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第1篇】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2.进一步训练朗读,指导学生运用重音和停连,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和层次变化。
3.感受作者对于雨的热爱,对于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轻松导入,带入“雨”境
导入: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刘湛秋先生的一篇美文《雨的四季》。雨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细心地观察
过雨,老师今天特地带来了4幅雨景图,请每个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幅,
并且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出示关于雨的:
学生选择并阐释理由之后,教师总结:原来,雨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是
如此的美丽,雨就像是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动听的
旋律。在文学家的笔下,雨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接下来,我们一起
走进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刘湛秋先生的美文《雨的四季》,
去感受春、夏、秋、冬不同的雨趣。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重在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
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
为了尽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赏“雨”的情景,我们特
地选择了导入。这4幅内容有雨中的,也有雨后的;有全景的,也
有特写的;有人物的,也有动物的,这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在引导学
生说喜欢的理由的同时,也为后面的语言赏析和写作环节作好了铺垫。
二、整体感知,初感“雨”趣
1.快速默读文章,完成两个任务。
(1)找出你不认识的字词和你认为有必要积累的字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
预设:
(1)文章需要积累的字词:
粗犷、浇灌、静谧、高邈、莅临、吝啬、冷冽、干涩、咄咄逼人、草
垛、池畦
(2)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表达作者对雨的喜欢之情。
第二部分(第2—5段):描写四个季节雨的不同形象和特点。
第三部分(第6—7段):表达对于四季雨的赞美和喜爱。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四季雨不同的形象和
特点。
要求:一边朗读,一边在文章空白处做好旁批或者在原文中做好圈点
笔记,用几个形容词概括四季雨不同的形象和特点。
(1)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做笔记;教师巡视。
(2)在黑板上分出四块区域:春、夏、秋、冬,一个小组负责一个
季节,小组组员上讲台板书某个季节雨的形象和特点,并说明理由。
当一个小组完成任务后,其他小组可以适当补充。
明确:春雨特点——清新、润泽、甜美。
夏雨特点——热烈、粗犷、奔放。
秋雨特点——沉静、端庄、深情。
冬雨特点——自然、平静、纯洁。
(学生如果有另外的词语概括,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强调了字词的积累;
二是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
这既训练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也为下一个环节的品读打好基础。
三、赏析朗读,交流“雨”声
导入:刚刚我们已经初步领略到刘湛秋笔下的雨在四季中不同的魅力,
这种魅力的呈现离不开作者诗意的语言。接下来,我们要好好品味一
下这篇文章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文字生动地表达出来。
1.给例子,学方法。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思考:怎样读才能很好地演绎这句话?
重音——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加以特别强调的字、词
或短语。
解读:这句话描写的是春雨到来给大地带来的生机,大地变美了,小
草苏醒了,句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和象声词,写出了作者对于春雨到
来的喜悦,所以我们朗读时要做这样的朗读处理:
(1)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四个季节中的一个进行朗读,按照学生的选
择分好小组(四组)。
(2)以同桌为单位,从已选的段落中选择一个句子进行朗读处理,
要求用到朗读技巧:重音和停连。按照所给例子中用到的停连和重音
符号,在文章中做好标记。
预设(每段一句):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
的/杂草/争前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
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3.共合作,共朗读。
整个小组以朗读者的身份,演绎自己小组所选的段落。朗读可以全组
共同朗读一段,也可以分句子合作朗读或以其他方式呈现,力求有自
己的特色,做到朗读精彩。
设计意图:本文是第一单元中的自读课文。自读课重在调动学生的自
学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读的方法,在熟悉方法的过程中,慢慢地提
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环节给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同时也发挥出
小组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朗读,相互促进,主动感悟语言、亲近文本。
四、比较朗读,感悟“雨”情
教师总结过渡:我们每个小组都用自己的声音演绎了四季的雨的不同
特点,也感悟到作者对于雨的热爱。我们重点研读了文本的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读一读文本的第一部分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
每个学生大声、自由地朗读文本的第一和第三部分,要求继续运用朗
读的技巧。
2.个性朗读。
邀请学生上台朗读,读出重音和停连。
3.研读分析。
(1)这两个部分的抒情和文本第二部分的抒情有什么不同?你更喜
欢哪种?
(2)上文写雨,多用“她”或者“它”指称,为何到结尾部分改成
“你”?
明确: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采用了直接抒情,表达的是作者热情
而奔放的情感;文章第二部分表达的情感亲切而深厚,虽含蓄,但饱
满。两种不同的方式抒发的情感都很充沛。运用第二人称“你”更加
亲切,把雨看作是一个喜欢的对象,将雨拟人化,仿佛面对面地称赘,
是作者情绪饱满到一定程度的宣泄,情感流露更直接。
(3)在上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研读:为何文章的题目是“雨的四
季”,而不是“四季的雨”?
明确:“雨的四季”将雨人格化,变得更鲜活,就像一个人经历了春
秋逐渐丰盈的生命历程。
设计意图:文章的首尾部分和中间部分的抒情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
这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朗读去体会两种不同的情感流露方
式,进而体会作者对雨的情感的升华。从第一段的“喜欢”到最后一
段的“爱恋”,从一开始称呼雨“她”或“它”到最后称呼雨为“你”,
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雨的情感越来越深,越来越强烈。最后分析文章
的题目,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于雨的热爱。
五、布置作业,积累“雨”句
总结:今天我们运用朗读的方式,感受到了刘湛秋先生对于雨的那份
深情,也初步感受了文本诗歌一样灵动的语言。
作业:请选择《雨的四季》中你喜欢的描写雨的句子,课后进行背诵
积累。
设计意图:课后巩固,积累语言,同时为下节课的语言赏析打好基础。
《雨的四季》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充满诗意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的风格,借鉴
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教学过程:
一、精读文本,品味语言
1.检查作业,背诵美文。
要求学生上台背诵自己积累的《雨的四季》中描写雨的句子。
2.激发想象,赏析美文。
其他学生在欣赏同学背诵的同时,展开想象,赏析同学背诵的句子或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同学背诵的句子所描绘的画面。
示例:
(1)句子: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
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
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过后,树从
寒冬苏醒过来,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表达了作者对
雨的喜爱。
(2)句子: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
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
鼻子和嘴唇。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了
春雨到来后,小草复苏、空气清新、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的景象,营
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给人以无尽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
(3)句子: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淫而苦的
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
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赏析:这里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冬天带给人们“冷冽”“刺激”“干
涩而苦的气息”,冬雨却带来了“温暖”和“湿润”,“漾出花和树叶
的气息”,给人以希望。表达了作者对于冬雨的喜爱。
3.总结方法,指导写作。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为什么作者可以写出如此诗意的画面?除了细心
地观察之外,大家发现还有哪些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观察的角度(不同角度,正面侧面)
景物的特征(不同时间,不同特征)
具体的描绘(善用修辞,推敲字词)
思维的拓展(展开联想,丰富想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赏析语句入手,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语言之妙,进
而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为下个环节的模仿写作打好基础。
二、学习方法,模仿创作
刘湛秋在《愉快的自白》中说:“把自己的眼睛投向天空和大地,又
去寻找更美好、欢乐、更富有创造性的生活。”在《雨的四季》中有
很多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请参照示例,展开想象和联想,运用
修辞,选择我们初学本文时老师展示的4幅画中的其中一幅,写一句
话。
示例:小草—蚯蚓: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
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学生仿照示例,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修辞,描写画面,师生共同评
价。
设计意图:在上环节句子赏析和方法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写作,
为了降低难度,用了课文中的示例,同时继续沿用导入时候用过的,
动用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师生点评,提升写
作的质量。
三、想象情景,续写段落
1.引导学生继续采用上面学过的写作方法,以“雨季”为题,想象情
景,为未完成的一段文字续写一个完整的片段。
未完成文字:雨季来时,石头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
苔已干枯,在一片未干枯的苔上正开着小小的蓝花、白花,有细脚蜘
蛛在旁边爬,河水在石缝间流出——
方法:
(1)四人小组合作,先讨论省略的画面景物(可以采用思维导图)。
(2)小组成员分景物描写。
(3)将小组成员各自描写的内容组合成一篇短文。
(4)组员讨论修改,升格短文。
2.各小组展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设计意图:此环节进一步加大写作的难度,从写一句话,提升到续写
一段话;从看图写话,提升到续写段落。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共同讨论省略的画面景物,小组共同创
作,小组共同修改,小组共同展示成果,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
火花。
四、总结提升,余钟磬音
《雨的四季》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的
角度,运用多种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了四季的雨不同的特
点,写出了雨无穷的魅力,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和喜爱,表达了对
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我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感受了作者诗意的语言,学习了作者写景的
方法,还尝试了写作。在我们看似寻常的生活中,珍藏着许多美丽。
让我们学会用我们的眼睛发现生活之美,用我们的笔去描绘生活,让
我们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作业:
1.课后阅读刘湛秋的诗歌,进一步学习他诗意的语言。
2.课后搜集其他作者描写雨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3.尝试写自己看到的雨,以“(地点)的雨”为题,写一篇
400字左右的短文。
设计意图:课后巩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刘湛秋写作的语言风格。比
较阅读其他作家笔下的雨,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积累写作方法。
再尝试运用学过的方法,写写自己看到的雨,让学生学会用心去观察
生活,用心去描绘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
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
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
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赏析
本文的语言特色。
2、如何启发学生将展开联想与想象后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用形象而
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1、自读法: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诵读法:配乐朗诵,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
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3、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提
出问题,探究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读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二、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配乐展示四季不同的雨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雨的气息,提
高学生对赏析本文的兴趣。今天,我们进行一个“联想与想象”的训
练。所谓“联想与想象”是指读者选定了主要的鉴赏切入点后,随着
作者的行文思路,面对文章中的情与景,进行主观的体验与感受,要
么由此及彼,要么由表及里,要善于通过比较,进行发散思维,从而
使阅读内容经过读者自己的再创造而得到拓展与丰富。就让我们利用
这种鉴赏方法来品读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来感受不同季节雨的
性格吧!
三、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
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
抒情诗之王”。
四、整体感知,鉴赏文章
(-)朗读课文配乐,教师范读2—5段,要求同学在听的同时注意
文章语气、节奏;并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思想情
感。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体现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词语。
(二)分小组讨论,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
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不必强求一致):春雨:美丽、娇媚夏雨:
热烈而又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思冬雨:自然、平静作者通过形象化
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
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三)宋代苏轼曾经称赞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刘
湛秋先生也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饱含深情的笔墨,深刻独到的观察,
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现在,请大家继续以小组为单位,
从文中找出一幅幅画面,交流、讨论,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
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所体味到的四季的雨。(注:此处可引导学生重点
讨论春雨,但也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操作,不给定答案。教师引导学
生注意几个基本要素是课文原句、修辞方法、画面描述、艺术技巧等。
学生可读、可写、可朗诵自己心目中的雨景,不拘一格。)
(四)师生在充分欣赏了四季雨不同的美景后,再来想象,作为一个
能这样细腻地体会身边雨的性格的人,作者该有怎样的一种胸怀?你
觉得象你所知的哪一位作家?(注:此处答案灵活多变,强调发散性
思维,学生可回答如李乐薇、席慕容等人,只要讲出共同点,言之成
理即可。)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重点训练了通过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
自己鉴赏散文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明确,课
本是为我们自己以后能够独立地鉴赏文章服务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必局限于固定的题目、答案,要学会自己去寻
找美文,鉴赏美文。
六、作业
根据本文所学习的细节描绘的方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一幅你所
想象的夏雨过后的情景,不少于300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第3篇】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四稿)
【文本简析】
《雨的四季》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它不比朱自清的《春》那么朗朗上口,也不比老舍的《冬天》那么富
有语言风格。但实际上,本文却是可以多角度教学的范本。
它结构清晰,首尾段的抒情前后呼应并有所深入,中间段落的描写生
动而不涩难懂,是学生学习表达的范本。它立意深刻,“雨”中蕴含
着丰富的情感,可以读出多种色彩、读到生命的主题,是散文教学的
范本。教材为它设计了不同角度的批注,有提问,也有赏析。更可以
通过这些内容来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目标预设】
1.感知雨的形象,获得“她”的特点之体验。
2.解读雨的“美”,从熟悉到新奇欣赏散文。
3.浸润雨中情感,情趣到思想收获诗意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解读雨的“美”,从熟悉到新奇欣赏散文。
难点:浸润雨中情感,情趣到思想收获诗意情怀。
【设计思路】
王君老师说过:“教法既是活法。通过教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
众生。以语言文字为桥,还原每一个生命的自然状态,为学生呈现生
命的实相,引导他们回到生命的原点,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理解一切生命的正常渴望。”这样的语文教学,包含着一种语文特有
的情怀。
这篇课文,我渐渐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文章修辞生动,是因为通过
修辞能够让雨中万物“活”起来;文章用细腻的感官描写人的感受。
开头结尾的抒情,更是因此而达到一个生命的高度。原来一切,都在
作者的感悟中进行。
思路由此展开,“似曾相识的熟悉,未曾遇见的新奇——都源自作者
对生活炽热的爱、细腻的悟、精致的言。”以此为本篇写景散文的阅
读策略,贯穿课堂始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小桥流水,烟雨画船的苏州,又迎来了梅雨季节。雨,给你带来的是
什么样的感受?
是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对雨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就像宋代赵
师秀就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雨声,有蛙叫,
好不热闹。可是反衬出的却是作者内心的孤寂。
今天这节课,我带上“雨”、你带上“心”,一起走进雨的世界。
二、引趣为先
下面,让我们首先走进作家汪曾祺的《下大雨》:
雨真大。
下得屋顶上起了烟。大雨点落在天井的积水里砸出一个一个丁字泡。
我用两手捂着耳朵,又放开,听雨声:呜—哇;呜—哇。下大雨,
我常这样听雨玩。
雨打得荷花缸里的荷叶东倒西歪。
在紫薇花上采蜜的大黑蜂钻进了它的家。它的家是在椽子上用嘴
咬出来的圆洞,很深。大黑蜂是一个“人”过的。紫薇花湿透了,然
而并不被雨打得七零八落。
麻雀躲在檐下,歪着小脑袋。
蜻蜓倒吊在树叶的背面。
哈,你还在呀!一只乌龟。这只乌龟是我养的。我在龟甲边上钻了一
个小洞,用麻绳系住了它,拴在柜橱脚上。有一天,不见了。它不知
怎么跑出去了。原来它藏在老墙下面一块断砖的洞里。下大雨,它出
来了。它昂着脑袋看雨,慢慢地爬到天井的水里。
4.读来有什么感觉?
5.是呀,《下大雨》也勾起了陈老师对儿时下雨天的回忆,你们猜,
哪句话是陈老师经历过的?
6.好文章啊,就有这种感觉,一读就有这种熟悉的味道。这篇文章,
哪个词、哪个字或者是哪句话让你想起了点什么?
2.有没有哪里让你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自由地说,畅所欲言)
预设:1、我用两手捂着耳朵,又放开,听雨声:呜——哇;呜——
哇。下大雨,我常这样听雨玩。
我喜欢“我用两手捂着耳朵,又放开,听雨声:呜—哇;呜——哇。
下大雨,我常这样听雨玩。”这句话,我听到了“呜——哇;呜——
哇”的声音,心里觉得特别有趣,有趣到自己也想在下大雨的天气里
这样玩一玩。
2.大雨点落在天井的积水里砸出一个一个丁字泡。
我喜欢“大雨点落在天井的积水里砸出一个一个丁字泡”这句话,我
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丁字泡,大大的,像透明水晶球一样,我特别想去
摸摸它。
板书:看、听、闻
学生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感受。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读文章?首先去发现似曾相识的熟悉
之处,继而发现未曾遇见的新奇之处,然后从新奇之处发现文章之妙、
作者所想及自身所感。今天,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学习《雨的四季》。
三、意在文前
1.《下大雨》短短200字的文章,让我们有这么多感受。它让陈老师
也抑制不住想要诉说一番自己的内心了:确实,《雨的四季》中描述
的四季不同的雨的形象,让我瞬间有了一种熟悉感:雨声不同,在我
们的心中也形成了不同的形象,留下了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雨。
齐读:“这就是雨,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用心聆听,才能体会它的
深意。它毫不吝(Iin)啬(se)灵动的身躯,淅(xT)淅沥(I
I)沥落满人间,时而铁马冰河般粗犷(gudng),时而润物无声般
静谧(mi),它如诗如画,莅(Ii)临人间,滋润万物。”
这段话既暗藏着《雨的四季》的生字词,更是陈老师对雨的感受。
你们总结一下,这一段我对雨的感受,从怎么写出来的?
对,从生活体验出发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再到遇见了刘湛秋的
《雨的四季》。
这是、一篇比较长的自读课文,你敢不敢来挑战?文章虽然长,但是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整体把握它的内容,应该不难。
结构怎样,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2.文章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刘湛秋对雨的态度:“她给我的形象
和记忆,永远是美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她”:快速浏览文章,概
括四季雨的特点。
春雨:娇媚美丽(少女)
夏雨:热烈粗犷(姑娘)
秋雨:端庄沉静(妇人)
冬雨:自然平静(老者)
归纳总结:原来,这就是那个“她”呀!雨的四季,犹如女子的一生;
“她”,也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而且,不论哪个阶段的她,都是美的。
在作者的心中,雨的四季哪里还只是雨,她已然幻化成生命中不可或
缺的亲人。所以,作者用“她”而不是“它”来指代雨。
四、熟悉与新奇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她”的美:细读文章,寻找熟悉和新奇。
1.出示:
哪里让你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请用波浪线划出来。
哪里让你产生未曾相识的新奇感?每个季节只需找一处,用横线划下
来。
2.配乐读文,静心思考。
3.交流分享。师引导语:一字一词之趣,修辞方法之美,多感官运用,
情感表达之美等。
C.春雨:(熟悉、新奇)
预设: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绿茵茵的波浪。”这句话,我看到
了许多睁开眼睛的树,明亮的像天上的星星。树枝张开柔软的手臂,
像妈妈在亲昵的抚摸着孩子。特别温暖、安详。叶子像绿茵茵的波浪
一样在舞动,让我觉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师引导语:拟人的特点是让物人格化,这是和比喻有区别的。比喻重
点关注两个事物的相似度,而拟人关注的是人格化的动作、情态。所
以“每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从“睁开”两字可以看出
是拟人。“仿佛”,并非比喻词,而是说明这句话是虚写,是作者想象
的。你关注到了修辞手法。通过修辞手法我们看到了这句话的美,这
么美的句子当然不能放过要好好品读。
齐读。
指导朗读。重读“仿佛、顿时、简直”,注意有修辞手法句子的韵律。
再次齐读。
3.“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这句话,我看到了正在翻动的小草,在春雨的洗淋之后,焕发出勃勃
的生命力;我听到它在向上生长时发出的沙沙声,让人看到新生的力
量。
师引导语:植物像动物,而且用听觉的角度表达出他们的相似之处。
让我们体会到了比喻之精妙。因此,我们了解到:原来比喻可以利用
各种感官而达到如此博大精深、精妙绝伦的高度。
B.夏雨:(熟悉、新奇)
预设: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
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我看到了铺满河面的荷叶,他们挨挨
挤挤,像张开笑脸的胖娃娃,让人觉得开心难耐;我听到了雨点、蝉、
蛙鼓一起奏响的交响曲,声音温婉动听,像百灵鸟在歌唱,让人觉得
心胸舒畅。
师引导语:跟着作者的步伐,我们也开启了奇妙的想象之旅。你关注
到了视觉、听觉,还不忘加上自己的想象:挨挨挤挤的荷叶像张开笑
脸的胖娃娃,蝉和蛙鼓的叫声像百灵鸟在唱歌。你的语言表达已向着
刘湛秋迈步了。
C.秋雨和冬雨(熟悉、新奇)
师:“如果说,春夏之雨的美是纯粹的感官享受,那么秋雨和冬雨的
美,需要人们潜心静气,细细思考。因为她们更关注人的感受。”
预设:
1.“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
需要安静和沉思啊!”这句话,它让我想到了当成功来临的时候,要
保持谦虚和平静,不能因为一次的成功而骄傲放纵,所谓谦虚使人进
步,骄傲诗人落后。
师引导语:事实上,雨是自然现象,我们或喜或悲,都是主观感受,
人生遭遇不同,读雨的感受也各异。
2.“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哭的气息,当雨在
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这句话,旁边
的批注问“特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贷款进货合同(2篇)
-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11章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含答案
- 荷花 作文 课件
- 西京学院《中国文化经典选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非线性编辑》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史学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32∕3920-2020 住宅设计标准
- 减肥与健康PPT
- 颈部解剖图谱.ppt
-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超全)
- 输电线路设计—导线风偏计算及校验实用教案
- 小学语文专题讲座
- 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培训(课堂PPT)
- 高速铁路桥梁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
-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报告
- 车库顶板行车及堆载方案
- 电梯井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