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试试题PAGEPAGE1河南省开封市五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蓝色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回答下列各题。1.黄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 B.海洋生物资源 C.淡水资源 D.油气资源2.下列保护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大规模开垦沿海滩涂,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生态旅游业C.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 D.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答案】1.D2.A【解析】【1题详解】土地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而油气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符合题意。【2题详解】大规模开垦沿海滩涂,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保护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A符合题意。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及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目前,风电成本和电价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明显偏高。世界风能理事会在2007年发表观点认为:“风电制造成本下降,60%依赖于规模化发展,40%依赖于技术进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与火电相比,风电开发()A.不受地域限制 B.技术成熟,规模大C.成本低,市场大 D.绿色能源,基本无污染4.火电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①煤炭资源价格上涨 ②劳动力价格不断增加③设备价格不断上涨 ④环保成本不断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5.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答案】3.D4.C5.C【解析】【3题详解】相对于火电,风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小,D项正确。【4题详解】火电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煤炭,由于煤炭价格上升,且火电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成本高,故火电成本不断上升,C项正确。【5题详解】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受盆地地形影响,周围有高山阻挡,风难以吹入,C项正确。读某年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数量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对图中有关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排放总量远大于中国 B.经济越发达,排放总量越大C.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排放国 D.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7.下列行为违背低碳理念的是()A.为了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纸杯、筷子 B.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答案】6.D7.A【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9.5t,中国约4.5t,结合人口数量,美国排放总量约58.5t,中国58.5t,美国排放总量与中国相差不大,A错误;排放总量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有关,B错误;欧洲国家中,俄罗斯的人均排放量最大,且俄罗斯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故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排放国,C错误;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D正确。故选D。【7题详解】使用一次性纸杯、筷子会加剧森林的破坏,导致二氧化碳增多,违背低碳理念,A正确;发展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理念,B错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部分垃圾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符合低碳理念,C错误;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D错误。故选A。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人口约2000人,气候寒湿,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A.淡水枯竭 B.气候变暖C.臭氧层破坏 D.酸雨危害9.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C.人类破坏 D.降水过多【答案】8.B9.C【解析】【8题详解】该岛受海洋影响深刻,气候寒湿,淡水资源丰富;地域狭小,缺乏现代工业,受酸雨危害程度低;臭氧层破坏对两极地区及青藏地区影响深刻;岛屿周边地势低,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岛屿面积减小,居住环境受限,故气候变暖是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据此分析选B。【9题详解】近十几年来,岛屿的地形、封闭性及降水量等自然条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而生物种类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只能是人类破坏。据此分析选C。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完成下面小题。地区经纬度海拔(m)1月均温(℃)7月均温(℃)甲102°E,25°N18917.719.8乙113°E,28°N6843210.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横断山区、江南丘陵C.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11.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成因是()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答案】10.D11.A【解析】【10题详解】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和海拔判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乙所在的地形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可能是洞庭湖平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洞庭湖平原,甲地地势高,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所处地形类型不同,A正确。两地所处气候类型相同,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两地都不靠海,均属于内陆地区,C错误。甲地所处纬度较低,应该气温高,这不是其气温较低的原因,D错误。故选A。陕西窑洞聚落的院落模式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从渭北到陕北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如图示意三种典型院落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陕西窑洞三种院落模式从南到北总体分布趋势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13.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A.土壤性状 B.地貌条件 C.光照强度 D.文化传统【答案】12.C13.B【解析】【1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渭北到陕北,黄土高原地势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厢房式窑洞主要依山或沿沟而建,一侧靠山;厢窑式窑洞主要建设在山坡上,三侧被山体环绕;地坑院式窑洞主要分布在无山体可依靠的平坦黄土塬区。因此从渭北到陕北,三种窑洞院落自南向北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厢房式窑洞、厢窑式窑洞、地坑院式窑洞,C正确,A、B、D错误。【13题详解】从渭北到陕北土壤性状类似,A错误;地貌有高低起伏,因此几种民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B正确;光照强度相差不大,不是院落模式分异的主要原因,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传统使院落分异,D错误。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举目所见平坝上尽是沟梁纵横的水田,椰林成排,前方高山耸立。当地老人说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完成下列小题。14.该地可能位于我国()A.台湾 B.山东 C.四川 D.浙江15.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地形 B.河流 C.植被 D.土壤【答案】14.A15.C【解析】【14题详解】材料中的“水田”“椰林”表明该地位于南方地区,“渡海来此”表明该地与大陆不相连,是岛屿。台湾位于南方,且位于台湾岛,所以台湾符合题意,故A正确。山东不是岛屿,且位于北方,故B错误。四川、浙江虽位于南方,但是位于大陆,不是岛屿,故C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15题详解】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为了获取粮食,需要开垦农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一过程中最容易受到破坏的是植被,故C正确。地形、河流、土壤等改造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改造,故AB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景泰县黄河左岸凹岸处,由400万年前的新生代砾岩和砂岩组成,峰丛峰林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恢宏壮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有关黄河石林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黄河侵蚀后堆积所致 B.地层中可能存在化石C.地貌未受风化作用影响 D.属于特殊喀斯特地貌17.景泰县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D.砂质土壤,土质较疏松【答案】16.B17.B【解析】【16题详解】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材料显示“黄河石林”位于黄河左岸凹岸处,因此其成因应是流水的侵蚀作用,A错误;由材料可知,“黄河石林”由400万年前的新生代砾岩和砂岩组成,砾岩和砂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B正确;裸露的地表,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等作用,一定会发生风化,C错误;“黄河石林”是流水冲蚀作用形成的,而喀斯特地貌形成与石灰岩中,是流水化学溶蚀的结果,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要求选择有利的“气候条件”,C、D项不属于气候条件,排除。由图中地理位置可知,景泰县位于大陆内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A错误,B正确。故选B。20世纪70年代末,沙特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沙漠中出现一个个规模巨大的圆形麦田(下图)。1984年沙特成为小麦净出口国,但2016年沙特政府宣布全国停止小麦种植,国内小麦需求全部进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20世纪70年代末,沙特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得益于()A.政策支持 B.降水增多 C.气候变暖 D.人口迁入19.圆形麦田灌溉水源最可能是()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答案】18.A19.C【解析】【18题详解】沙特选择在沙漠中种植小麦,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并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这显然是和政策分不开的,A正确;以沙特所处的地理环境特点为背景,分析该国小麦种植“从无到有”原因,结合经纬度位置,不难得出沙特地处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少雨,B错误;气候变暖也不会带来降水量的明显增加,还会加剧蒸发,很难满足小麦种植对水源的需求,C错误;沙特为石油国,外籍劳工输入是其人口迁入的主要体现,但不会造成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读材料可知,圆形麦田位于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河流稀少,圆形麦田灌溉水源不可能是大气降水和河流水,AD错误;位于热带,海拔较低,无冰雪融水补给,B错误;凭借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抽取地下水,利用喷灌设备旋转灌溉小麦,形成了一个个圆形麦田,C正确。故选C。极地科学考查围绕着全球气候变化、极地环境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对海洋、大气、冰雪、生物、生态等的观测与研究,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A.海冰的面积更大 B.海冰面积季节变化更明显 C.海冰消融速度快 D.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幅度小21.北极地区目前建有若干浮冰漂流科考站,与南极地区的陆基科考站相比,这些浮冰漂流科考站()A.获得的数据全面精准 B.考查范围较小 C.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D.工作寿命更长【答案】20.D21.C【解析】【20题详解】南极地区8月份是冬季,海冰面积较大;北极地区8月份是夏季,海冰面积较小。因此左图是北极地区海冰面积分布图,右图是南极地区海冰面积分布图,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幅度小,D正确。南极地区海冰的面积(最大接近16百万平方千米)更大,A错误。比较两图,南极地区海冰面积季节变化更明显,B错误。南极地区海冰面积波动更大,说明海冰消融速度快,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浮冰漂流科考站稳定性差于陆基科考站,获得的数据不精准,A错误。浮冰漂流科考查范围较大,B错误。浮冰漂流科考站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C正确。陆基科考站工作寿命更长,D错误。故选C。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市场,巴西红木是制造各种提琴琴弓的重要原料。巴西红木主要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生长极为缓慢,成材大概需要80年,故其原生林面积较小,经济价值高。下图为巴西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巴西红木最可能生长在图中的()A.①地B.②地 C.③地 D.④地23.巴西红木成为提琴琴弓原料的主要原因是()A.材质稀有 B.运输方便 C.木质颜色 D.木质坚硬【答案】22.A23.D【解析】【2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巴西红木主要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①地位于沿海,纬度低,全年高温,且受暖流及东南信风迎风坡的影响,降水丰富,高温暖湿,适合巴西红木生长,A正确;②地和③地并未临海,BC错误;④地虽位于沿海,但地处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不适合巴西红木生长,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巴西红木主要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生长极为缓慢,成材大概需要80年,可知,因生长缓慢,木质坚硬,作为提琴琴弓原料质量好,D正确;材质稀有并不一定适合,如果材质稀有,但本身质量不好,便不适合做提琴琴弓原料,A错误;运输方便不是成为提琴琴弓原料的主要原因,C错误;提琴琴弓原料对颜色没有特殊要求,最重要的还是质量,C错误。故选D。芬兰森林资源丰富、冰川地貌广布,西部克瓦尔肯群岛每年上升1厘米,是研究地壳均衡现象的典型地区。下图是芬兰区域示意围。据此完成小题。24.芬兰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是()A.地广人稀,重视保护与管理 B.暖流流经,增温增湿C.山地起伏大,平原较少 D.锋面活动频繁,降水较丰富25.克瓦尔肯群岛隆起的原因()A.板块挤压 B.海面下降 C.冰川消退 D.火山喷发【答案】24.D25.C【解析】【24题详解】地广人稀,重视保护与管理是人为原因,A错;芬兰离北大西洋暖流较远,对于大面积的森林生长影响较小,B错;南部地形平坦,北部以丘陵为主,高大山地较少,地势起伏小,C错;芬兰所在纬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域,极锋带来的降水较多,满足森林的大面积生长,D对。故选D。【25题详解】据材料可知,该地冰川地貌广布,是研究地壳均衡现象的典型地区,说明岛屿隆起是因为早期冰川融化释压,地壳反弹上升导致,C对;该地在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火山活动少,A、D错;第四纪冰期后,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整体上升,B错。故选C。【点睛】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因该地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锋面雨;极地东风将北冰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27、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5月5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欧盟共同在线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2020年全球至少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达到过去五年最高水平。近20多年以来,在中国农用地的利用过程中,东中西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农地弃耕现象。2021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下图为2016-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图。(1)描述2016-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2)分析农地弃耕现象的原因及危害。(3)请你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粮食种植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粮食产量稳步上升。(2)原因: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部分耕地生产条件差,土地流转困难;耕地地块破碎,面积小,或者坡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危害:农地弃耕导致的粮食量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等,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和耕地安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3)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生产;给予惠农补贴,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产。【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2016-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图可知,粮食种植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小问2详解】农地弃耕现象可以从劳动力减少,农业效益低下,不便耕作等方面分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效益低,收入少,城乡差距拉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部分耕地生产条件差,土地流转困难;耕地地块破碎,面积小,或者坡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其危害有导致的粮食量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等,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和耕地安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小问3详解】我国目前总体来说人口总量庞大,人均耕地不足,因此要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政策保障,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因此还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我国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粮食损失大,因此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后备耕地不足,面对人口的增长和应对自然灾害时所需要的粮食储备,我国可以适度开展粮食进口;我国人口众多,饮食文化造成的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要加大宣传,减少和杜绝粮食浪费。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黄土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有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黄土高原上逐渐孕育了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材料二:窑洞是黄土高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青海、内蒙古、甘肃等省区。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颗粒带分布示意。(1)简述黄土高原颗粒分带的形成过程。(2)分析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主要自然原因。(3)说明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为什么选择“穴居式”,居住方式。【答案】(1)西北季风将新疆、蒙古内蒙古一带的沙源向东南搬运;随着距离增长和地表起伏风力不断减弱,所携带沙尘在黄土高原基底次序沉积;于是在内蒙一带形成搬运后的戈壁,向东南形成沙漠—黄土—黏黄土的次序分布。(2)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丰富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半干旱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的生长;黄河流经形成灌溉水源;农耕文明因此形成;周边戈壁和山脉成为天然屏障隔离外界干扰与入侵,有利文明孕育。(3)大陆性气候年日温差大,穴居冬暖夏凉;黄土直立性好,挖洞不易坍塌;因地取材节省建筑投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形成主要是风力堆积形成,来自西北的季风将我国北部和西北的沙源向东南搬运;由于受地表的摩擦与地表的阻挡,风力不断减弱,所携带沙尘在黄土高原基底次序沉积,颗粒粗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向东南形成沙漠—黄土—黏黄土的次序分布,而被搬运的北部地区形成戈壁。【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丰富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该地历史上形成我国的主要的农耕区;地处内陆地区,温带季风与温带大陆的过渡地带,半半干旱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的生长;黄河水源的灌溉,孕育了我国的农耕文明;周边戈壁和山脉成为天然屏障隔离外界干扰与入侵,有利文明孕育。【小问3详解】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青海、内蒙古、甘肃等省区,这些地区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昼夜温差大,黄土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黄土直立性好,挖洞不易坍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建筑成本。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鄂霍茨克海(位置见图Ⅰ)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冬季大部海域的海冰南下至北海道沿岸,会形成著名的流冰景观。每年1月末到3月初是北海道流冰的最佳观赏季节,但流冰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常有游客无功而返。海域西部的黑龙江是注入鄂霍茨克海的最大河流,其水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海域东侧的堪察加半岛是虎头海雕的重要栖息地,虎头海雕常在浮冰上捕食鱼类(图Ⅱ)。每年冬季,虎头海雕伴随流冰,从堪察加半岛向北海道迁徙越冬。(1)说出鄂霍茨克海海冰边界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描述北海道流冰的形成过程。(3)分析流冰对虎头海雕迁徙越冬的积极作用。【答案】(1)变化特点:海冰边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从近岸海域向远岸海域扩展;西部海域海冰边界扩展速度快。主要原因:冬季,陆地降温速度快,近岸海域先结冰;北部海域纬度高,降温早,先结冰;受寒流影响,西部海域先结冰;黑龙江注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低,(使海水表面形成了低盐分的水层,)西部海域易于结冰。(2)鄂霍茨克海海冰丰富,为流冰提供冰源;受冬季风和寒流影响,海冰南下,形成流冰。(3)虎头海雕以流冰为载体南下,节省体力;流冰为虎头海雕提供捕食场所;流冰将黑龙江输送的大量有机质携带至北海道海域,藻类和鱼类繁多,为虎头海雕提供食物保障;海洋表层的流冰对下层海水起到保温作用,利于冬季鱼类的生长。【解析】【小问1详解】鄂霍茨克海海冰边界的变化可从边界线走向、变化方向与快慢角度描述;注意该边界是海水结冰与不结冰的界线,则原因就是海水结冰位置及变化的原因。据图可知,海冰边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从近岸海域向远岸海域扩展;西部海域海冰边界扩展速度快。冬季,陆地降温速度快,近岸海域先结冰;北部海域纬度高,降温早,先结冰;受寒流影响,西部海域先结冰;黑龙江注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低,西部海域易于结冰。【小问2详解】据材料可知,冬季大部海域的海冰南下至北海道沿岸,会形成著名的流冰景观,说明首先鄂霍茨克海海冰丰富,为流冰提供冰源;其次受冬季风和寒流影响,海冰南下,形成流冰。【小问3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积极作用体现在“迁徙”与“食物”两方面。可从载体、捕食场所、食物保障等方面分析。虎头海雕以流冰为载体南下,节省体力;流冰为虎头海雕提供捕食场所;流冰将黑龙江输送的大量有机质携带至北海道海域,藻类和鱼类繁多,为虎头海雕提供食物保障;海洋表层的流冰对下层海水起到保温作用,利于冬季鱼类的生长。(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切尔藤纳姆荒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郊、克里蒂特河畔的绿色原野上,如今几乎寸草不生,和四周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荒地小丘绵延,呈波浪状分布。在安大略省,荒地很罕见,而在此地发现的荒地更是令人惊叹。切尔藤纳姆荒地曾是安大略省的地质瑰宝之一,每年吸引大批游客观光,由此使荒地的原始景观遭到一定破坏。图为切尔滕纳姆荒地局部景观图。为多伦多市切尔滕纳姆荒地观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答案】通过开放日的设置,网上预约等方式限制游客数量,使游客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修建游览观光专用廊道,减少游客对原始地表结构的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