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_第1页
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_第2页
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_第3页
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_第4页
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摘要】: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围绕在人们身边的自然因素的总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需要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当人类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然环境,人类就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很多疾病便是因为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而爆发,人类的疾病也会随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关键词】: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自然疫源性疾病水污染肺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所制约。如果在人类的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毫无节制,自然环境将会给人类带灾难,其中就包括疾病。每年人类死亡人数很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死于疾病,而且很多疾病都是由自然环境的所引起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综合地作用人体,在某些条件下可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在另一些条件下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即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转移,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上述平衡状态,一旦破坏,即可产生对机体不良影响甚至发生疾病和死亡。自然疫源性疾病常指某些自然环境为病原体在野生动物间传播创造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通过媒介节肢动物或宿主脊椎动物等而受到病原体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的主要宿主有兽类、鸟类、家畜、家禽等,媒介主要有蚊、蜱、螨类等。目前全球一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几乎均属于自然疫源传染病。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水平逐渐提高,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十几年来,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整体水平下降。根据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病例1859295例,死亡39028例,发病比例由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预防控制和免疫措施的推广应用,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从自然疫源性疾病单个病种的流行趋势来看,HFRS、乙脑、疟疾、钩体病等曾是“强势”传染病的疫情有大幅度的回落,截止到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68.79%、-68.60%、-40.59%和-97.85%,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而布病、狂犬病和登革热等在20世纪曾得到有效控制,但在21世纪之初有所上升,至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为2403.58%、56.36%和15.74%,形势不容乐观;而处于法定传染病之首的鼠疫,其疫情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流行趋势的发展,其疫情也呈现上升趋势,鼠间疫情相当严重,新疫源县不断出现,部分鼠疫静息疫源地重新活跃,动物鼠疫流行范围逐渐扩大。在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随着全球的发展以及各国对外开发力度的加强,人员流动变得非常频繁,使携带SARS病毒的人员通过现代的交通工具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传到世界各个角落。在短短数月期间,SARS病毒迅速扩散到全球5个大洲29个国家或地区,造成了世界人民的恐慌。SARS的爆发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对人类过分掠夺的报复,为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树木,使地面上植被大量减少,再加上人类对氟氯昂的使用,破坏着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致使全球温度不断升高。全球变暖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人民,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气温比19世纪80年代高出0.7℃,不断升高的温度使海平面上升,同时也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且温暖的环境也会促进病原体和媒介生物的繁衍。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上升1~3.5℃,将促使多种病媒生物传染病在新的地区发生。由于长期和短期的气候变化都会作用于病原体、媒介和宿主,可影响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动物活动区域变迁,使传染病的格局和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改变,引起新病原体及其新传染病的出现,也会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温度的升高,也会影响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的繁殖或存活,如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的适宜温度是25~32℃,受温度升高的影响,病毒可以持续增殖,其毒力也将随之增强。近年来,“暖冬”现象越来越明显,一些媒介昆虫易于存活并成功越冬,将进一步增加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的风险。曾经有人做过调查,人类90%以上的疾病都与水有关。水是生命的源泉,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都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各种工厂在排出废水的同时,也排出了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随着空气的流动进入城市的大气中,影响的人类的生命健康。国内外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城市内居民肺癌死亡率逐渐上升与大气污染程度变化有关。因为城市大气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致癌物质(石棉纤维、沥青烟、油烟、焦炉气、致癌性多环芳烃等)及某些潜在性的致癌危险。等曾用英国煤气工人的调查结果估计城市空气中多环芳烃的致肺癌作用,认为大城市中的肺癌病例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美国根据97个城市87个农村地区的调查结果,认为大气中苯并芘浓度增加0.1ug/100m³,肺癌死亡率相应升高5%[4]。二氧化硫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分之一,在带来酸雨的同时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二氧化硫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胡雁等对青岛市肺癌死亡率进行分析表明,青岛市区大气S02与肺癌死亡率增高有一定的相关性。[5]陈士杰等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整体人群的肺癌死亡率资料与S02年均浓度资料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肺癌死亡率与8年前S02的灰色关联度最大,提示S02致肺癌的潜伏期为7年。[6]在挪威,对16209名男性进行的队列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S02与肺癌危险度有关。Pope等通过美国癌症协会收集的16年资料,涉及500000名美国人的死亡原因风险因素的数据,发现空气中的SO2与总死亡率、肺癌死亡率相关。[6]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条件愈来愈适应,其表现为人类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人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进食、饮水等各种新陈代谢作用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着多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其机体中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与地壳中的元素丰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人体与各环境参数之间逐渐建立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关系。这个平衡一旦被破坏,即可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发生疾病和死亡。然而在20世纪以来,人类发展迅速,导致人类的自我意识膨胀,漠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利用已有的科技手段对大自然进行了无休止的掠夺与征服。虽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人类的物质文明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这个代价却是人类负担不起的。过多地掠夺资源,破坏了自然的平衡,最终造成了资源的枯竭,疫病的流行。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发展应该以人为本,而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无限拥有。对自然界而言,人与其他生物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任何生物都具有同样的尊严和价值。现代工业文明指导下征服与主宰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只承认自然对人的工具价值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权利,不承认自然存在物的内在的、固有的价值,导致人类无节制地运用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手段向自然掠夺、索取,最终超出自然承受的极限。人类破坏了自然的平衡,获得了短暂的利益和发展,但是人类始终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的破坏将会反馈回人类,人类位于食物链的顶层,自然中各种有害的物质终将汇聚在人类身体中,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相协调,与自然环境互相依赖,人类关爱了自然,自然反馈过来也会是关爱人类,为人类创造一个舒心的生存环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以下称菌(毒)种)保藏机构的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菌(毒)种或样本资源,防止菌(毒)种或样本在保藏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实验室感染或者引起传染病传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卫生部主管全国人间传染的菌(毒)种保藏机构(以下称保藏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保藏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菌(毒)种是指可培养的,人间传染的真菌、放线菌、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保藏机构鉴定、分类并给予固定编号的微生物。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样本(以下称样本)是指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人和动物体液、组织、排泄物等物质,以及食物和环境样本等。可导致人类传染病的寄生虫不同感染时期的虫体、虫卵或样本按照本办法进行管理。编码产物或其衍生物对人体有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基因(或其片段)参照本办法进行管理。菌(毒)种的分类按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的规定执行。菌(毒)种或样本的保藏是指保藏机构依法以适当的方式收集、检定、编目、储存菌(毒)种或样本,维持其活性和生物学特性,并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活动。保藏机构是指由卫生部指定的,按照规定接收、检定、集中储存与管理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非营利性机构。第四条保藏机构以外的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保藏菌(毒)种或样本。必要时,卫生部可以根据疾病控制和科研、教学、生产的需要,指定特定机构从事保藏活动。第五条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卫生专业委员会负责保藏机构的生物安全评估和技术咨询、论证等工作。第六条菌(毒)种或样本有关保密资料、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保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信息及数据的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确定菌(毒)种或样本有关资料和信息的密级、保密范围、保密期限、管理责任和解密。各保藏机构应当根据菌(毒)种信息及数据所定密级和保密范围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履行保密责任。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泄漏涉密菌(毒)种或样本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不得使用个人计算机、移动储存介质储存涉密菌(毒)种或样本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第二章保藏机构的职责第七条保藏机构分为菌(毒)种保藏中心和保藏专业实验室。菌(毒)种保藏中心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保藏机构的设立及其保藏范围应当根据国家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医疗、检验检疫、科研、教学、生产等方面工作的需要,兼顾各地实际情况,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国家级菌(毒)种保藏中心和保藏专业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省级菌(毒)种保藏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原则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只设立一个。第八条国家级菌(毒)种保藏中心的职责为:(一)负责菌(毒)种或样本的收集、选择、鉴定、复核、保藏、供应和依法进行对外交流;(二)出具国家标准菌(毒)株证明;(三)从国际菌(毒)种保藏机构引进标准或参考菌(毒)种,供应国内相关单位使用;(四)开展菌(毒)种或样本分类、保藏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五)负责收集和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信息,编制菌(毒)种或样本目录和数据库;(六)组织全国学术交流和培训;(七)对保藏专业实验室和省级菌(毒)种保藏中心进行业务指导。第九条省级菌(毒)种保藏中心的职责:(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菌(毒)种或样本的收集、选择、鉴定、分类、保藏、供应和依法进行对外交流;(二)向国家级保藏机构提供国家级保藏机构所需的菌(毒)种或样本;(三)从国家或者国际菌(毒)种保藏机构引进标准或参考菌(毒)种,供应辖区内相关单位使用;(四)开展菌(毒)种或样本分类、保藏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五)负责收集和提供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菌(毒)种或样本的各种信息,编制地方菌(毒)种或样本目录和数据库。第十条保藏专业实验室的职责:(一)负责专业菌(毒)种或样本的收集、选择、鉴定、复核、保藏、供应和依法进行对外交流;(二)开展菌(毒)种或样本分类、保藏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三)负责提供专业菌(毒)种或样本的各种信息,建立菌(毒)种或样本数据库;(四)向国家级和所属行政区域内省级保藏中心提供菌(毒)种代表株。第十一条下列菌(毒)种或样本必须由国家级保藏中心或专业实验室进行保藏:(一)我国境内未曾发现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和已经消灭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二)《名录》规定的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三)卫生部规定的其他菌(毒)种或样本。第三章保藏机构的指定第十二条保藏机构及其保藏范围由卫生部组织专家评估论证后指定,并由卫生部颁发《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证书》。第十三条申请保藏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关于保藏机构设立的整体布局(规划)和实际需要;(二)依法从事涉及菌(毒)种或样本实验活动,并符合有关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三)符合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技术规范》的要求,具备与所从事的保藏工作相适应的保藏条件;(四)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与所保藏的病原微生物相适应,符合《名录》对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要求。高致病性菌(毒)种保藏机构还必须具备获得依法开展实验活动资格的相应级别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五)工作人员具备与拟从事保藏活动相适应的能力;(六)明确保藏机构的职能、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所保藏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在对所保藏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可靠、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方案、相应标准操作程序、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及感染监测方案等;(七)建立持续有效的保藏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八)具备开展保藏活动所需的经费支持。第十四条拟申请保藏机构的法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资料:(一)《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申请表》;(二)保藏机构所属法人机构的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三)保藏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关批准或者证明文件(复印件);(四)保藏工作的内容、范围,拟保藏菌(毒)种及样本的清单;(五)保藏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硬件条件、基本建设条件等文件,并提供设施、设备、用品清单;(六)生物安全管理文件、生物安全手册、风险评估报告、相应标准操作程序、生物安全防护方案、意外事故和安全保卫应急预案、暴露及暴露后监测和处理方案等;(七)保藏机构人员名单、生物安全培训证明及所在单位颁发的上岗证书;(八)卫生部规定的其他相关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同意的报卫生部。卫生部在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后6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和论证,对于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所列条件的,颁发《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证书》。第十五条取得《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证书》的保藏机构发生以下变化时,应当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经核查后报卫生部:(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发生变化;(二)实验室增加高致病性菌(毒)种或样本保藏内容;(三)保藏场所和空间发生变化;(四)实验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发生生物安全事故;(五)管理体系文件换版或者进行较大修订;(六)保藏机构应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第十六条《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证书》有效期5年。保藏机构需要继续从事保藏工作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申请《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证书》。第四章保藏活动第十七条各实验室应当将在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生产等实验活动中获得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类菌(毒)株或样本送交保藏机构进行鉴定和保藏。保藏机构对送交的菌(毒)株或样本,应当予以登记,并出具接收证明。国家级保藏中心、专业实验室和省级保藏中心应当定期向卫生部指定的机构申报保藏入库菌(毒)种目录。国家级保藏中心可根据需要选择收藏省级保藏中心保藏的有价值的菌(毒)种。第十八条保藏机构有权向有关单位收集和索取所需要保藏的菌(毒)种,相关单位应当无偿提供。第十九条保藏机构对专用和专利菌(毒)种要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物权。样本等不可再生资源所有权属于提交保藏的单位,其他单位需要使用,必须征得所有权单位的书面同意。根据工作需要,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各自权限可以调配使用。第二十条申请使用菌(毒)种或样本的实验室,应当向保藏机构提供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批准或证明文件。保藏机构应当核查登记后无偿提供菌(毒)种或样本。非保藏机构实验室在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当在6个月内将菌(毒)种或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藏。医疗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教学和科研机构按规定从事临床诊疗、疾病控制、检疫检验、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可以保管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菌(毒)种或样本,其保管的菌(毒)种或样本名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但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及行政部门有特殊管理规定的菌(毒)种除外。第二十一条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使用涉及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卫生部批准;使用其他高致病性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第三、四类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实验室所在法人机构批准。第二十二条保藏机构储存、提供菌(毒)种和样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第二十三条保藏机构保藏的菌(毒)种或样本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销毁:(一)国家规定必须销毁的;(二)有证据表明保藏物已丧失生物活性或被污染已不适于继续使用的;(三)保藏机构认为无继续保存价值且经送保藏单位同意的。销毁的菌(毒)种或样本属于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应当经卫生部批准;销毁其他高致病性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销毁第三、四类菌(毒)种或样本的,应当经保藏机构负责人批准。第二十四条销毁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必须采用安全可靠的方法,并应当对所用方法进行可靠性验证。销毁应当在与拟销毁菌(毒)种相适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内进行,由两人共同操作,并应当对销毁过程进行严格监督。销毁后应当作为医疗废物送交具有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销毁的全过程应当有详细记录,相关记录保存不得少于20年。第二十五条保藏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做好菌(毒)种或样本的出入库、储存和销毁等原始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所有档案保存不得少于20年。保藏机构对保藏的菌(毒)种或样本应当设专库储存。建立严格的菌(毒)种库人员管理制度,保(监)管人应当为本单位正式员工并不少于2人。保藏环境和设施应当符合有关规范,具有防盗设施并向公安机关备案。保藏机构应当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具备相关的应急设施设备,对储存库应当实行24小时监控。第二十六条对从事菌(毒)种或样本实验活动的专业人员,保藏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和医疗保障措施。第二十七条菌(毒)种或样本的国际交流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