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1讲 电离平衡_第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1讲 电离平衡_第2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1讲 电离平衡_第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1讲 电离平衡_第4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1讲 电离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1讲电离平衡

复习目标

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平衡建立及其影响因素。2.能利用电离平衡常

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基础自主夯实

1.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当画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画离子结合成分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

如图所示

(1)开始时,N电离)画最大,而贝结合)为国。。

(2)平衡的建立过程中,贝电离)画》V(结合)。

(3)当M电离)圆三M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2,电离平衡的特征

(―逆:可逆过程

仪电离)E]=r,(结合)物XO

一定:各组分浓度保持恒定不变

I—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内因:质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因素。

温度:电离是留啰遨过程。温度升高,电离

程度圈增大;反之,电离程度网减小

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向

浓度,画电离方向移动

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圆空置她移动

ml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

解质电离出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

衡向一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若外加物质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

的离子发生反应,电离平衡向国电置方向

移动

误点查正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

(1)氨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c(NH3)时,表明NH3∙H2O

电离处于平衡状态。

错因:NEh∙H2。电离出的C(OH-)始终等于C(NH丰),并不能表明NE∙HzO

的电离处于平衡状态。

(2)25℃时,向0.1mol∙L-1CH3C。OH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各离子浓度均

减小。

错因:酸溶液被稀释,溶液PH增大,c(OH-)增大。

(3)常温下,由0.1mol∙LT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存在BoH==B

+

+OH^o

错因:常温下,若BoH为一元强碱,则pH=13,故BOH为弱碱,BOHB

++OHL

(4)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I固体,会使溶液的PH增大。

错因:加入少量NHKl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FT)减小,PH减小。

(5)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错因:许多共价化合物如强酸、氯化铝等都是强电解质。

(6)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

错因:0.1―molL-i—CHBCOOH溶液加水稀释,醋酸分子浓度、醋酸根离子

浓度、氢离子浓度均减小°

课堂精讲答疑

1.电离平衡也属于平衡体系,具有平衡体系的一切特征,也受外界条件如温

度、浓度等的影响,其变化也适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

以CH3COOHCH3COO-+HΔH>O为例分析:

移动

+

改变条件〃(H+)C(H)C(CH3COO')电离程度

方向

升温向右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加水稀释向右增大减小减小增大

浓度

加冰醋酸向右增大增大增大减小

加固体醋

向左减小减小增大减小

同离子酸钠

效应通入HCl

向左增大增大减小减小

气体

加入与加固体氢

向右减小减小增大增大

弱电解氧化钠

质离子

反应的加入镁粉向右减小减小增大增大

物质

2.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影响的四个“不一定”

(1)加水稀释电解质时,溶液中离子的离子浓度不一定减小。如因为温度不变,

KW=C(H+)∙c(0H-)不变,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c(H+)减小,故C(OH-)增

大。

⑵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对于NH3H2ONH:

+0H-,平衡后,通入氨气,C(NH3∙H2O)增大,平衡右移,根据勒夏特列原理,

只能“减弱”而不能消除这种改变,再次达到平衡时,C(NH3∙H20)比原平衡时大。

(3)电离平衡右移,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如在CIh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

或加少量NaOH固体,都会引起平衡右移,但C(H+)比原平衡时要小。

(4)电离平衡右移,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如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

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

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判断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

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将冰醋酸和稀醋酸分别加水稀释,其导电能力随加水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I)OA段随加水量的增多,导电能力增强,其原因是冰醋酸发生了电离,溶

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2)AB段导电能力减弱,原因是随着水的加入,溶液的体积增大,离子浓度

减小,导电能力减弱。

题组I凡固提升

角度一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1.下列操作能证明HF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用氢氟酸在玻璃上刻字

B.用氢氟酸做导电性试验,灯泡很暗

C.在0.1mol/L的HF溶液中加水,测得c(OH-)增大

D.常温下,在IOmLPH=2的HF溶液中加入IOmLO.01mol/LNaOH溶液,

混合溶液呈酸性

答案D

解析用氢氟酸在玻璃上刻字,是因为HF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

证明HF是弱电解质;用氢氟酸做导电性试验,灯泡很暗,没有指明浓度,没有

与强酸对比,不能说明它是否全部电离;不论是强酸还是弱酸,在0」mol/L的酸

溶液中加水,C(OH-)均增大;在IomLPH=2的HF溶液中加入IomLO.01mol/L

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酸因浓度大而过量,没有完全电离。

2.下列不能用来判断CH3COOH是一种弱酸的说法是()

A.向pH=3的Hcl溶液中加入CHsCOONa固体,溶液PH增大

B.PH相同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取相同体积分别用标准NaOH溶液滴

定测其浓度,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较大

C.0.1mol∙LTCH3COOH溶液的pH>l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分别与足量的活

泼金属反应,消耗金属的量相同

答案D

解析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两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相同,消耗的金属的量相同,

不能说明二者的酸性强弱。

E方法规律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⑴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mol∙L-'CH3COOH溶液的pH>l,则可证明

CH3COOH是弱电解质。

(2)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如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可证明

CH3COOH是弱酸。

(3)稀释前后溶液的PH与稀释倍数的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至

原体积的IOoo倍,若PH小于5,则证明该酸为弱酸;若PH为5,则证明该酸为

强酸。

角度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f+OH-,若要使平衡逆向

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的适量物质或操作是()

A.NHKl固体B.硫酸

C.NaOH固体D.加热

答案C

4.常温下,将浓度为0∙lmol∙L-∣的HF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各量保持增大

的是()

+

c(F^)c(H)

①c(H+)②c(F-)③C(OH-)④Ka(HF)⑤KW(¾而⑦加行

A.①⑥B.②④

C.③⑦D.④⑤

答案C

解析HF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HF的电离,但C(H+)、C(F-)、C(HF)

都减小;温度不变,KV不变,c(H+)减小,贝IJC(OH-)增大;温度不变,Ka(HF)不

变,器系:倦,,C(F一)减小,则黑Fb曾大;根据电荷守恒知,c(H+)=C(OIT)

C(F-)c(H+)-c(0H^)C(OH)C(OH-)c(F^)

+*F-),则,(H+)=而5=1—c(H+),c(H+)增大,故c(H+)减小°综

c(H+)

上所述,C(OH-)、《雨保持增大。

E思维建模电离平衡移动过程中粒子浓度比值变化的判断

c(H+)H(H+)

(1)同一溶液,浓度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如HF溶液:砥丽=又丽。(由浓度

比变成物质的量比)

C(H+)

⑵将浓度比换算成含有某一常数的式子,然后分析。如HF溶液:不丽

C(H+)'C(F-)Ka

C(HF厂而广而?(由两个变量转变为一个变量)

角度三电离平衡与溶液导电性综合判断

5.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P电能力

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ʌ

A.a、b、C三点溶液的pH:c<a<b加水体心、

B.a、b、C三点CEhCOOH的电离程度:c<a<b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ImolLT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体积:

c<a<b

答案C

解析A项,由导电能力知c(H+):b>a>c,故pH:c>a>b;B项,加水体积

越大,越利于CH3COOH电离,故电离程度:c>b>a;D项,a、b、C三点O(CH3COOH)

相同,用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NaOH)相同,故消耗V(NaOH):a=b=c0

6.电导率可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室温下,用(MOOmoIL-

1

氨水滴定10mL浓度均为0.100mol∙L-∣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滴定

过程中溶液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溶液中c(H+)为0.200mol∙L-'

B.溶液温度高低为①>③>②

C.③点溶液中有C(O-)>c(CH3CoO-)

D.③点后因离子数目减少使电导率略减小

答案C

解析醋酸为弱电解质,①点溶液c(H+)<0.200mol∙LT,故A错误;酸碱中

和反应放热,①点溶液温度较低,故B错误;③点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

量的氯化铁和醋酸铁,其中CH3C00一发生微弱水解,则③点溶液中:C(Cl

-)>C(CH3COO-)J故C正确;③点后,溶液体积变大,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致

电导率减小,故D错误。

考点二电离平衡常数

基础自主夯实

1.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里各组分的浓度之间存在一

定的关系。对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来说,溶液中画弱电解质电离所生成的各种

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做电离

平衡常数,简称画电离常数,用K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弱碱

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b表示)。

2.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1)对于一元弱酸HA

HAH++A^

__c(H+)∙c(A-)

电离常数Ka=∣01]C(HA)

(2)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B++OFT

_^(OH-)∙c(B+)

电离常数Kb=∣02∣C(BOH)

3.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1)影响因素

①内因(决定因素):弱电解质询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2)特点

①某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回温度有关,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

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画吸热的,故温度升高,疝闸增大。

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厨Kal>Ka2>Ka3,

通常Kal>>Ka2,故多元弱酸的酸性一般取决于其函第一步电离。多元弱碱的情况

与多元弱酸类似。

4.电离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国易电离,其酸性或碱性相对

越国强。

5

例如,在25℃时,Ka(HNO2)=4.6x10-4,/Ca(CH3COOH)=1.8×10^,因而

相同条件下,HNO2的酸性比CH3COOH强。

误点查正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

(1)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用不同。

错因:对于同一弱电解质,K仅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

(2)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错因:温度不变,K不变。

(3)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C(H+)大。

错因:溶液中c(H+)还与酸溶液浓度有关。

(4)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C2(H+)∙C(COΓ)

Ka~C(H2CO3)-

C(H)∙c(HCO0)

错因:H2CO3是二元弱酸,分两步电离,则Kal=C(H2C()3)、Ka2=

c(H+)∙c(∞Γ)

c(H∞χ)-

课堂精讲答疑

1.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如常温

8

下,CH3COOH的Ka=I.75x10-5,HClo的Ka=2.95×10-,则酸性强弱为

CH3COOH>HClOo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盐的

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弱。如醋酸的Ka=I.75x10-5,次氯酸的

Ka=2.95x10-8,则相同浓度的醋酸钠和次氯酸钠溶液的pH:醋酸钠〈次氯酸钠。

(3)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或者判断产物是否正确。一般强酸能将弱酸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

如:常温下,H2CO3和HClo的电离常数分别为H2CO3:Kal=4.4x10-7,乂2

=4.7xlOTI

HClO:Ka=3.0x10-8

故酸性:H2CO3>HClO>HCOi

因此:①HCIO与NaHCo3溶液不反应。

②HCIo与Na2CO3溶液反应:COV+HClO=HCOf+ClCT。

③向NaClO溶液中通入CO2:Clcr+H2θ+CCh=HClO+HCCK(反应方程

式与通入CO2的量无关)。

(4)判断溶液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利用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如:

C(CH3C00^)C(CH3COCΓ)∙c(H+)

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C(CH3C00H)=c(CH3C00H)∙c(H+)=

KaC(CH3COO)

市y,加水稀释时,C(H+)减小,Ka不变,贝J(CH3C00H)增大。

2.有关电离常数计算的三种题型(以弱酸HX为例)

⑴已知C始(HX)和C(H+),求电离常数。

HXH++X

起,始/.C始(tHuvX∖)OnOA

(mol∙ɪʃɪ)*

平衡’.C始(HX)-C(H+)c(H+)c(H+)

(mol∙Lɪ)te

,C(H+)∙c(X-)C2(H+)

+

贝IJKa=C(HX)=Cte(HX)-C(H)

由于弱酸只有极少一部分电离,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始(HX)

C2(H+)

始则心市K,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c(H+)≈c(HX),Ka1C始(HAj

⑵已知C始(HX)和电离常数,求c∙(H+)°

同理可得κa=则c(H+)=4Ka∙c始(HX),代入数

。始(口入)-C(H)。始入)

值求解即可。

(3)特定条件下的Ka或Kb的有关计算

25℃时,amol∙L“弱酸盐NaA溶液与bmol∙L∣的强酸HB溶液等体积

混合,溶液呈中性,则HA的电离常数Ka求算三步骤:

第一步一电荷守恒:c(Na+)+c(H+)=C(OH-)+c(A-)+c(B-)。C(A-)=c(Na+)

a-b

-c(B-)=2

aaci—b

第二步一元素质量守恒:c(HA)+c(A-)=于C(HA)=5-F

a-b

10-7

c(H+)∙c(A-)×2

第三步一K=

c(HA)aa-b

3.电禺度

⑴概念: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

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弱电解质总分子数的百分数。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一

⑵表达式:α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x'007°或ɑ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

溶液中原有弱电解质的总分子数X九

(3)影响因素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度增大;降低温度,

温度

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度减小

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

浓度

液浓度减小时,电离度增大

(4)意义:衡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在相同条件下(浓度、温度相同),不同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

题组巩固提升

角度一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6x10-4、4.9x10-K)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

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由止匕可判断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A.Ka(HF)=7.2x10-4

B.Ka(HNO2)=4.9x10“°

C.根据其中两个反应即可得出三种酸的强弱关系

D.Ka(HCN)<Ka(HNCh)<Ka(HF)

答案B

2.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HXHYHZ

电离常数K9×10^79×W6l×10^2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mol∕L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mol∕LHX溶液的电离

常数

答案B

角度二电离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

3.(1)在25C下,将αmol∙L-的氨水与0.0ImOILT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O=C(CI)则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

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o

(2)已知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0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

5

C(H2CO3)=1.5×10-mol∙L-'o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

H2CO3HCOi"+H+的平衡常数KaI=。(已知107.60=2.5x10-6,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10-9

答案⑴中丁丽(2)4.2×10-7

u-U.UI

解析(1)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式为C(NH3)+

C(H+)=C(Cl-)+C(OH)因C(NH/)=C(Cl)故有c(H+)=c(OH)溶液显中性。

C(NHq)∙c(OH-)0.005X10-7ι0-9

=

Kb=C(NH3∙H2O)annn.=a-0.01°

C-U.UUJ

+

4.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HC2O4+HKai,HC2O4C2θΓ+

H+Ka2,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

所得溶液中H2C2O4、HC2θ4sC20K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0)与溶液PH的关

系如图所示。

I-H2C2O4

2-HC20;

3-C,θΓ

则常温下:

⑴Kal=o

(2)Ka2=o

2

、、C(HC2Oi)

(3)溶液中C(H2C2θ4>c(C2θ∙)=-------------

答案(I)Io-I∙2(2)10^4∙2(3)1000

E方法技巧利用分布系数图像计算弱酸的电离常数

某二元弱酸(H2A)溶液中,H2AsHA-sA?-的物质的量分数次X)随PH的变化

如图所示:已知3")=C(H2A)+C(HA-)+c(A2-)_

二元弱酸中存在电离平衡:

H2AFT+HA-KaI

+2

FLVH+A"Ka2

a点(PH=I.5):<5(H2A)=3(HA-)即c(HA^)=c(H2A)

C(H+)∙c(HA-)

Kal=c(H+)=101.5

~c(H2A)-

b点(PH=4):J(HA-)=J(A2^),即C(HA-)=C(A2-)

C(H+)∙C(A2-)

Ka2=-C(HA-)-=c(H+)=W4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强酸(碱)与弱酸(碱)

的比较

[素养要求]通过对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性质比较进行总结,加强对强弱电

解质概念的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口素养提升

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比较。

1.实验设计判断强、弱电解质

实验设计思路:以判断室温下某酸(HA)是否为弱酸为例

实验方法结论

①测0.01moI∙L-'HA溶液的PHpH=2,HA为强酸pH>2,HA为弱酸

②测NaA溶液的PHpH=7,HA为强酸pH>7,HA为弱酸

③相同条件下,测相同浓度的HA和若HA溶液的导电能力比HCl溶液的弱,

HCl溶液的导电能力则HA为弱酸

④测相同PH的HA溶液与盐酸稀释

若HA溶液的PH变化较小,则HA为弱酸

相同倍数前后的PH变化

⑤测等体积、等的溶液、盐

PHHA若HA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H2较快且最终

酸分别与足量锌反应产生H2的快慢产生H2的量较多,则HA为弱酸

及H2的量

⑥测等体积、等PH的HA溶液和盐

若HA溶液耗碱量大,则HA为弱酸

酸中和等浓度碱所需碱的量

2.两方面突破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⑴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比较

中和碱与活泼金属反开始与金属反

'目

c(H+)PH

的能力应产生的量应的速率

酸\H2

盐酸大小大

相同相同

醋酸溶液小大小

⑵相同pH、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比较

\比较

与足量活泼金

中和碱开始与金属反

%目

+

c(H)c(酸)属反应产生H2

的能力应的速率

酸\

的量

盐酸小小少

相同相同

醋酸溶液大大多

注意:一元强碱与一元弱碱的比较规律与以上类似。

3.图像法理解强酸、弱酸的稀释规律

⑴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PHp

7CH£00H.............,f'CH,CQOH............

a

b可

0V,H水)0v∣Vi~∏4q

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盐

醋酸的PH大酸加入的水多

⑵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醋酸

PHIpHI

L7HCi>?>'''

Z6HC><>"....

p^∩CH3C()()HcΓ∕p,fcH3COOH

OV'W水)O¼κiξziq

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醋酸

盐酸的PH大加入的水多

4.一元弱酸和一元强酸与金属的反应(以盐酸和醋酸为例)图像

□素养专练

角度一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1.室温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

A.0.1mol∙LTNH3∙H2O的PH小于13

1

B.0.1mol-L^NH4Cl溶液的pH小于7

C.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lmol∙L-∣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

D.0.1mol∙L-'NH3∙H2O能使无色酚酸试液变红色

答案D

解析D项,只能说明NE∙H2。显碱性,不能说明其是弱碱。

2.下列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组合是()

①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②白醋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③0.1

mol∙L-∣醋酸的PH比0.1mol∙L-∣盐酸的PH大④蛋壳浸入白醋中有气体放

出⑤0.1molLτ醋酸钠溶液pH=8.9⑥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

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的速率慢

A.②⑤⑥B.③④⑤⑥

C.③⑤⑥D.①②

答案C

角度二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性质比较

[阳,,∣曲线口

3.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芸三=曲线I

5.0x10-4和1.7x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Γ''

一加水.积

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I代表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HA)∙c(OH^)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C(A-)一^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

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a+)相同

答案C

解析由Ka(HNO2)>Ka(CLhCOOH)可知,酸性HNo2〉CH3COOH。pH相同

的两种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PH变化大,所以曲线∏为HNθ2,A错误。

b、C两点处,b点酸性强,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c点>b

C(HA)∙c(OH-)C(HA)∙c(OH-)∙c(H+).KwP-

点,B错误。从C点到d点,

C(A-)c(A-)∙c(H+)=Ka,KW和Ka

是两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比值就不变,C正确。a点PH相同,则CHBCOOH

的浓度大,恰好中和时消耗的NaoH多,即溶液中〃(Na+)多,D错误。

4.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用a、b、C填空)。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o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的

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o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o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

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o

(5)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

锌,则开始瞬间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M相同状

况),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o

(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IOO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O

答案(1)b>a>c(2)b>a=c(3)c>a>b

(4)c>a=b(5)a=b=ca=b>c

(6)c>a=b

高考真题演练

1.(2022•海南高考改编)NaC10溶液具有漂白能力。已知25℃时,Ka(HCIo)

=4.0×10-8o下列关于NaCIo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0.01mol∙LT溶液中,c(C10^)<0.01mo]L''

B.长期露置在空气中,释放。2,漂白能力减弱

C.通入过量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θ2+CKT+H2O=HSOJ+HClO

D.25℃,pH=7.0的NaClO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C(HClo)>c(C10)=

c(Na+)

答案C

2.(2022•浙江6月选考)25℃时,苯酚(CGHSOH)的Ka=LOXlOT°,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等PH的C6H5ONa和CH3COONa溶液中,c(C6H5O

^)>c(CH3COO^)

B.将浓度均为0.10mol∙L-'的C6H5ONa和NaOH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

均变大

C.25。C时,C6H5O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测得pH=10.00,则此时溶

液中C(C6H5O-)=C(C6H5OH)

D.25℃时,0.1OmoI∙L∣的C6H5OH溶液中加少量C6H5ONa固体,水的

电离程度变小

答案C

3.(2022•全国乙卷)常温下,一元酸HA的Ka(HA)=LOXIO-3。在某体系中,

H+与A-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溶液I膜溶液n

pH=7.0pH=l.0

H*+A>=≡HΛ'∙­->HΛ^H*+Λ'

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I中c(H+)=c(OH-)+c(A-)

(c(A-))1

B.溶液II中的HA的电离度[cχ(HA)J为而

C.溶液I和II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I和II中的C总(HA)之比为10^4

答案B

解析常温下,溶液I的pH=7.0,则溶液I中C(H+)=C(OH-)=1x10-7

mol∕L,c(H+)<c(OH-)+c(A-),A错误;常温下,溶液∏的PH=I.0,溶液中C(H

c(H+)∙c(A^),

+)=0.1mol/L,Ka=C(HA)=LOx-总(HA)=C(HA)+C(A)则

0.1c(A-),c(A^)1

C总(HA)—C(A-)=L0X"解得煮的=而,B正确;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和∏中的C(HA)相等,C错误;常温下溶液I的PH=

、c(H+)∙c(A^)、

7.0,则C(H+)=1x10-7moi∕L,Ka=-----­=1.0×10^3,C总(HA)=C(HA)+c(A

C(I^iA)

10-7[C⅛(HA)-C(HA)],,

3

^),-----六而------=1∙0×10-J则溶液【中C总(HA)=(IO4+i)c(HA),溶

c(H+)∙c(A^),

液∏的PH=Lo,贝IJc(H+)=0.1mol∕L,Ka=C(HA)=LoXlo一,c总(HA)=C(HA)

0.1[c⅛(HA)-c(HA)],

+’(AD,—---------=1.0×10-3,溶液Il中c,⅛(HA)=1.01c(HA),因为

溶液1和∏中的C(HA)相等,故溶液I和H中C总(HA)之比为[(g+Dc(HA)]:

[!.Olc(HA)]=(104+1):1.01^104,D错误。

4.(2022•辽宁高考)甘氨酸(NH2CH2COOH)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25℃

时,NHyCH2COOH、NH寸CH2COO-和NH2CH2COO-的分布分数

ɔc(A2-)^

如次A?1=MHA-\“A?1与溶液PH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H2A)+C(HA)+C(A)

()

L0

8

分o.

布o.6

分o.

4

数o.

2

0

O246CO4

Io12

A.甘氨酸具有两性

B.曲线C代表NH2CH2COO-

C.NH^CH2COO-+H2ONH才CH2COOH+OIT的平衡常数K=Io-Il$5

2

D.C(NHƩCH2COO-)<C(NHyCH2COOH)∙c(NH2CH2COO-)

答案D

5.(2021.浙江高考)某同学拟用PH计测定溶液PH以探究某酸HR是否为弱

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C时,若测得0.01mol∙L-'NaR溶液pH=7,则HR是弱酸

B.25C时,若测得0.0ImOlL-IHR溶液pH>2且pH<7,则HR是弱酸

C.25C时,若测得HR溶液pH=",取该溶液10.0mL,加蒸储水稀释至

IOSOmL测得PH="h-a<l,则HR是弱酸

D.25℃时,若测得NaR溶液pH=%取该溶液10.0mL,升温至50℃,

测得pH=乩a>b,贝IJHR是弱酸

答案B

解析25℃时,若测得0∙01mol∙L"NaR溶液pH=7,可知NaR为强酸强

碱盐,则HR为强酸,A错误;25℃时,若测得0∙01mol∙L-1HR溶液pH〉2且

pH<7,可知溶液中c(H+)<0.01mol∙L-',则HR未完全电离,HR为弱酸,B正确;

假设HR为强酸,取pH=6的该溶液10.0mL,加蒸储水稀释至100.0mL测得此

时溶液pH<7,C错误;假设HR为强酸,则NaR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

升温至50°C,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pH减小,D错误。

6.(2020.浙江高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0^7mol∙L^l的盐酸中c(H+)=2.0×10^7mol∙LT

B.将K。溶液从常温加热至80℃,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HCN是弱电解质

D.常温下,pH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增大

答案A

解析溶剂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数量级与溶质HCl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

数量级相差不大,则计算盐酸中氢离子浓度时,不能忽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其

数值应大于2.0X10-7,故A错误。

7.(2020•北京高考)室温下,对于ILSlmolLT醋酸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该溶液中CH3COO-的粒子数为6.02×lO22

B.加入少量CIhCOONa固体后,溶液的PH降低

C.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ι(CH3C00-)⅛拉(CH3COOH)之和始终为0.1mol

+

D.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S-+2H=H2O+CO2↑

答案C

8.(2021.河北高考节选)雨水中含有来自大气的Co2,溶于水中的CO2进一

步和水反应,发生电离:

①CO2(g)CO2(aq)

+

②CO2(aq)+H2O(I)H(aq)+HCOf(aq)

25°C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K。

溶液中Co2的浓度与其在空气中的分压成正比(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比例系数为ymol∙L-I∙kPa1当大气压强为PkPa,大气中CO2(g)的物质的量

分数为X时,溶液中H+浓度为mol∙L-∣(写出表达式,考虑水的电

离,忽略HC(M的电离)。

答案7κpχy+Kw

1

解析由题可知,P(CO2)=PkPa•%,则C(CO2)ɪʃmol∙L-'∙kPa^×MCO2)

=PXymoI∙Li忽略HC(K的电离,C(H+)=C(HCo5)+C(OH-),结合K=

C(H+)-C(HCOf),--------------

C(CO2)'可得C(H)=ΛjKpxy+Kwo

9.(2020∙全国卷H节选)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

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dd(X)=C(HCIo"ICIO)X为HCIO或Clo-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a值为

答案10-7.5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室温下,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乙酸溶液能导电

B.0.01mol-L-'乙酸溶液的pH>2

C.乙酸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乙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B

2.已知室温时,01mol∙LT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常数约为IxlO-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6倍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醋酸和硫酸相比,醋酸的导电性弱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B.用等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盐酸,消耗氢氧化钠的

体积小

C.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稀释相同倍数后与足量镁反应,醋酸产生

氢气多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除联猾的值增大

D.

答案A

解析相同条件下,等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氨水的浓度远大于氢氧化钠,

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盐酸,消耗Nth∙H2θ和Nae)H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消耗

氢氧化钠的体积大于消耗氨水的体积,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