

剪一剪

留意事项:

I•把纸对折

2•从折叠的不开口处画

3•连接处不能剪断

=================================================================*.*数学

,四表内除法(二))(这是边文,请据须要

手工删加)

8、表内除去(二)

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乘法口诀和会应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教材例题依据已有的乘法算式写出除法算式的得数,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所学的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顺当探究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使

学生学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验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娴熟应用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I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一会用7、8、9的口诀求商。

巩固应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