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知识业务理论_第1页
技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知识业务理论_第2页
技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知识业务理论_第3页
技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知识业务理论_第4页
技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知识业务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那么标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3、道德的起源: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开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再次,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1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开展所具有的成效和能力。包括:5、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原始社会后期,人类进行了三次社会大分工:1、畜牧业和农业;2、手工业和农业;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26、职业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首先,职业的产生,推动了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其次,职业的开展程度,表达了社会生产力的开展水平。3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那么是集体主义。8、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效劳。9、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0、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效劳群众。11、社会主义职业态度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树立主人翁的劳动态度。12、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13、集体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缩点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14、当前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老实守信。15、职业道德的最根本要求是爱岗敬业。16、从我国历史和国情出发,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要坚持的最根本原那么是集体主义。1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和最高境界是奉献社会。18、老实守信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19、效劳群众是为人民效劳在职业领域的集中和具体表达。20、奉献社会是从业人员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检验我们人生价值的终极目标。21、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是职业道德认识。22、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知行统一。2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4、我国公民的根本道德标准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5、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知行统一、汲取和借鉴中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和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学习先进模范人物、慎单独省。26、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业准那么。327、职业道德也称为行业道德。3职业道德是调整一定职业活动关系的职业行为准那么和标准。其本质是::“爱岗敬业,老实守信,办事公正,效劳群众,奉献社会。32、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荣誉、职业作风。53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根本原那么,以为人民效劳为核心。它既是每一个职业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每一职业活动的落脚点。634、我国职业道德的五项根本标准:“爱岗敬业,老实守信,办事公正,效劳群众,奉献社会。635、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也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7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办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效劳社会。1139、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那么。340、中共中央于2001年9月20日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941、我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产生于新民主主义时期。9:①②为人民效劳既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致,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理。::①②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为完成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在道德上的一种必然要求,它是无产阶级高尚品德的集中表现。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集体主义道德原那么的实现提供了条件,而全体人民也以建立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道德、共同的纪律作为自己的要求。④坚持集体主义原那么,与成认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不管是以集体主义否认正当的个人利益,或是以个人利益反对集体利益都是错误的。⑤集体主义原那么是与个人主义原那么根本对立的。⑥在共产主义道德标准体系中,集体主义原那么对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其他标准具有深刻的影响。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①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②切入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③突出作风建设。④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⑤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①主要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廉洁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影响进一步树立。②总体要求:要坚持围绕中心,效劳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开展的强大力量。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要牢牢把握根本原那么,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第三节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52、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那么,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根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2553、社会公德的特点:主要有根底性、共同性、稳定性、继承性。2554、社会公德的根本标准:维护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老实守信、助人为乐、保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气。26、2755、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根本的要求。2756、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气。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防止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2857、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学习秩序、生活秩序、交通秩序等。2658、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以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根本要求;3、遵守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底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28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标准,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开展的过程中形成的。①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那么,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根本条件。②职业道德就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那么,涵盖了从业人员和效劳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自律性道德准那么和标准,是社会公德在职业工作中的表达。③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达,是社会道德的派生物,在保障社会存在与开展这一道德根本目的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社会公德的成长必须有职业道德这个中间层次支撑才行,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孤立地建设社会公德,那么社会公德的建设也很难奏效。换句话说,职业道德建设时社会公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根底和前提。60、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人民效劳”的问题。1361、为人民效劳表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那么。136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达,是当代中国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根底。1763、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P1764、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颂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P256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标准。2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标准体系,是由职业义务、职业权利、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幸福等要素构成。30内涵:职业义务是道德义务的一局部,是社会道德义务在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达,即从业者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履行对社会、对人们的职业责任。职业义务分为三个层次:两个根本特点履行职业义务要求:①首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职业义务是在人们的内心信念的驱使下,自觉自愿在工作岗位上履行的。②其次,履行职业义务不是为了得到权利和好处。内涵:一是指在政治方面的强制力量,如国家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企业法人的权利等;二是指在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因此,职业权力是指从业人员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或职业活动中拥有的支配人、财、物的力量。职业权利特点:①权威性;②职业权力的利己性;③隐蔽性。正确行使职业权利的要求:①树立正确的职业权力观。②正确使用手中的职业权力。③敢于抵抗滥用职业权力的不正之风。69、劳动者的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平安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3170、职业培训权内容主要有:1、获得参加各种职业培训资格的权利。2、在职工培训中,有获得规定的学习时间的权利。3、在职业培训中,按规定由用人单位负担的费用,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已由劳动者代付的,用人单位必须依法返还。4、进行特殊培训的权利。5、获得职业培训证书或资格证书的权利。31内涵: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当的特定职责,他包含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当的义务。职业责任或者职业责任感常指职业义务,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是靠外在的行为标准力量来推动的。职业责任特点:①职业责任具有明确的规定性。②职业责任和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③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如何强化职业责任:①从职工方面说,认真地对待工作,百分之百投入工作,不能投机取巧,也不要耍小聪明。具有责任心的员工是勇于把工作单位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到单位的利益而感到不安,处处为企业单位着想;具有责任心的职工不会推卸责任,也不会因为一次过失就气馁,或不敢承当责任。②从单位方面来说每一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努力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③职业纪律是引导和约束从业人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自觉地遵守职业纪律,这是职业义务和职业良心的内在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和社会健康开展的根底。社会主义职业纪律是广阔劳动者在利信目标根本一致的根底上形成的高度自觉的新型纪律,这种自觉的纪律是社会主义法规性和道德性的统一,成为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①两者的区别:职业纪律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职业道德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职业纪律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劳动者完成劳动义务,职业道德的直接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最正确经济效益;职业纪律以惩罚和鼓励相结合为实现手段,职业道德的实现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凭借人们的内疚和反省。②两者的联系: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共同属于同一主体---劳动者,调整的对象均为“劳动行为”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正常运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73、职业纪律的种类:1、时间纪律;2、组织纪律;3、岗位纪律;4、协作纪律;5、平安卫生纪律;6、品行纪律;7、其他纪律。3374、职业纪律的法律依据:1、宪法的规定;2、劳动法的规定;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内涵:职业良心职业良心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实践,一种是直觉的方式,一种是理智的方式。内涵:职业荣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从业者履行职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赞扬;二是指从业者在职业良心中所包含的自爱与自尊,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①职业荣誉感就是每个职业人,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做好自己职业范围内的事情的那种职业责任感及做好职业之后在社会上获得的尊敬、自尊及感到荣耀的那种感觉。②有没有职业荣誉感,直接影响社会的作用,终究也关乎职业人的命运。③每个职业的敬业精神都是约定俗成的,做出最出色地工作,追求最出色的是每个职业的职业道德。关系:①作为职业道德的高级组成局部的职业荣誉感,对这种职业道德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它维护和鼓励着这种职业道德,并通过职业道德对该职业产生作用。没有职业道德就没有职业,而没有职业荣誉感的职业道德也很难想象。②职业荣誉感是敬业爱岗的具体表达,是从事职业的道德情感。③职业荣誉感淡化,其实就是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淡化,从而衍生功利思想和个人主义。另一个角度讲,职业荣誉感淡化,也就是职业道德教育弱化的一种表达。内涵:意义: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分别为如何提升职业幸福感从人的需求和期望两方面提供理论支持。马斯洛首先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次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得到满足,另一层次的需要才出现;弗鲁姆期望理论从努力—绩效,绩效—奖赏,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道出了人性的自我进步和追求价值的过程。如何:对企业来说:①企业应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一种人文关心。②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对职工来讲:①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和谐温馨的团队。②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我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③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知足常乐。79、职业技能分7类:操作型职业技能;教育型职业技能;艺术型职业技能;科研型职业技能;效劳型职业技能;经营型或管理型职业技能;社交型职业技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开展的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市场竞争将更加剧烈,更加残酷,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延迟就业,减缓就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开展,增进社会和谐稳定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技能教育是因为三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开展和高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涌现,需要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变革的推动需要职业技能教育;三是随着社会进步和职业培训效果的显现,终身学习终身培训已成为劳动者的追求。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鼓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我认为职业道德更重要,但也不能放松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职业道德在其中居主要地位,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提高、发挥就会缺乏有效地动力,甚至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而职业技能作为职道业德的载体,也是不可缺少的。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的社会或者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一〕职业道德品质。①提高职业道德认识;②培养职业道德情感;③磨练职业道德意志;④树立职业道德信念;⑤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二〕职业道德境界。①雇佣型职业道德境界;②尽职型职业道德境界;③献身型职业道德境界。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②坚持知行统一,总结经验教训;③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评价;④学习先进人物;⑤努力做到“慎独”。“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觉遵守道德标准的一种能力。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要做到是极不容易的,需经过一个由不自觉到完全自觉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向“慎独”的道德境界迈进。92、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1、努力学习理论知识;〔①价值观;②荣辱观;③幸福观;④义利观〕2、坚持知行统一,总结经验教训;〔①实践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底;②实践是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③实践是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准;④实践是推动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3、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评价。〔①职业道德评价的批判作用;②职业道德评价的教育作用;③职业道德评价的调节作用〕;4、学习先进人物。〔一要有信心;二要有诚心;三要有恒心〕。5、努力做到“慎独”。5193、职业道德评价形势主要有三种:一是社会舆论;二是内心信念;三是传统习惯。541、3、法的本质:1、法的阶级性;2、法的国家意志性;3、法的物质制约性。596、8、9、10、11、12、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4、15、16、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律标准,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遵循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原因。〔一般行政法、特别行政法〕。641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6420、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7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1、22、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认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那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根本原那么;4、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5、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6、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6923、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1、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2、实行依法治国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3、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4、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702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那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开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第二章宪法第一节宪法的根本知识31、32、33、宪法的历史开展:1954年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根底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75、1978年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7735、36、37、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7938、“八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7939、40、41、42、4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那么。7945、46、4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平安;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有利于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开展。5、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8048、行政区域又称行政区划,国家为实行分级管理而划分并设立相应国家机关的区域。1、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2、特别行政区域:台湾、香港、澳门,给予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的原那么下在各方面〔除国防和外交〕实行高度自治。8151、52、我国的根本经济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商投资和外商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的经济制度的根底。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81、8253、第三节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55、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特点:1、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3、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83、8456、文化教育权〔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58、选举权获得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59、60、宗教信仰自由的表现:1、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2、国家实行政教别离的原那么。3、中国各宗教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那么。8661、社会经济权利:1、财产权;2、继承权〔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3、劳动权〔就业权和就业前的培训权〕;4、休息权;5、物质帮助权。86、8762、63、65、66、我国的国家机构性质:我国的国家机构以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为标准,可分为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两种。现阶段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成。8969、70、71、72、76、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1、选举工作的主持机构;2、代表侯选人的提出;3、确定正式代表侯选人。4、确定中选。9577、79、80、81、民法的性质:1、民法是私法;2、民法是权利法;3、民法是行为标准兼裁判标准。9884、民事法律关系:〔广义〕是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狭义〕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根本内容的社会关系。85、86、民事主体:主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首要要素。法人依其存在的目的,可分为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而依法人的成立根底,可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10388、我国民事主体主要包括:公民、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法人、合伙、国家以及外国人和外国组织等。10390、民事主体的特征:1、主体范围的广泛性;2、主体间的平等性。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不是特定的。103、10494、民事法律事实:可分为事件和行为。95、三大财产法:物权法、债权法、继承法。96、物权法广义:也称实质意义上的物权法,是指所有调整物权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狭义:是形式意义上的物权法,是指民法典中关于物权的规定或独立的物权单行法。10797、物权法在学说上是由潘德克吞法学所创,立法上那么是1896年《德国民法典》专设物权法编为首创。10799、〔102、104、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111106、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法律标准的总称。112107、合同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财产性民事合同。不适用政府依法进行管理活动所订立的合同;法人、其他组织内部事务管理方面的合同;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112108、109、方案合同:购销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110、双务合同:雇主调查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无偿有偿都是双务合同〕、保管合同〔无偿有偿都是双务合同〕。111、单务合同:赠与合同、自然借款〔无偿有偿都是单务合同〕、有息贷款合同〔有偿〕。112、有偿合同:买卖、互易合同。113、无偿合同:赠与合同、使用合同。114、第三人利益合同: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保险合同。115、117、119、要约应具备的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必须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3、要约必须向相对人发出。4、说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结束。120、要约生效时间是指: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115121、承诺应具备的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4、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122、承诺的生效是指: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116123、合同订立的过程:1、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2、须有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的互动;3、须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缔约而为意思表示。116124、125、合同成立的标志与效力:1、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2、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定。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4、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126、1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3、无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且精神、智力状况正常的自然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缔约;年满16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独立缔约。117128、①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②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说明不履行主要债务。③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④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强行法标准,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采取适当的形式。131、132、133、侵权责任法:是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利,包括身体权、名称权、人身自由权、性自主权、配偶权、亲权、亲属权、债权等所有民事权利,应当承当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124134、侵权责任法:主要包括侵害身体权和侵害债权两方面的法律规定。135、137、侵权责任的归责原那么:1、侵权责任归责原那么适用的重要性。2、过错责任原那么。3、过错推定原那么。4、无过错责任原那么〔相对无法错责任和绝对无过错责任,例:工伤事故责任是相对无过错责任〕。5、公平分担损失规那么及其适用。126138、共同侵权行为主观标准:分为成心和共同过失两种。共同成心,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实施侵权行为,数人之间必须要有意思上的联络才构成共同侵权。共同过失,是指造成损害的行为人都共同地疏于注意义务,造成了同一个损害。126139侵权责任的分类:1、产品责任;2、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3、医疗损害责任;4、环境污染责任;5、高度危险责任及责任规定;6、饲养动物损害责任;7、物件损害责任。129140、侵权责任法特色:1、在侵权责任法的根底上构建了现代侵权法体系;2、侵权责任法突出反映“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3、侵权责任法在名称上具有创新性和适调性;4、强化补救功能同时,实现了与预防功能的妥当结构;5、有效地协调高度抽象与适度具体的关系;6、实现归责原那么的体系化,为具体制度提供了建构纲目。7、全面标准数人侵权行为,完善了侵权责任分担制度;8、实现责任方式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9、侵权责任法充分考虑了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相别离的现象。135141、我国侵权责任法所确立的归责原那么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构建了多元归责原那么体系。2、归责原那么之间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3、注重归责原那么的综合运用。135143、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产生的特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标准总和。144、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第一部婚姻法,2001年最新的《婚姻法》公布。136145、婚姻法的特征:1、婚姻法在适用上有极大的广泛性;2、婚姻法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伦理性;3、婚姻法的标准大局部具有强制性。137146、147、148、婚姻法中男女平等原那么的内容:1、婚姻关系方面的男女平等〔①男女婚姻权平等。②夫妻地位、权利义务关系平等〕。2、家庭关系方面的男女平等。〔①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②父母子女平等关系。③其他家庭成员关系平等。〕139149、151、(1)结婚的主体是男女两性②结婚行为是法律行为③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双方的夫妻关系。④结婚的必备条件。153、★★★继承法★★★154、156、不满六周岁的儿童、精神病患者,可以认定其为无行为能力人。已满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认定其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42(1)尊重被继承人遗嘱,信任遗嘱执行人②遗产管理人选任上注重亲情③集体组织的顺位排在后面。159、160、161、162、有限责任163、股份164、无限165、两合166、股份两合167、168、发起设立:是指由拟设公司的人或发起人认缴公司的全部股份或出资额,不向他人招募资本的一种公司设立方式;149169、募集设立:是指由拟设公司的人或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局部股份或资本,其余局部可向社会公开募集的公司设立方式。149170、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1、股东会;2、董事会;3、监事会。150171、股份的组织机构:1、股东大会;2、董事会与经理;3、监事会。173、企业法:是指调整企业在设立、组织形式、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156174、企业法调整的特定的经济关系包括:1、国家对企业的规制及宏观调控关系。2、企业的内部组织关系。3、企业经营过程中局部涉及社会整体利益需由企业法调整的经济关系。156175、设立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产品为社会所需要;2、有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的必要条件;3、有自己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4、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5、有自己的组织机构;6、有明确的经营范围;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157176、178、179、180、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标准对行政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163181、182、183、184、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人身三种。185、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承当的义务。164186、第二节行政行为法187、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所作出的对外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164190、行政行为的特征: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与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3、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4、行政行为是一种意思表示。166191、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166192、行政立法:既是行政行为又是立法行为,行政立法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167193、195、196、197、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169199、行政许可设定原那么:1、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律。2、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3、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开展。4、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170200、201、行政许可的设定事项:1、普通许可事项;2、特许事项;3、认可事项;4、核准事项。170202、204、行政确认特征:1、行政确认是要式的行政行为。2、行政确认是羁束的行政行为。3、行政确认的外在表现形式以技术鉴定书等形式出现,在较大程序上受到技术标准的制约。173205、206、207、209、行政处分:是指具有行政处分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标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行政相对人所依法实施的法律制裁行为。174210、211、217、行政强制特征:1、行政强制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2、行政强制的对象是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行政相对人,或对社会秩序及他人人身健康和平安可能构成危害或其本身正处在或处在某种危险状态下的行政相对人。3、行政强制的目的是保证法定义务的彻底实现,维护政党的社会秩序。4、行政强制行为的法律性质是一种具有可诉性的具体行政行为。175218、★★★行政征收★★★219、220、221、223、行政给付: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等规定,赋予其一定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176224、行政给付特征:1、行政给付是行政机关所作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行政给付的对象是特定的公民或组织。3、行政给付的内容是赋予行政相对人以一定的物质帮助权益或物质相关的权益。4、行政给付通常情况下属于羁束行政行为。5、行政给付是应当事人的申请并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实施的行政行为。176225、226、227、★★★行政合同★★★228、行政合同:也叫行政契约,指行政机关为到达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之目的,与相对人之间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177229、230、231、232、行政指导分类:1、行政指导以有无具体的法律依据为标准。可分为有法律根据的行政指导和无法律根据的行政指导。2、以行政指导的对象是否具体为标准。可分为普遍的行政指导和个别的行政指导。3、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和助成性行政指导。179第三节行政程序法233、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的总和。179234、236、238、行政监督:狭义: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181239、行政监督特征:1、行政监督的主体是享受行政监督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政监督行为的对象是作为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行政监督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决定、命令的情况。4、行政监督性质是一种依职权、单方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5、行政监督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行政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和行政目标的实现。181241、专门监督:分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两大类。182242、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内容包括:1、执法监察;2、违纪监察;3、受理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182243、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权限:1、检查、调查权;2、建议、处分权。182244、国家审计监督特点:监督的专门性、监督的相对独立性;监督的专业性。183●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由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组成。246、行政复议的性质:1、行政复议是具有一定司法性因素的行政行为。2、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3、行政复议是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183247、行政救济:包括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复议、行政监督。183248、行政复议的特征:1、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启动为前提。2、行政复议的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3、行政复议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言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救济权。4、行政复议的对象是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5、行政复议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184250、251、252、255、行政主体作为被告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作被告。2、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作被告。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为,该组织是被告。4、委托某一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5、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是被告。6、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187256、共同诉讼:可分为必要的共同诉讼和普通的共同诉讼。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诉讼,它是一种不可分之诉。主要包括共同原告和共同被告两种。普通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诉讼。187审理前的准备②庭审程序③审理期限④被诉行政机关在诉讼中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⑤撤诉〕上诉和上诉的受理②上诉案件的审理。〕260、行政诉讼判决:按照审级标准可将判决分为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判决。按照判决是否发生法律效力可将判决分为生效判决和未生效判决等。189261、行政诉讼第一审判决类型:维持判决、撤销判决、限期履行判决、变更判决、确认判决。189262、撤销判决分为:判决全部撤销、判决局部撤销及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89第六节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263、行政赔偿的特征:1、行政赔偿必须是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引起的。2、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必须是行使行政职权行为。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4、行政赔偿由法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191264、我国行政赔偿适用的违法归责原那么。191266、267、268、行政补偿的特征:1、行政补偿前提是合法行为。2、行政补偿必须以无特定义务的相对人所受的特别损失为要件。3、行政补偿的方式与标准具有多样性。4、行政补偿以协商一致为前置程序。5、行政补偿以公益性的目标为要件。192271、行政补偿标准:1、完全补偿说。2、适当补偿说。272、行政补偿的范围:1、因合法行政行为引起的补偿。〔一是公用征收补偿。二是对财产权进行限制引起的补偿。〕2、公法上的无因管理补偿。〔一是行政协助补偿。二是见义勇为补偿。〕193273、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督与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19530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基于经济法律标准在经济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它由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和经济法律关系内容这三要素构成。204由于国家经济职能的变化和民事关系的异化,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活动,形成了民事关系以外的新型的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行为,它既包括经济组织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也包括国家和政府机关的经济行为。305、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可分为一般性经济行为和组织性经济行为。208309、经济法律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因其行为违反经济法律标准而应承受的法律制裁或强制性义务。212312、①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来看,经济法总体上对执法主体来说是一种授权法②从经济法的专业性及复杂性看,很多经济学问题也不适合由法院来解决③经济法中的法律责任设置也对法的实施产生影响,表现为法律责任的缺位大大削弱了法院的作用。315、法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守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215319、守法程序包括横向程序与纵向程序两类。219320、我国现行经济法中的程序根本都是非诉程序,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法院参与的纠纷解决程序;二是非纠纷解决程序。220321、非正式程序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任意性的咨询程序;二是非正式调查程序;三是执法和解程序。220322、326、328、332、劳动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某一种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334、335、1、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那么,实行同工同酬。2、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加班工资:安排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工作又不安排补休,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补休仅适用于休息日加班,平时八小时外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点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不能以补休代替。4、劳动法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支付,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休息休假:《劳动法》对休息休假的规定,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按劳动法规定在法定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及法规、规定的其他假日。年休假:连续工作一年,享有带薪年休假。339、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种。234340、341、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236344、且劳动者没有本法39,40条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37345、347、348、《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239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239352、劳动合同变更的方式:一是协议变更或约定变更;二是法定变更或是依法变更。240353、劳动合同的解除:1、双方协调解除。2、劳动者单方面解除。3、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4、经济性裁员。240355、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劳动合同。240356、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以下人员: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241357、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有根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死亡的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撤消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241〔一〕必备条款:约定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359、360、361、362、女职工在三期以及劳动者在医疗期间等,如遇劳动合同到期,那么劳动合同自动顺延至上述期限满。如劳动者严惩违反规章制度,即使正处在医疗期,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42363、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242366、国家建立根本养老保险、根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368、根本养老保险由五个局部构成:机关养老保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根本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45369、根本医疗保险保险度由三局部组成: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46370、《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246375、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根本内容: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制法制度;2、农村救助与扶贫法律制度;3、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4、专项灾害救助法律制度。249376、377、37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公民消费权益过程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255383、消费者利益:由多种利益因素构成,主要包括物质经济利益、精神文化利益、平安健康利益、时效利益、环境利益等。256384、人身平安权和财产平安权,是消费者最为根本的权利。256385、公平交易权:一是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二是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强交易行为。257●消费者权益的保护:1、国家。2、社会。3、消费者组织。259387、388、刑法还可以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就是指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262390、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刑法典。263391、但书:1、但书是前段的补充;2、但书是前段的例外;3、但书是对前段的限制。265392、393、刑法395、396、398、从旧兼从轻原那么的司法适用条件:1、旧法时的行为在新法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生效;2、没有超过追诉时效期限。271●1、旧法出罪,新法入罪,从旧,新法无溯及力。●2、旧法入罪,新法出罪,从轻或者从新,新法有溯及力。●3、旧法和新法均入罪,且没有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①旧法与新法一致的,从旧,新法无溯及力。②旧法轻,新法重的,从旧,新法无溯及力。③旧法重,新法轻的,从轻或者从新,新法有溯及力。〕271399、刑事判决的既判力优于刑法溯及力。272400、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平安,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分的,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273401402、405、406、408、412、413、414、419、422、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关系:424、犯罪未完成形态:可再分为犯罪预备形态、未遂形态和中止形态。288426、428、429、430、犯罪预备形态的特征:1、犯罪预备形成的客观特征:〔一是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二是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2、犯罪预备形成的主观特征:〔一是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二是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着手实行行为前停止犯罪。〕291431、432、433、434、438、未遂犯的处分原那么:1、对未遂犯刑法原那么上规定了从宽原那么。2、对未遂犯采取得减主义。3、对未遂犯是适用从轻处分原那么还是减轻处分原那么,应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由审判人员决定。294439、440、中止犯的处分原那么:1、对中止犯采取从宽处分原那么。2、对中止犯采取减轻处分或者免除处分原那么。3、对中止犯采取必减主义。4、处分原那么的具体适用。5、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应不认为是犯罪。297★★★刑事责任★★★㈠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刑事责任的具体表达方法。①通过适用主刑、附加刑的刑罚处分实现刑事责任;②通过适用非刑罚处分方法实现刑事责任。㈡刑事责任的实现阶段:①产生阶段②确定阶段③实现阶段。442、444、现行诉讼法分为三大类: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300445、诉讼证据种类:民事、行政诉讼法规定,诉讼证据有7种,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其中,行政诉讼法规定在勘验笔录中增加了个现场笔录。邢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白、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笔录。301447、证据保全: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一项诉讼制度。它是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之前,对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采取措施加以收集和保存的制度。301449、民事审判的根本制度:1、合议制度;2、回避制度;3、公开审判制度;4、两审终审制度;5、陪审制度。303450、民事诉讼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451、民事诉讼参加人:是指参加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指定代理人〕。狭义的当事人是指原告、被告。广义的当事人是指原告、被告外,还包括共同诉讼人和第三人。303452、对拘留、罚款、撤消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分不服的;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案件。不受理事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法规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306456、行政诉讼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移送。306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包括:确认创造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的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306457、458、461、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1、专门机关。〔主要包括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2、诉讼参与人。〔①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②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以及诉讼代理人〕。462、邢事诉讼管辖:立案管辖〔公安机关受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其他机关管辖的案件〕、审判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专门管辖〕309463、刑事回避与刑事辩护制度。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勘验人。刑事辩护:自行委托辩护人、指派辩护人。310464、〔466、自诉案件包括三类: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侮辱、诽谤〔严惩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虐待案〔引起被害人死、重伤的除外〕。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311467、我国的刑事审判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311468、刑事执行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469、471、《仲裁法》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不能仲裁的有: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1、协议仲裁;2、或裁或审。3、一裁终局。313472、《仲裁法》的根本原那么:1、自愿原那么;2、依法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那么。3、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原那么。4、一裁终局原那么。313473、474、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和委员7-11人组成,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313475、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受理、仲裁庭组成、开庭、裁决五个步骤。314477、不能仲裁事项: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313478、人民调解:根植于“息诉止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被称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315479、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原那么: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根底上进行调解;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收取任何费用。315●平安生产六大原那么:第一,四不伤害;第二,三不违章;第三,工伤事故四不放过;第四,工程工程三同时;第五,生产与平安统一;第六,3E〔技术、培训、强制〕。325【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2、【三不违章】不违章操作、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3、【工伤事故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4、【工程工程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5、【生产与平安统一】。6、【3E】技术、培训、强制。●平安生产法律体系的特征:1、法律标准的调整对象和阶级意志具有统一性。2、法律标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3、法律标准的相互关系具有系统性。331●工伤社会保险包括两大类:一是因突发性事故而导致的伤残和职业病;二是因工作本身的性质而导致的职业病。3812、工伤认定结论: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和不得认定为工伤。3773、工伤预防措施:包括法治与监督、教育与培训、技术与管理以及经济措施等。373●●●●●●●●酒后驾车处分规定:363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分,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撤消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撤消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撤消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到酒醒,撤消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3643、狭义公务文书指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通用公文指《公文处理方法》中规定的十二类十三种公文。专用公文指除通用公文外由外事、军事、司法等机关根据本部门需要而使用的专用公文。4204、5、6、7、8、公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约、平实、得体。422【公文使用范围】专用公文和通用公文。【行文方向】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公文的来源】收文、发文和内部公文。【公文作者的性质】党政公文和部门公文。【公文的处理要求】参阅性公文和承办性公文。【公文的紧急程度】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和常规公文。【公文的机密程度】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公文和公开性公文。11、12、13、14、16、公文写作的两个硬件:公文格式和公文语言。42917、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局部。42918、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42921、公文行文方式:1、逐级行文;2、多级行文;3、越级行文。43123、公文主体局部: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43024、公文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43126、公文主题的要求:主题正确、主题集中、主题鲜明、主题新颖。43727、29、公文主题的作用:1、决定着公文材料的选择;2、支配着公文结构的安排;3、限定着公文语言的色彩;4、制约着公文的表达方式。43530、主旨句的表现方法:一是题目明旨;二是开宗明旨;三是片言居要;四是一线贯穿。43833、公文材料的积累:1、直接获取材料;2、间接获取材料;44034、公文结构内容: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44335、公文结构的根本要求:自然、完整、严谨、连贯、匀称等要求。44536、联合行文的发文机关排列顺序要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43338、39、40、41、43、44、45、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44846、议论方法:例证法、引证法、比照法、因果推论法。47、说明方法:定义说明、举例说明、比拟说明、分类说明、数字说明、引证说明、解释说明。44948、意见的分类:1、要求下级遵照执行或参照执行的意见;2、要求上级批转的意见;3、供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参考的意见。45049、报告的分类:1、工作报告;2、情况报告;3、调查报告;4、报送报告。45050、报告正文:由导语、报告内容、报告结束语组成。51、请示的分类:1、请求指示的请示;2、请求批准的请示;3、请求审批的请示。45152、请示正文:由请求原因、请示事项、结束语组成。53、批复的分类:1、只主送某一个下级机关的批复;2、大量抄送各有关机关的批复。45254、批复的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45255、批复的正文:批复引语、批复内容、结尾用语组成。56、函的分类:商洽函、问复函、请准〔审批〕函三种。57、会议纪要:分为记载型会议纪要、传达贯彻型会议纪要、综合型会议纪要。45658、会议纪要的特点:1、全面反映会议内容;2、表现形式可灵活多变;3、行文方向不固定。45759、会议纪要的作用:1、引导和指导的作用;2、上报和沟通作用;3、制约和查考作用。45760、会议纪要公文的写作方式:1、分类标项式;2、新闻报道式;3、记录摘要式;4、指挥命令式。45761、规章的种类:1、条例;2、章程;3、规定;4、规那么;5、方法;6、细那么。62、会议记录的特点:1、原始性;2、严格性;3、信息性。46163、会议记录:要求准确、真实、清楚、完整。46264、发文处理程序: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这一程序具有很强确实定性和不可逆性。46265、文稿的形成:拟稿、审核、签发。46266、公文的制作:包括复核、缮印、用印或签署。46367、公文的对外传递包括分装、发出等环节。46368、发文管理活动:包括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归档等内容。69、收文办理:包括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内容。70、拟办意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来文要点,二是处理意见。46771、处置办毕公文活动:包括1、清退;2、销毁;3、暂存;4、立卷;5、归档。72、需要清退公文主要包括:绝密公文,有重大错漏公文;被明令撤销的公文;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公文;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的讲话稿;其他由发文机关指定清退的公文等。47073、应予销毁的公文包括:所有不具备留存价值的公文;无留存必要的重份公文;在特殊情况下不进行销毁就将造成失密和严重损失的公文;一般性公文的草稿,印制公文过程中形成的校样、印版等。47174、销毁公文的主要方式: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等〕47177、保密工作分类:474根据秘密层级可分为1、国家秘密;2、单位秘密;3、个人秘密。根据秘密形态,可分为1、原始秘密;2、再生秘密。根据秘密等级,可分为1、绝密;2、机密;3、秘密。78、保密工作的内容:文件保密、会议保密、通信保密、领导人隐私的保密、商业机密的保密;计算机的保密工作。第二章计算机根底〔P73〕★★★计算机的开展简史★★★1、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即,电子积分数值计算机。732、电子计算机四个阶段:1、电子管阶段〔1946-1958〕用于科学技术和军事国防;2、晶体管阶段〔1959-1964〕用于科学计算、信息处理;3、集成电路阶段〔1965-1970〕出现计算机网络;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年以后〕。73★★★计算机的应用★★★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和智能仪表;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5、人工智能;6、网络应用。734、典型人工智能应用系统:计算机专家系统和机器人系统。74★★★计算机的硬件系统★★★5、计算机系统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说明各层次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P75〕答: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局部组成的,其中硬件系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根底,而软件系统那么是对这些物理根底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工具。756、计算机硬件由哪几局部组成?各局部的作用是什么?各局部之间是怎样联系的?〔P75、76〕计算机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局部组成。①运算器:是进行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如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的部件,它由累加器A、算术和逻辑运算单元ALU以及其他一些存放器组成。②控制器:主要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存放器IR、指令译码器ID和定时控制逻辑等部件组成。③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两局部。内存储器用来存储当前参与运行的程序、数据和中间信息,它可以与运算器、控制器进行信息交换。外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容量较大、存取速度慢、存储信息长期保存。④输入设备:是将程序和数据等信息转化成计算机所适用的编码,并顺序送往内存储器的设备。有键盘、鼠标器、扫描仪等。⑤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内部信息按照用户要求的形式进行输出的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计算机的软件系统★★★7、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768、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76●系统软件是指用来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各种资源的程序集合。包括操作系统〔或监控管理程序〕、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包括各种语言的编译、汇编、解释程序〕、数据库管理程序和各种工具软件〔如调配试、装配、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等〕。①操作系统:是指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②程序设计语言: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种。77○机器语言:也称作二进制代码语言,是直接由计算机所能接受二进制代码指令组成的程序设计语言。指令代码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汇编语言:是一种符号化的机器语言,用英文的助记符来代替机器语言中的操作码。○高级语言:是一种算法语言,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和通用性。BASIC、PASCAL、FORTRAN、C、C++、JAVA等③语言处理程序:具有汇编、编译和解释三种类型。77○汇编程序:将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编译成机器可以直接识别的目标程序,以便执行。○编译程序:将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编译成机器可直接识别的目标程序,以便执行。○解释程序:将源程序进行逐条解释,然后逐条执行,得出结果。④数据库管理程序:主要由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有:FOXBASE、FOXPRO、ORACLE、ACCESS、SQLSERVER。78⑤工具软件:主要包括机器的调试、装配、故障检查和诊断等程序以及各种开发调试工具类软件包等。78●应用软件:可分为特定用户程序和应用软件包两种类型。78○特定用户程序:为特定用户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设计,一般规模比拟小。○应用软件包:为实现某种大型功能,精心设计的结构严密的独立系统,面向同类应用的大量用户。如财务管理软件包、汉字处理软件包。★★★微型计算机中的硬件结构★★★9、CPU又称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存放器组的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78CPU的主要性能指标:①字长是指CPU在一次操作中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单位。CPU的字长与存放器长度及主数据总线的宽度都有关系。79②主频是CPU内部频率,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指令数就越多,CPU的运算速度就越快。79③时钟频率:就是CPU的外频,它直接影响着CPU与内存之间数据交换速度。79④L1和L2Cache的容量和速率:Cache称为高速缓存,用于暂时存CPU运行时所需的局部指令和数据。79⑤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CPU与二级Cache、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数据位数。⑥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10、系统总线: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线路,主要负责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7911、系统总线按传输内容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①数据总线〔DB〕:用于CPU与主存、CPU与I/O接口之间传送数据,其宽度等于计算机的字长。79②地址总线〔AB〕:用于CPU访问主存或外设时,传送相关地址,其宽度与CPU的寻址能力有关。80③控制总线〔CB〕:用于传送CPU对主存和外设的控制信号。8012、内存储器:为半导体存储器,按工作原理分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高速缓存〔Cache〕三种。80①只读存储器〔ROM〕中的内容只能读出,而不能随意修改和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