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海东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海东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海东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海东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海东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这种文学“是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潮流”。它在唯物反映论的指导下科形成了一整套以“真实地摹写现实”和使文学成为“生活的教科书”的唯物主义创作原则网。下列作品属于“这种文学”的是A.《唐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2.《申报》的受众主要是上海市民。1912—1928年,《申报》登载的有关西藏的广告寥寥无几;1928年以后,《申报》刊登大量西藏故事、西藏风景写真等文化生活类广告。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西藏民主改革卓有成效 B.国家统一认同感的增强C.文化消费成为国民共识 D.各地广告水平趋于平衡3.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曾描述道:“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抑制人道主义,……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鲁迅《随感录》)这段文字揭示出()A.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主流B.二十世纪初中国境内文化冲撞较激烈C.开展新文化运动以清除各种陈腐文化D.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绊脚石4.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宫上空白红蓝三色国旗代替了印有镰刀锤子的旗帜。这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历史新的开始,同时意味着:A.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C.多极世界格局的正式开始 D.美好的世界和平的到来5.一战后,在列强的争吵与妥协中达成的重建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海军协定》C.《慕尼黑协定》 D.《九国公约》6.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孙中山7.1952—1953年,中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工业总产值增长1.3%、手工业增长2.9%、大型工矿项目施工694个到具体的各种产品产量增加多少都有规定。“当时中央政府管2万个硬指标,计划就是法律,硬得很。”“五年计划”发展模式A.经济指标具体细致,具有指令性B.内容科学详尽,具有强大生命力C.是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然选择D.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8.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其中梨树县还发展了“海选”方式,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正式选举。以上尝试说明A.中国开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直接民主选举得到全面贯彻C.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新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9.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古国始封国都今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莒少昊后赢娃国,周武王封之于莒。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秦因置(莒)县薛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候。藤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鲁用武王封弟用公旦于曲阜。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单有虞氏舜帝师所封。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10.明中后期,河南地区棉农种植的棉花,除满足自身需要及供给本地棉纺织业外,还有大批被输往江南,供应松江、苏州等地的棉纺织业,因而钟化民认为“中州地区所产棉花虽然数量很大,却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A.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B.自然经济日趋瓦解C.长途贸易较为兴盛 D.经济分工更加细化11.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这佐证了A.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减弱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区域集团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日军针对某次战役写道:共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石太路(石家庄到太原)破坏极为严重,规模之大无法形容,敌人采用爆炸、焚烧、破坏等方法,企图对桥梁、轨道、通信网、火车站设施等重要技术性设备,予以彻底摧毁。在进行破坏时,隐蔽伪装得极为巧妙。”下列对此次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亲自指挥作战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日的典范③日军在华东的交通网络遭到严重破坏④敌后抗战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军事压力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中外史家对中国历史的研究,给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历史,提供了认识历史的角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光余主编《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从先秦到1949年(见如图。节选)材料二麦克.哈特所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节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光余将书划为“根源篇”、“创新篇”和“维新篇”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支出上述书籍的作者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麦克.哈特评选人物排行榜的标准。对比材料一、二说明其选取的中国名人榜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3)综合上述材料,你发现中外史家的研究有哪规律?14.(20分)材料二战期间,美国正式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后,其军队得以进驻属英、法势力范围的中东,美军主要驻扎在波斯湾,少数部队驻扎在埃及、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以保证盟国的伊朗走廊的安全和保护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航道的畅通。美军在波斯湾地区建立了“波斯湾司令部”,并通过修建机场,形成一个空军基地网。美军进驻多个国家港口,使海军得以补给,战略和援助物资有了安全保障。随着对英国在中东军队的武器供应,美国军事人员也随之进入中东各地。同时,中东大多数国家为削弱英国的控制,也希望能直接获得美国的军事援助。美国通过《战时租借法案》,先后向埃及等国提供了武器,军事代表团、顾问、教官和技术人员也随之进入这些国家的军事机构和军队。--摘编自张士智《美国中东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介入中东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介入中东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真实地摹写现实”、“生活的教科书”突出的是写实风格,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正确;《唐璜》和《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AB排除;《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美术,D排除。故选C。2、B【解析】

《申报》刊登大量有关西藏的广告,有利于增强国民对西藏的认同感,从而加强对国家统一的认同感,故选B;材料与西藏民主改革无关,排除A;CD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3、B【解析】试题分析:从信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油松片以至电灯”“独轮车以至飞机”等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既存在着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也存在着落后的封建文明,故选B项。A项错在“主流”无法体现;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也与鲁迅的描述不一致。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鲁迅的思想4、B【解析】

“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宮上空白红蓝三色国旗代替了印有镰刀锤子的旗帜”表明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故B正确;苏联的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A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C错误;D在材料未体现,排除。5、A【解析】

《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在列强的争吵与妥协中达成的重建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条约,A正确;《五国海军协定》是华盛顿会议中签订,规定了美、英、日、法、意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故B与材料无关;《慕尼黑协定》是二战前英法德意四国签订,以牺牲捷克利益为代价的慕尼黑阴谋,C与材料无关;《九国公约》是华盛顿会议中签订,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D错误。6、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出现于魏源的《海国图志》,故选B项;林则徐不是最早提出该主张的人物,排除A;李鸿章属于洋务派,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者,C排除;孙中山属于革命派,主张是民主共和,D排除。故选B。7、A【解析】材料前半部分是经济指标具体,后半部分“硬指标,计划就是法律”体现出指令性计划,故A项正确;工业增长指标过大,不符合事实,故B错误;该指标不具有现实性,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不是依靠计划,故C错误;D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的影响。8、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推行“海选”及“一次性投票选举”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不断创新民主形式,取得较大进步,故C项正确;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使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排除A项;我国实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的民主形式,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9、B【解析】

根据表中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先秦时期,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来临,这些古国渐趋埋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中莒薛封国均非姬姓封国,排除;C项,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破坏先秦文明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材料依据,排除。D项,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排除。10、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明朝中后期,棉花等农作物开始面向市场,说明的是农业经济的商品化,A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排除;长途贸易兴盛的说法不符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经济的商品化,C排除;材料与经济分工细化无关,D排除。故选A。11、D【解析】

材料“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表明欧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可以得出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曲折的,故D正确;当今世界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突显大国的影响,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问题,故C不正确。12、A【解析】

中共领导下,以石太路为中心,对交通运输线进行破袭战的战役是百团大战,这一战役是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亲自指挥,在敌后战场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军事压力,①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日的典范,是太原会战而非百团大战,百团大战使日军在华北而非华东的交通网络遭到严重破坏,②③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依据: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形成,莫定中华文化基础:在史学、文学、哲学等领域具有开创性: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探索教国教民道路。变化趋势:从北方、中原(黄河流域)到重在中原、南方(长江流域)因素:南方经济发展:南方受西方文化影响早且深。(2)标准:思想文化领域建树大;政治作为影响深。特点:较集中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匮乏。成因:古代中华文明发达,影响深远:近代以来落后受侵略,影响力下降,向西方学习以救国救民。(3)中外史家有一定的共识(重视研究对人类命运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认同孔、孟、毛对历史的影响:重视思想影响);不同史家对人物评判标准有所不同。【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根源篇”主要作者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家代表,“创新篇”主要为汉至明清著名的史学、文学、哲学作品,“维新篇”主要积累了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图拯救中国民族危亡、指导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著作;二问结合材料一可知书籍的作者在空间分布上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原因结合所学从古代南方经济发展及近代西方思想影响进行阐述。(2)根据材料二可知,孔子、蔡伦及孟子属于在思想文化领域有重要贡献人物,秦始皇、毛泽东、成吉思汗属于在政治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物;二问结合材料二从古代与现代人物进行比较回答;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华文明及近代中国沉沦落后进行分析。(3)根据上述材料,中外史家的研究规律可从对影响人类命运的著名人物作用及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标准进行概括阐述。14、(1)背景:美国参加二战;东西方交通安全受到威胁;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雄厚;中东国家希望借助美国势力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