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_第1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_第2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_第3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_第4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环境建设情况介绍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开展中心根据教育部各部门工作职能的划分

科技开展中心主要工作职责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审批教育部直属院校的经济行为。包括高校企业改制、新设公司、公司股份变更等;高校科研基金、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组织高校申报国家科技产业化的几个方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资产与运营管理。2006年年初,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表。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开展,引领未来。高等学校和广阔科研人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要有所奉献。但我们离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我国整体创新能力较弱,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开展的三个台阶。所有新的理论发现、90%的创造专利都掌握在兴旺国家手里。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2000年,2004年,体制性障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可谓任重道远。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包括相关政策和机制以及科研资源的分配和布局都有很多不适应之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应该发挥核心作用。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开展,高校科研的开展尤其显著,无论是队伍建设、条件改善,还是水平提升,对国家、社会的奉献都有很大。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也是进行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工程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等。这些年,国家对高校建设增加的投入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科研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实效更加明显。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中,高校必将成为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大有作为。主要内容高校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申请124关于科研工程经费申请关于申报高校科技奖励关于良好科研环境建设26关于科研导向的几点思考351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持续稳定发展2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3高校科研设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4高校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一、高校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1.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持续稳定开展经过50多年的开展,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开展〔高校1982年才开始有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户头〕,高校科技工作已经由我国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逐渐开展成为根底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高校科技工作已经在国家科技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开展也做出了突出奉献。2.高校已成为我国根底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校从事科研活动人数33.6万〔18.9万〕;两院院士562人,占全国的4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02人,占全国的60%;根底研究优秀创新群体73个,占全国的52%。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校通过竞争,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方案”、“973方案”、科技攻关、国防军工等科研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3.高校科研设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确实立,以及国家“九五”、“十五”规划、“211”、“985”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开展,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开展奠定了根底。在研究基地建设方面,到2007年,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40个,约占全国的62%。建在高校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82家,占全国总数的28.7%,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22个。实验室场地面积增大,实验仪器更新,添置。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平均年增25%。中南大学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得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创造奖一等奖;(2004年度)南京大学闵乃本等人的研究成果“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连续两年空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的又一次授奖;(2006年度)清华大学等25所大学联合承担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高校积极参与国际核聚变实验反响堆方案、多个国际空间方案、重要国际生物方案、全球变化研究方案等等。4.高校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高校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占全国授奖比例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自然50%50%84.2%64.3%52.6%51.7%

创造66.7%77.8%78.6%60%55.9%61.0%

进步46.7%48.7%59.1%55.1%59.4%57.6%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申请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方案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方案国家级星火方案国家级火炬方案各省、市相应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形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申请⑴国拨总经费:2.0亿元;立项工程数占申报工程总数的60%;经费支持工程数占立项工程数的30%。⑵支持重点: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阶段的科技工程。⑶实施方式:由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⑷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⑸2007年高校共获得20项,390万元经费支持。1.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方案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申请⑴国拨总经费:1亿元;其中面向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引导工程立项1700项,重点支持200-300项。⑵“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包括:农村科技效劳专项行动、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普专项行动、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专项行动、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行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专项行动、农村信息化促进专项行动、科技扶贫专项行动、星火国际化专项行动。⑶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⑷2007年高校共获得89项,2030万元经费支持。2.国家级星火方案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申请⑴火炬方案宗旨是: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与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年经费1.6亿。⑵每年方案立项工程占申报工程的70%以上。07年高校获得43项支持,1400万元⑶重点开展领域: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⑷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3.国家级火炬方案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申请⑴是由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监管,创新基金中心运作实施的政府专项资金,1999-2006年共立项8千多项,资金支持56.5亿。年经费13亿。⑵支持方式: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⑶申报条件:总资产在40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企业均可申报,其中申请无偿资助的企业人数在300人以下,申请贷款贴息的企业人数在500人以下。⑷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4.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三、关于科研工程经费申请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3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1982年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重点大学增拨200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1985年科技拨款体制改革,更名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实行基金制管理,资助高校根底性研究选题。〔一〕基金由来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二〕资助对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全国高等学校〔军事院校除外〕中的博士生导师;2007年起设立新教师工程。〔三〕申报时间和方式每年12月中旬下达通知,第二年的3月31日截止。对各校限额申报。经学校筛选后,由校科研处统一报科技开展中心基金处。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四〕评审方式和条件两级网络评审。按申报的三级学科为标准,由计算机随机遴选出7-9位专家进行网络评审。网络通讯评审主要有以下几个约束条件: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约束条件1.当年申报课题者不参加当年评审;2.本校专家不能评审本校申报课题;3.7-9名专家来自不同的学校;4.在同一三级学科内专家缺乏时,同一学校的专家最多两名。5.同一三级学科的多项课题送相同的专家评审;6.评审专家应为重点大学的教授,缺乏时再选非重点大学的教授;7.交叉学科课题,主学科选四-五名专家,相关学科选三-四名。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五〕课题管理资助课题公布后,作为国家级课题进行管理,从第二年1月开始,期限3年,分3年拨款。课题结束时写出工作总结,并由校学术委员会给出评价意见。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一〕宗旨为鼓励中国大陆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在国内工作并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而设立。分为基金和奖励〔包括教学奖、研究奖〕两类。最近新增加了优选资助课题。〔二〕申请条件国内教师1.现在国内高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不包括兼任教师〕;2.年龄在35岁以下;3.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同等水平〕;4.热爱祖国,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积极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效劳;5.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国外教师:除具备与国内教师相同条件外,还要求:1.具有中国国籍;2.决定不迟于6个月内〔自申请之日算起〕回国任教。〔三〕申请程序基金和奖励按学科分配资助名额,每2年公布一次学科名额分配方案。申请时间:每逢双年的12月1日至第二年的1月31日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四〕申请范围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每校限基金类2名,奖励类2名。〔五〕申请方法〔分国内、外〕申请人填写基金或奖励申请书〔一式七份〕,必须由国内两名教授推荐〔其中一名必须在本校工作〕,推荐书一式七份。国外申请人必须在回国前申请,但推荐者至少有一名在国内高校任教,推荐、审核的学校必须是申请人将回国就职的学校。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六〕评审与审批先由五名专家进行通讯评审,评审结果送基金会参谋委员会及理事会复审,优秀者给基金或奖励。〔七〕课题的管理基金资助每项5000-20000美元。奖励每人1000-5000美元。经费分两次下拨,由个人管理使用,奖金为一次性发放。课题期限为三年,结题时向基金会提交总结和相关成果。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八〕优选资助课题经霍英东基金会第十六届理事会及参谋委员会讨论决定增设优选资助课题。主要资助与国民经济开展与社会需要的课题,每项20000美元。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1.资助领域:能源、环境、信息、材料、生命、交通。2.课题的产生:由参与国家上述六大领域的专家提出,经专家筛选,提出40个左右的命题,再经参谋委员会讨论确定后向社会公布。3.申请条件:符合基金会方法申报条件的教师均可提出申请,不限额。4.评审与审批:同基金、奖励程序相同。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3.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工程〔一〕资金来源国家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工程方案。教育部的该方案约1亿元人民币。管理制度改革,使用30%经费,以工程形式申报,并经专家评审确定。〔二〕用途资助已承担国家重点科研工程的教师,聘请外国专家进行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以促进和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资助往返国际旅费,4个星期到6个月生活费。〔三〕申报各直属高校教师自由申报,不限额。由各高校外事办公室汇总后,送教育部科技开展中心基金处。3.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工程〔四〕评审与资助只使用通讯评审方式。同其他基金相同,经教育部审定后,报外国专家局备案。资助率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教授申报。3.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工程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一〕工程简介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根据国家科技开展的总体部署和规划,结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学科布局及开展的需要,分为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研究三类。旨在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二〕实施范围、资助领域和申请种类实施范围:全国高等学校资助领域: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申请种类: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工程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工程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三〕申报条件选题符合经济社会及科技开展的需求,鼓励学科交叉。研究思路明确,学术思想或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提交成果的方式具有可考核性。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工程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年;学风端正,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课题已具有较好的研究根底并根本具备主要研究条件〔实验室和根本设备等〕。非教育部属学校在申请工程时,依托学校及隶属省〔直辖市、自治区、兵团〕教育厅〔教委〕应分别签署条件保障和配套经费的实质性意见并加盖公章。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四〕受理时间每年受理一次。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工程受理时间截止到当年的6月1日;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工程截止时间为当年的9月20日。资助强度:重点工程10万元重大工程50万元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五〕申请程序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采取分年度发布申报领域、限额申请的方法,在每年4月底前将申报工程通知下发直属学校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兵团〕教育厅〔教委〕。申请者须按照《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填报《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申请书》一式三份,经学校科研处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盖具学校公章统一报出,不受理个人申报。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一〕方案简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属《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方案”实施方案》中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中的第二层次,是教育部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方案,支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进行创新研究。着眼培养、支持一批学术根底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开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二〕实施范围和资助领域实施范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军队院校。资助领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每年遴选支持1000名左右,自然科学类每人资助经费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每人资助经费20万元。按数理、化学化工、农业、能源、信息、人口健康、资源环境、材料、先进制造、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11个研究领域进行归口资助。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三〕申报条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具有较大的开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设想,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方案支持的研究工作;在国内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并受聘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自然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未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工程的高等学校,其申请者所在学校和主管部门能够承诺匹配所要求的资助经费;申请单位要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那么,坚持人才、平台〔基地〕和工程的有机衔接,适当向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基地〕倾斜;已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方案”、“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方案”、“高校青年教师奖”资助者不得再申请本方案。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四〕申请程序“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实行限额申报。申请者需按照《“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实施方法》和当年教育部科技司对外发布的《关于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申请书》一式6份,经所在高等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加盖公章后,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其他部门所属高等学校以主管部门的职能司局为单位,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以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为单位,连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申请人清单》、电子文件,以公函的形式统一上报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6.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工程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开展规划为指导,注重与国家重点根底研究开展规划、高技术研究开展方案、国防等国家科技方案的衔接,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的作用,其目标是推动原始性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开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和学术骨干,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学技术工程的能力,推动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开展。〔一〕工程简介〔二〕实施范围和资助领域实施范围:全国高等学校资助领域: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三〕申报条件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开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具有与国家相关重大科技方案衔接的明确背景。有创新的学术思想,科学合理的研究路线或技术方案,有明确、先进的研究目标,研究重点突出,能针对关键性科学问题组织多学科科学家合作开展交叉综合研究。6.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支学术思想活泼、科研业绩优秀、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科学研究队伍,可以保障足够时间投入工程工作。具备良好的研究条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基地和工作根底开展研究工作。具有完成课题的良好信誉度。申请者需2名院士或5名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推荐。6.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工程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应是长江学者奖励方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方案或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方案的获得者。已经获得国家“973”、“863”方案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工程支持的,不得申请培育资金工程。〔四〕受理时间每年受理一次,以当年对外发布的《关于申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工程的通知》为准。6.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五〕申请程序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工程的申请,采取分年度发布申报领域、限额申请的方法。申请者须按照《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工程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填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工程申请书》一式三份和有推荐人亲笔签名的推荐书一式一份;经学校出具公函,加盖学校公章后,将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同时报送科技司方案处。培育资金工程依托单位以部门高校为主,地方高校应以国家或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创新群体或教育部创新团队作为依托方可申报。6.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培育资金教育部组织申报的科技项目863973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工程中心国防项目组织申报1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概述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奖励范围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审批程序4教育部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程序5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情况四、关于申报高校科技奖励

1.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概述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始于1985年,到2007年为止已奖励了23次全国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7915项,获奖人员6万多人次。在授奖工程中:★根底研究和应用根底研究的成果4247项,占总数的53.7%;★应用类科技成果2611项,占总数的33.0%;★推广类成果658项,占总数的8.3%;这些获奖成果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开展做出了奉献。教育部科学技术奖现名称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为自然奖、创造奖、进步奖三类,2006年增加专利奖。教党组〔2003〕20号文件,教育部八个常设奖项中的唯一年度奖。教育部奖包括科技奖250项、专利奖70项等,增加发奖金,奖励等级仍分为一、二两个等级。重点做好国家科技奖的推荐。1.教育部科技奖励工作概述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奖励范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校。分为三类奖:(1)自然奖授予在根底研究和应用根底研究中说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人员和单位。(2)创造奖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创造的人员和单位。(3)科技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方案、工程等方面,做出突出奉献的人员和单位。包括三类:技术开发、社会公益、国家平安类,管理科学列入社会公益类。专利奖授予高校拥有专利权的优秀专利创造人及专利权人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奖励范围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审批程序两级评审★第一级评审:网络通信评审。即对每一工程送7-9名同行专家〔三级学科〕进行书面评议。评审专家按照奖励标准对工程进行定性、定量的评议,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通信评审结果占总评分30%的权重。★第二级评审:专家评审会。专家按学科组对工程进行评议、打分,专家会的投票结果占总评分的70%权重。专家会评出拟奖励种类、等级、人员和单位,最后经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报教育部批准。授奖工程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自公告之日起有一个月的异议期,无异议或有异议,但经复议仍维持原评审结果不变的即为授奖工程。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审批程序4.教育部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程序获得过教育部科技奖励是我们推荐的必要条件,高校工程多,建议走省市推荐;教育部奖励专家评审会上提出建议推荐工程和推荐奖励等级;根据学科、学校分布情况决定推荐工程和推荐等级;每年推荐50-75项,尽量争取推荐项数,提高中奖率5.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情况从1985年到2006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奖431项,占总数的51.7%;★国家技术创造奖1103项,占总数的35.5%;★国家科技进步奖2658项,占总数的28.7%。2007年度高校获国家奖励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奖26项,占总数的66.7%;★国家技术创造奖27项,占总数的69.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17项,占总数的60.9%。五、关于良好科研环境建设科研环境建设包括的方面很多:资助政策、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条件等科研人员、职称晋升、人才梯队等成果评价、成果使用、学术交流等公共支撑体系:图书馆、互联网、知识产权等法制环境等舆论环境教育部下决心、下大力气治理不正学风,社科司组织的监督组织,学术问题要靠学术界自身,违法行为要司法机关介入。进入黑名单者自动没有资格获得教育部能够控制的资源。科研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水平教授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有地位,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有声音,国际大奖中有名次,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有文章,当编委。好教授应该能够培养出创新意识强的学生。提倡学术自尊,克服学术自卑,防止学术自大。政策导向公平的学术环境,取消SCI,EI排名,消除科技资源的垄断可能,减少学霸行为。对科技成果与个人业绩的评价要以产学研的奉献为依据,以成果转化后产生的效益为依据。发表论文数量不应该是评价教授或一所学校的唯一依据,还要考虑论文的质量,期刊影响因子,引用频率,“他引率”。提倡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科研领军人物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科研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学术不端人员名单记录强调科研立项前的科技查新公共效劳平台:CALIS、CERNET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中国技术资源在线〔暂定名〕中国科技论文学报〔专业卷〕重点介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一〕、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论文发表周期长,创新思想、实验方法等在审稿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新的科学思想及时有效地交流,不利于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创立的科技论文网站。目的是支持论文快速网络发表,为广阔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根底平台。是优化科研环境,治理不正学风的重要平台之一。1.创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意义有:1、能够大大缩减论文发表周期,使创新成果和思想能够及时得到交流,提高论文的阅读和引用频次;2、可以防止论文投稿、审稿过程中的不正学风,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3、促使受国家经费资助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以最快速度在国内交流,使国内同行最先受益;4、方便作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全面、准确地表达科学思想和科技成果,并将推动论文写作方式的巨大变革。1.创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目的和意义专题论文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精品论文库

同时,直观展示了“论文发表流程图”,提供了方便的检索工具和免费数据库链接,方便了科研人员查找、使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精品论文。

2.主要栏目设置最新发表论文

名家推荐精品论文

优秀学者及主要论著

科技期刊

博士论坛

专题论文

最新同行评议

学者自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免去了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并可防止由于学术意见不同等原因而导致的学术观点不能公开,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及时发表科技成果和学术观点的交流平台。根据文责自负原那么,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符合本网站的根本投稿要求,可在一周内发表。发表快,及时交流,还科研本来目的。传统期刊平均滞后8.7个月。2.1新论文快速发表科研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交流理论发现和实验的进展是真正的需求〔为职称,待遇而编凑论文另论,它也需要快〕,而将文章发表,再从期刊上读到同行的文章将会耽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对工作在第一线的科学家来说是不可忍受的,半年时间可能会把本来属于自己的“荣耀”拱手让给自己的同行。因此国外工作在最前沿的科学家习惯于在线发布自己最新工作的论文,与同行互相交流。国外流行的预印本(preprint)效劳,IEEE,arX,DOAJ等预印本一般都有纸质载体,我们没有,更快。2.1新论文快速发表版权保护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论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允许并鼓励作者同时向其它专业学术刊物投稿,并可为在该网站发表论文的作者提供该论文发表时间的证明,在科研人员新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尽快对外发布交流的同时,使作者本人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意义重大,A作者B期刊C专家。2.1新论文快速发表——版权保护论文以中文、英文形式发表均可,且不受篇幅限制。针对局部国际期刊“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的限制,允许作者在向其投稿前以论文详细摘要的形式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以便从时间上使作者的知识产权得到优先保护。2.1新论文快速发表——形式灵活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论文,只需按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以个人常用电子邮箱作为用户名在网站注册。注册成功后,进入您的个人工具箱,就可在线提交符合网站要求的word或PDF格式论文。论文的专业领域按自然科学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分为43类。2.1新论文快速发表——投稿快捷2.1新论文快速发表——及时评价学术的进步依赖于学术批评的气氛形成。论文发布后,立即请三级学科内的同行专家审查论文的学术价值。评审专家要给出两种意见:1论文的综合评价意见,以一至五颗星表示论文的学术价值;2书面指出论文的缺乏方面。经评审专家同意,将专家书面意见发布在“评论评价”专栏内,供同行评议。论文作者、同行都可以在该栏目发表评论、批评意见。全新的学术思想与科技成果的表现方式。人类表达思想受到表达工具的限制,小说与戏曲的历史比较,电视台新的节目形式,科技界对新的表达工具不够敏感,多媒体更加容易表达科学家的思想,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ppt;查找论文的引用文献更加方便,可以直接建立链接键;利用现代技术很方便地统计论文的查阅次数,在线阅读时间;统计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在线发表论文有利于学术交流互动,可以客观地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科技论文的写作形式将面临变革。2.1新论文快速发表——推动论文写作方式变革科技论文的写作形式面临变革多媒体电视节目小说与戏剧“优秀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为我国知名学者免费建立学术专栏。知名学者全部由各重点大学推荐,学者遴选出自己具有代表性的十篇精品论文。“学者自荐”栏目为致力于科学研究且已取得一定科研成绩的年轻学者免费建立个人学术专栏,为年轻学者展示、交流标志性成果和优秀论文提供一个便捷的网上平台。“名家荐精品”栏目,请优秀学者推荐国内外其研究领域内近五年的优秀论文。

由此构成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精品优秀论文库2.2名家精品目前的大学学报根本上是综合刊物,不是专业刊物,保持原学报的风貌,宣传学校的期刊,扩大期刊影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按学科专业编排,方便广阔科研人员。正在增加期刊预印本栏目。研究说明,一篇论文能够免费获取可以有效的提高该论文的引用率,进而提高刊载该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2.2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访问量大,用户面广,检索方便,对学术不端行为便于发现,从而有利于学术监督,有效防止论文抄袭等不良行为。先公开后评审的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学风不正行为。公布了《在线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道德和行为标准》。学术讨论、评论专栏也是学术监督的有效形式。2.3学术监督评价论文的水平是科学的异化〔荣誉、地位〕,开展学术评论、学术批评才能提高学术水平。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是为了学术交流,获得学术成认,在学术社群内获得首先发现权,而不象畅销书的出版是为了追求“码洋”。因而学术文章不存在“盗版”概念,文章传播的越快,越广,反而更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有利于其他学者在此根底上开展后续工作,增加作者文章的引用率。英国研究人员统计90%的评审过的论文经不起重复检验。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说国内科研论文重复试验成功率还不到5%。3.对“论文水平”的思考有利的方面:保护知识产权,获得首先发现权,提高论文引用率,提高学术地位,省版面费、投稿方便、广泛的读者、高质量的同行评议。读者:最新的科研成果、在线检索方便、阅读下载保存方便、学科门类齐全、免费阅读。学校:快速提高学术声誉,扩大学校影响,假设一个学校每年产生八千篇论文,那么可节省四百万元版面费。学术界:追赶国际学术界的步伐,公平的学术环境,便于学术评价,有效躲避学风不正行为,学术成果可以免费获得,打破出版商的垄断。4.论文在线的利弊分析国家:科技成果快速交流,中国人研究的成果先在国内公开,特别是国家经费资助的课题其成果应规定在国内同行先交流,促进国家科技开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自己做的美餐让别人吃,自己的孩子挨饿〕不利的方面:对电子论文的知识产权保护有疑问,个别期刊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怕影响向个别期刊投稿。读者:无学校:学校现有学报的生存问题,学报工作人员的就业安排问题学术界:影响现有学术圈的秩序。国家:无4.论文在线的利弊分析有效注册用户191901人;总访问量以IP计为6181973,单日访问量8000。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建设情况5.1网站整体情况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建设情况5.2最新发表论文——在线首发论文25710篇月份发表论文数月份发表论文数月份发表论文数月份发表论文数2003-10502005-02902006-065422007-105892003-11182005-031652006-073402007-116252003-12482005-042002006-083782007-129372004-01882005-051692006-094522008-019132004-021562005-061862006-105972008-024072004-031912005-072342006-119122008-0310022004-04872005-081942006-124552008-0410702004-051172005-093422007-014402008-058702004-061222005-103262007-022472008-066772004-07742005-115722007-036092008-076032004-08532005-128322007-045752008-084562004-091092006-013112007-055732008-098632004-10712006-023072007-066052008-108182004-111292006-035772007-075442008-113842004-12942006-044522007-084782005-011142006-054052007-09664合计25710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每月的论文发表数量由早期的每月30、40篇,到100多篇、200多篇,现在已根本稳定在每月900-1000篇左右〔严格了审稿,退稿量约为50%左右〕。5.2最新发表论文——近四年每月发表数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建设情况同行评审论文22357篇,评审后论文按星级比例为〔五星到一星〕:1788:3878:2136:2100:1747,三星以上占比例67%;用户在线发表评论2051条;在线首发论文中最高的一篇论文下载次数为:6441次论文编号200404-68,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专业,作者崔兴华、王帅、卜茉、王应吉,吉林大学。5.2最新发表论文——同行评审情况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建设情况“优秀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为3888名优秀学者建立学术专栏,其中院士14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8名、长江学者175名,收录论文50946篇;点击量最多的学者专栏:32155次;“学者自荐”栏目为549名自荐学者建立学术专栏,收录论文5217篇;

“名家推荐精品论文”栏目有34位优秀学者推荐的精品论文243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推荐引用次数较高的论文3815篇;5.3名家精品栏目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建设情况5.4科技期刊——收录了235家学报的91994篇论文期刊名称论文数期刊名称论文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67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17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771燕山大学学报126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127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82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83计算力学学报153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5中国农业大学学报397北京交通大学学报502测绘信息与工程122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4重庆建筑大学学报69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54ID室内设计13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36电子器件462中南大学学报395西藏大学学报46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4东北大学学报482中国海洋大学学报77高等建筑教育58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54研究发展与管理75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8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73武汉大学学报(信科版)365传感技术学报343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33中国有色金属学报56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16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30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42预测12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16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115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建设情况期刊名称论文数期刊名称论文数现代医学405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42江南大学学报161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241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1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4吉林大学学报(地科版)24电子科技大学学报463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431北京科技大学学报407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48东南大学学报886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593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86武汉理工大学学报651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13东华大学学报(自科版)29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3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50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5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41浙江林学院学报22腹腔镜外科杂志11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44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1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01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7振动与冲击200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61数学研究与评论58浙江大学学报(农生版)44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18农药学学报161南京农业大学学报432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5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80沈阳医学院学报94总计919945.4科技期刊栏目其中,点击量最多的期刊:清华大学学报99921武汉理工大学学报57416继续推动“学报上网工程”,加快电子化速度,提供更多的免费论文库效劳于科研人员;可以有效地提高论文的引用率,进而提高刊载该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评选5.4科技期刊栏目5.5博士论坛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司合作2006年开始设立,并完成了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等12个论坛、2007年同济大学等10个论坛和2008年山西大学等近18个论坛的网上发布,包括论坛概况、组织机构、论坛公告、论坛快报、专家寄语、论文展示、在线分论坛、论文评论等。为博士生在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交流的论文提供了网上发布的平台,扩大了影响,促进了交流。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建设情况5.6专题论文已完成“安捷伦杯半导体制造技术参赛论文”、“第三届全国计算爆炸力学会议”、“2005“中国教育网络建设与应用”征文活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管理研究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CERNET第十三届学术年会”。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建设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